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高三语文摸底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0-18 21: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2017届安徽省江南十校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
赵宪章
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平缓,措辞讲究。
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以是“民间书信”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另外,《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序”,实则是假借他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就此而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
“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之“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需要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从而为民间书信进入文学世界开具了最便捷的通行证。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
(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
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
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
D.《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2.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
B.“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
C.“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
D.“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有了动人和诱人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
C.“说不可说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非可以将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D.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
【答案】
1.D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而不是“差别在于‘李陵之祸’”。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偷换概念,叙述的是“书信”的特点。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文中无依据。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遽辞归。
皇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非便,请除之。皇子从其言。欲奏官之,不就。宪宗即位,智耀入见,言:“儒者所学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自古有国家者,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成其材,将以资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问:“儒家何如巫医?”对曰:“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得比。”帝曰:“善。前此未有以是告朕者。”诏复海内儒士徭役,无有所与。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帝异其言,铸印授之,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验。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帝悦,更宠赉之。智耀又言:“国初庶政草创,纲纪未张,宜仿前代,置御史台以纠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用其议也。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至上京,病卒,帝为之震悼。后赠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B.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C.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D.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纲常,即“三纲五常”的简称。封建时代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
B.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礼记》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
C.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设立于汉朝,掌监察之事,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三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乌台的别称。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庙号是皇帝于祖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汉武帝是庙号而非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智耀家族世代为西夏服务,为西夏望族,本人也考中了西夏的进士。西夏灭亡后,他隐居于贺兰山。后来,元太宗召见了他,并对他很赏识,打算任用他他却很干脆地拒绝了。
B.皇子阔端非常赏识高智耀,想要上奏朝廷给予官职,高智耀却拒绝了。等到阔端登上皇位后,采纳了他的建议,理解并重视儒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宽待儒生,免除了儒生的徭役。
C.元世祖很早就了解高智耀的才华,即位后召见了他,专门铸了一枚印让其有权力来免除儒生徭役;后来高智耀被世祖命为翰林学士,到各个郡县去巡视,最终使得好几千名儒生脱离了奴仆的身份。
D.西北其他的藩王对元世祖采纳汉法的做法存在疑惑,世祖就让高智耀出使西北来解答他们的疑问,不想高智耀行至上京时竟然病逝了。世祖非常伤心,对他追赠官职和封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
(2)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
【答案】
4.C
5.D
6.B
7.(1)皇帝责问他,他回答说:“儒士就像金子,金子的成色有深浅,(因为成色浅)就说它不是金子,(这)是不对的;人的才艺有深浅,(因为才艺浅)就说他们不是儒士,(这)也是不对的。”
(2)高智耀拜见,请求出使,皇帝问他所要回答的内容,他一一奏对,皇帝很满意,当天就派遣他出发。
【解析】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句意、主语等进行判断。“世祖在潜邸”指世祖登基之前,中间不能断开,因此排除B项、D项;“召见”主语是世祖,“又力言……”主语是智耀,中间应断开,因此排除A项;可得答案。
5.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D项,“武”是谥号,汉武帝的庙号是汉世宗。
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登上皇位的是元宪宗而不是皇子阔端。
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关键字:(1)诘:责问;譬:就像;谓:说。(2)所答:所要回答的问题;敷对:奏对;旨:皇帝的意思。
【备注】【参考译文】
高智耀,河西人,世代在西夏为官。曾祖高逸为大都督府尹,祖父高良惠为右丞相。高智耀考中西夏进士,西夏亡后,隐居在贺兰山中。太宗寻找河西世家大族中有贤才的子孙,众人推荐了高智耀,太宗召见并要任用他,智耀赶紧推辞回家了。
皇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高智耀到王府拜见皇子说,免除儒生的赋税徭役已经很久了,现在忽然把他们视作厮役,不妥当,请收回成命。皇子听取了他的意见,并打算上奏朝廷赐予他官职,他没有答应。宪宗即位后,高智耀入朝拜见皇帝,说:“儒生所学的是尧、舜、禹、汤、文、武治国之道,自古为君王的,用儒生国家就强盛,不用国家就衰败。今天应注意培养人才,以备将来任用。应免除儒生徭役并培养教育他们。'皇帝问:“儒家和巫医相比怎么样?”高智耀回答:“儒者用纲常治理天下,哪里是这些巫医所能比的。”皇帝说:“好,你说得这些以前没有人告诉过我。”(皇帝)诏令免除海内儒士徭役。世祖即位前就听说高智耀贤能,即位后召见他,他又极言儒家学说对治国的童要,高智耀引古证今,反复论辩,滔滔不绝。世祖认为他见识奇异,就专铸官印交给他,并下令凡是免除徭役的儒生都必须有他验证的公文。当时,淮蜀一带被俘的儒生,都被充为奴隶,高智耀奏请说:“把儒生当作驱使的奴隶,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事。陛下您正打算用古道来治理天下,就应当根除这种现象,来劝勉天下的儒生。”世祖认为他说得对,就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让他巡视各郡县甄选儒生,最终他甄选出的儒生有数千人。有些权贵说他放人太多(失实),皇帝责问他,他回答说:“儒士就像金子,金子的成色有深浅,(因为成色浅)就
说它不是金子,(这)是不对的;人的才艺有深浅,(因为才艺浅)就说他们不是儒士,(这)也是不对的。”皇帝听了很高兴,赏赐了他。高智耀又建议说:“国家各项制度刚刚创立,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应当效仿前代,设置御史台来纠察整肃官员。”至元五年(1268年)设立御史台,就是采用高智耀建议的结果。高智耀升任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恰好此时西北藩王派遣使者入朝,奏问:“本朝习俗与汉人不同,现在我们占有了汉人的土地,建都建城,礼仪文化制度为何要遵用汉人的?”皇帝寻求能回访的使者来解答他们的疑问,高智耀拜见,请求出使,皇帝问他所要回答的内容,他一一奏对,皇帝很满意,当天就派遣他出发。高智耀行至上京竟然病逝。世祖为之惊愕悲悼。后来追赠高智耀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赠谥“文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堂上岩桂秋晚未开作诗促之
朱淑真①
著意②裁诗特地催,花须著意听新诗。
清香未吐黄金粟,嫩蕊犹藏碧玉枝。
不是地寒偏放晚,定知花好故开迟。
也宜急趁无风雨,莫待霜高露结时。
【注释】①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抑郁早逝。②著意:刻意,用心。
8.请赏析颔联中“吐”“藏”二字的妙处。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
【答案】
8.“吐”“藏”二字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岩桂以人的动作和情态,化静为动,形象地描给出岩桂欲放未放的娇羞情态,富有生活情趣。
9.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岩桂的喜爱之情,同时借劝告岩桂要及时开放,流露出诗人在生活中要绽放美丽,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清香”“嫩蕊”“黄金粟”“碧玉枝”等词语描写出岩桂的清芬与嫩绿,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也宜”“莫待”劝告岩桂不要因花好而“故开迟”,应抓住这天未寒、无风雨的大好时光绽放自己,暗含诗人心迹。
【解析】
8.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这两个字在文中的含义,然后展开联想,把这两个字放在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吐”“藏”二字明显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岩桂以人的动作和情态,化静为动,形象地描给出岩桂欲放未放的娇羞情态,富有生活情趣。
9.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再有机整合,准确表达。“清香”“嫩蕊”“黄金粟”“碧玉枝”等词语描写出岩桂的清芬与嫩绿,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也宜”“莫待”劝告岩桂不要因花好而“故开迟”,应抓住这天未寒、无风雨的大好时光绽放自己,流露出诗人在生活中要绽放美丽,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借助莺燕的动作描绘出早春清新景象的句子是:              ,             。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从嘉宾的角度记述集会盛况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流泪叹息百姓生活艰难、表现出伟大情怀的诗句是:              ,             。
【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3)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是理解型名句默写,要求学生对文章深入理解。易错字:(1)莺、啄;(2)咸;(3)涕。
三、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孝顺女儿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你看,这雨下得多带劲!越下越大,简直就像洒水车洒的似的。我就喜欢下雨。要是现在能喝上一口酒就更好了!暖和暖和。可我大儿子不让,我大儿子是医生。大儿子可是我的骄傲!他从小就想当医生,后来真就当上了!而且还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医生,现在只应邀出国出诊。但他从来没忘了我这个父亲。我记得去年他从匈牙利回来的时候,给我带回来了那么多有意思的纪念品!一个布达佩斯的城徽纪念章,一套非常罕见的明信片。我儿子说非常漂亮,但怎么个漂亮法我还不知道,因为他一直没时间给我送来。但不管怎么说,他没忘记我这个父亲。这不,不久前他刚从意大利回来,马上就给我打了电话。“爸爸,你身体怎么样?把听筒贴到胸部,我给你听听心脏。”我知道,儿子是教授,通过电话就能诊断。“爸爸”,我儿子听完后说,“你心衰,以后别喝酒,别吸烟……最重要的是要经常出去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所以我这不是出来散步了吗?
今天我还去了我小儿子那儿。我小儿子今天过生日。小儿子也是我的骄傲!他小时候不爱学习,现在却是哲学博士。他没想到今天我会去,看见我时高兴得不得了!“爸爸,”我小儿子说,“你来了,真是太好了!我特意没请你,是怕打扰你。既然你来了,咱们就去厨房坐一会吧。【A】我给你倒一杯你从来没喝过的格鲁吉亚葡萄酒,我妻子再给你从客厅的桌子上端点你以前从来没尝过的小菜来。”我和儿子一起把酒喝了。
我兴奋地回忆起了小儿子小时候有一次俄语考试得了2分的趣事。这时,他立刻起身把门掩上了:“这些回忆非常温馨,所以咱们还是留着下一次慢慢回忆吧。现在你还是回家吧,今天来的客人都是著名学者,他们谈论的那些话题你肯定也不感兴趣,而且他们烟抽得很凶,你心衰,最好还是回家休息吧。今天有足球赛,是斯巴达克队比赛。你记不记得我小时候,咱们总是一起给他们助威?差点忘了,你把这雨伞带上,外面雨越下越大了,你用不着急着还给我们,反正这把伞也破了。我们还有新的。”
就在我往门口走的时候,客厅里有个客人说:“同事们,现在按照传统,该为主人父母的健康干杯了。祝他们健康长寿!”【B】唉!我老伴儿死得太早了,那么有名的学者对我们的祝福她都没听到,太遗憾了!
我喜欢看下雨,等雨停了,我就回家,打开壁炉,坐下来看电视。也许我女儿还会给我打电话来呢。女儿也是我的骄傲!她是一所学校的教务主任,但她也向他那两个哥哥一样,没忘了我这个父亲,经常给我打电话。上周听她哥哥说我病了,马上就给我打来了电话!“爸爸,你的病严重吗?用不用我去看看你?要不我派几个学生去看看你吧?顺便让他们把你那儿的旧报纸拿回来……”两天前,我女儿又来电话了:“爸爸,你要是感到特别不舒服的话,就不用到我这儿来了。但我知道,你太要强,所以你要来的话,下了地铁,你就沿着那个街心花园步行来吧,顺路还能在小铺里买点葡萄酒,喝点葡萄酒对你的身体有好处。顺便也给我们买两瓶。我们这个门洞的电梯坏了,所以你就不用上五楼了,你到楼下的时候按门铃,我下去拿,咱们见个面……”你看我女儿想得多周到!
女儿为了我,换了三年的房子,那容易吗?“爸爸,我们家人多,已经两个孩子了,第三个也快出生了,又吵又闹……而且我丈夫还抽烟。可你需要安静,你心衰,所以得单独给你弄一个住处。”房子真就换成了!她用我们原来的那套房子给自己换了一套两室的,还给我在一座公寓楼里换来了一个房间。邻居是跟我同龄的一个老头儿,他也为自己的儿子也骄傲。他的儿子也住在本市。不久前给他写了一封信,老头给我读了好几遍。在公园里,他给那些老头老太太们都读了。所以我想说,孩子们啊,你们要是给你们的父母写信的话,一定要用结实点儿的纸写,因为你们的父母说不定要读多少遍呢!
我的两条腿都湿透了,我得回家喝杯热茶暖和暖和去了。也许我女儿又来电话了呢。足球赛开播前我先看看报纸。但愿今天斯巴达克队别输,要不我儿子该失望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中的老人一共有三个孩子,他们都很优秀,虽然他们的工作都很繁忙,但他们从没有忘记孝顺自己的父亲,比如文中多次提到他们给父亲买礼物、打电话等。
B.本文在语言方面朴实生动,采用对话形式推进情节,富有生活气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C.这篇小说主要讲的是老人和其子女的故事,但在小说最后却又写到邻居老人的事,这就告诉读者在当时的社会中,老人的际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普遍存在的,由此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D.老人去看望小儿子,想起儿子小时候俄语考试得2分的趣事,他儿子立刻起身把门掩上,是因为这是他和老人之间的秘密,他想以后单独和父亲在一起回忆。
E.小说作者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是俄罗斯当代小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他的小说语言讽刺性强,主题表达有深度,作品中常带有一种“感伤的幽默”。
(2)文中“雨”多次出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3)阅读文中两处画线句子,按照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①画线【A】中的两个“从来”能否删除?请作简要分析。
②请指出画线【B】中所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老人在文中多次感叹儿女们“是我的骄傲”,请结合文本探究老人感叹时的复杂心理。
【答案】(1)CE
(2)①提供人物活动背景。父亲就是在越下越大的雨中去看望小儿子并最终独自回家的。②凸显人物性格。雨越下越大,父亲双腿湿透,却依然为子女考虑,更能体现父亲的善良和子女的冷漠不孝。③象征(暗示)人物处境。“雨”一直在下,始终没停,父亲最终双腿湿透回家,都暗示着父亲生活的寂寞与凄凉。
(3)①不能删除。两个“从来”具有强调作用,一方面是小儿子强调酒和小菜的稀罕,要突出自己对父亲的孝顺体贴;另一方面强调父亲从来没有得到过小儿子的真正关心。
②心理描写。“老伴儿死得太早”点明父亲晚年孤寡的处境,“太遗憾”说明父亲自己此刻感觉很幸福,与父亲凄凉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4)示例①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优秀的子女而感到由衷的骄傲。从职业来看,文中父亲的儿女都是社会上的优秀人才,父亲想到自己的子女时会油然产生骄傲之情。②是一种自我欺骗与宽慰。父亲得不到子女关爱,内心是失落的,但又不愿承认现实,不断地说自己儿女很优秀,只是刻意的自我宽慰。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老人的儿女并不孝顺自己的父亲,如大儿子买了礼物却没给父亲送去,其他两个孩子,明知父亲身体不好,却很少去看望父亲;B项,本文并不是采用对话形式推进情节,而是老人的内心独白;D项,儿子把门掩上,是怕老人说的话被朋友和同事们听到。
(2)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判断某个情节的作用,一般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凸显等方面进行分析。父亲就是在越下越大的雨中去看望小儿子并最终独自回家的,父亲的活动是在“雨”中进行的;“雨”一直在下,始终没停,父亲最终双腿湿透回家,都暗示着父亲生活的寂寞与凄凉;而这样的父亲却依然为子女考虑,更能体现父亲的善良和子女的冷漠不孝。
(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艺术。①不能删除。两个“从来”起强调作用,一方面是小儿子强调酒和小菜的稀罕,要突出自己对父亲的孝顺体贴;另一方面如果小儿子真的孝顺,父亲就不会“从来”没见过没吃过,强调父亲从来没有得到过小儿子的真正关心。
②心理描写。“老伴儿死得太早”点明父亲晚年孤寡的处境,“太遗憾”说明父亲自己此刻感觉很幸福,与父亲凄凉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4)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父亲的心理出发,可以看出孩子们的优秀使得他很骄傲,但同时得不到孩子的关爱,他的内心是失落的却又不愿承认,刻意的自我安慰。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加拿大的契诃夫”艾丽斯·芒罗:问鼎诺奖的“家庭主妇”
大多数中国读者对艾丽斯·芒罗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同大家见面的也仅有《逃离》一部作品,但她创作的短篇小说在欧美国家却拥有成千上万的“铁杆粉丝”。还好,这一次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芒罗手中,可谓来得“恰是时候”,总算让亿万中国人一夜之间知晓了大洋彼岸、年过八旬的“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芒罗从小特别喜爱阅读,七岁时就能在学校的朗诵课上绘声绘色地给小伙伴讲述书中的故事。但由于家境贫困,她生活的农村封闭保守,女孩子做家务,织毛衣,相夫教子,很少有人上大学,她常常需要放下书本来干诸如编织之类的活儿以赚钱贴补家用,而这总让她痛苦不已——终于,芒罗掷下一句豪言壮语来:“等着瞧吧,我非要考上大学,同这些编织活儿彻底决裂……”
芒罗17岁高中毕业后,应聘当教师,要教11个学生,无论多么艰难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幸好,西安大略大学的奖学金及时到来,芒罗得以进入该校的新闻学专业。她的很多故事也都以安大略省为背景。1951年,为了与同学詹姆斯·芒罗结婚,她毅然辍学。婚姻生活、家庭妇女在婚姻与家庭中的态度与抉择也成为芒罗写作中最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
1963年,成为家庭主妇的芒罗,生育了4个孩子。在她想到1950年大学读书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影子的维度》之后,她家庭主妇生活就多了一项内容,在哄孩子睡觉、洗衣服和等待烤炉的间隙,她开始断断续续地写起小说来。芒罗与丈夫开了一家书店,取名“芒罗书店”,不想这竟为芒罗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大好平台。在书店,她可以近距离仔细观察前来借书和买书的各色人士,比如中小学生、专家、教授、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等,同他们畅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从而为写作积累了较为充裕的素材。迄今,芒罗书店依然经营良好,极受欢迎。
1968年她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快乐影子舞》。起初她对自己的处女作充满了信心,但由于短篇小说在当时的欧美文学界地位低下,结果没有一家出版社对它感兴趣,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间她竟先后收到二十余封退稿信。在一连串的“打击”面前,芒罗并没有气馁:“我坚信我的短篇小说一定会有人喜欢的!既然出版社看不上眼,那我就想别的办法来发表……”她决定找家报纸进行连载。不承想,就是这一“被逼无奈”之举,却为芒罗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当时,加拿大女权运动愈演愈烈,她的这部小说甫一连载,即在维多利亚市的女性读者中引起了共鸣,因为她的作品讲述的是她最擅长的——以典型女性视角讲述家庭主妇的故事,所以女性竞相传阅,小说随后迅速向周边城市蔓延。不久,一位出版社编辑嗅到了商机,当即找上门来洽谈出版事宜。1968年,《快乐阴影之舞》改名为《快乐影子舞》后与读者见面,很快就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并在加拿大引起广泛关注。这一年,芒罗三十七岁,她凭借这部短篇小说集一炮走红,而且还赢得了自己写作生涯中的首个至高荣誉——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文学奖。
自此,芒罗一发而不可收,她以平均每五六年一部作品的速度又陆续出版了近十部短篇小说集,文笔朴素、精准、传神,开始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这一切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芒罗的小说并不特别重视情节,但她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给读者绘制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本世界。芒罗的故事大都源于她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很多内容都是根据她的回忆复现的,雄心勃勃的母亲、逃避现实的父亲、敏感爱幻想的女儿、孤独压抑的成长等等,这些都在芒罗的小说中反复出现。她用创作来传承记忆,并用记忆来丰富和深化叙述。她利用时空转换的创作手法,将记忆、想像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最终使读者进人到她所书写的记忆世界。她曾在一篇散文中介绍读小说的方式:“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我想让读者感受到的惊人之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方式。”
几乎所有读过芒罗短篇小说的人,无不为她精致的“房子”而折服。加拿大历史上首任华人女总督伍冰枝上任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看过好几部芒罗的小说,深知底层百姓的困苦和不易,我将不辞辛苦地努力工作,把各族裔人民团结在一起……”芒罗与政史的交集并不是从这里开始。早在创作初期她对婚姻暴力现象关注较多,很多作品情节简单,反映了加拿大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社会公众意志对婚姻暴力的态度。人们在作品里体悟到了西方婚姻伦理的变化,也体现了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女性地位明显提高。“重要的是顿悟性的时刻,那突如其来的领悟,那精确、微妙和深具揭示性的细节”,著名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就赞芒罗为“当代契诃夫”。
相关链接
①芒罗的小说被归于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在叙事中,她从不使用诸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或是魔幻主义等现代派手法,她完全采用传统写法。但她对女性们的心理描述捕捉准确,刻划细腻,可说是曲尽其妙。瑞典文学院认为,她的叙事风格以细腻见长,表达的清晰和心理现实主义是其主要特点。
②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全加拿大人送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个桂冠第一次戴在了一位加拿大作家的头上,而且还是一位女性。艾丽斯·芒罗获奖的消息让加拿大人奔走相告,兴奋不已。总理哈珀当即发出贺电说,“加拿大人为这一卓越成就感到无比骄傲……诺贝尔奖将进一步巩固加拿大属于世界上拥有最好作家的国度之一的地位”。
(节选自2013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芒罗虽然在欧美拥有成千上万的“铁杆粉丝”,但在中国鲜为人知,她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我们才进一步了解了这位“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B.芒罗书店为芒罗创造了一个大好平台,可以近距离观察前来书店的各色人士,为写作积累了充分的素材,人们在这里也可以一睹诺奖得主风采。
C.受加拿大女权运动的影响,女性意识觉醒,芒罗的《快乐阴影之舞》引起女性读者共鸣,从而一炮而红,为自己赢得写作生涯中首个至高荣誉。
D.标题中的“家庭主妇”既指芒罗凭借“家庭主妇”的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指她的作品内容都是从女性视角写关于“家庭主妇”的故事。
E.本文记述了芒罗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创作特点,材料取舍详略得当,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展示了鲜明的传主形象,对读者有一定的理智性和启发性。
(2)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句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芒罗的创作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4)芒罗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最终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她的获奖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答案】(1)AE
(2)含义:用比喻的手法介绍阅读小说的方式——读者要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作用:①是对前文“看世界,或许有新的角度,文学就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世界”的观点的形象说明,也与下文人们从她的作品里重新认识世界的事实相印证;②直接引用传主的话,凸显了传主的文学观点,增加了文本真实性。
(3)①创作体例上,以短篇小说见长,善于从日常生活寻找创作素材,反映社会现实。②创作风格上,大都以安大略省为背景,情感真实,笔触细腻,文笔朴素、精准、传神。③创作视角上,芒罗善于从女性视角讲述家庭妇女的故事,家庭妇女在婚姻与家庭中的态度与抉择成为她写作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主题。④创作手法上,用创作来传承记忆,并用记忆来丰富和深化叙述,将记忆与现实生活重新组合。
(4)①是对芒罗个人成就的承认。芒罗的小说采用传统手法,拒绝现代派的创作手法,其独到的眼光和叙事风格得到了读者和文学界的认可。②是加拿大文学和女性文学的荣耀。诺奖的桂冠第一次戴在了一位加拿大作家的头上,而且还是一位女性。③是对执著文学理想的褒奖与肯定。芒罗从小就喜欢阅读,对写作充满热情。第一本小说集屡次被出版社拒稿,也没有气馁,而是想方设法求得发表。诺奖的获得是对文学理想者的接纳与肯定。④是对短篇小说的巨大鼓励。短篇小说在欧美文学界曾经地位低下,往往得不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芒罗是继契诃夫等短篇小说大师之后的又一颗短篇小说明星。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人们在这里也可以一睹诺奖得主风采”文中无依据;C项,芒罗的走红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芒罗自己的因素,故说法不太准确;D项,“都是”说法绝对。
【小题2】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画线的部分是芒罗介绍读小说的方式,用比喻的手法说明——读者要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作用:①是对前文“看世界,或许有新的角度,文学就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世界”的观点的形象说明,也与下文人们从她的作品里重新认识世界的事实相印证;②直接引用传主的话,凸显了传主的文学观点,增加了文本真实性。
【小题3】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婚姻生活、家庭妇女在婚姻与家庭中的态度与抉择也成为芒罗写作中最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她以平均每五六年一部作品的速度又陆续出版了近十部短篇小说集,文笔朴素、精准、传神,开始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芒罗的小说并不特别重视情节……她利用时空转换的创作手法,将记忆、想像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最终使读者进人到她所书写的记忆世界”“她的很多故事也都以安大略省为背景”及链接①从中总结概括可得答案。
【小题4】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说明了对芒果的文学成就的承认,也是对芒罗对文学理想的执着的肯定;“这个桂冠第一次戴在了一位加拿大作家的头上,而且还是一位女性”是加拿大文学和女性文学的荣耀;是对短篇小说的巨大鼓励,短篇小说在欧美文学界曾地位地下,芒罗是继契科夫等短篇小说大师之后的又一颗明星。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虽然不断加大力度治理交通拥堵,但大多屡试不爽,拥堵依旧,重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提高人们的交通意识。
②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同日而语,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弯道超越的势头。
③在书名上大做文章是伪劣辞书编写者的惯用招数,如在《现代汉语词典》等精品辞书前加上“新编”“新世纪”等,以此来鱼目混珠。
④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演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无动于衷”,才能惟妙惟肖,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⑤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趁火打劫,于12月下旬相继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分食流动性资金,这对于原本资金紧张的银行间市场简直是釜底抽薪。
⑥82岁高龄的袁隆平面对辉煌没有任何改变,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实验田,依然从北到南查看育种基地。

A.③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用在此处不恰当;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地非常好,非常逼真;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用在此处不恰当;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世贸组织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最新预测显示,近两年全球贸易额的预测增长值有所下调,低于1993~2013年均值。
B.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顽强刻苦,付出努力,获得成功。
C.英语作文智能批改系统让我国数百万学生感受到了计算机智能化在减轻学习负担、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功能强大。
D.这本画册精心地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根据”与“显示”删去一个;B项,不合逻辑,“凡是”与“不少”前后矛盾;D项,语序不当,“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调至“的图片”前,并在“文意”后加顿号。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人一睡着,村庄便成了狗的世界,喧嚣一天的人再无话可说,土地和人都乏了。此时狗语大作,                                          。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飘远、神秘。莽原之上,明月之下,人们熟睡的躯体是听者,土墙和土墙的影子是听者,路是听者。年代久远的狗吠融入空气中,已经成寂静的一部分。
A.夜空中飘来荡去的狗的声音,将远远近近的村庄连在一起
B.狗的声音在夜空飘来荡去,将远远近近的村庄连在一起
C.夜空中飘来荡去着狗的声音,远远近近的村庄被连在一起
D.狗的声音在夜空飘来荡去,远远近近的村庄被连在一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A项,主语是“夜空中”与前句不一致;C项,两个分句的陈述对象分别是夜空中和村庄,描写出的是村庄当时的情景,与前后文都不能照应;D项,前句与前文的“狗语”照应,但后句的陈述对象是“村庄”与下一句“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不能照应。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智慧与愚蠢的区别, ①   。其实,智慧与愚蠢的区别更接近于聪明和糊涂,而不是有知与无知的区别。聪明和糊涂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知识, ②  。没有知识只是无知,无知可以通过获取知识来改变。但是,即使有知识,如果不明事理,那么积累再多的专门知识, ③  。
【答案】①经常被误认为就是有知和无知的区别 ②而在于是不是明事理  ③也还是无法改变一个人的糊涂或愚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①空的答案,从下一句话中就可以得出,下文中说智慧与愚蠢的区别更接近什么而不是什么,就可以得出;②空的答案,也可以从后面两句话中得出;结合文段的观点:智慧与愚蠢的区别更接近于聪明和糊涂,就可得出③空应填内容。
17.下图是某中学对考试违纪行为处理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答案】校级考试中,如违纪违规行为被当场发现,考生须签字留存,固定证据;如在评卷过程中发现雷同卷,须复核违纪违规事实。教务处复核后,通知考生处理决定,考生可选择接受处理决定,如对处理决定有异议,可陈述或申辩,处理结果将记入学生在校行为档案。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方框与方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考试中违纪被当场发现怎样,在评卷过程中发现怎样,之后再有教务处通知学生处理决定,考生接受怎样,不接受怎样,最后将处理结果怎么处理。
五、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几支娇嫩遍地枯”,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无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文是材料作文。漫画中的男子手持写着“营养”字样的喷壶,给一盆鲜艳的花朵喷洒,全然不顾身后地里几近枯萎的花朵。这幅漫画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可以联系教育均衡、个人发展、行业垄断、区域差异、政策倾向、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立意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谈“均衡发展”“同步发展”“全面发展”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6 04: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