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柳宁馨 江珊 郑玮
风从海上来,潮涌大湾区。如何做好海洋强省这篇大文章?
5 月 20 日,近十位院士齐聚广州,在 2023 年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院士论坛上带来了向海而兴的前沿成果,从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经济等多角度探讨广东 " 海上发展新空间 "。
本届论坛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联合指导下,由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承办,广东海洋协会、广东海洋文化协会、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海丝研究院协办。
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海洋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篇章。如今,广东正在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 海洋科学技术极其重要,将来海洋产业新的增长点必须以科技来带动。" 在论坛上,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建议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海洋的五大中心,分别是国际海洋科技中心、国际海洋产业中心、国际绿色航运中心、国际海洋治理中心和南海可持续发展中心,建设这五个中心要以科技先行,解决 " 卡脖子 " 难题," 我们要做到不可替代,用科技带动海洋的产业。"
从海洋自然地理资源来看,海岸带发展是海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今迎来了数字化助力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研究工作站负责人丁德文关注海岸带生态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强调将海岸带生态环境作为整体进行思考,并在现代数字化蓝图指导下实现海岸带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推动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 这场海岸带生态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就在于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推动绿色化、生态化。" 丁德文说。
如今,信息技术也进一步运用到海洋的研究和开发中,海洋互联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埃塞克斯大学主席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特聘教授杨鲲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海洋信息技术是认知和控制海洋这个复杂系统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
" 面对海底通信数据速率较难提高的现状,我们希望可以‘用计算换通信’,通过数据驱动等技术手段,建立通信系统的内生智能。" 杨鲲透露,其团队还在探索通过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打造海洋版 "Chat-GPT"。
此外,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颜军委托技术团队负责人张强在论坛上进行主题报告,他表示,卫星遥感作为一种客观监测手段,在未来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大的利用空间,比如在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洋资源调查开发、海洋经济活动保障、海洋污染监测和资源保护、灾害性救援等场景中都具有应用价值。
聚焦现代化海洋产业,打造 " 海上新广东 "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一片海域可以把多种产业融合起来。在海洋产业领域,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壮大。
近年来,广东的海洋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发展形成产业体系较完备、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海洋经济体系,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之一。2021 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16.0%,海洋经济对广东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升,不少海洋新兴产业在广东落地扎根,为海洋强省带来新动能。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 " 执行主任向晓梅建议,广东可以构建以 " 五化 " 为特征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即复合化、立体化、系统化、数字化、集群化发展。
从海洋产业建设到海洋高质量发展,广东还需要在制度创新、金融赋能等方面不断进阶,提升广东在海洋方面的 " 软实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智能海洋工程研究院法学(二级)教授、深圳市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赵劲松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制度创新、科技支撑、金融赋能、粤港融合’是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针。"
赵劲松建议,广东可以探索门到门电子提单物权法律制度创新、船舶物权法律制度创新等,要抢占全球海洋大数据高地、争取国际海洋发展主导权," 粤港融合方面,发挥香港自由港优势,争取国际海洋定价权,建设亚太海事审判中心,争取国际海洋话语权。"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责编 | 杨楚滢
校对 | 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