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广东省东莞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六校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2-17 21: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广东省东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六校联考试题

高三语文


[color=]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苏轼的故乡观
  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吾家蜀江上, 江水绿如蓝。”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首先将故乡具化, 与异乡对立。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其次是将故乡泛化。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所谓意念化,就是不执泥于出生地的故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时的故乡只是一种意念,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不再与异乡对立。最后是,实现故乡的异乡化,甚至是异乡的故乡化。对苏轼而言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对异乡的山水、人情等的好感至极, 苏轼就会用佛教思维,将异乡“前生”化为故乡:“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另一种是受命运驱策打击,颠沛异乡,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阻隔时,扩大心胸,寓寄于物,发现异乡的种种优点。先将异乡寄托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最后实现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以一种处处吾乡处处家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选自《苏轼的故乡观》,有删改)
1.下列对于“苏轼故乡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的内涵之一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苏轼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就是这种观点的体现。
B.故乡是苏轼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见到美丽的海棠苏轼也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C.故乡是苏轼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苏轼对现实漂泊处境相抗衡的工具,此时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D.当故乡是个意念化的概念时,苏轼把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当作故乡,此时的故乡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来自故乡的乡人和到故乡去做官的人往往会勾起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在其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B.苏轼虽然有浓厚的怀乡情结,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
C.为了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苏轼将故乡泛化,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
D.“故乡的异乡化”是指苏轼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以及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吾家蜀江上, 江水绿如蓝”中的“蜀江”是苏轼地理意义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的“吾乡”是意念化的故乡。
B.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苏轼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C.苏轼长期过着贬谪流放的生活,处于“无家”状态,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D.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使他能够以旷达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诏尚①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其兄(宇文)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②任殿中少监,雅自款结。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帝悦曰:“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俄而化及败,与德彝等自归。帝让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时,我父子尚肯相假③乎?今欲何地自处?”士及谢曰:“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与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冀以此赎罪。”帝笑谓裴寂曰:“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上仪同三司。
从秦王④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迁王府骠骑将军。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武德八年,权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王即位,拜中书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政尚宽简,人皆宜之。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帝尝玩禁中树曰:“此嘉木也!”士及从旁美叹。帝正色曰:“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为谁,乃今信然。”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帝意解。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啖之。其机悟率类此。久之,复为殿中监。卒,赠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有删改)
[color=]【注】①尚:娶公主为妻。②高祖:指唐高祖李渊。③假:宽恕,饶恕。④秦王:与后文的“太宗”均指唐太宗李世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雅自款结 雅:高雅
B.帝让之曰 让:责备
C.权检校侍中 权:代理
D.阳若不省,徐啖之 阳:通“佯”,假装
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B.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C.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D.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同为隋右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但是两兄弟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宇文化及不仅谋逆弑杀隋帝,而且不肯投靠李渊。宇文士及却成为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得力助手。
B.宇文士及担任尚辇奉御的官职时,得知李渊就是唐高祖,于是设法结纳,以图日后之用。
C.宇文士及曾经跟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宋金刚和王世充,李世民即位为皇帝后,更加重视宇文士及,经常将他请到寝宫谈话。
D.太宗皇帝曾经赏玩宫中嘉树,宇文士及也在旁边附和,太宗引用魏征的话,暗指宇文士及是谗佞之人,经过一番辩解,皇帝终于消气了。
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上仪同三司。(5分)
译文:                                                            
(2)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color=]【注】卢纶( 7 3 9年-7 9 9年) , 字允言, 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 旋即安史之乱爆发, 未能为官, 后重新应试, 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 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 终身不得重用。

8.“却望千门草色闲” 一句中的“闲” 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赏析。(5分)
9.诗中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作者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color=]乙卷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旁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王振东
“师傅,您就按我说的修,我这生意能不能赚钱全仗您修的秤了!”侯三面对修秤师傅,脸笑成了一朵花,腰弓成了一架桥。
“我修秤三十多年,还从未修过这样的秤,你这不是为难我吗?”修秤师傅显得很无奈。
“师傅,您如果按我说的修,我再给您加十个钱。”侯三乞求道。
“好吧。”修秤师傅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
侯三在赊店古镇的万成街上开了个油馍铺,生意不错,但他还嫌赚的钱少,就动起了歪脑筋:如果修一杆一斤短六钱的秤,卖一百斤油馍能多赚四斤油馍钱,自己一天至少卖二百斤油馍,就能赚八斤油馍钱,一个月就是二百四十斤油馍钱,日积月累,这钱也不是个小数目。于是,他就找到了修秤师傅,乞求师傅给他修杆一斤短六钱的秤。
三天后,侯三喜滋滋地取回新修的秤,瞒着妻子悄悄地试了试,果真一斤短六钱。侯三窃喜,就着猪头肉,抿了二两赊店老酒。
说来也怪,侯三用了一斤短六钱的秤,非但没有吓跑食客,还引来相邻几条街上的居民来买油馍。侯三见状,生意做得越发卖劲,油馍炸得越来越好。一传十,十传百,侯三的油馍铺名声大噪,吸引了镇上三粉、竹木、骡马等市场上的许多客商来吃油馍。侯三和妻子见食客太多,就扩大了门面,又雇了三个伙计,生意越做越红火。几年下来,侯三手里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也许是劳累过度的缘故,侯三的妻子染上了重病,侯三虽四处寻医问药,但所到之处,大夫都说他妻子已病入膏肓,无法救治,让他尽早准备后事。妻子从大夫和丈夫的言谈举止和表情上看,猜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把侯三叫到床前,缓缓地说:“当家的,我这病恐怕是治不好了,我走后,你要好好经营咱的油馍铺。这几年,你知道咱这生意为啥恁好吗?”
侯三见妻子病成这样还惦记着生意,十分感动,紧握妻子的手,愧疚就写在了脸上:“老婆,实在对不住,我原来想着你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说了怕你坏事,有件事就一直瞒着你。那年,咱不是修了杆秤吗?我叫修秤师傅给咱修的是一斤短六钱的秤,正是用了这杆秤,咱的生意才越做越红火的。”
妻子听后,并未感到惊讶,相反倒很平静。她摸摸索索地从枕边摸出一个红布包,递给侯三,“你看看这是啥?”
侯三倒有点儿惊异,不知道妻子这葫芦里卖的啥药,接过红布包,感觉沉甸甸的,心说莫不是妻子藏的私房钱,这会儿有病快不中了,就拿了出来。侯三急不可待地解开布包,不禁大吃一惊,包里竟是一个新秤锤。
看到丈夫愣在那儿,妻子提了提气,说道:“有件事我也一直瞒着你,那时给你说,你也听不进去。这秤锤就是你修的那杆一斤短六钱的秤锤,咱使的那杆秤,是我叫修秤师傅给咱修的一斤涨六钱的秤……”
“咋能这样?”侯三惊叫道。
妻子一阵咳嗽,等喘匀了气,接着说:“我了解你的心性,所以当年你修了新秤后,我悄悄嘱托修秤师傅又修了一个一斤涨六钱的秤锤,为这我还给他加了二十个钱。你验秤时,用的是一斤短六钱的秤锤,等你不在时,我悄悄地换上了一斤涨六钱的秤锤。这一换,就换到了现在。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正是咱家的油馍秤头儿足,人们才愿意上咱家来买油馍,生意才越做越红火的呀!”
侯三惊得说不出话,好久,才抱着妻子的头,泪珠子碎在了妻子憔悴的脸上。
妻子过世后,侯三把那个秤锤用新布包好,他要把它当成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以“秤”作为标题,一语双关,富于艺术性。作品不仅以此为线索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而且揭示了主题,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B.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有人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行为描写,心理描写;还有典型的细节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C.小说以侯三央求修秤师傅按自己的要求修假秤锤开头,又以侯三把那个假秤锤包好收藏结尾,结构严谨,且表明侯三对这个秤锤喜爱有加。
D.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形象虽个性鲜明,但都不诚实。侯三修假秤锤欺骗顾客,妻子换假秤锤欺骗侯三,修秤师傅两次造假还多赚人家三十个钱。
E.小说后六段4次写到侯三的“惊”,人物心理活动微妙复杂,言简意丰。作品语言朴实而富于表现力,如,愧疚写在脸上,泪珠子碎在脸上。
(2)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侯三的妻子虽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才出场,但她却是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概括侯三妻子的形象。(6分)
答:
(4)“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句话的意蕴很丰富,给人以许多启迪。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陈众议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种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事致使工作被耽误,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
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文豪)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
20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沓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
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20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
然而,当终于有中国出版方斥百万美元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时,它同时也成了中国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年轻读者正渐行渐远,他们不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除了《百年孤独》,其实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甚至中短篇小说也乏人问津。
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呢,如今安在?作家的丰富遗产呢,也许只是聊作谈资、偶尔被人一提罢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中称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8日,病逝于墨西哥城,享年87岁。
②略萨与马尔克斯可以说是一生的朋友和敌人。早年略萨与马尔克斯是亲密无间的好友,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两人开始决裂,决裂的原因也一直被认为很诡异。1976年马尔克斯到墨西哥参加电影首映时巧遇略萨,马尔克斯上前打招呼,略萨一记老拳将马尔克斯打倒在地。2007年,两人和好。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马尔克斯的作品进入中国后风靡一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是作品的形式被关注,后是作品的精神本质被关注。
B.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种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C.流亡巴黎时,马尔克斯穷困潦倒,房东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30年后,马尔克斯回去报恩,房东太太没有接受,但大为感动。
D.马尔克斯去世了,以他为代表的拉美文学后继乏人,他留下的作品也乏人问津,在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经典往往被忽略。
E.在中国,除了主流作家或年纪较大的读者外,年轻读者对《百年孤独》不感兴趣,更有甚者认为此书是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
(2)材料说“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除作品外,他留下了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材料写了马尔克斯请略萨写序、补交房租、拜访嘉宝三件事,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作者说马尔克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color=]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 《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时至今日,很多60后对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还________。
② 一首《锦瑟》,实为义山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如镜花水月,映入历史。他的深情、执著、聪慧以及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令人________,回味绵长。
③ 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送我到车站。现在想来还________,眼睛不自觉地总是湿湿的。
A.历历在目  念念不忘  记忆犹新  B.念念不忘  记忆犹新  历历在目
C.记忆犹新  念念不忘  历历在目  D.记忆犹新  历历在目  念念不忘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朝鲜军方周六警告说要对韩国边防部门发动打击,同时针对美国发出了新的核武威胁,作为对所谓韩美“严重”挑衅的回应。
B.近期,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极为深刻,损失极其惨重,警钟震耳。
C.《烽火·冼星海》这台音乐剧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用冼星海作品,而是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融入剧情,希望能让观众在剧情中听到他的作品,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及其作品的精神。
D.据报道,比起平躺或趴着睡,侧着睡对人的大脑更有帮助,因为侧睡有利于大脑进行自我清理,同时也可以减少阿兹罕默症、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疾病。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智能手表的续航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智能手表电池与其他电子元件一起拥挤在手表屏幕后方的狭小空间里,不但占据了大部分可用空间,其能提供的能量也十分有限。近来,研究者们发现,通过应用一种日本手工折纸的折叠技术,。除了提高智能手表的性能,这种方式与标准的制造工艺兼容,可以制造更适合于其他各种各样的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电池,比如跟踪健康相关数据的智能手环等。
A.他们可以把电池从容地放进表带,获得更多的储能空间,可拉伸也可弯曲
B.他们可以使电池可拉伸可弯曲,从而从容地放进表带,获得更多的储能空间
C.电池可以获得更多的储能空间,从而从容地放进表带,可拉伸也可弯曲
D.电池可以从容地放进表带,他们可以让其拉伸和弯曲来获得更多的储能空间
16.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地城市,基本上是出于两种目的而建立的,①     。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叫“城”,主要出于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则叫“镇”。镇,有重压、安定、抑制、镇服和武力据守等意;所以,险要的地方叫镇。就两者对政治军事的不同的重视程度来看,“城”以政治而兼军事,②     。故北京是“城”,武汉是“镇”。“城”讲“文治”,而③     ,它们都不会把商业和商品生产放在首位。
17.下面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注册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注:图片基色是红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陈阿姨见况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
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lor=]广东省东莞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六校联考答案解析

1.C “不仅仅是?±错,原文说的是“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2.B “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错,本文阐述苏轼把他乡认作故乡是为了说明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A (B.原文说的是“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C.因果关系不成立;D.“泛化了的故乡”错,应该是“异乡的故乡化”。)
4.A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文言实词的识记理解能力。“雅”此处应为副词,译为“平素,向来,素常”。
5.C 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断句遵循两个原则:一、不破坏词语相对完整性。二、符合我们平常朗读习惯。本句是宇文士及道歉辩解的说词,主语分别为“南衙群臣”“陛下”“臣”,断句的另外一些标志为“今”“虽”“亦”,根据以上分析即可判断选C。
6.B 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精准概括、提炼的能力。“得知李渊就是唐高祖”,错误,当时,李渊并未称帝,宇文士及也并未预先知道李渊会成为皇帝。况且,高祖是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7.【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包括对词的理解和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
答案:(1)女弟:妹妹。有宠:得到宠爱。见:被,受到,被动句式。授:进授。
翻译: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为高祖的昭仪,得到宠爱,因此宇文士及受到亲近尊重,进授仪同三司头衔。(“女弟”“有宠”“见”“授”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或告:有人告发。讯无状:审查起来没有根据。以疾:因为疾病。改:改任。
翻译:有人告发他谋反,审查起来没有根据,调回朝廷任殿中监,因生病离京任蒲州刺史。(“或告”“讯无状”“以疾”“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color=]附【译文】

宇文士及字仁人,是京兆长安人。父亲宇文述,在隋朝官至右卫大将军。隋文帝开皇末年,凭借父亲的功勋被封为新城县公。文帝杨坚曾把他带进卧室,同他交谈,认为他是优异人才。他按诏令娶炀帝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为妻,任尚辇奉御,随从炀帝巡视江都。因父亲去世守孝离职,期满复职任鸿胪少卿。他哥哥宇文化及秘密策划叛乱时,由于他是炀帝的女婿,对他严守秘密,弑杀炀帝后,才封他为蜀王。
从前,宇文士及任奉御,李渊任隋朝的殿内少监,平素和他有密切交往。在跟随宇文化及到黎阳时,高祖亲写诏书邀请他去。宇文士及也暗地派遣仆人秘密赶到长安,表白心迹,并进献了一只金环。高祖高兴地说:“我曾和士及共事,今天进献金环,这表明他要来了。”
宇文化及的军事形势一天天紧迫,宇文士及劝他归附唐朝,宇文化及不听,他就和封德彝借口要求去督运军粮。宇文化及很快失败了,(宇文士及)就和封德彝等人主动投奔长安。高祖责备他说:“你兄弟二人率领要求打回京城的人马确定了进攻关中的方略,那时如果打败了我李家父子,还会放过我们吗?你现在能到哪儿去安身?”宇文士及道歉说:“按我的罪过是该处死,但是我从前在涿郡,曾经和陛下在半夜里议论时局,后来又进献金环,希望用这个办法赎罪。”高祖笑着对裴寂说:“他和我谈论治国平天下的大业,至今六七年了,您诸位都在他的后头。”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为高祖的昭仪,得到宠爱,因此宇文士及受到亲近尊重,进授仪同三司头衔。
跟随秦王李世民消灭了宋金刚,论功行赏,恢复了他在隋朝的新城县公封号,娶宗室女为妻,提升为秦王府骠骑将军。随同消灭了王世充等叛军,晋封郢国公。武德八年(625),代理检校侍中,兼任太子詹事。秦王即位后,拜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并且以中书令的身份到凉州任都督。当时突厥多次侵犯边境,宇文士及要树立威望镇守边关,每当出入,都要摆列气势浩大的警卫队伍,又一个劲地降低身份,尊重下级军民。有人告发他谋反,审查起来没有根据,调回朝廷任殿中监,因生病离京任蒲州刺史。主持政务崇尚宽松简略,人人心情舒畅。后来回京升任右卫大将军。
太宗把他带进内宫交谈,有时半夜才出来,碰上他在家休假,往往派人催马召见他。宇文士及更加谨慎,他妻子曾问朝廷催他去干什么,他始终不应声。太宗有一次观赏宫中一棵普通的树说:“这是一棵珍贵的树!”宇文士及就在旁边大加赞美起来。太宗板起脸来说:“魏征经常提醒我疏远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人,我还不知道指的是谁,现在我可相信他的话了。”宇文士及道歉说:“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宰相们冒犯威严直言劝谏,弄得陛下手足无措。现在我有幸在您身边,不稍微将就一点儿,您虽然处在尊贵的天子地位,又有什么意思?”太宗的不满消失了。太宗又有一次用刀切肉,用饼揩手,递给宇文士及,时不时地瞅瞅他,宇文士及佯装没有看见,慢慢地吃着。他的机智颖悟都像这样。过了很久,又任殿中监。去世后,追赠左卫大将军,安葬在太宗预先为自己营建的昭陵墓地。
8、【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赏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闲,意为悠闲、自在,(2分)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自由、舒展,(1分)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愁苦。(1分)
解析:解答这类题:①解释“闲”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9、【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思乡;②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懑;③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伤;④客居异乡的孤寂与惆怅。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解析:抓住关键词“望”“何日到”可体现出思乡之情;结合注释和尾联,可体现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懑。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诗词鉴赏】
此诗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金圣叹批后两联(后解)云:“‘川原’七字中有无数亲故,‘宫阙’七字中止夕阳一人。‘谁’便是无数亲故也,‘独’便是夕阳一人也。不知唐诗(之)人,谓五六只是写景。”(《金圣叹选批唐诗》)认为五六句不是纯粹写景,而与七八句的抒情密切关联,分析得相当精辟、透彻。
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诗体现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沈德潜《唐诗别裁》用这首诗作例子,将大历诗与盛唐诗进行了一番比较:“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并说这首《长安春望》“夷犹绰约,风致天然”。这种“阴柔之美”,主要表现在诗中浓重的悲哀情绪。诗人感乱思家,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无非都是伤心之景,悲哀之情,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读后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这正是阴柔美的表现。姚鼐《复鲁絜非书》论具有“阴柔之美”的文章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如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忽其如悲。”所谓“如叹”“如有思”“如悲”的阴柔这美,正是《长安春望》及“十才子”许多诗篇审美特征的概括。
10.(1)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句1分,多字、漏字、错字该句不得分。)
11.(1)A.3分,E.2分,C .1分,B 、D不得分(C .“喜爱有加”评价不当,结尾交代侯三的做法表明侯三幡然悔悟,以此为鉴,“传家宝”是反语,作品这样安排情节是为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揭示主题。B .没有自然环境描写,肖像描写也不明显,只有一处,“泪珠子碎在了妻子憔悴的脸上”。 D.“都不诚实”的评价,不符合文学鉴赏的审美标准。侯三的“欺骗”无疑是要否定的;侯三妻子的“欺骗”是“美丽的欺骗”,不能说不诚实;修秤师傅的行为,就生活而言,是不能肯定的,但就艺术而言,是允许的,且是必要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再说,作品中的修秤师傅是次要人物,是为完成主要人物形象服务的。)
(2)①层层设置悬念。如小说中侯三修了一杆一斤短六钱秤生意反而做得更红火,读者就急切地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小说。②出人意料的结尾。侯三的妻子说出了换秤的真相,令侯三吃惊,也让读者感到意外。③明暗线双线结构。明线是侯三修秤生意做的红火,暗线是侯三的妻子更换秤是生意做的红火。两条线在结尾合拢,使文章结构严谨。(每点2分)
(3)①善良、讲诚信。当得知丈夫想用不公道的秤赚钱时,就偷偷的更换了秤。②处理问题有智慧、讲方法。她偷偷地更换秤,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从而避免了和丈夫发生正面冲突。③精明,懂得生意经。她用一斤多六钱的秤做生意,明着是吃亏,实际上是掌握了“薄利多销”的内涵,是她的精明之处。(每点2分)
(4)示例:
角度一,“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句话是说公道自在人心,不可用欺骗的手段来蒙蔽他人。
角度二,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谁好谁坏?孰优孰劣?只要经过心中这杆秤,分量就出来了。
角度三。人人心里都应该有一杆秤,一杆公平秤,这杆秤不仅要公正的称量别人,更要公正的称量自己。
角度四,若人人都能用好自己心中的那杆秤,这个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
(每个角度都可以结合文本作如下表述:侯三的妻子在临终之前对侯三说这句话,其实是对侯三的委婉的批评;侯三妻子深知为人要诚信,生意人更是要如此,用欺骗的手段,骗人一次,不能骗人一世;侯三的生意之所以火起来,是因为顾客心里明白他们家的秤是足量甚至超量的,这都是侯三妻子背着侯三做的文章,侯三的手段拙劣,妻子的做法高明,妻子才是“生意经”;顾客自会通过与别家的比较判别好坏、优劣。作品通过侯三夫妻形象的对比意在弘扬诚信做人的传统美德。//只要是紧扣题目表述,观点明确2分,理由充分,表述清楚4分,能联系实际,自圆其说2分。除参考答案所列,考生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2.(1)AE 答A得3分,答E得2分,答C得1分,答B、D不给分。(C.材料中说房东只是放了马尔克斯一马,选项中“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夸大事实。B.《百年孤独》上市后,马尔克斯就开始声名远扬,而不是等到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是所有的拜访者都不怀好意,马尔克斯要躲避的也不仅仅是不怀好意的拜访者。D.在中国,马尔托斯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不再被年轻人关注,不能就理解为“拉美文学后继乏人”,更不能说“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
(2)对写作的执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对荣誉的淡然,始终把自己当普通人;始终坚持对民族对时代的责任感,使命感。(每点2分)
(3)请略萨写序,凸显马尔克斯的胸襟洒脱;补交房租,凸显马尔克斯的知恩图报;与嘉宝的交往,凸显马尔克斯的凡人心态,他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每点2分)
(4)不矛盾。(1分)自《百年孤独》上市后,马尔克斯功成名就,各色人物各种荣誉蜂拥而来,马尔克斯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成为世界上最热闹的人之一。(2分)但是,那些关注他的人都怀着各自的目的,他们并不关注马尔克斯内心的需求和他内心的孤独,他们需要的只是马尔克斯头上的光环;(3分)马尔克斯的一切都被暴露在公众之下,作为平凡人的幸福一去不复返了。(2分)(表明态度1分,分析“不孤独”2分,分析“孤独”5分。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3、【答案】:C(三个成语都有“记得清楚,没有忘记”的意思。“记忆犹新”重在记忆保持不变,它所记忆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所“不忘”的可以是过去的事,也可以是目标、理想等,它既能以事为对象,也能以人为对象。“历历在目”重在情景清晰重现,它所“在目”的,都是过去的事,既能以事为对象,也能以人为对象。)
14.【答案】A  【解析】 B.语序不当,“损失极其惨重”应该在“教训极为深刻”之前; C.搭配不当,“享受”不能与“精神”搭配; D.成分残缺: “减少”少了宾语,应在最后加上“发病率”或“的发生”。
15、答案:B(与上文陈述主体要一致,以“研究者们”做陈述主体 ,再根据承接性,先说方式,再说结果 )
16、【解析】①与下面两句形成总分关系。②与前句对比仿写。③对“城”与“镇”的功能的总结,从尾句可以推出,合理通顺即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
答案:①这就是“政治”和“军事” ②“镇”以军事而兼政治 ③“镇”重“武备”
17.标志的中心是红十字,表示捐献工作由中国红十字会领导;(2分)周围有四颗红心,(1分)表示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人道宗旨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博爱精神。(2分)
【解析】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把握图片的外形特点,注意图片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②说明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③对图片的含义要联系具体的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不能随意的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④采用规范的说明性的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⑤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力求避免遗漏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文题解析】:
试题中的任务型指令非常具体明确,要求考生选出要点赞的一方来组织成文。以下为参考理由:
① 为陈阿姨点赞:可以从她对工作尽职尽责、隐忍的性格等方面来写。
② 为目击市民点赞:可以从他们敢于维护正义,给社会正能量等方面来写。
③ 为大妈点赞:可以从其知错就改方面来写。
一类:立意准确,紧扣材料联系社会现实陈述点赞的理由,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结构上能逐层推进,语言优美。(50分以上)
二类:立意准确,紧扣材料并能适当联系社会现实陈述点赞的理由,结构完整,语言通顺。(43-50分)
三类:立意准确,偶尔联系材料陈述点赞的理由,有些语句不通顺,有些地方逻辑思路不清。(39-42分)
四类:在开头指出点赞的一方之后就完全抛开材料的情境来议论,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35-38)
五类:立意偏离材料,或没有按题目的要求完成指令性任务,语言表达较差,结构不太合理但有完篇。(30-35)
另外:
字数少于600字(完篇的30-34分,不完篇的29分以下)
文体四不像或完全离题(30分以下)
题目漏写,扣2分。
错别字,一字扣一分,重复的不计,5分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9: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