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6|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上海市静安区2014-2015学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9 21: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上海市静安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检测
[color=]2014.12

[color=]语文学科试卷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不要遗漏。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文字细节
①在乔治·奥威尔《1984》中,只有一个词是特别为了吸引读者而写的:
四月份一个晴朗、寒冷的日子里,时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下巴紧挨着胸膛,想躲避讨厌的寒风吹袭,他快速地通过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但还是免不了刮进一些砂石。
②这段话引人注意的地方在于“     ”这两个字,少了它,这句话就变得平凡无奇,而这两个字也显示,小说的场景要不是指某个我们不熟悉的文明,就是指未来。有些事情没有改变,月份依然叫四月,寒风依然难受,但有些事情改变了,从寻常与陌生的并列中,句子产生了某种特殊效果。有人可能觉得,这个细节有点太刻意了,它似乎过于大声地宣布,“这是一部科幻小说”。
③实际上,这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描述一个专制的全能的国家可以操纵一切,从过去的历史到民众的心灵习惯,无所不包。无疑地,胜利大厦就是因此得名。不过,第二句话却为这个阴郁的环境带来一点希望。当温斯顿·史密斯进入大厦时,一阵风卷起的砂石跟着他一起进到大厦内;虽然小说本身似乎把这种状况当成一种负面的现象(“讨厌”的寒风吹袭),但读者会发现,与全能的国家相比,飞砂走石其实好得多。砂石代表着随机与偶然。它们代表了无韵律或无理性之物,不会灌输他们已经安排过的各种意义。因此,我们也许可以把砂石看成是小说描述的极权政权的相反物。同样地,这阵风可以视为反对管制人类的一股力量。它任意地吹着,一下子吹向这里,一下子吹向那里。它没有韵律,也没有理性。
④作家也许在这里暗示,国家无法如其宣称的那样万能,并非连自然界也能完全掌控。极权国家对于它们无法改造成秩序的东西特别感到不安。或许这个政权无法排除偶然,就像胜利大厦无法完全隔绝砂石一样。
⑤有些读者会觉得我的这种诠释太荒谬。他们这么想是有理由的。奥威尔确实不太可能把砂石视为正面的意象,或许他连想都没想过这点。但往后我们会发现,读者不一定要乖乖地顺从他们想象的作者的想法。同样,读者或许能找到其他理由说明为什么这个诠释行不通。无论哪一种情况,心存怀疑的读者必须找出其他的理由来说明这样的解读是荒谬的。在那之前,任何结论都有可能成立。
⑥在以上这些简短的评论练习中,我试着显示文学评论可能运用的一些策略:你可以分析诗句的声音质地,或者专注于意义的模棱两可;你也可以检视文章赖以呈现的情感态度,或者聚焦于值得玩味的悖论与矛盾处。  即使是惊叹号,也值得人们写下数句批判评论。
(选自《如何阅读文学》,台北商周出版2014年1月版)
1.第②段     中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十三   B.寒风     C.胜利      D.砂石
2.解释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3.赏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3分)
4.第⑤段说理从容严密,请简析之。(3分)
5.根据上下文,组织下列语句填入第⑥段方框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尝试界定作品的风格,有时对评论作品也很有帮助。
②所有的评论策略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对语言有着高超的敏感度。
③而判断文章的语气,观察它是否转变或动摇,同样能带来丰富的成果。
④如,有些作品可能是简练的、临场发挥的,有些是迂回的、讽刺的,等等。
⑤因为追寻文字背后隐藏的意涵,有时相当重要。
A.① ③ ⑤ ④ ②           B.⑤ ③ ① ④ ②
C.③ ⑤ ② ④ ①           D.① ④ ② ⑤ ③
6.根据第⑥段“聚焦于值得玩味的悖论与矛盾处”的策略,评析《1984》中的几句话。(4分)
(1)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2)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繁星
[法]都德
①在吕贝龙山上看守羊群的那些日子里,我常常一连好几个星期一个人也看不到。每隔十五天,当我们田庄上小伙计骑着驴子给我驮来半个月的粮食的时候,我一听到在上山的路上响起了那牲口的铃铛声,我真是快活极了。我总是要他给我讲山下的消息,而我最关心的就是丝苔法内特最近怎么样了,她是我们田庄主人的女儿。
②可是,有一次碰上礼拜日,那一天粮食来得特别迟。将近中午的时候,下了一场暴雨,我猜,路不好走,驴子一定还没有出发。最后,大约在下午三点钟的光景,天空洗涤得透净,在叶丛的滴水声和山溪的涨溢声之中,我突然听见驴子的铃铛在响,但骑驴来的不是小伙计,而是……瞧清楚是谁!是我们的姑娘!她亲自来了,她端端正正坐在柳条筐之间,山上的空气和暴风雨后的清凉,使她的脸色就像一朵玫瑰。
③小伙计病了,漂亮的丝苔法内特一边从驴背上跳下来,一边告诉我,还说,她迟到了,是因为在途中迷了路;但是,瞧她那一身节日打扮,花丝带,鲜艳的裙子和花边,哪里像刚在荆棘丛里迷了路,倒像是从舞会上回来得这么迟。啊,我从来没有离这么近地看过她。她从篮筐里把粮食拿出来后,马上就好奇地观察她的周围。她走进了“栏圈”:“你就住在这里,我可怜的牧童?你老是一个人呆在这里该多烦啦!你干些什么?你想些什么? ”我真想回答说“想你,女主人”,而我又说不出来;我相信她一定是看出来了,而这个坏家伙还说: “你的女朋友呢,她有时也上山来看你吗?她一定是只在山巅上飞来飞去的仙子……” 而她自己,她在跟我说话的时候,仰着头,带着可爱的笑容和急于要走的神气,那才真像是仙子下了凡。
④ “再见,牧童。”“女主人,你一路上好。”于是,她走了,带着她的空篮子。
⑤当她在山坡的小路上消失的时候,我似乎觉得驴子蹄下滚动的小石子,正一颗一颗掉在我的心上。我好久好久听着它们的响声;直到太阳西沉,我还像在做梦一样呆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唯恐打破我的幻梦。
⑥傍晚时分,当山谷的深处开始变成蓝色,羊群咩叫着回到栏圈的时候,我听见有人在山坡下叫我,接着就看见我们的姑娘又出现了,这回她可不像刚才那样欢欢喜喜,而是因为又冷又怕身上又湿正在打颤,显然,她在山下碰上了小河涨水,在强渡的时候差一点被淹没了。而抄近的小路,她一个人怎么也找不到,而我又不能离开羊群。要在山上待一夜使她非常懊恼?我马上燃起了一大堆火,好让她烤干她的脚和她一身被河水湿透的外衣。接着,我又把牛奶和羊奶酪端到她的面前;但是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既不想暖一暖,也不想吃东西,看着她流出了大颗的泪珠,我自己也想哭了。
⑦夜幕已经降临。只有一丝夕阳还残留在山颠之上。我请姑娘进到“栏圈”去休息。我把一张崭新漂亮的羊皮铺在新鲜的稻草上,祝她晚上睡得好之后,就走了出来坐在门口。我想着:东家的女儿就躺在这个栏圈的一角,靠着那些好奇地看着她熟睡的羊群,就像一只比它们更洁白更高贵的绵羊,而她睡在那里完全是信赖我的守护,这么想着,我只感到一种无比的骄傲。我这时觉得,天空从来没有这么深沉,群星也从来没有这么明亮。突然,“栏圈”的栅门打开了,丝苔法内特出来了。她睡不着。羊儿的动弹使稻草发响,它们在梦里又发出叫声。她宁愿出来烤烤火。看她来了,我赶快把自己身上的山羊皮披在她肩上,又把火拨得更旺些。我俩就这样靠在一起坐着,什么话也不讲。
⑧如果你曾经在迷人的星空之下过过夜,你当然知道,正当人们熟睡的时候,在夜的一片寂静之中,一个神秘的世界就开始活动了。这时,溪流歌唱得更清脆,池塘也闪闪发出微光。山间的精灵来来往往,自由自在,微风轻轻,传来种种难以察觉的声音。似乎可以听见枝叶在吐芽,小草在生长。白天,是生物的天地,夜晚,就是无生物的天地了。要是一个人不经常在星空下过夜,夜会使他感到害怕……所以我们的姑娘一听见轻微的声响,就战栗起来。紧紧往我身上靠。有一次,从下方闪闪发亮的池塘发出了一声凄凉的长啸,余音缭绕,直向我们传来。这时,一颗美丽的流星越过我们头顶坠往啸声的方向,似乎我们刚才听见的那声音还携一道亮光。
⑨她一直望着天空,用手支着脑袋,身上裹着羊皮,就像天国里的一个小牧童。“瞧!那么美!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星星……牧童,你知道这些星星的名字吗? ”“知道,小姐……你瞧,在我们头顶上的是银河。它从法国直通西班牙。再远一点,你可以看见‘灵魂之车’(大熊星座)和它四个明亮的车轴。……”
⑩当我继续说关于星星的故事的时候,我感到有样清凉而柔细的东西轻轻地压在我的肩上。原来是                                                                           
⑪在我们周围,群星静静地继续它们的行程,柔顺得像羊群一样;我时而这样想象:星星中那最秀丽、最灿烂的一颗,因为迷了路,而停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选自都德《磨坊信札》(1866-1879),柳鸣九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有删改)
7.第③段和第⑥段分别刻画了丝苔法内特怎样的形象?(2分)
8.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9.你更喜欢第⑧段景物描写的哪一种译文,写出你的欣赏理由。(4分)



柳鸣九(1934-)译文

金龙格(1966-)译文

这时,溪流歌唱得更清脆,池塘也闪闪发出微光。山间的精灵来来往往,自由自在,微风轻轻,传来种种难以察觉的声音。似乎可以听见枝叶在吐芽,小草在生长。白天,是生物的天地,夜晚,就是无生物的天地了。要是一个人不经常在星空下过夜,夜会使他感到害怕……

这时,泉水的歌声更清脆,池塘里亮起了无数小火光。山上的所有精灵都自由自在地往来。夜空中传来各种簌簌声,难以察觉的声音,仿佛听见树枝在长大,青草在萌芽。白天,是动物的世界;夜里,则是静物的世界。如果你不习惯,就会害怕……



10.根据上下文,推测第⑩段省略的情节,想象“我”当时的心理。(4分)
11.分析本文标题“繁星”的含义。(3分)
12.本文写于140多年前,文中的感情在今天还能打动人心吗?请对此加以探究。(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礼记·学记》)
(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刘邦《大风歌》)
(3)惟觉时之枕席,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甫《登楼》)
(5)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6)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7)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8)心事浩茫连广宇,           。 (鲁迅《无题》)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与“春风自绿江南岸”这种以无情写有情的手法差别较大的一项是(    )(3分)
A.郴州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D.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温庭筠《梦江南》)
15.这首绝句押韵的字共有几个?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无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6.“自绿”与“又绿”各尽其妙,你认为哪个更好?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邓若水
①邓若水字平仲,隆州井研人。博通经史,为文章有气骨。吴曦叛,州县莫敢抗,若水方为布衣,愤甚,将杀县令,起兵讨之。夜刲①鸡盟其仆曰:“我明日谒知县,汝密怀刃以从,我顾汝,即杀之。”仆佯许诺,至期三顾不发。归责其仆以背盟,仆曰:“平人尚不可杀,况知县乎?此何等事,而使我为之。”若水乃仗剑徒步如武兴,欲手刃曦,中道闻曦死,乃还。人皆笑其狂,而壮其志。
②登嘉定②十三年进士第。时史弥远柄国久,若水对策极论其奸,请罢之,更命贤相,否则必为宗社忧。考官置之末甲。策语播行,都士争诵之。弥远怒,谕府尹使逆旅主人几③其出入,将置之罪,或为之解,乃已。……
③嘉熙间,召为太学博士,当对,草奏数千言,略曰:“宁宗不豫,弥远急欲成其诈,此其心岂复愿先帝之生哉?先帝不得正其终,陛下不得正其始,臣请发冢斫棺,取其尸斩之,以谢在天之灵。……”
④将对前一日,假笔吏于所亲潘允恭,允恭素知若水好危言,谕笔吏使窃录之。允恭见之,惧并及祸,走告丞相乔行简,亦大骇。翼日早朝,奏出若水通判宁国府。……若水袖其书待庑下,舍人谕使去,若水怏怏而退。自知不为时所容,到官数月,以言罢,遂不复仕,隐太湖之洞庭山。
(节选自《宋史·列传二一四·忠义十》)
[注] ①刲:宰杀。②嘉定:宁宗(在位1194-1224)年号。宁宗死,宰相史弥远废太子立宁宗养子为皇帝,是为理宗(在位1224-1264),后文“嘉熙”为其年号。③几:稽查;盘问。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我明日谒知县    (2)时史弥远柄国久
(3)召为太学博士     (4)翼日早朝  
18.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若水乃仗剑徒步如武兴,欲手刃曦,中道闻曦死,乃还。
(2)允恭素知若水好危言,谕笔吏使窃录之。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将置之罪,或为之解,乃已     自知不为时所容
B.汝密怀刃以从                 归责其仆以背盟
C.考官置之末甲                 其心岂复愿先帝之生哉?
D.此何等事,而使我为之         人皆笑其狂,而壮其志  
20.第③段“臣请发冢斫棺,取其尸斩之”的“其”指             (1分)
21.下表分段概括了邓若水事迹,请根据示例补充空缺部分。(4分)



第①段





















第②段





















第③段





















第④段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黄杨树子赋(并序)﹡
欧阳修
夷陵山谷间,多黄杨树子。江行过绝险处,时时从舟中望见之。郁郁山际,有可爱之色。独念此树生穷辟,不得依君子封殖,备爱赏,而樵夫野老又不知其惜,作小赋以歌之。
①若夫汉武之宫,丛生五柞;景阳之井,对植双桐。高秋羽猎之骑,半夜严妆之钟,凤盖朝拂,银床暮空①。固以葳蕤近日,的皪②含风,婆娑万户之侧,生长深宫之中。
②岂知绿藓青苔,苍崖翠壁,枝蓊郁以含雾,根屈盘而带石。落落非松,亭亭似柏,上临千仞之盘薄③,下有惊湍之濆激④。涧断无路,林高暝色,偏依最险之处,独立无人之迹。江已转而犹见,峰渐回而稍隔。
③嗟乎!日薄云昏,烟霏露滴。负劲节以谁赏,抱孤心而谁识?徒以窦穴风吹,阴崖雪积,哢山鸟之嘲哳,袅惊猿之寂历⑤。无游女兮长攀,有行人兮暂息。节既晚而愈茂,岁已寒而不易。乃知张骞一见,须移海上之根;陆凯如逢,堪寄陇头之客。
[注]﹡此赋为作者贬官夷陵途中触景生情而作。①羽猎之骑:禁卫骑兵。半夜严妆之钟:宫中报晓钟声,催促宫女早起梳妆。凤盖:天子所乘之车。银床:井栏。②的皪:鲜明的样子。③盘薄:高大的样子。④濆激:汹涌激荡。⑤哢:鸟叫。嘲哳:鸟鸣声。寂历:寂寞。
22.诗赋前的小序一般交代写作时间、地点,本赋的序还交代了          。(1分)
23.对全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描写生于宫中的柞树、梧桐,得日月光华生长华茂,为下文写黄杨树作映衬。
B.第②段运用清新华丽的语言,描写悬崖峭壁上的黄杨树,意境昏暗苍凉,孤独惨淡。
C.第③段写黄杨所处境遇,赞叹张骞见了它会将它移植中原;陆凯见了会折一枝寄友。
D.作者在这篇小赋中描写了孤独而坚贞的黄杨树,借此表达身处逆境坚韧不拔的精神。
24.分析第②段“岂知”二字在文中的作用。(2分)
25.赏析第③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3分)
26.分析作者写作此赋时的心情变化过程。(3分)
二 写作(70分)
27.作文
从海上飘来一个漂流瓶。瓶子里有张纸,上面写着:“大海把我抛掷到荒岛,赶快来这里救我!”
“现在去一定太晚了。”第一个人说。“而且没有标明地方。”第二个人说。“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但是这个名叫‘这里’的岛屿无处不在。”第三个人说。
他们都感到不安,但谁也没有出发。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color=]上海市静安区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12
1.(2分)A(钟响不会超过十二下,这里以十三下向读者暗示小说场景的非现实性)
2.(3分)统治者向民众灌输经其篡改的历史;(1分)通过洗脑控制了民众的心灵;(1分)这一切通过专制得以实现,作者因此嘲讽那象征其国家机器的办公楼为“胜利大厦”(1分)。
3.(3分)胜利大厦喻示国家政权的强大;(1分)风中的砂石代表政权控制不了的偶然现象;(1分)该句从直观形象的描述中揭示原著可能蕴涵的抽象道理,发人深省。(1分)
4.(3分)首先,作者承认读者有权质疑自己以上分析的合理性,并承认原著作者也未必认同自己以上分析,足见其立论从容;(1分)但作者认为,读者理解文本不必完全遵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1分)因此,自己的分析至少是多种诠释中合理的一种,说理严密。(1分)
5.(3分)B(如选D,1分)
6. (4分)(1)能说“二加二等于四”看似自由,但做出这种判断与个人价值观念无关;(1分)国家给予民众的自由仅限于此,说明国民极不自由,足见极权国家所谓自由的虚伪。(1分)
(2)按常理,逝去的过往是无法控制的,“控制过去”看似悖论;(1分)但国家如果控制了“现在”,就可以根据统治需要,修改和重新阐释历史,实现控制过去,并进而控制未来的目的。(1分)
(提示:要从原文字句表面的悖论和矛盾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
7.(2分)美丽、活泼、可爱;娇弱、落魄、惹人爱怜。(各1分,意思对即可)
8. (2分)总结上文姑娘到来给我带来的巨大惊喜和“我”对姑娘的痴迷、与沉醉,(1分)为下文姑娘遇阻返回这一情节做了适当的缓冲,舒缓了行文节奏(1分)
9.(4分)【更喜欢柳译】1.句式整齐,如四字句的运用“来来往往”“自由自在”“微风轻轻”,增加节奏感;2.音韵铿锵,句末“光”“往”“长”押韵,读起来更加富有韵律感;3.最后一句强调“星空下过夜”的神秘感,与上下文意思更加贴合。(以上每点都是金译缺乏的,各1分,语言表达简洁清晰1分)
【更喜欢金译】1.夜晚生长的“小草和树叶”,不应视作“无生物”,金译处理为“静物”,透出夜间的神秘和幽静,应比柳译为“无生物”更妥当;2.散句也有其妙处,如“夜空中传来各种簌簌声”渲染了神秘感,再用“难以觉察的声音”来补足和强调,比柳译内容更丰富,更细腻。(以上两点是与柳译对比着评价的,说出1点2分,语言表达简洁清晰1分)
[两种译文各有千秋,答案要分析出“此有彼无”的特点,才能显示“更喜欢”的理由]
10.(4分)[原文情节描写]她的头因为瞌睡而垂了下来,那头上的丝带、花边和波浪似的头发还轻柔可爱地紧挨着我。她就这样一动也不动,直到天上的群星发白、在初升的阳光中消失的时候。(答案有“靠在我肩上睡着了”的情节,1分;对此展开合理想象,1分)
[原文心理描写]而我,我瞧着她睡着了,心里的确有点激动,但是,这个皎洁的夜晚只使我产生一些美好的念头,我得到了它圣洁的守护。(表达守护纯净美好;1分,阐释 1分)
11.(3分)营造美好纯净的意境;暗示了姑娘美好的形象;喻示了“我”纯真的情感。(各1分)
12.(4分)建议:理解文中的情感,1分;解释为何心动,2分,语言表达清晰准确,1分。
以下为答案示例:
【经典依然打动人心】牧童偶然与心爱的姑娘相遇在星光灿烂的夜晚,当姑娘倚偎在小牧童的肩膀上睡去的时候,牧童内心悸动,感到温柔甜蜜,但绝不逾矩,这是迷人而高贵的初恋情感,田园牧歌般的古典情味和悠远诗意超越了时代,仍能引起今人的共鸣。 (4分)
【经典与今日社会有距离,理解,但不欣赏】牧童如此内敛,姑娘天真无邪,这是传统的经典情感故事,现代流行爱情可能更为直接坦率,今昔格调不同,无所谓情感的高下之分。对本文表现的情感能够理解认同,但不一定欣赏。(2-3分)
【隐约觉得美好但缺乏分析】1分
【不能感受到文本的美好感情,没有分析,或其他与本题不相干的答案】0分
[提示:在尊重经典的前提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接受心理。如崇敬迷恋-理解认同-理解但未必欣赏-不是非常理解但隐约觉得他们是美好的;如果以决断的态度表示不接受,不欣赏,又没有确切的理由,不给分。]
13.(6分)(1)笃行之(2)安得猛士兮守四方(3)失向来之烟霞  (4)玉垒浮云变古今
(5)我欲乘风归去(6)休说鲈鱼堪脍    (7)侵晓窥檐语    (8)于无声处听惊雷
14.(3分)C
15.(1分)C(教给学生的知识要完整准确。绝句首句押韵和不押韵皆可,第二和第四句必须押韵,且押平声韵。第三句尾字不能押韵,且必须是仄声字。据王力《诗词格律》)
16.(4分)【“又”绿更好】风吹草绿,美景催生思归之情,(1分)“又”表明作者不能回家非止一年,暗含思乡之情,(1分)下句“还”乡之情遂呼之欲出;(1分)“自绿”不能表现时间流逝之久。(1分)
【“自”绿更好】“自”表明春草遵循规律自管自地变绿,完全不管诗人不得归家的惆怅;(1分)以美景的无情反衬人的多情(1分)为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蓄势;(1分)“又绿”不能表现这种“物”与“人”的变化对比暗含的强烈情感。(1分) [提示:要从情景关系入手赏析,讨论“绿”字不得分]
17.(4分)(1)拜见(2)执掌(名作动)(3)(被)征召,特指君召臣(4)翼,通“翌”,明日,次日。
18.(5分)邓若水于是手持宝剑步行到武兴去,想亲手杀死吴羲,走到半路听到吴羲已经死了,才回来。(2)潘允恭向来知道邓若水喜欢直言,告诉誊写的人偷偷地抄录一份文稿。
19.(3分)D
20.(1分)史弥远(的)
21.(4分)②请罢奸相,触怒权贵。 ④因言得祸,归隐山水。
22.(1分)写作原因(意图/目的)(1分)
23.(3分)B
24.(2分)“岂知”由上段写宫中之树转而对悬崖峭壁上的黄杨树的描写;(1分)突出黄杨树在周围荒凉冷落的自然环境中傲然独立、枝叶茂密的姿态。(1分)
25.(3分)答案示例:这段赋文采用骈偶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饱富气势(2分),描绘了黄杨树岁寒愈茂,坚贞不易的高贵形象(1分)。
26.(3分)该赋写于作者贬官途中,心情抑郁不平;以对宫中之树的不屑反衬对江畔崖巅的黄杨的赞美;进而抒发对黄杨无人赏识的伤感无奈;随后写黄杨“岁寒不易”的节操激发了作者自尊自傲的情怀,篇末强调高尚品格终将为世人看重,表现了作者的坚毅与乐观。(第一点1分,后4点答到2点即可)。
27.参考2014年高考上海卷评分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13: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