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0-9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

语 文


[color=]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color=]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D.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C.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4~7题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日:“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日:“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②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
[color=]【注】①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  ②赔累:赔钱亏累。

4.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B.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C.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D.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学颜深得有关官员赏识。大学士高拱推荐张学颜任辽地巡抚,有人质疑.高拱力争,侍郎魏学曾的看法与高拱一致,张学颜最终获得任命。
B.张学颜敢于治理,恪尽职守。辽地边境线长,兵马耗费粮草很大,无法支撑,大饥荒使兵马损失惨重,张学颜采取多个措施,巩固边防。
C.张学颜正直敢言,忠于国家。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息王呆,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维护了国家利益。
D.张学颜精于心计,体恤百姓。他写了关于会计的书,治理庄田,清理各种弊端;对陷入困境的百姓给予关照。明朝被认为最富裕的时期,他出过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5分)
②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8.赏析作者在颔联中表现音乐带给听者感受的主要艺术手法?(5分)
9.比较颈联“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与《春江花月夜》中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说说二者感情相同之处,并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⑴苏轼在《赤壁赋》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         ,       。
⑵《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                 。
⑶荀子在《劝学》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color=]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答题前,请考生先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填涂所选题的题号,然后再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卖 羊
相裕亭
六叔集上卖羊回来,天都快黑了。小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六叔走在街上,不时听到“呱嗒呱嗒”的风箱响,就知道,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再看看沿街的人家,老老少少都围在桌边了。六叔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
本来,卖过羊,接过钱,就没有六叔的事了。可他递交羊绳时,那只没有上绳的小羊羔,怎么也不肯跟那戴鸭舌帽的买羊人走。
六叔把兜里喂剩下的几粒豆子,交给“鸭舌帽”,教他把豆子放在掌心,蹲在老羊身边,慢慢地张开手,那羊羔就过来了。可“鸭舌帽”按六叔说的做了,那羊羔就是不去吃他手中的豆子。
“鸭舌帽”身后藏着绳子,他想把那羊羔捆扎起来,放在车上推着,省得集上人多跑丢了。
六叔不忍心他那样做,六叔说:“不用捆,你牵着老羊前面走,它自然就跟着跑了。”
“鸭舌帽”试着拽老羊前头走,可那羊羔却围着六叔“咩咩”叫着打转转。
六叔说:“这小东西成精了!”
“鸭舌帽”说:“你把它抱住递给我。”
六叔知道他要捆扎它。
六叔说:“这样吧,我给你牵着送送。”六叔说,反正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帮送出集外。
“鸭舌帽”似乎有些不大放心,含含糊糊地说:“……那也行。”
递交羊绳时,“鸭舌帽”问六叔:“哪庄的?”
六叔说:“下家套的。”
“下家套的?姓什么?”
六叔有些恼!六叔说:“跑不了。要不,我把钱再给你!”
“鸭舌帽”笑,说:“我不是那个意思。”
六叔说:“要不是急着用钱,我还不卖哩!”
“鸭舌帽”一脸坏笑地看着那羊,说:“那是,那是。”
后来,六叔帮送到集外后,又送了好远,直到人家说:“前面就到了!”他这才把羊绳交给“鸭舌帽”。也就在这同时,六叔帮人揽住小羊,“鸭舌帽”上来就把它捆扎上了。六叔从“鸭舌帽”捆扎小羊的狠劲上看,那人是个“小刀手”。当下,六叔就想到,那两只羊,只怕是连明天都活不过去了!往回走的路上,六叔的心里酸酸的。直到晚上走进家门,他满脑子里还是“鸭舌帽”咬着牙根,捆扎小羊的凶杀样儿!进门,女人问他:“卖了?”
六叔没有吱声。
“卖了多少钱?”
六叔不声不响地从怀里把钱掏出来,放在桌上。女人接过钱,凑在灯前的亮光里,蘸着口水,先又点出四块七,说是还街口二华家小店的酱油、味精钱;又点出八块,后天好去下家沟顺他三姨家喝喜酒;还剩下三十二块三,女人一连点了六遍,说:“这个钱,不能乱动了,全留给小顺子住校用。”
小顺子读初三了,吃住在山左口联中,每个星期都要花十几块钱。女人把留给小顺子读书的钱,用一块旧布条包好,放进床头的小包袱里,就来打听那羊的下落。女人问:“那羊,卖给什么人了?”
六叔不吱声。
女人又问一遍:“卖给谁了?”
六叔一时心焦,猛不丁地冒出一句:“谁出钱多,我卖给谁了。”随后,六叔把脸别在一旁,不搭理女人了。女人猜到,他一准是把那羊卖给“小刀手”了。早晨出门时,女人还交待过,让他千万别卖给“小刀手”。可他,还是卖给“小刀手”了。
女人轻叹一声,说:“哎!可怜那小羊,还没吃过开春的嫩青草!”
女人说着,随即抬起衣袖,抹起泪水。
⑴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刀手“鸭舌帽”对待羊羔的凶样让六叔不寒而栗,也与六叔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望而知,此类凶残暴虐之人必定也是唯利是图的奸商。
B.六叔夫妇十分怜惜自己饲养的羊和羊羔,但儿子上学的需求、柴米油盐的支出、礼尚往来的人情,让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窘迫。
C.卖与不卖是一个让六叔无比纠结的问题,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让读者也深陷于这种纠结中,也不断地为人物的命运而担忧。
D.“抬起衣袖,抹起泪水”,极富生活化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人”为可预见命运的羊羔而伤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境,作者惜墨如金,颇有写意之神韵。
E.虽然作者在语言上并不浓墨重彩,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当运用,使小说的语言含蓄隽永、典雅洗练。
⑵小说的开头划线段落很有特色,说说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6分)
⑶文中的六叔有何形象特点?“卖羊”反映了他怎样的复杂心理? (6分)
⑷有人说,《卖羊》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山羊兹拉特》一样,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8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罗中立:天气正好 下地干活
做学生时,他努力“逃离”油画,却以巨幅油画《父亲》一夜成名,成为新时期享誉全国的艺术家;做老师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当官”,却在50岁时被教职工民主推荐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在61岁时被任命为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在个性鲜明的艺术界,他的沉着包容能为各方所接受,骨子里却有着强烈的反叛精神。画家罗中立的身上似乎纠结着各种矛盾,他却能一再穿越这些矛盾而获得成功。
秘诀是什么?他说:“天气正好,下地干活。”
“创作《父亲》,跟我小时候的生活有关。”罗中立说。那时的罗家在重庆市郊,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的亲戚有人饿死,有人为了几十公斤玉米就把孩子卖到外地,还有一些亲戚为了活命跑到罗中立家,“大家分着喝一碗粥”。
1964年,罗中立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在附中读二年级时,来到大巴山深处的一所村小学当美术教员。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上完课、开完会,天黑就回到土屋里上床睡觉。附中毕业后,罗中立又回到大巴山生活了10年,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
看到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展览的通知后,罗中立再次去大巴山寻找灵感。大年三十的傍晚,他看到路边公共厕所前蹲着一个等着收粪的老农。那天阴雨绵绵,又湿又冷,老农却一动不动,表情麻木,似乎对举家团聚的传统佳节茫然不知。沉淀在脑海中的印记,仿佛被这张木然的脸庞突然揭开。他被自己的灵感刺激得难以自制,兴奋得一个劲儿地冲朋友大喊:“我要画一幅和毛主席像一样大的画!”罗中立整整画了半年,逐渐勾勒出一个老年农民的形象。作品送到北京后,又根据评委吴冠中的建议将作品名字改为《父亲》,作为对整整一代人集体形象的描述。1980年12月,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父亲》获得油画金奖。它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罗中立在中国美术界的知名度和不可动摇的位置。“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要让神化的、扭曲的历史回归本来的轨迹。”罗中立说。
最早从获奖的喜悦中解脱出来的,是罗中立自己。1981年,罗中立用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完成了自己的毕业创作《吹渣渣》,标志着他在一年内实现了从政治主题到绘画主题的成功转型。“《吹渣渣》更多地回到了绘画本体语言,从这幅作品之后,我的绘画风格才一路延续到今天。”罗中立说。
罗中立得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费出国留学的名额。两年期间,他游览了欧洲所有的大博物馆,参观和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美术史上著名的原作原著。在卢浮宫,工作人员上班他就去,工作人员下班他才走,就这样整整临摹了3个月。在美第奇博物馆,罗中立连续3次去看伦勃朗的展览,去了就看伦勃朗的两幅肖像画。同样的肖像、同样的色调、同样的尺寸,一幅创作于1834年,一幅创作于1864年,时间跨度整整30年。很多人在这两幅画前一晃而过,罗中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知道,正是这惨淡经营与重复“炒冷饭”的30年,造就了伦勃朗这位美术史上的巨匠。
罗中立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应该用什么作品跟西方的艺术家进行交流?“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回到自己的本土,回到自己的文化,寻找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绘画的样式和语言。”他又回到了大巴山,回到了雕塑、石窟、石刻、年画等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之中,寻找和提炼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和样式。
寻找、提炼绘画语言的紧迫感,催生了罗中立对时间流失的负疚感。他曾经计划每10年办一次画展,眼看预定的画展临近,自己却没有时间创作,他甚至痛苦得躲进画室里流泪。罗中立勤奋得让人惊讶。他随身带着速写本,画他见到的人和事。就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后,事多会多,哪怕忙到深夜,他也要去画室。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罗中立笔下的农民都有一份真生活:有沉重劳作的苦,有合家围坐火塘的乐,有夫妻风雨同舟的爱,有老牛舐犊般殷深的情。“罗中立在最朴素、最自然、最本源甚至最土的农民形象、农民主题,和艺术中最创造性的、最精神化的、越来越具有语言形式的纯粹感的两极之间找到了联系,他在用一种完全个性的方式讲述中国农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人们现在要关心的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罗中立。[KS5U
50岁就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感觉“一生的抱负突然被改变了”的罗中立,却一点儿也不敢懈怠。“地处西部的川美能够人才辈出,关键在于条条框框少。“我受益于此,也有责任尽力营造和保持这样的环境。”罗中立说。
2005年,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建成。除了200多间工作室,坦克库还有大的展示厅可以举办雕塑、装置、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行为艺术等大型活动。围绕坦克库建成的青年艺术家工作室群落,更成为“黄漂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家园。
川美建立了常规性的学生展览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展览。学校鼓励每天兢兢业业守着学生的老师,也欢迎“北漂”、“海漂”的老师。
已经成为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入选获奖作品之一的重庆大学城川美新校区,被视为罗中立在1000亩土地上创作的第二幅《父亲》。新校区保护原有的生态,保留原有的老院子,用原有的庄稼、梯田做校园绿化,请农民留下来照常放牛喂鱼种庄稼。在这个巨大的开放性教学空间里,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和成就都一目了然,便于不同年级之间的切磋交流,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融合传承。新校区5万平方米的虎溪公社艺术工作室,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的艺术家驻留地和创作中心。
他在新校区的大门内设计了一段波浪形道路。
(摘编自张国圣《天气正好,下地干活》)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大巴山”是罗中立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他迷恋那里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并用画笔做出了最本真的记录。
B.罗中立的《父亲》,因为原生态地表现了大巴山区的老农形象,引起了人们共鸣,成了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罗中立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C.《吹渣渣》标志着罗中立从政治主题到绘画主题的成功突破,从此后,表现主义成为他延续到今天的绘画风格。
D.文末“他在新校区的大门内设计了一段波浪形道路”,既表现出罗中立对青年学子的期望与告诫,也是作者对传主一生创作道路的形象概括。
E.这篇文章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对罗中立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典型事例进行了细致地描述,使读者对他的了解既深刻又全面。
⑵ 欧洲留学经历对罗中立有怎样的影响?(6分)
⑶ 如何理解“川美新校区被视为罗中立在1000亩土地上创作的第二幅《父亲》”?(6分)
⑷ 作者说,罗中立的座右铭“天气正好,下地干活”是他成功的秘诀。请结合文章并且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8分)

                       
                       

[color=]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的体质需要锻炼,      生产劳动就是很好的锻炼,          不管是在野外劳动     在厂房的工业劳动,对脑力劳动都是一种调剂。      多数学生劳动回来,都变得更健康了。     不锻炼身体,       课堂上学得很多,将来也未必有大的作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可是 或者 不过 所以 即使
B 而 因为 或者 可是 可见 而
C \ 因为 还是 所以 如果 即使
D 而 可是 还是 所以 不过 而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B.汽车限购令早已有许多传闻,非但没有为城市治堵,倒是激发了许多购车族的欲望,提前加入有车族,使城市道路更加拥堵不堪。
C.新鲜蔬菜口感好,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D.针对今年春运期间旅客流量大、交通繁忙的情况,首都机场将加强航站楼前交通管理,加大楼前违章停放车辆的拖移和处罚力度。
15.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何谓“角色之衡”?                    ,这是由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决定的。由于天赋、机缘、人气等各方面的限制,能成头牌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勇于“开小灶”,为有潜力成为金字塔顶端的演员创造更多学习、实践和拜师的机会,同时,也要为二三线配角演员的培养制订扎实可行的计划。
A.戏曲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还需要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
B.戏曲需要的不仅仅是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还需要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C.戏曲需要的不是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而是需要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
D.戏曲需要的不是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而是需要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戏曲表演的中心是创造角色,成功地塑造出舞台人物形象。演员在舞台上要想创造出有血有肉而又有艺术性的人物形象, ① 。如演关羽的演员对他的角色是崇敬的;演李逵是带着亲切偏爱的心情的。其次,还要有对人物感情的体验,捕捉到人物内心各种细微的变化, ② 。例如,演员徐小香为演好《群英会》里的周瑜,既深入体验周瑜总比不过孔明时又妒又气的内心状态,又着力在周瑜头上的翎子上下功夫,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这样他就表现出心里实在气得没法,但又要极力克制住的复杂的心理。基于这两个方面,正是 ③ ,才使他所饰演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17.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推出“最佳公益活动”评选活动,下列三项公益活动被推荐参加评选。
(1)某医院附近的饭店倡议来店就餐的顾客自愿购买“爱心饭菜”,并将“爱心饭菜”的菜单贴在墙上,家庭贫困的患者或患者家属可根据需要取下某份菜单领取免费食物。“墙上的餐桌”既为助人者提供了方便,也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
(2)某公益组织制作了主题为“动物也是易碎品”的绘本书,书中绘有十几种已经灭绝的动物的卡通图像,这些动物共用一个易碎品标志形状的鼻子。该绘本巧妙而有趣地传递出“动物也是易碎品”的公益概念。
(3)网友通过QQ群和微信群发起了“众筹扶贫”公益活动,在网上推送贫困山区生产的绿色农副产品。这项公益行动让更多的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也让城市居民能够买到放心食材,实现了双赢。(众筹:即大众集资,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
要求:上述三项公益活动,你认为哪一项可以当选“最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lor=]2016—2017学年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答案:B解析:B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小题逆推错误。
2.答案:D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
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
C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
3.答案:C解析:C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D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从句末语气词“矣”可判断后句,“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是说我认为应该命令王果送还俘虏掠夺去的人和物,因此后面应断开,排除B.C项;根据A项中“其”在句末这样的结构,可排除A项。
【技巧点拨】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臣”“是”都是名词或代词;“苟”等句首发语词。还要根据意思进行断句。断后要通读,一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5.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及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D项“致仕”应为官员辞职回家
【易错警示】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实词的理解要依据语境。经分析得知D项“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6.C 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C “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错,应是皇帝下令逮捕赵完。
【技巧点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C项中,题干中为“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而原文为“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从中可以分析,下令逮捕赵完的是皇帝,并非张学颜。
7.①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关键词“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 宾语前置、“利器”“见”各1分,句意1分)
②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关键词“黜”、“于正安堡”状语后置、“具”、“悉”、“经画”各1分)
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卓荦倜傥”,译为“卓越出众”;“识”译为“了解”“ 利器”,译为“杰出的才能”,“见”同“现”译为“显露”,“人未之识也”宾语前置句要译出。第二句中“黜”译为“罢免”,“具”译为“器械”,“经画”译为“经营谋划”, “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状语后置句要译出。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识” 、“见”、 “利器”等词语及“人未之识也”句式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颔联主要运用通感(比喻)修辞,(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1分)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2分)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答“侧面描写”、“想象”、“虚写”的也可)
9.两首诗都写出了人世间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愁。(2分)“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中的“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何等孤独,怎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何等空荡,怎能不“思”?(2分)“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写出了游子行舟漂泊之苦和思妇望月相思之愁。(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⑵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⑶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⑴B项3分,D项2分,A项1分。
本题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对小说内容、行文特点的理解与分析。A项“必定也是唯利是图的奸商”文中无依据,C项“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错,情节也没有“一波三折”,E项小说语言平实,没有典雅之韵。
⑵①环境描写。突出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交代故事背景。②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卖羊事件的叙述。③烘托人物。利用安静、即将入夜的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伤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环境描写的艺术效果类试题,小说中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服务。所以考生要结合环境描写分析其艺术效果:①环境描写。突出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交代故事背景。②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卖羊事件的叙述。③烘托人物。利用安静、即将入夜的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伤感。
⑶1.淳朴、善良的农民。(2分)
2.①不愿卖羊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②卖了羊却又为羊的命运牵肠挂肚。(每点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人物形象题是小说中必考的一道重点题型,所以考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人物语言、动作、行为、事件等准确定位人物的性格特征。注意作答本题的时候要有理有据的进行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分析。根据对小说情节的了解,可以将六叔的人物性格概括为:一、淳朴、善良的农民。二、①不愿卖羊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②卖了羊却又为羊的命运牵肠挂肚。
⑷《卖羊》通过对六叔卖羊前后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文本1分),展现了农民对牲畜的依赖和怜爱,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善良人性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状况的担忧(主旨3分)。
联系现实示例:1.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2.社会中仍有相当多的人为一己之私或一己之快,漠视生命、肆意捕杀动物。(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小说的深层意蕴。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准确把握小说的情感主旨和作家的创作意图,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对文本进行在创造的理解和分析。这是一道关于小说主题的探究题。答案并不唯一,但要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要做到有理有据。一般的答题模式是:《卖羊》通过对六叔卖羊前后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展现了农民对牲畜的依赖和怜爱,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善良人性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状况的担忧。联系现实示例:1.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2.社会中仍有相当多的人为一己之私或一己之快,漠视生命、肆意捕杀动物。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12⑴ D(3 分) C(2分) B(1分)
A “迷恋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并用画笔做出了最本真的记录”,“迷恋”和“最本真”的表述有误。B《父亲》获奖,不仅因为原生态的人物形象,还因为艺术上的创新。E文章并没有对传主进行“细致”的描摹,了解也非“全面”,只是围绕他的勤奋与创新展开。
⑵ ①在欧洲两年间的游览、参观、阅读和认真地临摹,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绘画技巧;
②伦勃朗跨度三十年的同题材肖像画,启示他“重复炒冷饭”和“惨淡经营”能造就艺术上的极大提升,即面对同样的题材,艺术的魅力更来自创新。
③带给罗中立深入的思考:寻找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绘画样式和语言,中国的艺术才能与西方交流,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让罗中立确立了以后的艺术创作方向。(每点 2 分,共6分)
试题分析:“很多人在这两幅画前一晃而过,罗中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知道,正是这惨淡经营与重复‘炒冷饭’的30年,造就了伦勃朗这位美术史上的巨匠。”“罗中立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应该用什么作品跟西方的艺术家进行交流?‘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回到自己的本土,回到自己的文化,寻找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绘画的样式和语言。’他又回到了大巴山,回到了雕塑、石窟、石刻、年画等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之中,寻找和提炼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和样式。”这是本题的主要信息源。
⑶①《父亲》的最大特点是原生态地记录着那个时代农民的生活状态,真实地表现那个时代农民的心理、精神状态是他的目的;而川美校区在建设理念上(保护原有的生态,包括老院子、庄稼、梯田,请农民留下来照常放牛喂鱼种庄稼)强调了原生态,这与《父亲》的创作特征是一致的。
②川美校区巨大的开放性空间,为师生营造自由包容的艺术创作氛围,这与《父亲》追求自由表达的创作理念也是一致的:敢于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让神化的、扭曲的历史回归本来的轨迹。
③同样成就斐然:《父亲》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重庆大学城川美新校区已经成为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入选获奖作品之一。(每点2分,共6分。)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到二者的相似点。《父亲》成就巨大,影响巨大,将川美新样区比做《父亲》因为这也是罗中立的一个巨大成就。这一点对考生来说应该不难。其次“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要让神化的、扭曲的历史回归本来的轨迹。”这是《父亲》最主要的特点,这与川美新校区“在这个巨大的开放性教学空间里,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和成就都一目了然,便于不同年级之间的切磋交流,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融合传承”是一致的。另外,《父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收粪的老农,《父亲》所表现的也几乎是一个真空的形象,与川美新校区保留原生态的一切是一致的。
⑷①罗中立的座右铭是他穿越生命历程许多矛盾获得成功的秘诀,“天气正好,下地干活”包含着这样的意蕴: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拥有怎样的身份,都要有积极面对的心态和勤奋、努力地姿态。
②做学生、成为艺术家、做老师、做院长,无论处于怎样的情况下,积极面对、务实的心态帮助他成功地突破环境的壁垒,完成身份的转换。
③保持勤奋、努力、不懈怠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罗中立一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三十年的“大巴山”写生,欧洲留学的认真临摹,当院长的“不敢懈怠”,都是表现。
④勤奋中认真思索,不断创新和突破,是他成功地另一个因素。画风的转变、寻找提炼具有中国精神的绘画样式与语言,使他在艺术创作领域立于不败境地;作为四川美院院长,建造开放式的画室、原生态的校区,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创作条件。这些都离不开罗中立的思考与突破。(每点2分,共8分)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天气正好,下地干活”的喻意。
“天气”指具备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知识积累、工作态度等。“正好”既指以上的条件具备了,也指罗中立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下地干活”即认真工作,积极工作。然后结合罗中立的事迹组织答案即可。


[color=]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答案:C,解析:整个语段是个议论性语段,其论点就是第一句话。首句论点与后面的成分之间是因果关系,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根据“不管”是可以断定第二个空应填“还是”,而排除带有“或者”的AB两项。第四个空前后是因果关系,由此可以排除表示转折关系的AB两项。第五个空之后是假设论证。据此可以排除ABD三项。最后两个分句子之间是假设关系,因此可以排除BD两项。
14.A 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B项中途易辙,“提前”前加“他们”。C项“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句式杂糅。糅合了“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洗净较为安全”两种句式。D项“加大”和“拖移”搭配不当。
15.A 根据文意,阐述“主角”在前,阐述“配角”在后,而且是递进关系。
16.① 就要形成对他扮演角色的态度     ②再用外形、动作生动表现出来
③演员的准确把握和精湛表演(每空2分)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崇敬”“亲切偏爱的心情”,第②空注意后面的“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第③空注意前文“基于这两个方面”。
17参考答案:材料收集好后,需按照取舍标准选择材料,材料选择不仅要适切题目,而且还要注重特色,材料选择好后,就整合同类材料,并将材料中冗繁的部分删去。
【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可根据图文项目内容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简要说明。例如此题,材料下面有“取舍标准”“整理方法”,这两个下面各有两个分支,要依次进行概述。。
【技巧点拨】表文解题方法: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归纳概括即可。
六、写作(6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6 04: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