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山西省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试卷及答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4-3 21: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山西省2014届高三高考考前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color=]第Ⅰ卷 阅读题 [color=]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绘画的“书画同源论”,从中国文字滥觞期已见端倪。宋元以降,文人画大兴,这一艺术见解,更得到极透彻的实践。传统画师授徒,常先课以书法;不通书法便不得进入绘画堂奥。从苏轼到赵之谦,七八百年来,书画同源的传统已发挥得淋漓尽致。吴昌硕继承了这个传统,并把赵之谦掺以篆刻的金石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金石画派达到巅峰的画家。 “书画同源论”有没有道理?它对中国绘画发展功过如何?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在中国绘画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持什么态度?种种问题应该一一研究。中国绘画最突出的特色在线的运用,决定了它的绘画语言就必然是符号式的表现,故其特质与书法相通。西方绘画的符号论,到底从东方绘画得到多少借鉴,吸收了多少营养,虽然不易论断;但是西方的符号式绘画语言,要到印象派以后才发展起来,殆无疑义。印象派诸大师受到东方的影响,是透过了“第二手”的资料——日本的浮世绘。十九世纪下半,日本与欧洲通商,日本手工艺品和浮世绘刻版画...

   
内容已隐藏,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

               
验证码 

  

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

【无套路  无套路  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修改成公众号设置的关键词】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4-5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