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海南省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5-10 21: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海南省2017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合考试


[color=]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color=]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三彩,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作为一种冥器,其随葬数量曾经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就是说可以允许他依照品级大小来确定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的要增加很多倍。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唐三彩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等其他文化一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多数为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即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到了唐代以后,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
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这与唐代审美观的变化有关。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到唐代以后,社会文化呈现包容性,包容了各种文化,包括许多外来文化。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特点。
史籍中关于唐三彩的记载甚少,所以被人们遗忘了一千多年。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唐三彩随葬品。常见的出土的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等。尤其是那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呜;那赤髯碧眼的骆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这些使人联想起当年骆驼行走于“丝绸之路”的景象。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做成胎入窑烧制,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约800℃。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仿古产品中人物的头部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唐三彩工艺技术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一次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
(摘编自《唐三彩,古陶器璀璨的明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
B.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因此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它是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以黄、绿、白三色为主。    .
C.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作为一种冥器,官府曾明文规定各级官员随葬的件数。
D.官府对官员品级随葬件数有明文规定,官员严格执行,百姓争相效仿,成为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的原因之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三彩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一样,是唐王朝文化旋律里的一个支曲,从一个侧面反映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
B.唐三彩实现了陶瓷由黄色、绿色两色釉向多色釉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C.唐三彩的多色釉特点,表现了唐代社会审美观的变化,体现了唐代文化对各种文化,包括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的包容。
D.1928年,在洛阳唐代墓葬里发现了许多唐三彩随葬品;之前,由于史籍中记载得稀少,唐三彩曾被人们遗忘了一千多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三彩里背载丝绸、仰首嘶鸣的三彩骆驼,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的中亚胡人,表明唐人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往来影响了唐三彩的取材内容。
B.“唐三彩”制作要经过成胎烧制、冷却釉烧、开脸等工序,“开脸”是艺术点染,它使“唐三彩”融人了唐代绘画艺术的气息。
C.近百年来,唐三彩的工艺技术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已经达到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
D.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这说明唐三彩在国际市场上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打工高中生撞宝马车后留下道歉信和钱
车主不仅谅解还资助万元
(记者)潘志贤  (实习生)刘培军
2月5日凌晨,河南省新密市一中学生骑车时不慎撞上了路边停靠的宝马车,他匿名留下字条向车主道歉,同时还留下了自己寒假打工挣来的300多元钱作为赔偿。宝马车主被该学生的诚实和敢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深深打动。2月12日,找到这名中学生后,宝马车主不仅不追究他的责任,还资助了他万元助学金。
52岁的薛战民家住新密,在浙江绍兴开了一家公司。今年春节,薛战民回新密过年。2月4日晚,他把自己的宝马车停在了新密市西大街的停车位上。第二天上午9点多去开车时,薛战民发现宝马车的左倒车镜被撞坏,左车门和车后方,分别有一条20多厘米的划痕。
薛战民刚开始看到车被撞了,心里很生气。就在拉驾驶室车门准备上车查看时,“我在门把手的内侧,摸到一个纸卷,打开一看,是一封道歉信,里面还包裹着311元有整有零的现金。”薛战民说,看了道歉信后,他一肚子的火顿时消了。
道歉信上这样写道:“叔叔您好,我昨天骑车不小心把你的车的倒车镜撞坏了,很不好意思,我心里也很难受,我是一名学生,寒假在城里打工,我给你留了钱作为补偿,我知道这不够,但我已经没有钱了,非常对不起!”
“当时看到这纸条后,觉得没必要再去追究肇事学生的责任,就顺手把纸条撕烂揉成团扔到地上。”后来,薛战民觉得该为这名学生做点什么,就又重新把纸条捡了起来。
“这孩子利用寒假打工,说明他的家境不太好,但他擅了车子能勇于承担,并尽自己的能力进行赔偿,说明他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我们应该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有了这个想法后,薛战民就开始寻找这名学生。
警方通过查看事发地点附近各个路口的监控录像,终于发现这个孩子经常出现在当地一家烤翅店。10日上午,警方找到这家烤翅店老板。该老板在查看警方打印出来的图像后,确认了这名孩子确实在他的店里打工。但是老板只知道孩子叫“亦凡(音)”,具体是哪两个字也不知道,姓什么也不知道。
警方通过查阅户口系统和照片比对,初步确定孩子叫“陈奕帆”,家住竹园村,平时跟着姥爷住。
新密市交警大队的民警和新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绍光来到竹园村陈奕帆家。
据了解,陈奕帆今年17岁,在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读二年级。寒假期间,他在一家烤翅店打工,当天留下的300多元是他寒假打工挣来的所有的钱。
陈奕帆的妈妈楚女士介绍,她和陈奕帆的爸爸都在长春打工。2月10日,陈奕帆告诉她自己闯祸了,把别人的宝马车撞了。楚女士安慰了儿子后立即回到新密,与车主薛战民取得了联系。2月11日,楚女士与薛战民一见面,就主动提出要赔偿薛战民的所有损失,但是被薛战民坚决拒绝了。
12日下午,薛战民委托自己的二女儿给楚女士和陈奕帆送来1万元现金,表示要资助陈奕帆的学业。楚女士和陈奕帆坚决不要,陈奕帆说:“本来就是我做错了,到现在我心里还非常内疚,不让我赔偿我已经很感谢了,怎么好意思再要这钱呢?”
薛先生的二女儿则劝说道:“这钱是我父亲的心愿,也是他的承诺。一码归一码,再说,这钱是资助你学习的,如果你要赔车钱,可以等到你毕业后挣钱了再说,这个钱必须要收下。”
最终,在新密市宣传部工作人员、交警大队民警的共同劝说下,楚女士和陈奕帆才收下了这笔助学金。
陈奕帆说:“我记下了车主的电话,想以后挣钱了,把钱还给车主。”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薛战民的宝马车停在新密市西大街的停车位上,其左倒车镜被陈奕帆骑自行车撞坏,责任全在陈奕帆。
B.道歉信不仅消除了薛战民的火气,而且让他萌发要帮助陈奕帆的念头,因为自己富了不能忘了帮助别人。
C.匿名字条给薛战民找人带来了麻烦,薛战民找到陈奕帆以后,叫女儿送钱,说明薛战民的资助是诚心的。
D.新密市宣传部工作人员、交警大队民警都热心参与这件事,这表明薛战民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5.下列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本的题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标题,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了;一是小标题,对大标题进行补充或解释。
B.文本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它交代了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
C.文章写薛战民看到的是“311元”“有整有零的现金”,主要用意是表明薛战民感受到了肇事者在尽力赔偿的诚意。
D.文本语言简洁、准确,如写楚女士与薛战民见面时,前者用“主动”,后者用“坚决”,准确地表现了两人的态度。
E.全文采取倒叙的结构,从第二段开始按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但文中也有插叙,如 “据了解……”这段。
6.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纯生活
冉正万
姑父五十一岁那年,仍然是个壮劳力。有一阵感觉到小腿里隐隐作痛,他说这事时不像得病了,而是像终于知道什么人和他开了个玩笑,甚至像一个小小的奖励终于到手。我们以为忍一下就过去了,小病小痛不是常事么?姑父自己也没打算去医院,他向村里的人求了个偏方。
半年后疼痛加重了,走路都相当困难了,他忍痛烧了一窑砖,卖掉后拿钱去遵义检查。医生说是骨癌,必须截肢,并且不能再拖了,一旦转移到大腿根,就没法截了。如果他早点去,截掉小腿就行了,现在已经转移到膝关节之上了,只能从大腿中间截。
二十天后,姑父从医院回来了。因为截面还没完全愈合,他必须躺在家里。过了三个多月,姑父拄着一根棍子出现在村道上,动不动就向别人展示他的断腿,直到别人不再有兴趣为止。
我是姑父的最后一个观众。放寒假了,我去帮表哥表妹们干活。先把砖窑里烧好的尚有余温的熟砖搬出来,再把生砖码进去。姑父不能干活了,表哥表妹得自己挣钱上学。大表哥还有半年就从师范毕业了,最爱和我讨论当教师收入高还是当医生收入高。二表哥早就辍学在家,用姑父的话说,他和书本有仇,和锄头钉耙倒亲热得不得了。姑父先说了些什么我记不得了,只记得他笑着说:“万娃你不晓得,医生的大汗都锯出来了。是一个老医生,头发都白了。他先用笔在下锯的地方打了个记号,然后在离记号两寸远的地方下刀,把皮反剥过来。不这样做不行的,一家伙锯下去,拿什么东西包啊。把皮剥开,锯断后就有东西包了。”说到这里他挽起剪掉一半的裤腿,像经验丰富的教师展示教具一样。我看到的断腿像糖果枕头,正中间像龙眼包子,皱褶是漂亮的,但让人发麻。
“皮剥开了,还要把肉切开,锯子只用来锯骨头,不用来锯肉。钢锯嘎吱嘎吱的,老半天锯不断。我告诉他,你应该找个木匠来嘛,哈哈哈哈。”我当时还没开始写作,无法理解姑父的乐观。二十年过去了,我写了一大堆东西,但我仍然无法理解,他为什么就那么快乐。
那天晚上,姑父让我和他睡一床。不是他家床少安排不过来,而是他太喜欢我了。我在搬砖时他就在旁边看着我,不时叫我休息一会儿,叫我喝水,叫我吃地瓜。叫我和他睡一床,也是施爱。我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可还是答应了,因为我从小受的教育是不能忤逆长辈。
姑父没有立即躺下,他在蚊帐顶上摸索了半天,掏出几个黑褐色的柿子,像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一样真诚地说:“专门给你留的,你吃。”他藏在上面的,谁都不知道。这种柿子有股烟味,是黄熟前摘下来削掉皮熏熟的,很甜。我以前特别喜欢吃,可多读了几年书后,被卫生啦、细菌啦等等知识搞得很尴尬。姑父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给我,他竖起耳朵听了听,确认其他人已经入睡,或者即便没有睡也听不见他的声音,他才挽起裤腿,让我再看一次赭红色的断腿。他期望我摸摸,我没摸,他自己摸了,半闭着眼睛。“在长肉。”他说。意思是伤口正在愈合。
“要是不锯掉,我活不过五十五。”他说。这不是废话嘛。我也说了一句废话:“是啊,全世界都没有找到治疗癌症的药物。”“其实我得的不是癌。”他说。“医生锯错了?”“没锯错,但不是癌症。”
姑父说,他得的是一种遗传病。他的父亲,同样是腿痛,但以前医疗技术差,没有像他一样截肢,五十二岁就死掉了。他的祖父,死时才四十八岁,同样从腿痛开始的。
我一下明白了,刚开始发现病症,他为什么像得了个小小的奖励一样面带微笑,因为这是必然会来到的,他早就等着它,知道这个遗传病后就在悄悄地等着它,现在终于来了,反倒轻松了,放心了。这当然不是什么奖励,它只不过带着一点正气:我说了会来,就会来的,我不说假话。姑父知道自己在迎接什么,反倒没什么好怕的了。
姑父一会儿就睡着了,睡得真香。我却熬了好一阵,只要他剩下的那条腿碰我一下,我就浮想联翩。
二十多年过去了,姑父的乐观没有任何改变。有一阵,大表哥要给他装假肢,他坚决不要。
(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姑父小腿里隐隐作痛,他谈起这事时不像得病了,开始也没打算去医院,只是找村里人求了个偏方,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个病,并打算放弃治疗。
B.姑父真诚地掏出几个柿子给“我”,“我”小时候很喜欢吃柿子,可“我”在上学时了解了一些卫生、细菌方面的知识,所以对姑父的行为很反感。
C.小说的语言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使用与生活最接近、最贴切的话语,虽平淡,读来却挺有味道,这是作者对生活细致观察后的自然流露。
D.虽然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命运故事,然而作者通过精细的铺展,用心捕捉复杂的人物关系之间的生命情态,突破了简单的苦难表达。
8.“我”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这篇小说以“纯生活”为题,你认为作者拟此标题有何深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万历八年进士。授兖州推官。征授工科给事中,尝劾戎政尚书郑洛不职。及出阅甘肃边务,洛方经略西事,主和戎。汝华疏洛畏敌贻患,且劾诸将吏侵军资,复请尽垦甘肃闲田。还朝,历吏科都给事中,多所纠擿。巡抚赣。诏四方税务尽领于有司,以其半输税监,进内府,半输户部。独江西潘相勒有司悉由己输。汝华极论相违诏。
汝华在赣十四年,威惠甚著,召拜户部左侍郎,掌部事。福王庄田四万顷,诏旨屡趣,不能及额。汝华数偕廷臣执争,仅减四之一。及王既之国,诏许自遣使督租,所在驿骚。内使阎时诣汝州,杖二人死。汝华请遵祖制隶有司,尽撤还使者,不纳。畿辅、山东大饥,因汝华言,出仓米平粜,且发银以振。汝华复奏行救荒数事,两地赖之。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摄吏部事。畿辅、陕西大饥,汝华请振,皆不报。辽东兵事兴,骤增饷三百万。汝华累请发内帑不得,则借支南京部帑,括天下库藏余积。当是时,内帑山积,廷臣请发,率不应。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而枢臣征兵,乃远及蛮方,致奢崇明、安邦彦相继反,用师连年。又割四川、云南等所加之赋以饷之,而辽饷仍不充,天下已不可支矣。
汝华练达勤敏,立朝无党阿。官户部久,于国计赢缩,边储虚实,与盐漕屯牧诸大政,皆殚心裁剂。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讧。得疾乞休,加太子太保致仕。卒,谥恭敏。
(选自《明史·李汝华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B.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C.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人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D.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征”等。
C.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恭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汝华正直敢言。他弹劾郑洛不称职、怕敌人而留祸害,以及将领侵占军需物质;他上奏议论江西潘相不遵守朝廷命令。
B.李汝华反对弊政。他反对福王不当做法;有使者到处骚扰,有官员致人死亡,他请求惩处,朝廷没有接纳他的意见。
C.李汝华关心边防。辽东发生战事,他请求发放军饷,并积极筹措钱财,但是有些官员施政不当,战事不断,导致辽东军饷无法解决。
D.李汝华为政务实。他勤奋、机敏,在朝中没有秘党;他长期在户部任职,对国家财政、边防储备,以及盐业、漕运等都尽心尽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福王庄田四万顷,诏旨屡趣,不能及额。(5分)
(2)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白居易
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①鹤氅②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
十分满盏黄金液③,一尺中庭白玉尘④。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
[color=]【注】①高情:高隐超然物外之情。②鹤氅(chǎng):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风之类的御寒长外衣。是名士才穿的服装。③黄金液:指酒。④玉尘:喻雪。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题目中的“见访”是敬词,称别人访问自己,是“拜访”的意思。
B.首句中“可怜”与“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意思相同。
C.“鹅毛雪”不仅是写景,也衬托出“高情鹤氅人”志趣的高洁。
D.颔联、颈联都对仗工整,词性、句型等方面都分别整齐相对。
E.尾联中的“此”,是指代上句“一尺中庭白玉尘”所描写的情景。
15.从全诗来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中对雪的描写对表现诗人的感情起什么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一句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将士们骑着骏马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的壮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


[color=]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调查表明:相较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②因大片住宅楼空置,街道万人空巷,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地区被称为中国最大的“鬼城”。
③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肩头不可推卸的使命、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画家、诗人联手打造的“扬州好人”画像配诗展在扬州文化馆展出,参观者不绝如缕。
⑤杨教授开发的这套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使我们工作效率大幅度地提高,真可谓如虎添翼。
⑥户籍制度改革牵扯到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利益,绝不可能一挥而就。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年来,公安部推出一系列涉及面广、影响力较大的出入境政策,吸引了很多海外优秀人才来华络绎不绝。
B.要形成健康绿色的网络传播生态,除了依靠法治手段,还要重视网络伦理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
C.他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从不屈服于权威的压力,从不徇私情,坚持做到刚正不阿,秉公执法。
D.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保持既有理又有礼的大国风度,塑造温和而自信的国际形象。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陈淏子  ①  亲自实践, ② 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并提到理论的高度。陈溪子曾举了这样的例子: ③ 有的人很喜欢养花,常常从千里之外把心爱的花带回家,  ④  不到半年就枯死了,或者再也不开花了。他说:“这是  ⑤  不知道它的特性。  ⑥  掌握了它的特性,没有不长的树木,没有不盛开的花草,这全凭种花人的细心观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除了 还 即使 然而 由于只有
B 不仅 而且 虽然 但 因为只要
C 既 又 / 却 由于如果
D / 也 固然 可是 因为一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人如果真有价值,便不会被忽视。一张百圆纸币不管把它弄成什么样子,人们还是希望得到它, ①  。当然,有些东西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件东西的价值本身,也许它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但它有办法让人觉得它有价值,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  ②   ,就像同样是块土地,在城市里,寸土寸金;在荒郊野地里,可能分文不值。  ③  ,就找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
21.请将下面图表的内容按要求用文字进行表述(除年份外,不能使用数字),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6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表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先后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在全国十个省市进行的三次“中国少年儿童上课外班的时间”调查统计,从表中可看出,近十年来   ▲   ;特别是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国人应该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不过外国节日。”四川成都东星航空专修学院的准空姐们身着汉服,来到成都地标景点宽窄巷子、武侯祠等地展示古典礼仪。同时,她们手举“拒绝圣诞节,坚决维护中华传统节日”的标语,呼吁大家重视和回归中华传统节日,理性对待外国节日。学院负责人表示,学生们“拒绝圣诞节”并不是对西方文化“叫板”,我们不能抛弃民族文化,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独立。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体验,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color=]海南省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参考答案

1.D(“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的原因之一”应是“厚葬之风”,并且当时官员并未严格执行规定)
2.C(“体现了唐代文化对各种文化,包括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的包容”错,原文是讲“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特点”)
3.C(“洛阳唐三彩”应该是不断发展,不断超越前者的艺术作品,说其“已经达到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有些武断)
4.B(“因为自己富了不能忘了帮助别人”,分析不准确,原文“我们应该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
5.B(2分)、D(2分)(A项理解不准确,“大标题”应是主标题(或主题),“小标题”应是副题。C项分析不全而,主要用意还有“显示真实性”。F项“全文采取倒叙的结构”分析理解错误)
6.①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陈奕帆的诚信和薛战民的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的认同,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②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陈奕帆的诚信和薛战民的友善,体现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格,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③赞赏、呼唤担当精神。陈奕帆在“惹祸”之后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选择了担当,令人感动,令人钦佩。(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三点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7.C(A从全文看,姑父并没有“打算放弃治疗”;B“对姑父的行为很反感”理解有误,“我”只是不愿吃而已;D本文并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
8.①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借助“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示“姑父”的形象;③推动情节发展,“我”放寒假去帮表哥表妹们干活,引出了“姑父”与“我”的对话情节。(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9.①“纯生活”是“单纯的生活状态”,“姑父”生活在农村,生活贫困简朴,却也能自立自强,一家人其乐融融;
  ②“纯生活”代表“纯粹的心灵境界”,“姑父”历经苦难仍能保持纯粹快乐的心灵,乐在其中且感到幸运、幸福;
  ③“纯生活”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是对生命的敬畏,对活着的信仰,对生活的态度,对幸福的感受;④“纯生活”启示人们反思现代人的生活和人性,特别是在现代人精神生存窘困的状况下,如何获得精神的充盈。(答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    ‘
10.D(原文标点: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11.C(“科举”不是由户部掌管)
12.B(“他请求惩处”与原文不符)
13.(1)福王要庄田四万顷,皇帝下诏书多次催促,不能达到定额。(得分点:屡、趣、及,各1分,句意2分)
  (2)管财政的大臣没有办法,就采取了所有小遵守礼法的办法,苛刻地向百姓搜刮。(得分点:如何、苟且、苛敛,各1分,句意2分)

[color=]参考泽文: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万历八年考中进士。授任兖州推官。调任工科给事中,曾经弹劾兵部尚书郑洛不称职。到李汝华出京检查甘肃的边防事务,郑洛正在经营西部的事情,主张军事上议和。李汝华上奏疏说郑洛怕敌人,留下祸患,并且弹劾各将吏侵吞军用物资,又请求尽数开垦甘肃闲置的田地。回到朝廷,历任吏科都给事中,纠举揭发了很多事。任江西巡抚。皇帝下诏各地税务全部由有关官员统领,把其中的一半交给税监,进入内府,一半交给户部。只有江西潘相命令有关官员全部由自己交送。李汝华极力论述潘相违背皇帝命令。
    李汝华在江西十四年,威望、恩德都很显著,召回朝廷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掌管户部的事务。福王要庄田四万顷,皇帝下诏书多次催促,不能达到定额。李汝华多次和朝廷大臣一起谏诤,只减去四分之一。等到福王到了封地后,皇帝下诏允许福王自己派使者督催租税,所到之处受到骚扰。内使阎时到汝州,打死了两个人。李汝华请求遵照祖先的制度将这些事归属有关官员,全部撤回派出去的使者,朝廷没有采纳。京城周围、山东地区发生大饥荒,由于李汝华的进言,朝廷拿出仓库的粮食平价出售,并拿出银子来救济百姓。李汝华又上奏实行救荒几项事,两地依靠这些得以度过灾荒。在这之前,山东饥荒,免除一年税七十万,这年又全部免除(税)一百七十多万。李汝华又以边防军饷赶不上为由,建议全国各地税款还没有送到内库的,暂留一半补充不足,宰相也帮助他进言。奏疏三次递上,皇帝没有批复。
    李汝华代理吏部事务。京城周围、陕西发生大饥荒,李汝华请求救济,都没有得到批复。辽东发生战事,突然增加军饷三百万。李汝华多次请求拿出内库的钱粮没有成功,就借用了南京库藏的钱粮,搜寻全国各地仓库多余的积蓄。当时,内库中的钱粮堆积得像山一样,朝廷大臣请求拨出一些,朝廷都没有答应。管财政的大臣没有办法,就采取了所有不遵守礼法的办法,苛刻地向百姓搜刮。而掌权大臣征兵,竟然远达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导致奢崇明、安邦彦相继带头造反,连年用兵作战。又分出四川、云南等地所增收的赋税做军饷,而辽东的军饷仍不充裕,全国已经不能够再支出了。
    李汝华通晓事理,勤勉机敏,在朝中不结党不勾结偏袒。在户部做官很久,对于国家财政的盈亏,边防储备的虚实,以及盐业、漕运、屯田、牧业各方面大政方针,都竭尽心力裁度调剂。年成连年歉收,常常主张宽缓怜悯,唯独增加赋税的意见不能尽力坚持,使各方白白耗费,造成内外交相骚扰作乱的局面。李汝华生病请求退休,被加封为太子太保退休。去世,谥号恭敏。
14. A(3分)、E(2分)(A项,错在“是‘拜访’的意思”,“拜访”是访问他人的敬词。E项,“此”应是指代颔联与颈联所描写的情景)
15.表达了诗人为雪夜朋友到访感到无比高兴,以及留宿朋友时表现出来的亲密无间的感情。(3分)诗中对大雪的描写衬托了天气的寒冷,而天气寒冷反衬出帐篷里的温暖如春以及诗人款待朋友的热情。(3分)
16.(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浔阳江头夜送客
  (3)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17. A(①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②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典等盛况。望文生义。③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指理应接受。④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或声音思绪等悠长不绝。不合句意。⑤如虎添翼:形容得到了有力的帮助,强者变得史加强大,恶者变得更加凶恶。⑥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不合句意。应改为“一蹴而就”)
18. D(A句式杂糅。可以删去“络绎不绝”。B成分残缺。在句末加“氛围”。C主谓搭配不当。可以把“他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中的“所”“的”和“每一起”几个字删掉)
19. B(第一句中前后两个分句间是递进关系,所以①与②应填“不仅”“而且”;空缺③与①各自所带的分句前后存在转折关系,应填入“虽然”“但”;空缺⑤所在的语句是对上文所述结果的原因解释,应填人“因为”一词;而空缺⑥所带分句与下文存在充分条件关系,应填入“只要”一词)
20.①就是因为它有自身的价值   ②位置决定价值  ③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答对一空给1分,两空给3分,三空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近十年来)不论是学习日还是休息日,少年儿童上课外班的时间在逐渐增加,(2分)而且,休息日的增幅超过学习日;(2分)(特别是)2015年休息日上课外班的时间猛升。(2分)
22.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则材料核心话题是“维护中华传统文化与理性对待外国文化”。写作角度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我们有自己的几千年民族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看重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只从商业、娱乐、趣味出发过外国节日。(3)年青一代追捧西方节日,容易陷入文化迷失。(4)过中国传统节日,抵制外国不良文化,坚定文化自信。(5)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6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