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程序员曾经成为许多人的热门职业选择,尤其是进入诸如BAT之类的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但是,最近有报道称某大厂正在“优化” 35岁及以上的程序员。
据报道,为了让这些“高龄”程序员离开,互联网巨头已经采取了许多手段。那些没有签署终身合同的人将不会续签合同。
另外,大多数被定义为“高龄”的程序员出生于80-85岁之间,尚未成为主管。如果他们获得了终身合同,公司将更改项目并要求他们向9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报告工作,以“羞辱劝退”这些员工。
这个消息使那些35岁的程序员不寒而栗,也引发了互联网上的热烈讨论。
几天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奚锡灿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评价了35岁程序员被解雇的情况。
他认为企业当然不是养老院,效率和利润应该是企业的首要考虑因素。但是,在一个真正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有长期战略的创新型公司极有可能不会将研发人员视为消耗品。
奚锡灿博士说,这不仅是人的关怀,同理心或社会责任感的问题,而且是这类公司解决员工核心动力问题的必然选择。
他认为,公司以此方式劝阻35岁的程序员。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在一个全民本科率只有个位百分比的发展中国家,一个35岁的程序员怎么会成为应该被抛弃的废物?),打击全社会投入人力资源的热情。
一方面,从公司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失去研发人员的信任之后,公司只能依靠短期激励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实现真正的创新将会是事倍功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