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黄金叶 济南报道 他们是科普春天里的“播种人”, 在“双减”政策里为科教“加法”赋新能;他们是活跃在乡间的“田教授”,为乡村振兴带来科学盛宴,赋予了青少年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可能;他们的双手被施展了“魔法”,在科技场馆、在智慧校园、在乡村教室,散播科学的种子,让科学梦想扬帆起航。活跃在一线的科普劳动者们,用最朴素的信念,让发展中的山东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今年以来,科普工作者们持续推进场馆建设,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不断提升科普供给和服务能力,助力我省协同发展的新时代科普生态日益明朗。 以山东省科技馆为代表的科普场所成为我省科学普及的重要阵地,五一期间,不少市民和游客选择在科技馆里过节,山东省科技馆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了解科学、爱上科学的“第二课堂”。 智慧场馆,让科技“动”起来 “倾斜的小屋”门前,双手舞动之间,山东省科技馆讲解员陈玥瑀认真的为孩子们讲解着每一个细节,这台人脑视觉的设备前总是挤满前来参观的孩子。她说,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关键是引导他们动手动脑能力,把一个个“问号”拉直,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爱上科学。 山东省科技馆讲解员陈玥瑀向参观儿童讲解科技知识 “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肩负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重要使命,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立足科技馆,推动科学教育内容分众化服务是推动智慧场馆体系建设的重要切面。陈玥瑀介绍:“共计8万平方米的空间里,陈列着800余件展品,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科技的浪漫。”省科技馆采用国内独创的“多节点、小主题”布展思路,既传承了国内外科技馆优秀的经典互动展项,又创新性地加入了沉浸式多媒体空间、3D打印、VR演示等最新展示技术。 场馆之内,科普工作者们把握着智慧场馆运行的方方面面,展览让科技“动”起来,也让青少年的科学梦想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热”起来。目前,省科技馆预计年接待观众100万到150万人次,已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和学习场所。 “科技场馆是‘大科普’格局的重要主体,我们正通过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和硬水平,为科学教育的发展‘借智’‘聚力’,为新时代科普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山东省科技馆馆长夏庆刚表示,突出价值引领,构建“展览+教育”的特色教育是科技馆建设的新动能。 价值引领,科技教育由“育人”到“塑人” 完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推动展览与教育并举,是省科技馆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 在山东,本土打造的“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希望不仅能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科普需求,还能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参与者、山东省科技馆青少年活动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天宫课堂”全国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航天专家互动连线 2021年9月开始,山东省科技馆在省科协、省教育厅的指导下,面向全省广大青少年深入开展三点半课后服务,通过举办“与科学家同行”青少年科普报告、建立科教服务空中云课堂、共建馆校合作科学家园等五大活动。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每年重点针对1000所中小学,免费提供300余场高层次科普报告、500课时的科普课程、200套科普资源包、10000份《山东科技报》,活动构建了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正引导着无数学生不断探索着缤纷美好的科学世界。 像这样独具特色的本土活动,在山东还有不少。自2013年以来,省科技馆组织省内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科普报告专家团”,开展科普报告百校行、希望行等。10年来,专家教授们深入学校,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了5000多场次的科普演讲,一场场高水平的科普报告,为山东省200多万青少年打开了感知科学、了解科学、通向科学的大门。同时,立足场馆资源,省科技馆不断加深“馆校合作”,开发多类型、多主题的优质科普活动,打造“科技馆里的科学课”,构建起“展览+教育”并举的多重科普资源供给平台。 2023年“美丽中国”主题联动科普活动 活动策划者化身科技“点灯人”。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由“育人”到“塑人”、由“知识补课”向“价值引领”转变,是省科技馆深度实施各类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 立足科技馆,更要走出科技馆 郯城县高峰头镇阴村小学,一辆大型厢式货车徐徐展开,五花八门的实验仪器让同学们叹为观止。 “一辆大篷车,就是一个流动的科普课堂,我们专门针对科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提供可持续服务”。大篷车工作的负责人介绍,大篷车承载的不仅是科技的火花,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以科普大篷车、流动影院车为主体,省科技馆打造了‘乡村振兴科普行动’,深入全省农村、学校、社区,加快科学知识及科学观念在基层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打通科学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青少年学生在科技馆内体验科技设施 突出资源整合抓创新,是省科技馆促进科普普惠共享的一次创新之举。近年来,省科技馆发挥省级科技馆平台作用,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开展长期合作,积极推进前沿科技成果向科学教育资源转化。同时,通过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开展业务培训指导,为地方科技馆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通过活动合作、共建平台、人才培养等方式柔性推动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不仅解决了单打独斗和人才短缺问题,还助力形成了一批科普教育基地,持续拓展和深化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功能。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省科协的推动下,我省形成了以省、市科技馆为主体,30余家县级科技馆为补充,带动163个科普教育基地的合作格局,推动区域整体科教能力大幅提升,创新生态风生水起。
来源网址: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30673492939801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