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江苏省南通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二模考前辅导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3-29 21: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江苏省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迎南通二模考前辅导

[color=]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弹劾   骇人听闻     遗骸    言简意赅     
B.锋镝   嫡传弟子     贬谪    滴水不漏
C.践踏   把盏言欢     信笺    临行饯别   
D.稍息   刀剑出鞘     哨子    不屑一顾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组是:(3分)(    )
A.今年,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并适时公布可入肺颗粒物检测的数值,体现了地方政府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执政理念。
B.人民网评选的十大草根微博及草根网事,展示了微博名人之外草根网民的网络生活形态,进一步勾勒了“网民”朴素的生活情态。
C.住房保障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其对象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及住房困难家庭。
D.市发改委表示,国庆期间要密切关注粮、油、肉、禽、蛋、菜、奶、食品等的价格变动和供应情况,及时发现、严肃查处利用节假日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快速阅读不利于深入思考,看上去读得多,读得快,但“上心”的并不多。长此以往,文化会变得浮泛和肤浅。
B.苏童的《河岸》的确是一部优秀的小说,我读着读着,对小说中精彩之处,时不时地拍案叫绝。
C.“择校热”的根源说到底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师资力量并不雄厚的普通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无异于釜底抽薪,雪上加霜,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城乡名师交流,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
D.虽然华尔街对苹果在上个季度的业绩给出“表现平平”或者是“失望”的评价,但苹果仍是美国最盈利的公司,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风采/喝彩  宣泄/攻坚战  坐镇/出奇不意
B.抱负/糟蹋  极至/水龙头  剧增/旁征博引
C.元凶/原委  发轫/大姆指  栽赃/攻城略地
D.倾泻/思辨  戛然/夫妻俩  通牒/仗义执言
5.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5分)
  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①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②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的成了那里面的剑客③这位被大学生称作微笑天使”的姑娘笑着说④后来在2001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学习击剑⑤
①    ②    ③    ④    ⑤
6. 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color=]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  材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谍战剧

5.1

19.1

27.6

家庭剧

22.0

23.6

22.1

古装剧

25.1

26.2

23.4

军事剧

4.3

13.5

21.2

言情剧

32.8

13.2

3.2

农村剧

10.7

4.4

2.3


(1)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来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2分)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育,字春卿。公为政简严。初,秦悼王葬汝州界中,其后子孙当从葬者与其岁时上冢者不绝,故宗室、宦官常往来为州县患。公在襄城,每裁折之。由是宗室、宦官凡过其县者,不敢以鹰犬犯民田。其治开封,尤先豪猾,曰:“吾何有以及斯人?去其为害者而已。”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由是京师肃清。
方元昊叛河西,契丹亦乘间隳盟,朝廷多故。公数言事,献计画。自元昊初遣使上书,有不顺语,朝廷亟命将出师,而群臣争言竖子即可诛灭。独公以谓元昊虽名藩臣,而实夷狄,其服叛荒忽不常,宜示以不足责,外置之。且其已僭名号,夸其人,势必不能自削,以取羞种落,第可因之赐号若国主者。且故事也,彼得其欲,宜不肯妄动。然时方锐意于必讨,故皆以公言为不然。其后师久无功,而元昊亦归过自新,天子为除其罪,卒以为夏国主。由是议者始悔不用公言,而虚弊中国。
庆历五年三月,拜参知政事。与贾丞相争事上前,上之左右与殿中人皆恐色变,公论辩不已,既而曰:“臣所争者,职也;顾力不能胜矣,愿罢臣职,不敢争。”上顾公直,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居岁余,大旱,贾丞相罢去。御史中丞用《洪范》言大臣廷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因并罢公,以给事中知许州,又知蔡州。州故多盗,公按令,为民立伍保而简其法,民便安之,盗贼为息。
自公罢去,上数为大臣言吴某刚正可用,每召之,辄以疾不至,于是召还,始侍讲禁中。庞丞相经略河东,与夏人争麟州界,亟筑栅于白草。公以谓约不先定而亟城,必生事。遽以利害牒河东移书庞公且奏疏论之,皆不报。已而夏人果犯边,杀骁将郭恩,而庞丞相与其将校十数人皆以此得罪,麟、府遂警。公前在河南,逾月而去,河南人思之,闻其复来,皆欢呼逆于路,惟恐后。其卒也,皆聚哭。
公享年五十有五,以嘉祐三年四月十五日卒于位,诏辍朝一日。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去其为害者而已               去:
(2)上顾公直                     顾:
(3)皆不报                       报:
(4)皆欢呼逆于路                 逆:
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3分)
                                                                                             
(2)由是议者始悔不用公言,而虚弊中国。(3分)
                                                                                          
(3)御史中丞用《洪范》言大臣廷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4分)
                                                                                       
9.请用“/”标出文中画浪线句的两处停顿,。(2分)
遽 以 利 害 牒 河 东 移 书 庞 公 且 奏 疏 论 之
10.请简要概括吴育认为元昊不可诛灭的三点理由。(3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骆谷晚望
韩综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color=]【注释】韩综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后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此为失官还乡时所作。

(1)“秦川如画渭如丝”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答:                                                                                          
                                                                                                                     
(2)有人说“岭花多是断肠枝”“无理而妙”。请赏析。(3分)
答:                                                                                          
                                                                                       
                                                                                                         
(3)请联系全诗分析本诗情与景的关系。(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3)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4)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5)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望西都,意踌蹰,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                       ,万种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8)               ,熟读而精思。(孔子《论语&宪问》)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方令孺
你给我这题目“家”,放在心上好多日子了,我不妨对你说,这是很重的负担呢。我天天筹思,教我从哪一方面写,你说得不错,我“一天到晚在家里”,但是,你可别太聪明了,你想从镜子里窥探一个人的真容吗?你想从一个人他描写家中的景况,就知道一个人的生活内情和他一向的性格吗?可惜我从来不喜欢照镜子,你可无从知道我“一天到晚在家”干些什么,吃些什么,穿些什么,那么我写些什么呢?谈谈普通人家的情形吗?家与经济的问题?家与文化的关系?家给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给人的安慰或苦恼?做一个人是不是一定或应该要个家?家是可爱,还是可恨呢?这些疑问纠缠在心上,教人精神不安,像旧小说里所谓给魔魔住似的。
今晚我带着这纠缠的心走出来。你瞧,这时天空真是一碧如洗,月像是古代希腊少年抛到天上去的一块铁饼,或是古代战士的一面护心镜失落在天空里,让群星的光辉射在上面发出这样寒凛刺目的光芒,我这时在湖上,船正靠着山影走,一簇簇的树影,在青蓝的天空下,在渺茫的白水上,点缀着像零星的岛屿。我梦想着在这些地方还没有“开化”之先,船夫们在这静静的月光下,躺在他们的茅屋里,对着灶上的一盏油灯,看妻子坐在灶后而她的脸被炉火的光映得红红的,他心里觉得比现在自由比现在安稳吧。我联想起不久以前在采石矶看见那些打渔的人以船为家,起居饮食都在那么斗大的舱里,成天漂泊,究竟他们是苦是乐?我又想起你的题目来了,这题目喊起来是这样轻,这样简,可是你就是去问一问那个渔夫关于我上面的一个问题,一个小的问题,他都要瞪起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里似乎“雅人”不少,今晚来玩月的并不限于酸书生,要人同银行界的汽车一大排都摆在桥头。今晚是来赏中秋的月,中秋的月是要吧香花果品来供奉,是带宗教的情绪来赏玩。假使我这时可以飞得高,一定看见满城都是红烛飘摇,香烟缭绕,远远还听见爆竹的响声,这确是一个庄严的夜,神的夜!所有今晚的游客,好像都脱去了轻佻的衣裳,虽是有这么多人在湖上,倒不像平时那么混乱,一只只的船轻轻、慢慢地滑过去,船上坐着各种各样的人:有沉吟,有低语,有仰头浴着月光显露着一张苍白的脸,有憧憬着南方风物的青年弹着吉他,低唱着热带的情歌。这时候有这么一只船,一只从来没有见过的船,挂着一盏暗淡的玻璃灯,灯下约莫有三四个人围坐在那儿猜拳赌酒;船头坐着另一个人,只是一团黑影看不清面目,我听见念诗的声音就从这一团影子里发出来,他唱着一种悠长的声调,开头稍低,接着渐渐高起来,到一个尖顶的时候又渐渐衰弱下去,终于在一半呻吟一半叹息似的声音里消灭了。从这个声音你可以想象古画上隐约在薄雾里的小山,一条曲折带着跳溅水珠子的溪水,因为这声音的本身就是一半真实,一半空幻,一半是从人口中发出来,一半却沉入梦想。有两句诗我听得很清楚,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你就可以想在这月明的佳节,在这四望杳溟的湖上,背后舱里在半明的灯下几个伤心的朋友拼酒浇愁,自己走出故乡,离别家庭,天晓得是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在今晚这个情景下,心里涨满了恨才迸出这么两声古人可怜的诗句。这时也许在什么芦苇的角落里,残荷的深密处,也有正在想家的人,听了这个声音,能忍得住不冲破他的眼泪,呜咽起来,还费了他的友伴许多唇舌才安慰下这颗颤栗的心?哪能不教我又想起你给我的题目“家”,并且猛然悟到了“家”的意义?“家”,我知道了,不管它给人多大的负担,多深的痛苦,人还是像蜗牛一样愿意背着它的重壳沉滞地向前爬。我好像忽然看清楚了什么东西,也像辛弃疾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第一节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4.联系文章分析第二段画线句写景的特色。(6分)
答:                                                                                          
                                                                                       
                                                                                                                                                                              
15.理解文章最后引用的辛弃疾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含义。(4分)
答:                                                                                          
                                                                                       
                                                                                          
16.探究本文寄予了作者哪些情思?(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19 题。
论发脾气
聂绀弩
听说世俗所谓的大人物中,竟有动辄发脾气的,拍桌子、摔茶碗,诸如此类。发脾气的时候面红耳赤,气促心跳,不但自己吃亏,样子也难看。大人物是要装得有威可畏,有仪可像的,竟肯以难看的样子示人,其中必有不得已者在。什么不得已呢?曰:生活上有不如意的地方。
人生活在社会里面,社会既存制度,是一种使有些人的生活如意,而另外一些人不如意的东西。就现制度说,如果是官,是上司、是师傅、是丈夫、是太太,就比较如意;是百姓、是下属、是徒弟、是妻子、是丫头老妈子,就大不如意。生活上既大不如意,容易动肝火,有发泄的机会就发泄,是不足为奇的。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本以为时乖运舛,为天地所不容;及至听见陆谦和富安的谈话,原来是这两位仁兄在谋害,怎叫他不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呢?
但,大人物在现制度下,应该是属于如意的一方面,为什么也发脾气呢?那是因为不如意的人发了脾气的缘故。不如意的人既然发了脾气,就对于现状不能不有或多或少的危险,促成社会的或多或少的变动。他们是不如意的,也就是贫困的、卑贱的、被侮辱;当然希望这变动,一变动,他们的生活就说不定有多少改善的可能。大人物和他们相反,他是如意的,即在现状之下,是富有的、高贵的、被尊崇;当然不希望变动,一变动,自己的生活就会改恶。纵然是大人物吧,要社会完全照自己的意思,一成不变,也难以办到,因为社会上真有人的生活不如意,而那些人又出奇地多;真有人在那里发脾气,而脾气又发得出奇地大。如果仍照自己的主观要求,以不变应万变,以少变应多变,以缓变应急变,以假变应真变,那自己倒很容易就变成日暮途穷,倒行逆施,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知是世界跟他开玩笑,还是他跟世界开玩笑。这是大人物之所以有脾气的根本原因。
凡发脾气,必定有对象,对象必定是人;如果对自己发,对草木鸟兽发,那只能算是发脾气的变种,不能列为正宗。同时,凡发脾气,必定是被发的对象哑口无言,或者连声谢罪。否则就是两人吵嘴、打架,而不能叫做某人发脾气了。如果这样,那就有许多人虽有脾气,也不一定有发的机会,百姓不能对老爷发,下属不能对上司发,徒弟不能对师傅发,妻子,尤其是下层社会的,不能对丈夫发,丫头老妈子不能对太太发,那些人多是直接蹂躏他们,使他们的生活不如意的,也就是正应该对之发脾气的,可是他们不能发,一发,生活就会变得更不如意。
百姓不能对官老爷们发脾气;反过来说,官老爷们却可以对百姓发,岂但可发,并且正是发的好对象。一边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边是“不怕官,只怕管”,什么人对什么人发脾气,什么人被什么人发,按部就班,毫不假借。三十几年来,政制有了若干改变,社会也有若干改变,但有些人,尤其是大人物之类,如前所述,本是不愿意改变的,他们的观念,也就真正毫不客气地没有改变。总还以为官是民之父母,某种地位,是古之帝王。自己成了帝王就要发帝王脾气;没有成为帝王,就忍受别人的帝王脾气。在君主行乎君主,在臣仆行乎臣仆,他们倒是两者都能适应的。加之社会既在变动,不如意的事本多,要拍桌、摔碗或者看别人拍桌、摔碗之类的事,就传到我们小百姓的耳朵里来了。从大人物常发脾气这事看来,莫非咱们这时代真要向前跨一步了么?
17.请根据文意概括大人物发脾气的原因。(6分)
答:                                                                                          
                                                                                       
                                                                                                                                                                          
18.理解“在君主行乎君主,在臣仆行乎臣仆,他们倒是两者都能适应的”这句话的含义?(6分)
答:                                                                                          
                                                                                       
                                                                                                                                                                                         
19.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举例分析。(6分)
答:                                                                                          
                                                                                         
                                                                                                                                                                          
七、作文(7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lor=]江苏省南通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迎南通二模考前辅导答案

1.【答案】A 【解析】B项dí dí zhé dī;C项hé  hài  hái gāi;C项jiàn  zhǎn jiān jiàn;  D项 shào  qiào  shào  xiè。
2.【答案】B   【解析】A项,搭配不当,“开展”与“数值”不搭配;C项句式杂糅,“对象是……”和“面向……”的杂糅:D项,并列不当,“食品”应删除。
3.B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4. D [解析]   A. “出奇不意”应为“出其不意”;B. “极至”应为“极致”;C. “大姆指”应为“大拇指”。
5.①。“②,③。”④,“⑤。”
6.(1)谍战剧、军事剧题材播出比重持续增长,言情剧、农村剧不断下降。(2分)
(2)提高言情剧创作质量,加大农村剧播出比重,不盲目跟风创作热门题材剧。(2分)
7.(4分)(1)铲除  (2)考虑  (3)回复  (4)迎接
8.(10分)(1)过了几天,(吴公)揭露出一个非常奸恶的官吏,把他流放到岭外,整个开封府极度恐惧。(3分)
   评分建议:发、股栗、语句通顺各1分。
(2)因此朝议的人才悔恨没有采纳吴公的建议,而使中原财力空虚国力枯竭。(3分)
   评分建议:由是、虚弊、语意通顺各1分。
(3)御史中丞根据《洪范》说大臣在朝廷上争论是不恭敬的事,所以雨没有顺应天时(而下)。(4分)
   评分建议:廷、肃、宾语前置句、语意通顺各1分。
9.(2分)遽 以 利 害 牒 河 东 / 移 书 庞公 / 且 奏 疏 论 之
10.(3分)①实为夷狄,反复无常;②自封名号,不可自削;③彼得其欲,不肯妄动。


[color=]参考译文:

吴公名育,字春卿。吴公处理政事简约严明。当初,秦悼王埋葬在汝州地界里,这以后应当跟随着葬在这里的子孙以及每年上坟的人络绎不绝,所以同宗之人、官员经常到这里来而成为州县的祸患。吴公在任于襄城,常常抑止这件事。因此,凡是经过他的治所的同宗之人、官员,不敢让打猎的鹰和狗侵害农田。他治理开封,首先惩治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的人,他说:“我有什么方法处理这些人,除掉为害的人罢了。”过了几天,(吴公)揭露出一个非常奸恶的官吏,把他流放到岭外,整个开封府极度恐惧。因此京城安定太平,法纪严明了。
正当元昊在河西地区叛乱时,契丹也趁空子毁坏盟约,朝廷处于多难之中。吴公多次向皇上进谏,献计策。自从元昊初派使者上书,就多有不顺从的话,朝廷急忙命令将帅出军,而且大臣们争着说元昊这小子立即可以诛灭。唯独吴公认为元昊虽然名义上是拱卫王室之臣,而实际上只是边远的少数民族,他归顺反叛反复无常,应该示意他们不值得责罚,把他们放在一边(置之不理)。况且他已经僭越名号(指自立西夏国),在他的族人面前自夸,一定不会自己除去国号,来在自己的部落面前自取其辱,只可以趁这个时机赐给他国主的封号。而且按照旧例,他得到他想要的,应该不会轻举妄动。然而当时皇上在必须讨伐这一政策上正意志坚决专一,所以大家都认为吴公的建议不对。这以后出兵征伐了很久也没有收获,而且元昊也悔过自新,皇上为此免除了他的罪过,最终让他做夏国国君。因此朝议的人才悔恨没有采纳吴公的建议,而使中原财力空虚国力枯竭。
庆历五年三月,被授予参知政事一职。和贾丞相在皇上面前争论,皇上的近臣和朝上的人都害怕得变了脸色,吴公海上不停的争辩,不久才说:“我之所以争论,是因为职责;但是(如果)我的能力不能胜任(这个职责)的,希望罢免我的职位,(我才)不敢争论。”皇上考虑吴公的耿直,就再让他担任枢密副使。过了一年多,发生旱灾,贾丞相被罢免。御史中丞根据《洪范》说大臣在朝廷上争论是不恭敬的事,所以雨没有顺应天时(而下)。于是同时罢免了吴公,吴公凭借给事中的身份做许州知州,后又做蔡州知州。蔡州过去盗贼很多,吴公根据法令,为百姓制定了五保制度并精简其条文,百姓对此感到便利安适,盗贼被平息了。
自从吴公被罢免后,皇上多次对大臣说吴某人刚强正直应该任用,常常邀请他,他总是称病不到,于是皇上征召他回朝任职,他开始在宫内担任侍讲。庞丞相在河西任经略,和西夏人争麟州边界,匆忙地在白草(地名)修筑栅栏。吴公认为不先订立盟约而急忙筑城,必定会制造麻烦。立刻以利害关系写文书到河东,并递送给庞公,而且向皇上上书谈论此事,但都没有收到回复。不久西夏人果然侵犯边境,杀了猛将郭恩,庞丞相和他的将校十几个人都因此获罪,麟、府于是处于危急之中。吴公之前任职于河南,一个月后就离开了,河南人一直思念他,听说他又来了,都欢呼着在道路上迎接他,唯恐落后。他去世时,河南人都聚在一起为他而哭。
吴公享年五十五岁,在嘉祐三年四月十五日死在任上,皇上下令停止上朝一日。
11.(1)【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描绘了秦川沃野千里渭水东流如白练的锦山秀水的美丽画面(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和诗歌画面的描绘,难度较低。
(2)【参考答案】“岭花”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所谓断肠枝,而作者却说它断肠,此是“无理”,而“岭花断肠”只是因为作者是个断肠人,深刻地传达作者对失官还乡时的郁结。  
【解析】赏析本题,只要找出本句的“无理”在何处,妙在何处即可。“无理”一般指不合自然规律,“妙”一般指传达情感。
(3)【参考答案】乐景衬哀情,首句描写锦山秀水的美丽图景与下文断肠人的悲伤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景结情,尾句“岭花断肠”含蓄隽永。
【解析】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有多钟,如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情景分写等等,需要联系诗歌写景句逐句分析。
【赏析】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诗人晚望于此,有感而吟此诗。
此为缘景遣怀诗。全诗二十八字,并无惊人警语,而自有一种形象意蕴,令人荡气回肠,原因在诗人惯用的以乐景衬哀情的对比反衬手法,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挥。起句写美景,景美得扑面而来,结句写愁肠,肠愁得寸寸欲断。同一诗境,效果迥异。其中的玄机就在于“莫来好”三字,这三字导入一种闲愁美,哀伤美。乐景固然给人以美感,哀景同样给人美感。在特定的诗境下,先乐后哀,乐中生悲,会使诗味浓郁,咀嚼甜美。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川,平川。“秦川”,指秦岭以北古秦地,即今陕西中部,渭水流域大平原。诗人登上骆谷,晚霞似锦,残阳如血,远岭近峦,浓妆淡抹,眼前展现一幅锦山绣水的美丽画面。“如画”二字把莽莽苍苍的辽阔秦川描绘得斜阳掩映,沃野千里,平畴闪光,丛林生辉。这是广袤的大景。“如丝”二字又把浩浩滔滔的东流渭水状写得长河落日,浮光耀金,万丈白练,飘浮三秦。这是绵长的远景。大景与远景交错,山光与水色竞美,蔚为壮观。然而这些美景都是诗人站在骆谷“一望”中摄取的,又是在辞帝京、返故里的背景下“一望”见到的,句中特着“去国还家”四字,隐隐透露了诗人是失官还乡,因而被壮丽河山所激发的豪情,一刹那间又被愁怀淹没了。下两句便将此情毫不掩饰地抒写出来。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是说王孙出游,乐而忘返,辜负了家乡的韶华美景。韩琮反其意而用之,借“公子王孙”来指代宦游人,实即自指,说自己这次“去国还乡”还不如“莫来好”。对于遭逐沦落的诗人,这种心境是可以理解的。《汉乐府·陇头歌》之二所写“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正可移来为韩琮写照。韩琮的诗情正是由此歌生发。他虽面临如画如丝的秦川渭水,心里只觉得“岭花多是断肠枝”了。据历史记载,韩琮被石载顺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怎不倍增其断肠之慨!
“莫来好”是与“断肠枝”相因果的。本来“岭花”并无所谓“断肠枝”,只因作者成为断肠人,“岭花”才幻成了“断肠枝”。断肠人对断肠枝,自然不如莫来好了。
12.【参考答案】(1)塞上燕脂凝夜紫     (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飞湍瀑流争喧豗
(5)乱石穿空            (6)伤心秦汉经行处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8) 循序而渐进
13. 【参考答案】作者用多个疑问写出对于“家是什么的”给自己的困惑,(2分)为下文带着这些困惑出门做铺垫,同时也呼应文章结尾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等多方面来考虑。
14. 【参考答案】由高到低,先写天空再写湖上(2分),连用比喻,把月亮比作铁饼、护心镜;把树影比作岛屿(2分),生动形象了写出的中秋之夜月圆如镜、月色皎洁的特点(1分),语言优美(1分)。
【解题思路】这道题要求考生从写景的角度、修辞,以及整个语言的风格角度思考。文段中涉及到比喻修辞格。可先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组织答案。
15. 【参考答案】家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只是没有用心发现而已,以至于苦苦地寻找。(2分)也许在某一天不经意的一瞬间,我们就会突然发现家原来就在自己的心中。(2分)
【解题思路】需要理解含意的句子,在文中某个局部,或为起句,或为结句,大都表明了作者的某一体验,某种见解,命题人要你理解的常常不是该句本身,而是产生这种体验或见解的缘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结句,要综合全文问答,“他”是指家。联系辛弃疾词句的意思不难得出答案。
16. 【参考答案】将没有“开化”之先的人们的固定的家和现在渔民移动的家进行对照,表达了固守家园的人对于家的情感——安逸、苦恼;即将离家的人表达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迷惘之情。已经离家的人趁中秋之夜表达着对于家乡的思念的悲伤之情:家即使是负担,我们也无法割舍。(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解题思路】本题为探究题,要紧紧联系内容进行探究,情思即情感和思考,挖掘每一段的哲理句,总结句。
17.【参考答案】①直接原因:不如意的人发了脾气。对于现状有危险,会促成社会的变动。而大人物则不希望变动,一变动,自己的生活就会改恶。②根本原因:大人物如照自己的主观要求,以不变应万变,很容易就变成日暮途穷,倒行逆施。
【解题思路】找准答案有效区域。根据第三段开头“但,大人物在现制度下,应该是属于如意的一方面,为什么也发脾气呢?”可知此题答案在此句话的后面,分层后加以概括即可。
18.【参考答案】一那些大人物身份是君主时就向臣仆发脾气,同等,一旦易位便反过来,他可以接受上司的发脾气,(3分)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社会君与臣、官与民关系的本质矛盾。(3分)
【解题思路】“句不离段”“瞻前顾后”,根据画线句子的前句“自己成了帝王就要发帝王脾气;没有成为帝王,就忍受别人的帝王脾气”可知,大人物对身份的界限拿捏得非常到位。
19.【参考答案】①对比论证,如文章第二段把生活如意者与不如意者的人进行对比纵向对比,文章最后一段把大人物是臣仆接受别人发脾气和是君王时发别人脾气的横向对比一对矛盾体后,便列举发脾气的各种人等层层递进,形象鲜活②例证,如,第2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证明“生活上既大不如意,有发泄的机会就发泄,是不足为奇的”的观点。
【解题思路】本文逻辑严谨,文字生动,从第二段到结束处处对比法,反衬法,例证法,层层递进,形象鲜活。所以很容易找出实例。
20. 【写作指导】
材料涉及到“老人”“年轻人”“胡杨树“等几个对象。
①从“老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无碍”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②从“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全被风刮倒”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③从“胡杨树如何才能抵挡沙尘暴”这一点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3 01: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