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5 21: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卷
命题人:江文清  刘雪莹    审核人:赵先彬
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过去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改革深水区的攻坚,有反腐败斗争的进取……以          的紧迫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蹄疾步稳的节奏全面深化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以           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              着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A.只争朝夕     壮士断腕     坚定
B.时不我待     刮骨疗毒     树立
C.只争朝夕     壮士断腕     树立
D. 时不我待     刮骨疗毒     坚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9科9份)是(3分)
A.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驻部纪检组坚决贯彻中央从严治党要求,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
B.专家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严峻情况下,中国经济不管增长有所放缓,并面临下行压力,但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C.昨日起,铁路部门开始发售2016年1月1日以后的车票,根据过去几年春运情况显示,除夕前三天将进入乘客返乡高峰期,因此春运抢票也将迎来高峰期。
D.个人所得税改革何时才能“破茧”?个税起征点是否会有提高的可能?调整个税起征点能解决课税公平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3.下列诗句按顺序排列成为一首完整的诗歌,正确的是( 3分 )
①门前树已秋  ②窗里人将老  ③寒山独过雁  ④结茅临古渡
⑤日夕逢归客  ⑥暮雨远来舟  ⑦卧见长淮流  ⑧那能忘旧游
A.⑤①③⑦②⑧④⑥               
B.⑤⑦③⑥①②④⑧
C.④①⑦②③⑤⑧⑥               
D.④⑦②①③⑥⑤⑧
4.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5.对该漫画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漫画中人物戴的帽子表明了人物身份,且对他个人品性有暗讽。
B.漫画中人物的眼睛比例严重失调,这点小失误可以说是白璧微瑕。
C.漫画的标题“跑题”指的是研究“科研标本”变成了研究“科研经费”。
D.“怎样发财…?”揭示了人物心理,但与画面传达出的含义有重复之嫌。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9题。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后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①,大营宫观,蒐②讲坠典③,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而往,临哭之恸。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
(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②蒐:同“搜”。③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议遂寝         寝:停止,搁置      
B.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   旰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C.趣驾而往         趣:趋向,奔赴      
D.身食厚禄,时有横赐    横:出乎意料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沆从不上呈秘密奏章,他认为既然办公事,有想法有看法就应该公开地表达,没有必要呈现密奏。
B.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就会纵情声色犬马,或者劳民伤财。
C.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大都应验。他担任宰相时,同僚对他赞叹不已,称其为“圣相”。
D.李沆认同佛教关于世界本来就不完美的理念,认为人也不可能求得圆满如意,还是应该知足常乐。
8.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8分)
(1)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4分)
答:                                                                    
(2)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4分)
答:                                                                       
9.请简要概括李沆得到宋真宗信任、同僚赞誉的原因。(4分)
答: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钱惟演①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②。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①钱惟演,北宋临安人。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被贬外放,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
②鸾镜:背后饰有鸾鸟的镜子。
(1)“城上风光莺语乱”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加以分析。(3 分)
答:                                                                                 
(2)简析上阕写景、抒情的主要艺术特色。(6分)
答:                                                                                                
(3)说说你对结句“今日芳尊惟恐浅”的理解。(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淇则有岸,            。(《诗经·氓》)
(3)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4)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
(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7)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8)渡尽劫波兄弟在,              。(鲁迅《题三义塔>》)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浮生拾慧——柳
黄廷法文
①“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晨起如见仙人曳裙而立。”这是贾平凹先生《生活一种》里的开篇之言。想必贾先生同五柳先生一样,也是个爱柳之人。
②木本之中,柳是最易成活的树种。有“有心栽花花不成,                 ”一句为证。不经意间,是谁随手插下了一枝嫩条,不料它竟成活了,发出了青青的新芽。但是俗语里讲,柳也不是乱插的。“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子里不栽那鬼拍手(杨树,小风一吹,即哗哗作响)。”大概都是谐其音意而言,没有科学的根据,今人不必顾及,大可随兴而栽。若求实用,可插直柳,需待若干年后,成木坚实柔腻,能做砧板,刀砍斧剁,绝无裂纹。若作观赏,可植垂柳。早春二月,它最先告诉人春的消息,让人在恍惚之中,尤未卸下沉重的冬装之际,它已“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了。
③古人咏柳之作甚多,除写春之外,多喻离愁。汉代都城长安东门外的灞陵桥边绿柳堆烟,人们多于此送别亲友上路,遂折柳为赠。此后,折柳赠别成为古代一种民俗。南北朝范云有诗云:“春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桥。”李义山也有咏柳诗说:“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张先的《江南柳》中说:“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生愁。”写的都是那种离别的场景。古人感念离愁之苦、行路之艰难,便赋予那细柔绵长的柳丝一种深沉的别意,似乎想用柳丝来系牢离人的情感。那种洒泪而别的场景想来也一定是无比动人的。
④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则是另一种意思。是说临行忘了带马鞭,送者遂折柳枝赠送替代。至于后来是否由此演变成了折柳送别的习俗,也不可考。
⑤唐代白居易《杨柳枝》中的“柳袅轻风似舞腰”,和温庭筠《南歌子》的“娉婷似舞腰”,是以柳喻美人腰肢的。除此之外,唐宋词人还惯用柳叶喻人秀眉,如欧阳修的《长相思》:“玉如肌,柳如眉。”白居易的“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都是取柳丝的轻柔婀娜之状,喻美人的细腰美眉最为恰切之故。
⑥较之细柳能牵扯起人的无限别意,是状其形而言,“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则是绘其色了。又如晏几道之“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关情”。大约那轻柔的柳丝、碧绿的柳叶、纷飞的柳絮、堆积的柳烟,都会惹人心生离愁别恨吧!
⑦也许那柳,是最易牵动古人愁情的事物,可惜今人已难以体验。原本夕发朝至的速度已经远远地模糊了人们的距离感,蜀道不再艰难,万山已经无阻。那轻柔绵软的柳丝,只能拂出吹面不寒的春意,再也缭绕不起人的别离之苦了。
文章摘自:青岛财经日报
12.结合②段中上句意思,填入划线部分对应诗句内容:                        。
13.文中提出“咏柳”之作主要能被古文人用作表现三方面的思想感情,分别是:                ;                 ;                 。
14. ⑦段中,作者间接引用了唐代             和宋代                  两个诗人的诗句内容,诗的题目分别是:                ;                      。
15.结合⑦段的意思,思考作者为什么说那轻柔绵软的柳丝,再也缭绕不起人的别离之苦了。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美从何处寻(节选)
宗白华
①苏东坡论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日:‘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转载]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16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试题(9科9份)衣。’此摩诘之诗也。
②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假使刻舟求剑似的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诗人也正是从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地暗示这感觉和意味。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③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
④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⑤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像里追寻旧影了。达·芬奇在这画像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成了诗。谜样的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远如海,味之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灭的,也是不应该泯灭的,各有各的特殊表现力和表现领域。
⑥诗里所咏的光是可以先后活跃的,但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而诗像《初日》里虽然境界华美。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
⑦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
16.联系全文,分析开篇引述王维的诗的作用。(6分)
答:                                                            。                     
17.怎样理解“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所谓‘艺术意境’”?(6分)
答:                                                                。
18.请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6分)
答:                                                                       。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2)尽吾志也,而犹有不至者,可以无悔矣。(王安石)
请就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color=]2016届高三南京市六校联考调研测试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载矣。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子史诸集皆一遍。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余卷。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
(节选自《梁书&王筠传》)
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6分,限6处)
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
21.请在王筠所读《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中书目选择。(2分)
(1)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                                       
(2)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22.语段之中,王筠是怎样学习的?请简要概括。(2分)
答: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葛朗台重视金钱和利益,相信能在天国享福。临终时他对女儿说:“把一切照顾的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
B.《哈姆雷特》第一幕中出现了国王的鬼魂。鬼魂有超自然的力量,它让哈姆雷特获知真相决意复仇。这一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三国演义》常会为重大事件的发生安排一些预兆,如董卓被诛杀当日听到了“十日卜,不得生”的童谣;孙坚中伏被害前遇风斩旗杆;曹操咏《短歌行》预示征讨东吴失败;诸葛亮死时有将星陨落。
D.为了使《茶馆》保持联系性和整体感,老舍在人物安排上这样处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三个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穿全剧;几个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如刘麻子和小刘麻子、唐铁嘴和小唐铁嘴、丁宝和小丁宝。
E.《鸭的喜剧》中的主人公爱罗先珂对世界充满爱心,爱一切生物,爱充满活力的生命,爱欢乐的世界。但世界并非尽如人意,“无所不爱”就必定会“不得所爱”。“鸭的喜剧”实是爱氏的悲剧。
24.简答题(10分)
(1)填人物并探讨性格形象(5分)
刘姥姥被凤姐和鸳鸯戏弄所引发众人发笑百态:  ①   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② 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   ③   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  ③  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①是                  ,性格是                        ;
②是                  ,形象特点是                    ;
③是                    。
(2)《边城》中用很多植物象征情爱。多次出现在翠翠梦中和现实中的植物是什么?反映出翠翠的什么样情感和心理?(5分)
答: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7题。
文化自信方能文化自强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实践表明,文化强国建立在自信自觉的思想基础上,有文化自信方能成就文化自强。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千百年来的思想积淀,是其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有别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基因身份证”。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家园。文化能担当起这一使命的法宝在于其独特性,即每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均不尽相同,这一不同让一个民族、国家立身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
从现实情况看,丧失文化自信、丢弃“自家宝”,就容易使我们面临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唾弃。现在社会上一些错谬观念的流行,说到底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讲文化自信不是想当然,更不是一厢情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与时俱进,让我们有资格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璨若星辰,不仅哺育着中华民族,也滋养着世界。当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时,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可为人类修复自己的家园送上一剂良方;当世界因各种利益纠纷与冲突而可能擦枪走火时,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世界观恐怕是实现各得其所的最佳选择;当西方社会越来越沉湎于社会发展方式“唯一解”的时候,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表明世界还有别样的可能性、别样的精彩。
中华文化五千余年的演进是一部“有容乃大”的发展史。我们应秉持这样的视域和胸襟来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选自2015年11月29日 《人民日报》)
25.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基因身份证”?(3分)
答:                                                                                          
26.试分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6分)
答:                                                                              
27.试举两例说明“中华文化五千余年的演进是一部‘有容乃大’的发展史”。 (6分)
答:                                                                                


[color=]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1.D(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时不我待:我待:“待我”的倒装,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时间。刮骨疗毒,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特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坚定:使坚强不动摇。树立:建立。)
2.A (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管”改为“尽管”;C 句式杂糅,应为“根据……”或“……显示”;D指代不明,“这个问题”指哪个问题。)
3.D(以上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淮上遇洛阳李主簿》。按照律诗写作规则,偶数句需押韵,本诗韵脚依次为“流”“秋”“舟”“游”,故二四六八句必须对应序号⑦①⑥⑧,故排除B、C;又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故中间两联必然是②①、③⑥的组合,排除A。)
4.D(“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
5.B
6.D 匆忙、催促。
7.C.不是他担任宰相时,而是死后。
8.⑴(4分)心中稍微为国事而忧虑劳苦,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将来某一天天下安宁了,朝廷未必不会发生事情。(少,稍微;忧勤,忧愁劳苦;足为警戒,起到警戒的作用。宁谧,安定、安宁。每点1分)
⑵(4分)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求他办理私事。
(居位,任职时;慎密,谨慎细致;条制,规章制度;干以私,求他办私事。每点1分)
9.(4分)有治理才能,为人正直,富有远见,生活简朴。(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邯郸肥乡县)人。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五年,李沆考中甲科进士。后来担任翰林学士。
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宋真宗到北部巡幸,命李沆留守京城,京城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一天晚上,宋真宗派使者拿着手谕打算册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蜡烛烧掉了诏书,并告诉使者说:“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可。”宋真宗的这个决定就取消了。宋真宗认为李沆从不打秘密的报告,对他说:“别人都有密奏,只有你没有,为什么呢?”李沆回答说:“我身为宰相,公事公办,何必用密奏?那些有密奏的大臣,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的小人,我非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
李沆担任宰相,王旦参知政事,因为西北地区打仗,有时李沆半夜才吃饭。王旦感叹说:“我们怎么能坐享太平,天天没事干呢?”李沆说:“心中稍微忧虑国事,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将来某一天天下安宁了,朝廷也未必不会发生事情。”后来契丹要求和亲,王旦问怎么办,李沆说:“好倒是好,但是如果边境上的隐患消除了,就怕皇上渐渐的产生奢侈的做法。”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又每天把各地的水旱灾害、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王旦认为小事不足以麻烦皇帝知道。李沆说:“皇上还年轻,应当让他知道治理国家的艰难。否则,他血气方刚,就算不关心声色犬马,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起。”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已经和契丹议和了,西夏也向宋朝进贡,于是封禅泰山、祭祀汾水,大力营造宫殿,搜寻一些已废亡的典章制度,没有一天空闲过。王旦才觉得李沆预见的长远,感叹说:“李文靖真是圣人啊。”就称李沆为“圣相”。
景德(宋真宗年号)元年七月,李沆突然疾病发作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皇上听到后非常震惊,催促御驾前往,对着遗体痛哭,停朝五天,追赠李沆为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  
李沆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求他办理私事。家人劝他好好修缮住宅,他未曾回答。他弟弟李维于是说起该事,李沆说:“我们身食朝廷厚禄,不时还有意外的赏赐,用得来的俸禄也可用以修理住宅,只要想着佛家内典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缺陷的,怎么有圆满如意,各自都求得称心满足呢?现在买新的住宅,须一年修缮好,人一生早晚都没法保全,又怎么能长久居住呢?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姑且可满足,干嘛建造这些华丽的房屋呢?”
10.(1)(3分)“乱“字(1分)。“乱”字写出了黄莺鸟叫声繁杂的热闹春景(1分) ,暗寓了词人不宁的心绪(1分)。
(2)(6分)视觉、听觉相结合, 烟波柳岸、绿杨芳草是视觉描写,黄莺乱语是听觉描写(3分);以乐景衬哀情。作者以明丽的景色反衬自己凄怆的心情(3分)。
(3)(4分)昔日多病厌酒,如今只能借酒浇愁,唯恐美酒不够(2分);表达了诗人宦海沉浮的惆怅,仕途失意的绝望(2分)。
11.(8分)奈何取之尽锱铢    隰则有泮     扈江离与辟芷兮    飞漱其间  陟罚臧否    赢得生前身后名     相逢一笑泯恩仇(每句1分,错、漏、多字均不得分)
12.(4分)无心插柳柳成荫;万条垂下绿丝绦(各2分)
13.(6分)①咏春;②喻离愁别恨;③歌咏女人形貌;细腰柳眉(各2分)
14.(4分)李白;志南和尚;蜀道难;绝句(各1分)
15.(4分)突出围绕“现代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已经使人们在心里层面上没有了古人的那种距离之感,羁旅之痛来写”。(4分)
16.(6分)引述王维的诗,指明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2分);举例论证,证明“诗中可以有画”,“但诗不全是画” (2分);引出下文对诗画关系的探讨(2分)。
17.(6分)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形象、具体;画有画外意,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诗句;诗和画各自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情和景圆满结合,所以“就是所谓‘艺术意境”。
(每点2分)
18.(6分)用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引出“诗中有画,但诗不全是画” (1分);接着引用宋朝文人晁以道证明诗画有离合同异的辩证关系(2分);再用王安石的诗和达·芬奇《蒙娜丽莎》画为例,引出画和诗的分界是不能泯灭的(2分);最后强调诗和画的圆满结合方是“艺术意境” (1分)。
19. 关于立意:
①可从每句话立意:
(1)句出自北宋&苏轼《晁错论》,立意为“成功需要出众的才能和坚强的意志(毅力)”,视为基本切题(建议46分切入);立意为“做大事(实现远大理想)需要出众的才能和坚强的意志(毅力)”,视为切题(建议50分切入)。
(2)句出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立意为“尽力就无悔了”,视为基本切题(建议46分切入);立意为“为实现志向(远大理想)尽最大努力,就无怨无悔了”, 视为切题(建议50分切入)。
②(1)句和(2)句看似矛盾,实应辩证看待,最佳立意则为:实现远大理想、志向(做大事),需要出众的才能和坚强的意志(毅力),如此尽最大努力,就无怨无悔了(建议54分切入)。
为鼓励学生书写工整美观、卷面整洁,本次考试作文设置卷面分1-3分,视其情况可在原有分数基础上上浮,最高分不得超过70分。其他按照高考作文批改标准批改。
附加题
20. (6分)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每处1分,限6处,多画一处扣一分))
21. (2分)《尔雅》、《国语》(每个1分)
22. (2分)终身好学;勤学苦学;执着专一;温故知新;博观慎取。(每点1分,答2点即可)
文言语段翻译:
我小时候就喜好书,老来越加执着。即使是偶然看见的或暂时翻看的,都会马上做好标注笔记,后面重新认真思考阅读,欢欣的兴致会越加深浓,渐渐地形成习惯并且性格养成,写文章也就不会觉得笔力不够。从十三四岁起,即前朝齐建武二年乙亥年,到梁大同六年,已四十六年了。儿时读《五经》,都是七八十遍。喜欢《左氏春秋》,吟咏背诵常常用来充实口头表达,‘广略去取’(魏晋时期流行的“手抄口诵”读书方法,边读边诵,专拣需记诵的部分,遇虚词及不当处还时有改易)隔三岔五地抄写。”其馀读过的经典比如《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神农本草经》)等都会抄上两遍。诸子、史籍等各种文集都抄一遍。从未请人或借用他人之手,一律亲身自己抄录,大大小小一百多卷。不足以让它流传出去于世有益,只不过用来防备遗忘罢了。”
23.(5分)A D (A葛朗台的临终遗言“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错,这是葛朗台太太的遗言;D《茶馆》里丁宝就是小丁宝。)(选对一个得3分,选对两个得5分)
24. (5分)(1)史湘云,心直口快,反应速度快;林黛玉,身体虚弱;贾宝玉(每处1分)。
(2)(4分)虎耳草(1分)。反映翠翠已暗恋傩送(1分);希望听见他的歌,喜欢他歌里的韵味(1分);寄托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1分)。
25.(3分)文化以是其独特性(1分)担当起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家园的使命(1分),让一个民族或国家立身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1分)。
26.(6分)运用了排比、对比、引用的手法(2分,答对两种即可);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自信(2分);语言鲜明,有气势,富有文化韵味(2分,答对两点即可)。
27.(6分)佛教本是印度文化的瑰宝,中华文化把它“化”为中国佛教,其气象境界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诞生于西方社会,我们把它“化”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华夏大地大放异彩;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精神,把西方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应用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每例3分,答对两例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9: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