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3|回复: 0

爱上造故事的小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4-22 14: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DEfeQe4kRc5jWkKh.jpg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光子星球,作者 | 文烨豪 ,编辑 | 吴先之

尽管业绩下滑,但小米的新故事依然一个接一个地走入大众视野。

前段时间的 MWC 上,小米除了展示旗舰机型外,还发布了小米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顺便将去年的 CyberDog(铁蛋)、CyberOne(铁大)两款机器人带到了会场。

而最近,随着 " 百模大战 " 打响,总活在他人影子里的小米亦跃跃欲试。雷军为小米的大模型故事,起了个头—— " 对于大模型,我们当然会全力以赴,坚决拥抱。我们正在研发一些有趣的技术和产品,等我们打磨好了,再给大家展示。"

疲倦的小米,似乎并没有停下折腾的步伐。

单恋 " 黑科技 "

小米向来很擅长讲述 " 黑科技 " 的故事。

回顾小米过去的数年所发布的消费电子新品,除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系列的正常迭代更新外,小米最多的便是将各类尚不具备落地条件的供应链技术转化为各类概念产品,要么不会量产,要么则以 " 量产 " 为由,包装出一个又一个的 " 黑科技 "。

而这,也使小米多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 " 高光时刻 "。

2019 年 9 月,小米发布会上,雷军端出了概念机型小米 MIX Alpha,这款机身被一整块柔性屏所包围的手机,一经亮相便因其极富未来感的设计,被彼时的科技语境捧为 " 艺术品 "。

当时的小米,正值高端化起步阶段,MIX Alpha 所彰显出的探索未来的态度,既是发力高端,拔高品牌调性所需要的;亦是身处舆论洼地的米粉们在互联网 " 对线 " 时的重要武器。

产品战的背后,亦是心智战与舆论战,而彼时的小米,在 MIX Alpha 身上尝到了甜头。

因此,身为概念机的 MIX Alpha 并不是只活在了那场发布会上,而是被拉拿出来反复 " 消费 " ——从雷军口中的小规模量产,到后来在拼多多上开启预约,小米可谓吊足了市场的眼球。只是,最后 10 多万名预约的用户,只得到一句 " 量产难度太大,已经放弃 "。

MIX Alpha 的故事画上句号之际,小米迅速切换到下一个赛道——透明电视。尽管该方案在 B 端早有应用,创维等电视厂商亦曾推出类似的概念机,但均未触达消费市场。而小米试图在无人区里生趟一条路,实现量产,将其送往了 C 端。

高昂的售价,配上略低的实用性,透明电视惨淡的销量是可以预见的,这亦是此前众多厂商不愿推出相应产品的直接原因。小米费力不讨好的行为,显然旨在提升自身的科技属性。

同样的逻辑,在去年的 CyberOne 机器人及今年的 AR 眼镜身上亦有体现,前者指向特斯拉此前不久亮相的人形机器人,后者则蹭向了仍处困顿之中的 XR 产业。

好在,当下的小米似乎意识到了产品 " 落地 " 的重要性,于是一边通过未能量产的小米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来渲染造势,一边顺势推出同 AR 相去甚远的智能音频眼镜,把 " 耳机 + 眼镜 " 的组合贩售给愿意掏钱的米粉们。

只是,无差别地迎合消费市场热点,并不一定是好事。以小米去年推出的米家眼镜相机为例,这一出自小米生态链企业蜂巢科技的产品,上市以来用户吐槽声不绝于耳——既是 " 年轻人的第一次斜视 " ,应用价值亦不过是治好自导自演的短视频博主们," 头上长手机 " 的病。

归根结底,小米过去数年接连推出的 " 黑科技 " 产品,说好听点是积累技术栈,为未来埋下伏笔,说难听点就是强行把尚未成熟的供应链技术包装成产品换流量,服务于股价和高端心智。

从财报来看,前述科技故事对小米高端产品的拉力有限。数据显示,小米 ASP 始终在 1000 元 ~1200 元间徘徊,高端市场、折叠屏市场的成绩也并不算亮眼,高端化进程略显缓慢。

换言之,苦心营造的 " 前沿科技探索者 " 的角色,并没能重塑小米的形象。小米,还是那个小米。

小米的遗憾

前述产品端的产品端的 " 黑科技 ",不过是小米整合、探索技术的轻度尝试,即便雷声雨点小,也并不会对公司整体带来太大的影响。

但在庞杂的产业端,一旦做错了选择,不仅会浪费大笔真金白银,还会拖慢公司的整体节奏,甚至为自身掘墓。以 Meta 为例,抱着元宇宙高举高打,最后只收获了一脸狼狈。

而翻看小米过去几年在产业端的战略布局,也颇有一丝点错科技树的意味。

以为人熟知的造芯故事为例,早在 2014 年,小米便成立了松果电子进军芯片产业,此后小米不断砸钱,从联芯科技买来 SDR1860 平台技术,挖角其他芯片厂商,终于在 2017 年烧出了 SoC 芯片澎湃 S1,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具有芯片自研能力的手机厂商。

只是,澎湃 S1 问世之时,其工艺、规格已然过时,彼时主流 SoC 芯片已下探到了 14nm、16nm,28nm 制程的澎湃 S1 自然难堪重任,最后仅被用于小米 5C,而后迅速隐匿于市场。

尽管传闻中的澎湃 S2 芯片至今难产,但极力冲击高端的小米,还是在这两年拾起自研功能芯片的故事,推出 ISP 芯片澎湃 C1 与充电芯片澎湃 P1。

但显然,小米已经错过了造芯的最佳时期,当下芯片行业竞争语境早已变化,vivo、OPPO 等手机玩家也接连踏入了造芯河流——跑在前面的小米不仅没能拉开身位,曾被寄予厚望的松果电子亦被拆分,枪口逐渐转向 IoT 芯片。

这是一步 " 稳棋 ",毕竟从智能手环到智能音箱,再到扫地机器人、平衡车,屡有爆款产出的小米生态链向来是小米的长板。

只是,长板不会恒长。近年来,无论是小米生态链,还是更为广泛的消费电子领域,爆火出圈的产品已寥寥无几——诸如 " 智能健身镜 " 等新玩意,在热度消散后回归小众,而原有的扫地机器人、平衡车等品类亦不复高增长。财报层面,小米 IoT 业务营收承压。

换言之,经历过消费电子黄金时期的小米,屡屡着墨 " 黑科技 ",试图倚靠赛道实现从 " 互联网公司 " 到 " 前沿科技公司 " 的进化。殊不知,能打动市场的 " 科技浪漫 ",已经从小米痴迷的智能设备,转向了人工智能。

雷军当下喊出 " 全力以赴拥抱大模型 ",或许已经为时已晚。

" 新故事 " 任重而道远

智能设备底蕴尚存,同时还拥有小爱同学的小米,具备很多大模型玩家急缺的 " 场景 " 和数据抓手,但若想在 " 百模大战 " 中具备一战之力,小米还需苦修 " 基本功 "。

眼下,微软、谷歌、BAT 等大厂不仅已经参战,其中绝大多数玩家还给出了可供迭代的产品,甚至已将大模型同现有产品结合,喊着 " 等我们打磨好了,再给大家展示 " 的小米,显然已经落后不止一个身位。

而身位,恰恰是 " 百模大战 " 的关键之一,对急需数据与应用打通良性循环的玩家们而言,一步慢则步步慢,就算产品尚不成熟也应尽早把菜端出来,再在此基础上 " 撒调料 "。

一个简单的例子,近日,金山办公推出具备大语言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暂定代号为 WPS AI,将嵌入金山办公全线产品。值得一提的是,WPS AI 背后的大模型能力源于前商汤科技副总裁闫俊杰创立的 MiniMax ——就连同为 " 雷系生态 " 的金山,也没有耐心等待小米 " 上菜 " 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米毫无机会,小米目前拥有的 AI 实验室、小爱同学、自动驾驶等团队,技术人才储备倒是充裕,就看小米有没有讲好 " 小爱同学 +ChatGPT" 故事的决心,毕竟大模型又是一笔烧钱的生意。

此外,据媒体报道,前述 MiniMax 正处新一轮融资的节点,各大模型创业公司亦在涌现。小米是否会复写熟悉的 " 钞能力 " 打法,目前仍是未知数。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留给小米的时间,正越来越少。

小米现阶段还有一个故事尚未揭幕,即雷军 " 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 ——造车。为此,小米已在汽车产业链做了许多准备,招揽了一批又一批汽车上下游的玩家。

只是,当下的新能源赛道,似乎已经没有了小米喊出造车时的那般积极的氛围。过去几年间,新能源行业不断上演着新人换旧人的戏码,即便是曾占据互联网语境中心的造车新势力,家家现在也都有着难念的经。

对业绩不佳的小米而言,这个酝酿已久的 " 大招 ",释放效果如何,很可能将影响小米的命运。而潮水退去的当下,小米能够通过造车 " 涅磐重生 ",则待时间给出答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来源网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4434c218e9f0924ca1e582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6 03: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