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我看过《乔布斯传》这本书籍,然后最近这几天在读《成为乔布斯》这本书籍。
说实话,《成为乔布斯》确实比《乔布斯传》这本书写好的,所以,对于大家如果喜欢乔布斯,或者想读乔布斯相关书籍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成为乔布斯》这本书。
在读《成为乔布斯》的时候,我看到这么一段话: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成员对他俩(乔布斯和沃兹)的作品反应平平。电脑之所以有趣,是因为用户可以设计、组装自己的机器,这也是为什么俱乐部的名字叫 “家酿电脑”。Apple I 已经组装完毕了,只要接上键盘和电视屏幕、插上电源,就能直接开机使用了,完全失去了组装的乐趣。有些成员还认为史蒂夫违背了俱乐部倡导的免费分享精神,居然向他们兜售已经组装完毕的机器。
史蒂夫与群体性思维向来格格不入,他是一位独立的自由思想者,想法常常与所在的群体冲突。史蒂夫和其他成员完全不是一类人,成员间兴致勃勃的技术探讨经常让史蒂夫觉得很无聊。成员中只有少数几位拥有宏大的商业理想,成立了自己的微机公司,其他大部分人只是埋头钻研电子技术难点,比如存储芯片与微处理器最高效的连接方式,以及如何在便宜的电脑上玩那些只有大型机才支持的游戏。
当时,沃兹和乔布斯注册了苹果公司,开发完了苹果一代的电脑,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向俱乐部成员展示并兜售他们的研发成果时的一段话。
其实,通过上面那段话,我们能读出什么来?能够读出:家酿俱乐部里那些技术极客们的技术思维有多么严重,有多么的缺乏商业和产品思维。乔布斯则不然,有了伟大的商业思想和商业思维,也具备产品和技术思维,是一个多面体。
我为什么要拿出这段话来呢?因为我最近和几个朋友交流一些想法的时候,深深地感受到了技术思维的局限性。
我最近分享独立开发者相关的文章有很多,所以,有很多朋友和读者来咨询一些问题,通过他们的描述就深刻的感受到大家陷在技术思维不能自拔,我从产品和销售的角度提一些建议,其实很难被认同,他们就感觉自己就适合技术,就会技术。
如果你只是闷着只做技术,想做到技术专家级别也就罢了,但是,你们闷着做技术的时候,还想去做独立开发者,去实现商业理想的时候,不去学习商业思维,这就不行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有能力,有技术,有才华的工程师挣不到大钱的原因。
给大家说一句扎心的大实话:这年头,最不值钱的就是那些满大街并不高级的技术,尤其是在程序员泛滥的时代。除非你掌握的是核心的专利技术,别人不会,只有你会,你可以挣大钱,但是,你拥有的编程技术能力,说实话,大多数程序员都会的时候,并不值钱。
所以,要多维度的去考虑问题,如果你会技术,会产品,懂商业,懂营销,那就不同了,因为相比于大部分的程序员只会普通的开发技术,你比他们多了很多层面的竞争力,懂很多的知识,这就是你的优势了。
这时候,如果你去作为一个独立开发者去做一款产品的话,相比来讲,就会更加容易一些,相对来讲,成功的几率就比普通程序员高很多了。
我感觉我们技术人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无比的看重技术,感觉会编程是一种非常骄傲的事情。其实,在程序员门槛不断降低的同时,我们应该要有危机感,如果你技术达不到一定的级别,就不能在技术上算是有特长和优势,那么有可能打造一个集技术,产品,商业思维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容易。
不要给自己设限,宽度和高度上都不要设限,其实,在年轻的时候,多尝试一些机会,会让自己成长的更快,积累更多的经验不是吗?
千万不要说我是做技术的,不擅长产品,不擅长市场,不擅长商业,我的性格不合适,我只能做技术。
其实,乔布斯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乔布斯在年轻的时候,也就是苹果初期也只是懂得做产品,1985 年被赶出苹果成立 NeXT 公司,到 1996 年回归苹果,这十几年的时间的经历和不断的尝试,其中更多的是失败,才让他学会了如何管理公司,如何运营公司,如何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这段时间,他不断的向别人求教和学习,乔布斯是一个特别爱学习和爱求教的人,他向当时很多大企业的 CEO 去学习,如果去管理,去运营公司,乔布斯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自我设限的人。
也就是他年轻时候的这些经历才造就了他在 1997 年之后,不断的能做出伟大的产品。
程序员,我们技术人应该学会打开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