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2|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2012年高考备考语文新题文学类分类汇总(真题+新题)网页版_高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20 21: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课标语文P[2011·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垂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洌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夐列天南的一脉层峦叠嶂,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看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八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今朝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地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蒙,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岭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衹,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的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闾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课标语文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E.本文既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雪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课标语文16.B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分析。B项“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分析错误,由第四段开头及结尾的观点句可以得出,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使得祁连山更具魅力;C项“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难以认清”分析错误,祁连山与自然、社会、历史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更可以获得某种生命的体验,这才是人们对其看法不一的原因。此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是北京卷的一大特色,这样就增加了考查内容的范围,是全面考查能力的有效题型。在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这一选项所涉及的考点,然后寻找到答题的区间,再联系主题来进行分析,切忌断章取义。
课标语文17.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5分)
课标语文1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结构和作者思路的分析。诗文引用的作用分析,一般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指向常识性的作用,例如有文采,典雅,有书卷气等等;第二个指向具体内容,这一点又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指向中心话题祁连山,一个指向抒情主题的情感“我”。此类试题提问方式为作者引用了一些著名的诗句,其在文中有什么具体作用?答题术语:(1)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思想魅力(散文、记叙文);(2)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3)增强说服力,使文章有理有据(议论文)。
【答案】 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在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互渗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课标语文18.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课标语文18.【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表现手法及艺术形象的鉴赏。首先我们要找到“雪”在文中出现的位置,然后明确思考的方向应指向文章主旨、作者情感及中心祁连山。此类试题一般都由其在文中的特殊位置入手,进而思考其特殊地位。答题的指向性一般较固定,考生只需在积累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答即可。
【答案】 “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雪”化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圣灵神韵,使人生亲切之感;“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课标语文19.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
课标语文19.【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基于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的思考与阐释。首先由“观山如读史”这句话所处的位置出发,来确定答题的区间应该在最后两段,思考的方向应该是找出“观山”与“读史”的相似点,也就是说可以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第二问要求明确联系“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这一点至关重要,切不可信马由缰,应言之有据,言之有物。
【答案】第一问: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蕴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者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
第二问:略。
语文P[2011·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针挑土
芳 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态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存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知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评判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
(有删改)
14.“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4.【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现代文中句子理解的能力。这句话独立成段,显然是大有深意,而且还运用了比喻性的俗语来表达,这样处理是为了突出黑妮的身份、职业、爱心、工作性质和意义。
【答案】 用意(2分):①总括上下文的相关内容;②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理解(4分):①黑妮组织的“湘援游”,在外来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间穿针引线,促使苗族妇女更好地传承优美的苗绣艺术;②黑妮以“负责任的旅游”概念推动“湘援游”,集聚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点拨】 解答现代文主观题,要注意把主观题类型化,对其进行归类总结。平时的训练中,老师肯定会为大家讲解散文阅读与鉴赏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大都是类型化的,是我们解答新题的基础,要熟练掌握。比如这道题问的是“独句成段”的结构问题,这在平时的阅读中,在老师的讲解中肯定是遇到过的。“独句成段”最基本的目的和用意在于强调突出,借以提示读者。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15.(1)【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现代文中句子理解的能力。这句话出现的语境:黑妮带领我们参观苗寨,参观的过程她是那么地耐心,当苗寨妇女们身着节日盛装等待她的到来,为她唱迎客歌时,她则一字一句地教大家绣工技术;后来又去了另一个村寨,黑妮对每一个村寨都很了解。在这样的语境下出现这句景物描写,显然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它饱含着对主人公的褒扬,真是一箭双雕!
【答案】 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意思答对即可)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现代文中句子理解的能力。句子是在我买了四张具有苗绣特色的地图之后出现的,且在眼睛亮了之前着一“素静”,承前而来,意在赞扬黑妮对“针挑土”工作的坚守,而“亮了”则是对工作有了成绩和支持者的欣慰与感激。
【答案】 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都亮了;②暗示“湘援游”进展得并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③黑妮从“我”的支持之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每答对一点给1分,给满2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点拨】 “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这个考点是年年必考内容,也反映一个人阅读散文的最基本的能力。首先要将句子置于全文语境之下来理解,其次要抓住句子所处上下文小语境以及关键词语、修辞手法等。
16.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分)
16.【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句理解的能力。“针挑土”既是题目,又是文章线索,结构上还用与之相关谚语做到首尾呼应,所有这些都为描写黑妮这个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针挑土”式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品格而服务。文章充满了对黑妮“针挑土”式的精神品格的赞美与歌唱,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答案】 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精神象征:“成家好似针挑土”,“赚钱好似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点拨】 这道题目的设置非常好,题目要求考生对文章标题做品评鉴赏。这又是前面提到的“把主观题类型化”的突出典型。鉴赏文章标题是常见题型,往往具有概括文章主题、体现人物精神、贯穿文章线索、引发作者感悟等方面的作用。从分值以及文章来看,本题所问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文章主题、人物精神、作者感悟等三个方面。
17.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
17.【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道题目虽然还是就“针挑土”设问,但是问的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就“文中起到的作用”来看,实际上在上一题的“点拨”中已经提到,且与上一问题有所重复,这一问主要涉及文章主题、文章线索;至于作者的情感态度,涉及文章另一个大的表现手法——欲扬先抑,作者明显对黑妮的工作先是有些不理解,后来又理解了,并对此项工作给予支持,还由此生发出一般性的人生感悟。
【答案】 第一问:既敬佩,又心疼,内心存疑,更满怀祝福。(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①以“我”的见闻和感慨组织文章,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②见证了艰难,彰显了精神感召力,丰富并深化了主题;③抒情、议论和叙述、描写转换自如,使行文灵动生姿。(每答对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点拨】 解答这类题目,依然是“把主观题类型化”,同时还要结合文章实际,具体回答所设置的问题。
课标语文P[2011·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走进腾格里(节选)
学 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株草,还有这充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⑩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⑪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改)
【注】 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垠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13.AC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思路、文本特征、艺术技巧的理解能力。A项“不包括”、“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的说法绝对化。从本文最后一段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看,作者倡导要抛弃的,不仅是物质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人灵魂深处的欲望。C项对月亮的象征意义理解有误,作者借月亮表达的应是对纯洁、质朴精神的追求。
14.文章第⑧段画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14.【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画线句处于文章中间,是关联前后两个语段的过渡句,因此可以推知,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是原文⑥⑦⑧段,考生应根据原文内容的不同,对这三段文字进行分点概括。
【答案】答题要点:①我的童年记忆(“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②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③宇宙意识(“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④生命感受(“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
15.文章第⑪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15.【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情感的概括分析能力。答题时,应在综合理解全文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对第⑪段的内容进行分类或分层,然后逐一概括层意,进而归纳作者的情感。从原文看,第⑪段可分三层,第一、二句承前过渡;第三至五句为第二层,主要表达作者的无奈和批判;剩下的句子为第三层,主要表达作者的渴望。
【答案】 答题要点:①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诅咒过的物资”); ②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像一匹骆驼”,“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我没有办法……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③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课标语文P[2011·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严冬海猎
陈秉汉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习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说:“阿龙,天气这么冷,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做睡着的样子,等爸爸的咳嗽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脚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蓝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渔篓、干柴捆,快步向海滩走去。他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黯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潮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捆,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得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溜下海里。深夜的海水不同白天,像冰窖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砭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起海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感受到一团热气,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渔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渔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渔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篓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渔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得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渔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担子一头是渔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②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选自《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有删改)
课标语文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
课标语文16.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要概括出特定环境的特征,然后要答出环境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文章的主题起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如下角度分析: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人物形象;对文章主题的暗示作用。
【答案】 ①渲染气候的寒冷,暗示捕鱼环境的恶劣(海龙一家生活的艰苦)。或:渲染气候的寒冷,为后文写海龙下海捕鱼作铺垫。
②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的成功和他的满足感。或: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惊险过后家中的安宁与温馨。
课标语文17.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
课标语文17.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通过海龙的父亲在寒冷的季节里下海捕鱼、在冷天不让儿子去耍海水等描写可概括出。做这类题,一定要先筛选出人物形象所做的事,然后再据此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答案】 ①勤劳能干;②对家庭有责任感;③对孩子关心、爱护。
课标语文18.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3分)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4分)
课标语文18.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抓住文章的中心情节“海龙是在什么情况下下海的,下海时感到寒冷时又是怎么想的”来分析。做这类题,一定要清楚作者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态度和观点,依据这些,再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绝对不能抛开作者的观点、倾向来分析。
【答案】 ①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如爸爸不许海龙学捕尖头鱼,妈妈为爸爸出海担心,妹妹给爸爸捶背,爸爸妈妈寻找海龙,妈妈安慰妹妹。
②海龙对家庭困境的体察。如爸爸生病不能继续下海捕鱼,爸爸治病欠下债务,家里没钱过年,一家人粗劣的晚饭。
③自身顽强的意志及平时的磨炼。如海龙下海捕鱼,在冰冷海水里没有反悔、退缩;海龙平时不惧寒冷,严寒的天气也下海洗澡、潜水。
④父亲的榜样力量对海龙的影响。如海龙几次要跟爸爸下海,自己捕鱼之前模仿爸爸让身体变热,捕鱼时想到“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
语文P [2011·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里字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酒。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他和老舍感情很好。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注】 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语文16.P 下列对赵树理才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赵树理喜爱民间戏曲,唱念做打样样都会,一个人能演活一台戏。
B.赵树理的字写得好,是欧体字的底子,结体也很有个性。
C.赵树理写东西从不起草,考虑成熟,一气呵成,稿子非常干净。
D.赵树理文学眼光独到,有时能使被弃置的好稿起死回生。
语文16.P C 【解析】 题干中已经明确了思考的角度“赵树理才气”,考生只要把四个选项的内容和文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即可确定答案。参考原文第三段第二句话“他写稿大概不起草”,对照即可得出答案。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语文17.P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4分)
语文17.P 【解析】鉴赏两处的语言特色。第①处是描写赵树理的外貌,第②处描写赵树理的动作。可从句子的结构、句式两方面鉴赏,概括出结构及句式特点。第①处抓住句中的三个形容词“高”“长”“细长”,第②处抓住“唱”“念”“拉”等动词,再指出各自的作用。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本题体现对课本特别是新课改后的衔接。在选修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有汪曾祺的散文《葡萄月令》,通过对这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品味语言可以从几个角度入手:(1)词语的选用:动词、形容词、短语;(2)句式的选用:长短句的交错使用,疑问句、感叹句的恰当表达;(3)标点的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的巧妙运用;(4)修辞的使用:比喻、比拟等辞格增强文字表现力。汪曾祺的散文,多运用短句、词组,节奏明快;俚语方言,亲切自然;拟人比喻,俏皮活泼,这些都能使其作品的语言风格疏淡朴实。
【答案】第①处: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
第②处: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用“唱”“念”“拉”“走”等一连串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语文18.P 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6分)
语文18.P 【解析】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先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再分析出该句子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抓住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本题没有过多玩弄术语,而是重在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的挖掘,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可以断言这将是新课改后的命题趋势。
【答案】示例: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赵树理在一个寻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目从俗,并郑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强调,凸现出赵树理较真、坚持己见的性格。
②“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异趣横生。这个细节表现了赵树理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
语文19.P 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5分)
语文19.P 【解析】 概括段落内容,并分析语段在塑造人物上的作用。答题思路明晰,分条回答即可。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时要弄清内容和人物性格之间存在的关系。概括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这是对文本阅读的主要目标。不架空分析,有理有据是文本阅读的根本方式,这也是新课改的目的。
【答案】 ①最后一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
②反映出赵树理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对农民的关注和体恤,展现了有良知的作家的赤诚情怀,使其形象更加丰满。
课标语文P [2011·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想 飞
徐志摩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见了,影子都没了!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者”,那不容易见着。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坭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猇忧忧的叫响,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饿老鹰寻食吃来了,这一想象半天里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谁耐烦站在先生书桌前晃着身子背早上上的多难背的书!呵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匾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
飞。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我们最初来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但大多数人是忘了飞的,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长再也飞不起来,有的翅膀叫胶水给胶住了再也拉不开,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像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铺去典钱使过了期再也赎不回……真的,我们一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但没了翅膀或是翅膀坏了不能用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你再也飞不回去,你蹲在地上呆望着飞不上去的天,看旁人有福气的一程一程的在青云里逍遥,那多可怜。而且翅膀又不比是你脚上的鞋,穿烂了可以再问妈要一双去,翅膀可不成,折了一根毛就是一根,没法给补的。还有,单顾着你翅膀也还不定规到时候能飞,你这身子要是不谨慎养太肥了,翅膀力量小再也拖不起,也是一样难不是?一对小翅膀驮不起一个胖肚子,那情形多可笑!到时候你听人家高声的招呼说,朋友,回去罢,趁这天还有紫色的光,你听他们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卷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域,像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泻光明的骤雨——那你,独自在泥涂里淹着,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碜!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那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
人类初发明用石器的时候,已经想长翅膀,想飞。原人洞壁上画的四不像,它的背上掮着翅膀;拿着弓箭赶野兽的,他那肩背上也给安了翅膀。小爱神是有一对粉嫩的肉翅的。挨开拉斯(Icarus)是人类飞行史里第一个英雄,第一次牺牲。安琪儿(那是理想化的人)第一个标记是帮助他们飞行的翅膀。人类初次实现了翅膀的观念,彻悟了飞行的意义,挨开拉斯闪不死的灵魂,回来投生又投生。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节]
15.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意图。(4分)
15.【解析】 此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第一段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了云雀飞向天空的景象,文中多次强调了云雀飞的过程中“多快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云雀飞翔的赞扬与羡慕。如“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不踌躇的飞”“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从这些语句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涌动的那种“飞”的渴望与冲动。
【答案】 ①描写云雀飞向青天的高远与快活;②引出“我”对“飞”的渴望。
16.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大鹏’”?(6分)
16.【解析】此题考查感受文章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文章的第二段首先写到了庄子在《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善飞的“大鹏”,这是令我无限向往的,但这种“大鹏”“不容易见着”。那么现实中作者能见到的与此类似的又是什么呢?那就是“饿老鹰”的姿态,你看它“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然后作者进一步比较“饿老鹰”与其他动物的飞,从而表明了自己对于“飞”的内涵的理解: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饿老鹰”的飞正暗合了作者的情思。
【答案】 ①庄子笔下“大鹏”的飞令“我”神往,但“大鹏”在现实中“不容易见着”;②现实中麻雀、蝙蝠、燕子的飞是“我”不屑的;③撑开大翅在天空中盘旋的“饿老鹰”,暗合了“我”心目中的“大鹏”形象。
17.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4分)
17.【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首先要弄清楚第二人称的表达作用。第二人称的最大艺术效果是亲近自然,便于抒情。文章的第三段说“人们原本都是会飞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人丧失了飞的能力。当我们羡慕那些飞翔的人时,我们的心情是“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碜”。作者似乎在以一个知心朋友的口吻跟我们倾谈,让人感到亲切而自然。其次,回答的时候要结合文段的具体内容,切不可泛泛而谈。
【答案】 ①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②有利于作者对不能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
18.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8分)
18.【解析】 此题考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属于探究题。题干有两问,一是“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一是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第一问可从正反两个角度来思考,即“不飞”会怎么样,“飞”又会怎么样。这需要我们根据文章的最后三段来概括和提炼,可抓住一些关键句子来理解。从“不飞”的角度来看, “没了翅膀或是翅膀坏了不能用是一件可怕的事……那多可怜”“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从“飞”的角度来看,“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第二问要特别提醒的是谈“积极意义”,可以自选一个角度来评论,但不能脱离文本。
【答案】 ①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②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极意义。(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语文P[2011·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 璞
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掉下来。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绣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有删节)
语文14.怎样理解第1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4分)
语文14.【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明确此句“他”是指爸爸,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搜索有关爸爸的信息,重点突出爸爸的人生价值。
【答案】 爸爸就像铁铃铛那样“尽情地唱过”,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透支健康甚至生命,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语文15.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语文15.【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作用类题目,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解答,有时还要结合语句本身所运用的表现技巧及效果来分析。
【答案】 草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生动;与前文草木沉睡和后文草木惶惑的情态呼应;烘托出紧张的气氛,预示爸爸命运的变化。
语文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语文16.【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文章以铁铃铛为线索,托物言志,不仅要指出其表层义,还要指出其象征义,而作者寄托的情感也必不可少。
【答案】 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实写铁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铃铛寄寓了勉儿与爸爸之间的深厚感情。
语文17.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6分)
语文17.【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语言及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回答妙处时,一是把握此句的位置,即篇末;二是把握全文的主旨,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以勉儿泪落铃铛这一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收束全文;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他对爸爸的怀念和伤痛之情;深化意蕴,余味无穷。
课标语文P [2011·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1题。
塔上的树
易允武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高坡之上。那塔顶上长着一棵硕壮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孤寂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楚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憩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这时有阵阵江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响着众多鸟雀的鸣叫。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塔外叽叽喳喳的叫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幽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鸟类家族的和平与宁静。鸟亦有情,它们的相互关心和对挑衅者的警觉,已从那塔外愤怒的拍翅和塔内的哀鸣体现出来,我本无心,无意,鸟类却感觉我有心,有意。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罪过罪过。
我立马产生一种负疚感,在彻悟中摸索盘道退下塔去。这时,我才发现所有的磴石都积有多少不一的鸟粪,有些还粘连着羽毛,就在我缩着腿弓身下退时,无意中发现塔壁的缝隙里鼓冒一束树根,死死地__①__(扎、长、嵌)在青苔之中。再环顾四周,依然见着攀附于石壁上的根蔓,或粗壮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__②__(连、缠、拧)在一起。有些树根还伸展绿莹莹的卷须,成为根上之根,亮晶晶的水珠__③__(挂、沾、滴)在上面,塔内如闪着点点星光。我越是向下摸索,那须蔓越见庞杂,登塔时为一览顶端风景之快,不曾留意身边之奇,现在才觉得忽略的风景身边也有。可见人在进退时都万万马虎不得。果然,待我最后钻出塔门,那一丛丛裸露的根须全都展示于塔基周围。
这是一幅多么不屈不挠、元气飞动的自然景象啊,围绕古塔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石垒的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倘若没有众多的树根以其顽强之力护卫这座僵物,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瓦解坍塌于荒野了。
我为这一发现而感动。但是,当我在琢磨中复又抬起头时,仰望高耸于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的心头更为之一亮,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予者。回首我在塔内的整个过程,正是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节的根蔓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细小的根茎不断延伸。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于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是仰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就是那只玄冥之鸟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顶礼膜拜了。
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说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倚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略有删节)
16.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16.【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和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这个段落的“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寂寞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是有效信息区间,抓住这部分中的描写性语句,并确定关键词,就可以组织答案。写作意图可从铺垫、伏笔、点题、扣题、扬抑、过渡等方面考虑。
【答案】 砖石斑驳、塔角翘檐破损残缺、风铃失声。为后文写塔、树、鸟和谐共生作铺垫。
17.作者原本打算登到塔顶,为什么中途而返?(3分)
17.【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第3自然段由“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一句,提出关键词句即可;第4自然段根据“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一句概括即可;第5自然段由“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幽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鸟类家族的和平与宁静”可以提炼出第三条答案。
【答案】 ①因有青苔,防滑倒;②躲避鸟的袭击;③避免再扰乱鸟的和平与宁静。
18.请为第6自然段空缺处分别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词。(3分)
18.【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散文语言的鉴赏能力。
“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一束树根” 呈“束状”地死死地勒入“青苔之中”的情状。
“缠”字写出“攀附于石壁上的根蔓”遒劲有力,弯弯曲曲,多而交缠的状况。
“挂”字写出“绿莹莹的卷须”上“亮晶晶的水珠”晶莹欲滴的情状。
【答案】 嵌 缠 挂
19.请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5分)
19.【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散文的综合鉴赏能力。对于一个语段的鉴赏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展开。内容方面,考虑对主题的作用,或深化、或升华。形式方面,可以考虑结构的过渡、呼应、扣题等;可以考虑语言的表达技巧,或修辞、或描写角度等。
【答案】 ①借助传说,进一步领悟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升华了主题;②船员的话增添了浪漫色彩;③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④联想沈从文,首尾呼应。
20.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拟出新的题目。(2分)
20.【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此题一定要联系全文,以写作目的、写作主题为主要依据。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无必要。理由:①以“塔上的树”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树是引起作者登塔和发现塔、树、鸟三者和谐相融的起因。
(2)有必要。拟题要求:符合文章内容,有文采。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叙写了作者探访路上的树的所见所感,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蕴含了一定的哲理。
B.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用“这幅山水泼墨”比喻塔和树构成的风景。
C.第5自然段中“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表明人类曾屡屡冒犯自然,揭示了要保护生态平衡的文章主旨。
D.本文从视觉、听觉角度,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富于灵性的鸟雀,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理解和尊重。
E.本文和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描绘了“世外桃源”般的湘西生活和自然风光,语言平实简明。
21.CE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C.“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表明的是我的行为看似平常,实则破坏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文章主旨并非“要保护生态平衡”,而是“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 E.叙写了作者探访路上的树的所见所感,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蕴含了一定的哲理,并非“描绘了‘世外桃源’般的湘西生活和自然风光”。
语文P [2011·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论诚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
(有删节)
14.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4分)
14.【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文句的含意遵循“以文解文”的原则,即在原文该句的上下文甚至全文中寻求答案。根据前一句话“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可知,作者认为客气与诚意均应有个度:“要大方,合身份”就是要体现出诚意;否则,这种诚意也就显得不够真诚了,也就是“太贱了”的意思。
【答案】 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要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15.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
15.【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此题具体考查行文思路。分析行文思路的前提是理清文章的结构,可借助标志词、过渡词(句段)、总括句等。分析时可以线索为“纲”,纲举目张,也就理出作者的思路了。选文共5个自然段,文章开篇即摆出话题,第1、2段论述诚意与品性、态度的关系;第3、4段论述诚意与率性、客气的关系;第5段论述诚意与做戏的关系。
【答案】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作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16.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6分)
16.【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题步骤是:审题干,明确指向,锁定信息源;对信息源进行筛选与整合。此题题干为原文第二段总括性的句子,因此画线处前面可作为答案要点(可据此归纳出答案要点①②);第3、4段也论及了“态度”,一些人对礼数或过场的看法就是混淆了品性与态度的关系。可提炼或勾画这些人的看法。
【答案】 ①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②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③“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或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17.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6分)
17.【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解答此类试题的前提是通读全文,把握文章情感基调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然后勾画文中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议论、抒情句,再加以整合。(1)“思维方式”对考生而言有难度,毕竟它不是直接的一个考点。可将其转换为作者是运用什么方式阐明自己的主张的。(2)作者的态度要整合作者对待诚意的态度而定。
【答案】 (1)辩证(对比)思维。分析示例:在作者看来,诚意与作伪都是人的品性,但出于处世或社交的必要,人们往往加减自己的诚意,这便是态度:品性与态度被辩证统一在诚伪之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1·西安五大名校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迟子建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边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决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篇伊始,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俄罗斯各式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委婉地批评了其肤浅和表面化,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巧妙地引出下文。
B.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没有给作者留下好印象,原因是教堂内的金银装饰太多,整个教堂装饰格调太过绚丽,让人有一种炫目的感觉。
C.作者在描写扫烛油的老妇人时采用了精雕细刻的工笔手法,从正面加以表现,突出了老妇人朴素、虔诚的宗教情感。
D.安德烈·鲁勃廖夫无论描摹故乡的风景,还是描绘教堂壁画中的基督都用单一的色彩和简约的线条来表现,这是他深沉朴素的艺术观所决定的。
E.作者认为只有列宾才能把教堂中那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完美地再现出来,因为列宾的绘画在主题的博大深沉和画面情感的丰富多彩上都要比鲁勃廖夫更为出色。
2.你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和“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为什么会给予作者这种感受?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举例并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明在低头的一瞬”在文中有哪些具体的含义?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结合生活现实简要探究。(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B项原因是“充满奢华之气”,与宗教的朴素的精神相悖。“让人有一种炫目的感觉”理解过于表面肤浅。D项见“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一句,文中并未涉及其风景画的色彩和线条特点。而故乡的风土人情只是滋养了他朴素深沉的情感和艺术观。E项因为列宾是一位“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作者并未对两位画家的高下作出明确评判。
【答案】 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2.【解析】根据文章第二、三段内容,可看出“清凉与圣洁之气”是指朴素、安静、庄严等情感氛围;“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表现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和渴望上帝净化自己灵魂的神圣情感;“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表现的是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及自身的庄严、神圣。
【答案】 “清凉与圣洁之气”指的是一种朴素、宁静、神圣、纯洁的情感氛围。(意思对即可)(2分)“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表现了这些人对宗教的虔诚和敬畏,以及希望通过宗教净化灵魂、禁欲向善的愿望。(2分)“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表现了教士对上帝和宗教的虔诚,以及宗教赋予教士的庄严、神圣之感。(2分)
3.【解析】首先可以看出文章主要为表现扫烛油的老妇人,作者在其整体上写到了很多其他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凸显老妇人,这是一种衬托、铺垫的手法,可举例分析。
【答案】 衬托,铺垫(单纯答 “衬托”“铺垫”“对比”也可)。如:①以街头人物雕像的虚浮表面和教堂装饰的奢华衬托教堂的“清凉圣洁之气”;②以等待正在施礼的人和唱赞美诗的教士外在的圣洁衬托扫烛油的老妇人深沉朴素的虔诚;③以弗拉基米尔教堂壁画的整体风格为老妇人的出场作铺垫。(手法2分,举例2分,分析得当2分)
4.【解析】从文章中的两句话“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来整合答案。探究作者观点时,同意与否都行,但一定要给足理由。
【答案】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老妇人在低头的劳作中真正感受到了上帝的仁爱、慈悲的关怀;(2分)二是指作者在老妇人低头的劳作中看到了人性隐忍、虔诚的光辉。(2分)(意思对即可)
探究:(示例一)同意。(1分)无论是对上帝还是对人生的理想,真正的追求不是表面的抬头仰望或言语的表达,而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所付出的牺牲和采取的行动。(3分)
(示例二)不同意。(1分)抬头仰望也是一种表达追求的方式,同时,不断地抬头仰望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和鞭策。(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2011·江西省重点中学二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周国平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战栗了。
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
“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每一种尝试都令自己沮丧,所以就冒昧地开口了,实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对生命的亲切温暖的敬意。”
“记住你的名字大约是在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读》,上面有一篇写孩子的或者是写给孩子的文章,是印刷体却另有一种纤柔之感,觉得您这个男人的面孔很别样。”
“后来慢慢长大了,读您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荐给周围的人去读,从不多聒噪什么,觉得您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们安静的,因为什么,却并不深究下去了。”
“这回读您的《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阳光。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会为此生气吧。”
“也许再过好多年之后,我已经老了,那时候,我相信为了年轻时读过的您的那些话语,我要用心说一声:谢谢您!”
信尾没有落款,只有这一行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我这才想到查看信封,发现那上面也没有寄信人的地址,作为替代的是“时光村落”四个字。我注意了邮戳,寄自河北怀来。
从信的口气看,我相信写信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个生活在穷城僻镇的女孩。我不曾给《父母必读》寄过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也许是这个杂志转载的,也许是她记错了刊载的地方,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所以,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话说得多么好!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带着名字来的?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联,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无论对己对人,生命的感觉都日趋麻痹。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称谓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仔细想想,我们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
是的——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却毕竟降生了,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你爱她的美丽、温柔、贤惠、聪明,当然都对,但这些品质在别的女人身上也能找到。唯独她的生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她,却是在普天下的女人身上也无法重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唯独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复,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
既然如此,当另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
所以,我要感谢这个不知名的女孩,感谢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拨了我的生命的性灵。她使我愈加坚信,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很想让她知道我的感谢,但愿她读到这篇文章。
(选自周国平散文集《守望的距离》)
1.“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拨了我的生命的性灵”中“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是指什么?(2分)
2.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战栗了”?(6分)
3.生命本身具有怎样的特性?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6分)
4.作者在文中说“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然而,在当今功利化、物质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命本色的思考日益稀缺,如果生命有名字,你认为生命的名字叫什么?请写出自己的感悟。(不少于60字)(4分)
1.【解析】这道题考查指代,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倾听的是作者,领悟的也是作者,方式却很独特,不是用平常人的视角。这个意思,第九段已有解说。
【答案】 女孩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
2.【解析】 这道题是一个原因概括题。作者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动,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女孩,女孩读自己的方式,作者自己的独特的感动体验。从文章中找到这些,概括出来。
【答案】 (1)写信的女孩生活在穷城僻镇,是一个“卑微的生命”,有着自己对生命的珍惜和体悟。(2)女孩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3)“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3.【解析】 答案根据在文章第10、11段,把那些凡是可以称为生命特性的都找出来,可以多答,以求万无一失。
【答案】 (1)生命是普通的又是独特的。(2)生命原本无名无姓,但可歌可泣。(3)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偶然地来到必然地离去。
4.【解析】 这道题表面上很开放,好像可以随便说,但最好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亮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淡泊、自然、尊重等,这样就容易从文章中找到根据。探究能力是新课标散文阅读每年必考的项目,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答案】 示例:生命的名字可以叫奉献、诚信、淡泊、宽容等,只要言之成理,给人启迪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16: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