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
考点
|
答案
|
解析
|
1
|
字音识记
|
B
|
A. 栖息/奚落 qī/xī 窒息/桎梏 zhì 处所/惩处chù/chǔ;
B. 卓越/笨拙 zhuó/zhuō 洁癖/偏僻 pǐ/pì 模具/模范mú/mó;
C.衔接/船舷xián 磐石/罄尽pán/qìng 弹丸之地/弹冠相庆dàn/tán;
D. 馥郁/赋闲 fù 舟楫/编辑 jí 不着边际/着手成春 zhuó。
|
2
|
词语运用
|
B
|
B项不合语境。A.昭示:明白地表达或宣布;B.“挖空心思”的意思是“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含贬义。;C.不只:不但,不仅,后面一般接“而且”,表示递进关系;D.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
|
3
|
语病判析
|
A
|
B. 有歧义,“部分”限定的内容(对象)不明,且“媒体”和“网络”两个概念不能并列;C.语序不当,“复制、查询”应为“查询、复制”;另外“限定在”应为”限定为”D.成分残缺,“寻求”缺宾语。
|
4
|
语言连贯
|
C
|
③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题。④所谓“知”是指科学知识,所谓“行”是指人的实践。②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的合一是强调既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⑥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⑤知行合一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这一命题主要涉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①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本段的核心词是“知行合一”。以王守仁提出这一观点作为起始句,然后对这一观点进行具体解释,最后将这一观点上升到中国古代哲学这个层面进行论述。
|
5
|
文言实词
|
D
|
D项“指”通“旨”,“旨”意为“意思”。
|
6
|
文言虚词
|
A
|
①根据语境,此处应为代词,做宾语,故选“之”恰当;②“守” 是“掌管,占领”之意,填入“为”表被动才符合语境;③由“相持”可知,此处写敌我双方的对峙,应填入“与”,且后面省略虚词“之”。
|
7
|
文言断句
|
D
|
“直捣南昌”不能断开,故A、C项错;“逆击之湖中”一句,“湖中”是“逆击之”的后置状语,不能断开,故A、B项错。“必解围自救”的主语是“王宸濠” 。
|
8
|
内容归纳
|
C
|
错误一:“王守仁调兵遣将,准备直捣南昌”,这是王守仁派间谍用檄文传命府县的内容,其本意并非准备“直捣南昌”,而是虚张声势,阻挠叛军顺江直下。错误二:“不料消息泄露”。这是王守仁的反间计,消息泄露是有意为之。
|
12
|
筛选整合
|
A B
|
A项,混淆充分、必要条件。原文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而选项将“只有……才”(必要条件)转换成“只要……就”(充要条件)。B以偏概全。原文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选项少了“正确”“唯物而且辩证地”。C项原文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语言转换后语意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D项原文为“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语言转换后语意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E项原文为“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语言转换后语意无变化。
|
13
|
观点理解
|
B
|
B项原文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强调了“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和“在技术发达的现代”,故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