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四川省2014届高三语文毕业班应试能力测试一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4-14 2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建议考试时间:2014年3月25日上午9:00-11:30】            

[color=]四川省高中2014届毕业班应试能力测试(一)

[color=]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闾巷/褴褛  泥古/拘泥  坎坷/沉疴  舟楫/作揖
B.踉跄/靓妆  劳累/连累  皈依/舢板  蹿红/窜改
C.劈柴/媲美  债券/拱券  惬意/面颊  讥诮/剑鞘
D.莞尔/绾发  疏落/落枕  瑕疵/訾议  舐舔/扺掌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驳   落蕊   篼圈子   大有裨益       B.黯淡   相亲   保鲜膜   开诚布公
C.攀援   涸辙   冠名权   厉害得失       D.俯瞰   吞噬   协奏曲   瑕不淹玉
3. 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从新课程改革开始,我国就启动了教材多样化的建设,____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让优秀教材脱颖而出。
(2)杜甫的诗始终不缺少对艰难___里民众生活的关系,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路历程。
(3)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认为,“微型小说”是柳暗花明,是空山鸟语,是当头棒喝;是滴水可听海的消息,是_____,是一粒米压死骆驼。
(4)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在评论有关美国政府监视该公司数据中心的报道时称,如果属实,这种行为是____的且违法的。
A.以便  时势  见微知著  骇人听闻            B.以期  时世  见微知著  耸人听闻
C.以便  时势  一叶知秋  耸人听闻            D.以期  时世  一叶知秋  骇人听闻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以项是
A.影视艺术产生不过百年的时间,但它早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B.尽管喜爱环境科学的他每天都和实验仪器打交道,但这么高的仪器还是第一次看到。
C.“财富之城、成功之都”是成都的新名片,也是成都的魅力所在,引领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D.新一代轻型护卫舰“吉安舰”延续了中国海军中近海作战舰只注重反舰作战,一应对低烈度海上冲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选自《光明日报》)
5. 下列关于“乡愁”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愁是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是对人们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馈。
B.乡愁是一种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每个人在今天读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扑捉的情绪。
C.乡愁是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的一种表达和一种文化记忆。
D.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一种眷顾,也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一种依赖。
6. 对乡愁的分析,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已逝去的文化岁月和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是当代人对乡愁所拥有的最高真切的感受。
B.古人用文学作品表达出的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这乡愁就成了一种文化记忆甚至是难得的文化的存在。
C.人的文化记忆却1=不能连根拔起,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
D.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思乡、怀乡之情古己有之,如李白、苏轼等文学大家就有不少乡愁名句流传至今。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是出于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其曾有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期盼,可见乡愁产生于距离。
B.传统意义的乡愁指向的是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是真实可感的;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则指向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是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C.文化认同、文化归属传达了对乡愁的全部内涵,我们可以通过乡愁找到自己的“身份”,因而乡愁还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
D.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而特定的文化形态就在此时空中形成了,进而沉淀为一种文化记忆。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主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知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斋曰:“不动心有道乎?”主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斋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摘自孟子《公孙丑上》节选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此霸王不异乎      异:奇特       B.持其志,无暴其气    暴:糟蹋
C.夫其至焉,气次焉      至:周到       D.非义袭而取之也      取:取得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若挞之于市朝        故一世之雄也        B.志噎则动气      淇则有岸
C.敢问夫子恶乎长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以其外之也      尤不能以之兴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I卷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4分)
译文:  △  。
(2)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译文:  △  。
11.第I卷文言文中,孟子认为要培养“浩然之气”,最根本的是做什么?请用原文二字概括,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答:译文:  △  。
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划9处)(4分)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到问题。(8分)
次元明韵寄子由①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②?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③行问道,定知石友④许忘年。
脊令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注释】:①元明:黄庭坚之兄黄大临的字。子由:苏轼之弟苏辙的字。②凌烟:阁名,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③古代居官时,将印带佩在腰上(汉代规定县令是铜章墨绶);④石友:交谊坚贞如石的朋友,指子由。⑤脊令,水鸟名,首尾动摇相应。
(1)本诗颔联二句对仗精工,寓情于景,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2)作者的情感高潮集中在尾联,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并简要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4.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蒹葭采采, ____________.        (2)____,性本爱丘山。
(3)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4)竹杖芒鞋轻胜马,___________。
(5)困于心衡顾虑而后作,___________。 (6)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8)入之愈深,其进愈难,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5~18题。
江月静若玉
查 干
  ①有一年的晚秋季節,在瀾滄江畔的虎跳峽一側,我曾一動不動地凝視一輪江月,至夜半。那一刻,我倣佛進入了時空隧道,時間凝固,生命也凝固。心中的霧霾與陰影,也都隨江流遠去。人聲、輪聲、伐木聲,頃刻間也消音不再。天靜地亦靜,倣佛靜即是一切了。
 ②山野裏,風些許寒,星些許遠,江浪安詳地睡著。樹木的呼吸聲時近時遠,細微如飄動的發絲。偶有山鳥的夢囈傳來,倣佛在提醒:夜已深,此處不宜久留。可是,此時的我好似置身于紅塵之外,身心輕盈若翼,雜念全無,像是沒有思維的一棵樹。
 ③江月浮動,若有若無。映入江中的那些星子,斑斑駁駁地閃爍著,像是一位丹青手,散淡地描摹幾筆、又描摹幾筆。明月在江心,像一塊沉緬的玉,與水相依,發著一身冷冽的青光,倣佛在等待她粗心的主人。看得出她是寂寥的,因而陷入了沉思狀。對,江月在沉思,沉思得如此忘我,又如此地心無旁顧。
 ④面對此情此景,不知為什麼,我猛然想起一些古代詩人的名字來,如:李白,王安石,蘇軾,王維和王昌齡們。並揣想他們,面對一輪古時明月時所發出的傾訴或者慨嘆之狀。有關他們對古時明月的文字,我有一點牢記不忘,那就是千秋明月,對紅塵中人的眷顧和撫慰,歲歲年年,從未間斷過。
 ⑤譬如,當你身處逆境之時,她就會來陪伴你,以她柔和的光,照耀你的心靈。她會來裝飾你寂寞的窗欞,也會來聚攏你散淡無序的夢境。而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下,她給人的感悟和遐思,又是啟蒙式的,千姿百態的。以下詩句就是證明——
 ⑥“瀾滄江月靜若玉,不須風兒掀漪瀾。”此時此刻,我真有些擔心,江面會起風。假若此刻起風,會使水中明月被折疊甚或被攪得零亂無形,這不能不讓人起憂。因為,這般幽然之境,在人的一生中不可多得。
 ⑦何況,這般明月夜,這般原生態的一江碧水,會使我們的靈魂,變得清澈變得空曠起來。也因為這樣的時候,現實中的那一些醉生夢死的生活場景,就會從我們雜亂無序的心幕上悄然退去;那些娛樂至死的生活追求,也會變得滑稽可笑而一文不值。這樣的時候,江聲和晚鐘聲,會蕩滌我們浮誇零亂的心靈迷境。這樣的時候,馬嘶和犬吠,會讓我們感到生活的真實,會使我們回到人生的原點。這樣的時候,千秋明月,就會像一丸發光的安神丸,讓我們的靈魂澄明起來。
 ⑧人,為什麼喜歡玉呢?因為它聖潔無瑕,因為它優雅可人。此夜的瀾滄江月,使我聯想到一塊無瑕之玉,或許就是這種心理暗示的結果吧?
 ⑨四野謐靜而萬籟俱寂,夜漸漸深了。而這瀾滄江月,又不時地激起我心靈的漣漪,一圈又一圈地擴展開來。遽然,有一聲柔柔的馬嘶,從背後傳來。回頭,見是一位藏族少女,牽著一匹白色龍駒,正朝江邊走。那龍駒也潔白如玉,披一身玲瓏的月光,像一則童話。面對江月,少女用藏語輕聲唱起《青藏高原》來。她的歌聲,沒有李娜那般高亢昂揚,卻顯得些許沉鬱,但不缺乏激情和高度:
 ⑩“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這兩句極具天問意味的歌詞,用藏語唱起來,不知為什麼,給我的感覺,像是在誦經,也像是在祈禱。不過,這般歌聲,並沒有打破這一山的寧靜,反而使它顯得更加肅穆莊嚴起來。
 月光下,那匹白色龍駒在低首飲江,像是啜飲著母乳。那般地深情脈脈。它的影子,與江月形成一個美妙的蒙太奇畫面:那就是,玉對玉,遙相輝映的一幅極具詩意的剪影。而那位少女水中的倒影,則與斑斕山木融合在一起,雖有些朦朧,但輪廓卻清晰可辨。我疑心:她,不就是那一位遺失玉佩的仙子嗎?現在正牽著她的白色龍駒,趁夜深人靜,尋找她的寶貝來了。
 提耳猶聞,山野的絮叨聲,啊,是起風了。江水開始波動起來,細微的浪花一朵又一朵,從上遊簇擁而下。那江月,也因此由圓變得細長,飄逸如上升中的一件玉披。看來,這一輪多情江月,不得不就此飄逸升空了。
 其實,這一輪明月,一直都是普照著整個山野的,不僅僅限于這一條江水。只是我在凝視中,忽略了這一存在。眼前,玉石般的江月,正被浪花簇擁著遠去。而我,陪伴瀾滄江月,靜坐了大半個夜晚。魂,似乎離我而去,像一片銀杏葉,漂泊不知何往?
(选自2013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减)
16.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两段写人声、轮声、伐木声、树木的呼吸声和山鸟的梦呓,都是为了烘托出此时此刻的“静”。
B.作者看见江月,就猛然想起古代文人并揣想他们面对一轮古时明月发出的倾诉或慨叹之状,这是一种感受与情思的共鸣。
C.第⑦段运用比喻、夸张、借代、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描写、或议论,凸显了幽然之境的奥妙和神奇的特色。
D.全文对澜沧江月之景,既有重点描摹,又有简笔勾勒,通过层层铺叙,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E.“魂,似乎离我而去,像一片杏叶,漂泊不知何往?”以比喻兼设问的修辞手法营造出虚幻的意境,卒章显旨,意味悠长。
16. 文章第⑥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答:  △  .
17. 文中着意描摹了“江月静若玉”,请简要分析作者笔下“若玉”的江月之“静”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  .
18. 作者说:“人,为什莫喜欢玉呢?因为它圣洁无暇,因为它优雅可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对此,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说说你的认识。(6分)
答:  △  .
六、(10分)
19. 以“村庄”“灯火”“皓月”“酒香”等词为线索进行扩写,形成一则短文。要求:以描写为主,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具有画面感;不超过50字。(4分)
答:  △  .
20. 以“乐观是人的精神支柱”为开头,写一段精短的即兴演说词,至少要有巴金的素材,观点鲜明,富有激情。(6分)
答:  △  .
七、(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曾给其孙子提出过这样的忠:今天能做的事情绝不要推到明天;;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绝不要花还没有到手的钱;绝不能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绝对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不要贪食,吃得过少不会使人懊悔;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再说,如果还是气恼,那就数到100。
    而今天,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约翰·丹佛则提出了与之完全相反的忠告: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会发现很有趣的结果,尤其是买股票的时候;别人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自己动手去做,只有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做;如果可以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就绝对不从自己口袋掏一个子儿;我经常在商店打折的时候去买很多东西,哪怕那些东西现在用不着,可总有用得着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这有什么不对呢?我看不出我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骄傲;我从来不认为节食这么无聊的话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我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喜欢美妙的食物;我常常不得不做我不喜欢的事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还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我常常预测灾难的发生,哪怕那个灾难的可能性在别人看来几乎为零;我认为只要目的确定,就不惜代价去实现它,过于讲究方式方法,只会贻误时机;我从不隐瞒我的个人爱好以及我对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当气恼的时候,我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出来。
    读了以上两位名人截然相反的忠告,请联系现实生活或自我体验,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color=]四川省2014届高三语文毕业班应试能力测试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   2.B;   3.D;   4.A
二、(9分,每小题3分)
5.C;   6.B;   7.A
三、(6分,每小题3分)
8.A;   9.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8分)
(1)(4分)在失败的情况下还要看到胜利,如果估量敌方的强弱而后前进,思虑胜败后才交锋,就是害怕敌方的三军。
(2)(4分)它作为一种气,极宏大极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它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充满于上下四方。
11.(3分)①要培养“浩然之气”,最根本的就是“义”(2分)②自己做每一件事都会乎义,自然就能养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不必急切地追求成功,那样做只会有害。
12.(4分)若伯夷权齐/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13.(8分)
(1)①此联中,春风春雨对江北江南,花对水,经眼对柏天,意思分明。(2分)②这两句写春景,具体描写花开,江涨之景,花开江涨,而怀远之情见于官外,因以寄托其离别相思之情。(2分)
(2)①此句说,你我皆有兄弟之恩,欲归国不得,只得听任时光流逝,催生白发而已。(2分)②诗人意在表明,子由怀念苏轼,也如自己怀念元明,彼此都不能同家国时常相见恨晚,其“思归恨”之情深沉而炽烈。(2分)
14.(6分,限选六句)
(1)白露未已 (2)少无适俗韵  (3)风急天高猿啸哀 (4)一蓑烟雨任平生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奉命于危难之间 (7)飘飘乎若遗世独立
(8)得其见愈奇
15.(4分)C、E(注释:此段没有借代修辞手法的应用;结尾语表达的是一种江月之景的感受而已.)
16.①照应题目;突出题意。文章拟题是“江月静若玉”。②虚实结合,凸显题意,所引二句诗,前句实写,后句虚写,二者结合,形象地表达了晚秋之夜的澜沧江月静态美意境。③巧设伏笔,前后照应。作者在欣赏“幽然之境”中,表达出对“江面会起风”的惊心,这恰恰为后文写江上“起风了”巧妙地埋下了伏笔。(6分,每点二分)
17.①“静”在沉思。明月在江心像一块沉思的玉,她是沉思的江月。②“静”在澄明。原生态的江水中倒映着千秋明月,让人的灵魂也与之澄明。她是澄明的江月。③“静”在诗意,少女倩影让人心动宛如遗失玉佩的仙子,立体意境,遥相呼应,极具诗意。她是诗意的江月。④“静”在多情。它如同美玉一般优雅可人,能够激起人们心灵的涟,她是多情的江月。(6分,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3 03: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