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991|回复: 0

程序员为什么都穿得那么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5 14: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什麽力量能使世界各地的程序设计人员享受「不正当的自由」?
工程师常常代表了当今社会的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一般人听到这句话,总会对他表示敬意:
但是有一类工程师,尽管也是高级技术员,例如假包换,却很少享有与同类类似的社会待遇:程序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像工程师那样光彩夺目的形象,大多数人眼中的程序员更像是一个趣味枯燥的宅男,而不像是高智商高收入的精英阶层。网上一片片嘲讽程序员的视频,发展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这些评价客观上是不公正的。身为一名高级技术人员,北上广很多程序员都能做到月入万元,不比其他工程师和职业差。对程序员嗤之以鼻的大多数人,实现阶层逆袭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极客学院》发布了2016年程序员薪酬统计数据
然而,程序员群体受到嘲讽的原因确实也不难理解。在这些因素中,她们的衣着打扮与她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完全不相称。
此外,这一现象并不只存在于中国:硅谷技术精英的固定装束,也早已引起了美国人的关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什麽会穿著这么不起眼?这样的鸡立鹤群产业文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编程人员,曾经的正派
编程人员平庸的装扮确实很难让人联想到高级工程师。自从工业革命以来,靠着科技创新带来的财富,工程师们的服装早已不能和以前的中下层工匠相比了。
普通社会中,阶层分明,社会审美风尚往往是向上看齐。身为富家子弟的工程师,不久便衣冠楚楚,衣冠楚楚,其绅士派头与政客们不相上下。
举例来说,发电机的发明人,迈克尔.法拉第,出生在寒微之家,但留下的照片,全是衣衫褴褛;
而且出身农家,仅仅是维尔纳·冯·西门子一位中学毕业的知名电气工程师,也总是一副上流社会的装扮;
英国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同时期来自富裕的商人家庭,他的穿着风格与法拉第和西门子十分相似,很难看出双方有什么阶级差别。
即使在计算机的发源地美国,早期程序员(或软件工程师)的穿着也完全是上流社会的风格。
因为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基础是数学逻辑,所以最早的软件开发者大多是数学家。她们来自美国各大名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教师和学生都习惯穿着正装。
在20世纪50年代的普林斯顿,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穿西服上课。“常春藤联盟”这种舒适的风格对美国主流西服文化有很大影响/图片来源: LIFE
所以在这群人活跃的年代,早期的程序员都穿得很好,不会因为他们的穿着而被企业家、政治家、金融从业者轻视。
以“电脑之父”著称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冯·诺依曼,穿着正装站在电脑面前
以“人工智能之父”著称的数学家约翰·麦卡锡同样身着西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派人物如何「堕落」
但正是因为程序员与大学的密切关系,才导致了程序员着装文化的历史性转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反越战、民权运动和嬉皮士运动的兴起,欧美大学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嬉皮士运动”中,学生们为了反抗原有的“传统秩序”,他们把传统衣着系统中整洁得体的绅士派头看作是对个性和自由的压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反映流行文化的休闲随意的便服,它在现代服装系统中的地位急剧上升。
学生运动对大学着装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本上破坏了西方大学的着装习俗。现在,很少有学生会穿着晚礼服前去上课,即使是老师讲课的时候,也大多穿着休闲服:
幸运的是,对于比较传统的行业来说,职业着装已经有了行业惯例,学院时尚的影响力有限。即使是藤校毕业的嬉皮士,一旦成为了律师,医生,或者是商业精英,穿什么也无所谓。
两个嬉皮士在1970年代早期在耶鲁法学院学习
但是,计算机编程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与学院的科研前沿关系密切,完全没有职业的着装传统,因此,它给新兴的大学着装文化带来了可乘之机。
体验过嬉皮士运动的老一代程序员,直接把大学着装带到工作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着装文化。举例来说, Java编程语言的创立者 JamesGauslin (下图左边)与程序员的搭配非常接近。
就像 C++语言的创建者 BiannyStraupe一样,他的着装也一样不讲究。
编程人员随性的穿着在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之后,给美国社会留下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形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中的“电脑高手”几乎都是随随便便地扮演:
1993年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反派人物
2007年电影《虎胆龙威4》中的一幕
与美国 geek相提并论的是,中国程序设计人员的不修边幅,他们见过世面,却故意反对,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几乎从来没有过“体面”的经历。
中国大学在1952年大学改革后,提倡“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民国时期大学流行的西服、学生服全部被废除。
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当西方大学生穿着奇怪的校服反对校服时,中国大学生仍然穿著「劳动人民的衣服」或「军装」,最体面的也就是「中山装」。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传统的服饰语言很快被淘汰,但是体面的服饰文化至今还没有形成。在中国大学里,穿背心拖鞋上课是常态。
有意思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一代程序员,因为大多来自于传统的科技行业,而更多地是出于工程师的“自觉”,而是一种“复古风”,喜欢正装打扮。
机电师出身的“王江民”,是中国编程界的老前辈,留下的媒体照片几乎都是西服、领带、白衬衫、金丝眼镜。
直至中国互联网产业开始高速发展,程序员与传统工程师的职业轨迹越来越不相称,信科或软工系的毕业生直接从大学毕业进入企业,后来几代程序员,在着装上才逐渐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8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