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16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期初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2-23 21: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初联考

[color=]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秕(bǐ)谷     泥淖(nào)      棱(lénɡ)角      大笔如椽(yuán)
B. 旱涝(lào)    攒(cuán)集     褒(bāo)义词     风光旖(yǐ)旎
C. 间(jiàn)断   自怨自艾(yì)   打埋(mái)伏     靡(mí)日不思
D. 跻(jǐ)身       诳(kuánɡ)语    倒(dào)春寒     涎(xián)皮赖脸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就在一二十年前,高铁是否应该建设、怎么建设的争论曾经喧嚣一时。今天,争议已成烟云。高铁线路不断延伸,高速列车风驰电掣。   
B. 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剑牌。   
C. 拉斐尔精心绘制的《雅典学院》画典,出神入化地再现一幕往古高端精神文化生活场景,五百多年来,引得多少人浮想联篇、遐思无限。
D. 奉行“好人主义”的领导干部多了,党内清风正气就会得不到发扬,歪风邪气就会得不到遏制,申张正义者就会受到冷落孤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降准,央行显得颇为踌躇,尤其是8月份以来央行令市场对降准的预期再三落空,而以逆回购滚动操作来平抑资金压力。
B.古代学者皓首穷年研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
C. 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等虽便捷普及,但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书店面临人力、房租的压力而生存艰难,城市阅读生态堪忧。   
D.他之所以难以复制,乃是因为他有一个品质极好的灵魂,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他的那种无师自通的哲学悟性,那种浑然天成的宗教情怀,几乎无人可及。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主持研究发明药物青蒿素,在帮助人类抗击疟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D.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世界各国建筑史上,石质材料都有广泛而久远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质文物的形式丰富多样,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①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物          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③完好保存至今的古建筑多为石质     ④石质文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⑤它们经历久远的历史年代          ⑥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
A.⑤③⑥②④①   B.⑥③①④⑤②    C.③⑤②①⑥④    D.④⑤①③⑥②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按要求答题。(5分)
元旦过后,一段拍摄于上海地铁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一名女乘客在吃泡椒凤爪,并有数粒骨头残渣散落车厢,在遭到指责后,她与周围乘客产生言语冲突,还拿出手机与人对拍。后在接受采访中,当事人坚称“没有乱扔,没有妨碍他人,没有影响公共环境”。无独有偶,1月3日,广州一男子在地铁上嗑瓜子,随地吐瓜子壳;1月4日,一名身穿红衣、在南京地铁上脱鞋的女子,被人拍照并发到微博上。
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7.下图是孔子学院标识,请从构图角度说明该标识主体部分的构成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5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共9分)
汉代艺术的美学风貌
李泽厚
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这种“气势”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而所谓速度感,不正是以动荡而流逝的瞬间状态集中表现着运动加力量吗?你看那著名的“马踏飞燕”,不就是速度吗?你看那“荆轲刺秦王”,匕首插入柱中的一瞬间,那不也是速度吗?激烈紧张的各种战斗,戏剧性的场面、故事,都是在一种快速运动和力量中以展现出磅礴的“气势”。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它与六朝以后的安祥凝练的静态姿式和内在精神是何等鲜明的对照。
也正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汉代艺术形象看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是浑然一体的。
如果拿汉代画像石与唐宋画像石相比较,如果拿汉俑与唐俑相比较,如果拿汉代雕刻与唐代雕刻相比较,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尽管唐俑也有动作姿态,却总缺少那种狂放的运动、速度和气势;尽管汉俑也有静立静坐形象,却仍然充满了雄浑厚重的运动力量。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形象如此,构图亦然。汉代艺术还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它铺天盖地,满幅而来,画面塞得满满的,几乎不留空白。这也似乎“笨拙”。然而,它却给予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它比后代空灵的美更使人感到饱满和实在。与后代的巧、细、轻相比,它确乎显得分外的拙、粗、重。然而,它不华丽却单纯,它无细部而洗练。它由于不以自身形象为自足目的,就反而显得开放而不封闭。它由于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就使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带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当时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尚未分化,从画像石到汉乐府,从壁画到工艺,从陶俑到隶书,汉代艺术呈现出来的毋宁更多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如果说,唐代艺术更多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从而颇有“胡气”的话;那么,汉代艺术却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在满目琳琅的人对世界的行动征服之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选自《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节)
8.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汉代艺术美学风貌的是(    )
A.激烈紧张的各种战斗,戏剧性的场面、故事,都是在一种快速运动和力量中以展现出磅礴的“气势”。
B.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
C.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
D.汉代艺术以其空灵的意境,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就使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带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粗轮廓的写实、夸张的动作姿态以及简洁飞扬的整体形象,成为汉代艺术的生命。
B.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汉代艺术“气势”与“古拙”挥然一体的具体表现。
C.古拙与气势是汉代艺术形象的外在体现,又共同显示出汉代艺术的美学风貌。
D.尽管唐俑也有动作姿态,却总缺少那种狂放的运动、速度和气势,显然作者不欣赏唐代的艺术。
10.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分析造成汉代艺术“气势”与“古拙”整体风貌特征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共20分)
犁杖:最后的方舟
父亲走了,犁杖的寂寞无人能懂。
犁杖靠在墙角,土墙剥落的泥土,覆盖在它刺槐木的把手上。那些木质的纹理,那是被父亲粗糙的大手抚摸过无数次的纹理,此时,都湮灭在无声而落寞的尘埃里。铁铸的犁铧,有一半湮没在庄稼院的泥土里。曾经的光彩不再,曾经的锋利亦不再;只看见被雨水侵蚀的铁锈,斑驳一地。
犁杖也有年轻的时候,犁杖年轻时和父亲一样讷言有力。父亲牵出他心爱的老牛,只一个眼神,老牛便稳稳站在犁杖的前面。有时候,默契就是这样一种无言的情义,岁月不会给你什么,但会给你挚友般的信任与友情。时光带不走什么,但会让你深深懂得彼此的感念。即使不用言说,对方也会心领神会。再没有如此稳重地行走了,老牛的蹄夹走过万物苏醒的大地,留下一枚枚泥土的印章。不需要褒奖,田野上拔节生长的庄稼就是最好的馈赠;不需要催促,一步一个脚印的乡村,从来就这样稳稳前行。你见过波浪连天的海吗?一头老牛所驾驭的乡村世界,就是一艘通向黎明的方舟。云开了,雾散了,飞鸟翱翔在天空,田野上奔跑着羚羊和驯鹿。所有的生灵沐浴在大地的恩泽中。
打犁杖的六爷,是村里最好的木匠。单是木匠活的选材,六爷都会在一根木头前静默良久。梧桐树,轻便而空灵,可以打造女子的妆奁。一口梧桐木的木箱,历经百年,依然保持原有的形状,敲上去,铿铿有音,仿佛能听见焦尾桐琴的清音;一株历经沧桑与坎坷的苦楝树,一生养育了无数可爱的麻雀精灵。它们喜欢在树枝间穿梭,它们喜欢苦楝树上金黄的果实,它们执拗地把乡村当做可以托付前世今生的家园,叫醒黎明,唤醒炊烟,为寂寞平添一缕清澈的音符;这株已有五十年的树龄的刺槐树,还是父亲在小时候,牵着祖父的衣角,栽种在庄稼院里的。洒落过槐花沁人心脾的清香,蓊郁过遮天蔽日的阴凉。终于有一天,父亲狠狠心,将刺槐树放倒。轰然倒塌的瞬间,一副上好的犁杖,已在父亲的脑海中现了雏形。多么圆润的把手,多么沉实有力的杖柄,每当父亲坐在田埂上,轻抚一把犁杖时,就好像在轻抚情人的脸颊。
跟犁杖“相依为命”的犁铧,那肯定是块上好的铸铁。你能看出打铁人在铸造时专注的表情。淬火,煅烧,锤打,在千百万次的叮当声中,唤来一面犁铧上隐隐的青锋。犁铧不需要尖锐,太过尖利的锋芒会触痛大地的肌肤;犁铧不需要冷漠,太冷漠的表情,会冻结春华秋实的热情。一面犁铧是内涵丰富的语言大师,当它深深地插入泥土,种子播种的诗行,季节凝成的段落,露珠攒积的词语,已然将乡土的沉浑与壮美抒写得淋漓尽致。父亲在面对一面犁铧时的神情是缄默的,在缄默的表情之下,父亲在如镜的反光中,看见自己与泥土相亲相守的一生。
学吧,学会像一头牛那样,沉着而坚忍,才能开垦出水草丰美的生态家园。
学吧,学会像父亲一样讷言而温情,才能深入泥土的精髓,一次次耕耘,一次次收获,度完这辛苦但充实的一生。
学吧,学一架犁杖,它的沉默就是最好的表达,它的表达便是秋日田野上沉甸甸的谷穗。
我深深记得那样一个暖暖的黄昏。家园的落日挂在玫瑰色的穹顶。父亲交给我那把鞭子,也教给了我所有与泥土相关的箴言,教我怎样与泥土相偎相依,迎向一个华枝春满的生命轮回。
无疑,我的双手在颤抖,当刺槐木的把手握在掌心,我能感知到来自泥土深处大地的心跳。我知道,那天的老牛不是由我来驾驭,而是一头阅尽人间春秋的老牛,在牵引我走向远方的路;那天的犁杖也是隐忍而屈从的,它知道每个乡间的后生就是这样生涩地一路走来。犁沟是弯曲的,在弯弯曲曲的犁沟里,我的身影从此叠印于泥土。从此,无论过了多少年,在深情书写乡村的很多桥段,你都会看见我的名字。
走过就是走过,在最后我宁愿放弃抒发作为一架犁杖的落寞与失意。无论时空如何转变,在史书的册页里,在永恒的大地上,在某个小小的庄稼院里,一架犁杖选择有尊严地老去,告诉我,不要轻易遗忘故乡和土地。
(选自2012年第3期《文苑(经典美文)》)
[color=]【注】犁杖:即犁,一种耕地农具,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犁把和犁铧。古时耕地时,牛在前头牵拉着犁杖,犁杖前沿部分犁铧触地翻土,人在后头扶持着犁把。犁铧: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

11.文章开头写道:“父亲走了,犁杖的寂寞无人能懂。”犁杖因什么而寂寞,为什么这寂寞无人能懂?(4分)
12.文章在第四段对犁杖材料的选用作了诸多联想和细致描写,似乎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够密切,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
13.简析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4分)
(1)一面犁铧是内涵丰富的语言大师,当它深深地插入泥土,种子播种的诗行,季节凝成的段落,露珠攒积的词语,已然将乡土的沉浑与壮美抒写得淋漓尽致。
(2)父亲交给我那把鞭子,也教给了我所有与泥土相关的箴言,教我怎样与泥土相偎相依,迎向一个华枝春满的生命轮回。
14.文章标题“犁杖:最后的方舟”具有怎样的内涵,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4分)
15.许多曾经美好亲切的事物,如犁杖、蓑笠、炊烟等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在文章结尾段落,作者指出“在最后我宁愿放弃抒发作为一架犁杖的落寞与失意”,请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现实中“消逝”的现象,探讨作者这个观点的积极意义。(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宋公子牧仲书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
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然皆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任衣。太保清节,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
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益其袓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笃行之。如此一二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再拜。

[color=][注] ①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诗与王士祯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体不任衣                   任:经受
B.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     谅:相信
C.而足以光益其袓父者            益:更加
D.闭户力学而笃行之              笃:忠诚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公子又不仆为不肖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B.有愿公子出结交天下贵人    去今之墓葬焉
C.抑人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    臣辛苦
D.太保亦必含笑九泉        不幸吕师孟构恶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再也没有象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
B、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象太保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象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别人认为宋荦应该象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本文“悉亊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 ”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笃意深。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2)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7分)
小重山
元好问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万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21.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上片结句“分飞苦,红泪晓风前”与柳永词中的名句“              ,              ”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22.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5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太上,不知有之》)
23.源自这段文字的成语有                   (1分)
24.此段材料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人生代代无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人,               。(苏轼《赤壁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       ,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村上春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color=]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

[color=]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答案】B.(A. 大笔如椽.(chuán)C.靡(mǐ)日不思  D. 跻(jī)身)
2. 【答案】A. (B. “挡剑牌”改为“挡箭牌”;C. “浮想联篇”改为“浮想联翩”;D. “申张”改为“伸张”)
3. 【答案】D(“浑然天成”形容人的才德、文章完美自然。   A.“再三”只用于“人事”,改用“一再”。   B  “口吐珠玑”形容说话有文采,不合语境;改用“口诵心惟”:一边诵读一边思考其意义和道理。C用错对象。“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不能形容内容。)
4.【答案】D(A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B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C项搭配不当,应为“屠呦呦主持研究发明的药物青蒿素”。)
5.【答案】C(文段先谈石质材料在建筑史上的应用,③与之密切相关,排在最前面;与③衔接较好的是⑤,而与⑤衔接较好的有①和②,从逻辑上看②应在①前面;⑥④与后文联系紧密,排在最后。应选C项。)
6. 参考示例: (1)公共场合吃凤爪嗑瓜子等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其实质是缺乏自制力与公德心。(2)城市文明,不只需要光鲜的城市外貌,还需要市民拥有健康的精神风貌,这体现在市民举止优雅、言行得体等方面。(从产生的原因、城市文明的内涵等角度出发均可,至少两点。)
7、答案:要素,标识主体为昂首展翅高飞的和平鸽和地球组合构成的变体“汉”字。
寓意,中国传统语言文化快速走向世界。
(直观地看本图案主体为一只和平鸽和一个地球,二者组成“汉”字,结合孔子学院的现实意义不难发现图案的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参考答案】D (D.空灵的意境是后代的艺术特征,而不是唐(汉)代的艺术特征。“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它却给予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偷换概念。ABC三项从“气势”和“古拙”角度去展现汉代艺术的整体风貌特征,符合原文。)
9.【参考答案】B (A.汉代艺术生命通过它们显现,但它们不是艺术生命。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C.气势是汉代艺术内在的本质,把它说成是“汉代艺术形象的外在体现”,不符合文意。  D.作者只是用客观冷静的视角去评价审视各个时代不同的艺术风貌,并没有太多主观的个人感情色彩)
10.【参考答案】
①汉代艺术还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
②当时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尚未分化, 汉代艺术呈现出来的毋宁更多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
③汉代艺术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
11.【参考答案】①这把犁杖永远告别了充实的劳动生活,被完全闲置,蒙上了岁月的尘土,自身的价值再也无法实现,所以有着无人能懂的寂寞。
②与它相处日久、对它有着无言情义的父亲去世了,再也没有人跟它像伙伴一样一起劳作,像对待亲人一样爱抚它,所以它深深的寂寞没人能懂。
【评分标准】每点2分,符合“不能再实现自身的作用、价值”和“与父亲感情深厚,唯有父亲能懂自己”这两层意思。
12.【参考答案】①借助六爷的懂材、爱材、惜材来衬托父亲对犁杖的重视,突出犁杖的精致、耐用。②强调父亲选材时的认真、慎重,表明父亲对农作生活的热爱,以犁杖的材料为载体寄托一份美好情感。③赋予平凡的事物以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喻示犁杖具有父亲那样沉实、隐忍的品质。
【评分标准】点出犁杖的特点得1分,指出精心选材料的过程中寄托的人物情感1分,指出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得1分,表达清晰、流畅1分。
13.【参考答案】(1)作者把犁铧比喻成语言大师,把犁铧的耕种比喻成“诗行”,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而“段落”“词语”等又属于同系列的意象,文章热情地赞美乡土的沉浑与壮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饱含“我”对犁杖一份特殊的感情。
(2)运用排比句式,内容丰富,文气沛然,点明主旨。揭示了“我”不但接过他手中的鞭子,即自然朴素的劳动方式,而且也懂得了父辈们对土地的感情,更领悟了土地给予的生命真谛。
【评分标准】每点两分,要求点出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指出语句内涵。
14.【参考答案】犁杖是父亲讷言而温情、执着耕耘、辛苦而充实的一生的象征。方舟是指在世界末日来临时,人们最后的避难所。标题采用比喻的手法,将犁杖所代表的乡村生活比作拯救被工业时代的欲望之海淹没人们的诺亚方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犁杖在过去乃至今天人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在文中起着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评分标准】说明犁杖、方舟的内涵,各得一分。指明标题的象征意义,得一分。说明点出主题的作用,得一分。
15.【参考答案】炊烟、蓑笠、犁杖等农村里常见的事物,不仅代表一种原始、古朴的劳作方式,它们身上更凝结着一种热爱劳动、耕耘一生的精神,代表一种朴实坚韧、健康诗意的生活方式,它们会时刻提醒人们要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不要遗忘故乡和土地。所以,尽管由于时代的更替,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不能经常用这些工具,但不能任其消逝,而应在书上、网上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向我们的后代介绍它们的价值,传承它们的精神。
【评分标准】有合理的观点,2分;结合文本作较为细致的分析,2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6.【参考答案】D.笃,坚定
17.【参考答案】C
【解析】不相同的一组是C项,前一个是助词,理解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个是助词,译为“的”;A项介词,都译为“因为”;B项连词,表承接;D表介词,译为“在”。
18.【参考答案】:B
【解析】A项结合人物形象进行赏析。B项紧扣文章内容,对文章的观点设置了“陷阱”。本文是顺治九年侯方域写给宋荦的一封信,劝告宋荦守道,读书,不要结交天下杈贵。C项紧扣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结合内容进行赏析。 D项则从候方域文章的写作风格入手,结合本文进行鉴赏。
19.【参考答案】
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
【评分标准】:漏断、错断扣1分,扣完为止。
20.【参考答案】
(1)而只是为了博得一个交结贵人的名声,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2)能够达成真正相似,在于守道和读书。公子才气超群,干什么不可?
【评分标准】第一句翻译要点是“徒”、“仆”,词语各1分,句意通顺为1分。第二句翻译要点是“克”、“轶”,词语各1分“何施不可”句式,1分,句意通顺为1分。
21.【参考答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亦可)
【评分标准】:共2分。每一空1分,书写错误不给分。
22.【参考答案】:
(1)烘托,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
(2)寓情于景,鸳鸯、秋雨、半池莲都同是在池塘中。秋雨入池,池莲带雨,若含红泪,为鸳鸯分飞而苦。池莲滴雨摇风,可怜又可爱,以此表达女主人公送别时内心的愁苦与悲伤。
(3)虚实结合,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实写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过程。下片由实到虚,由眼前的分离而转写盼望团圆之期是虚写。着意描绘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评分标准】:共5分,写出一点给2分,表现手法和具体分析各1分,只要写出两点就给5分,意思对即可。
23.功成事立(如写功成名遂亦给分,功成事遂不给分)
24.统治者无为而治,很少发号施令,政府只是服从于人民的工具而已,政治权力丝毫不得逼临于人民身上,即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各自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
附译文:
  我蒙受令尊太保公的深知,在危难中曾受到他的救援,您也不因为我学识浅薄,几次将作品拿来和我商榷。我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再也没有象公子这样才华出众的人了,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现在我有些话要谈谈,恳切希望公子能听进去。
  我听贾开宗说,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象太保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象太保的人。我认为太保公在世时是天下的贵人,大家都愿意主动地去接近他,并不是太保公自己去结交他们的。现在提建议的人,却是想要公子主动去寻求和结交他们,认为这样就能象太保了。其实这样不只是不象,而实在是距离更远了。以前郡中的贵达子弟当然是有这样做的,但他们都有着雄厚的财力,(这样的)周旋交往也是煞费苦心的。现在公子常有病,衰弱到体不胜衣的程度。太保公一生清廉,我相信他不会有多少资财留给公子。所说的财与力这两方面,公子自己估量一下能有吗?破了家业遭致贫困,劳累身体招来病痛,而只是为了博得一个交结贵人的名声,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至于别人所讲的能象先辈一样才算有出息,不应该不加以分析。有的人是卿相的后代,也接续做卿相,但也不一定不辱没他的先人;有的人同样是卿相的后代,却甘心情愿做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也一样可以为祖辈父辈增光。如果公子不深入考虑这方面的道理,就象众人所说的那样去做,也不过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不能说是公子巳经真象太保一样是宰相了。公子家过去是宰相,现在是秀才,怎么能强求相同呢?你想不顾自己的力所不及,去求得真相似,结果是一定不能相似,只是表面相似罢了。这是为什么呢?能够达成真正相似,在于守道和读书。公子才气超群,干什么不可?希望你暂且早晚爱惜调养身体,病好之后,用众人所说的交结的才能,多收集古今书籍;用交结的力量,关起门来努力治学,专心修养德行。这样一二十年以后,也不一定去作太保。就是不去作太保,太保也一定含笑九泉。决不因为公子甘心当一个普通读书人,就会认为不能够象他一样。我恭敬地再次向你致意。

2015-2016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语文试卷
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查内容

能力考查标准

难度

来源


选择题

1

3

汉字字音辨析

识记A



改编

选择题

2

3

字形辨析

识记A



改编

选择题

3

3

词语运用

表达应用B



改编

选择题

4

3

病句辨析

表达应用B



改编

问答题

5

3

语言运用(语句排序)

表达应用B



改编

问答题

6

4

语言运用(分析评价)

表达应用E



原创

问答题

7

4

语言运用(图文转换)

表达应用E



改编

选择题

8

3

社会科学类短文阅读(文句信息的筛选)

理解B



原创

选择题

9

3

社会科学类短文阅读(内容信息的筛选和分析)

分析综合C



原创

问答题

10

3

社会科学类短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综合C



原创

问答题

11

3

现代文阅读(语句理解)

理解B



改编

问答题

12

3

现代文阅读(表现手法)

理解B



原创

问答题

13

4

现代文阅读(语句赏析)

理解B鉴赏评价E



原创

问答题

14

5

现代文阅读(标题内涵)

理解B



原创

问答题

15

5

现代文阅读(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探究及内涵分析)

理解B鉴赏探究F



原创

选择题

16

3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

理解B



原创

选择题

17

3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

理解B



原创

选择题

18

3

文言文阅读(内容信息筛选)

分析综合C



原创

问答题

19

3

文言文阅读(断句)

理解B



原创

问答题

20

7

文言文翻译

理解B



原创

问答题

21

2

诗词鉴赏(诗句填空)

识记A



原创

问答题

22

5

诗词鉴赏(赏析艺术手法)

鉴赏评价E



原创

填空题

23

1

传统经典文化(成语提炼)

理解B



原创

问答题

24

4

传统经典文化(评析经典文化)

鉴赏评价E



原创

填空题

25

6

名句填空

识记A



原创

作文题

26

60

作文

表达应用E



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07: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