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吉林省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2-17 21: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吉林省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color=]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由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下列表述的内容,对“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 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  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 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 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 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邡。邡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邡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宗雅已知朴    雅:向来、平日  B.非独当世之务   独:只有                    
C.数顾大臣问治道  顾:顾虑        D.过故相李谷第   过:拜访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明敏而多材智”的一组是(   )
①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②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
③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           ④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⑤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   ⑥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历法等,还善于搞城市建设,将京师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C.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世宗征伐并州回来后,王朴最终被提拔为枢密副使。
D.王朴视察汴河口,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世宗伤心地用玉钺触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5分)
                                                                                 
                                                                        
(2) 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建业
丁开
谁遣凄凉满眼中,蘋花渺渺又秋风。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纵有千人惟诺诺,本无百岁更匆匆。
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注】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后。诗人途经建业(今南京),有感于它的残破荒芜。
8.首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找出来并赏析。(5分)
9. 赏析颔联诗人表达感情的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先帝知臣谨慎,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5)艰难苦恨繁霜鬓,                           。
(6)                         ,只是朱颜改。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特立独行梁漱溟
梁漱溟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这是一个直道而行的狂士,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是一个重视行动的仁者。在中国人利用一切思想资源来追求个性时,粱先生已经实践了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但遗憾的是,我们绕过了梁先生。这不是粱先生的悲剧,而是我们浮躁社会的悲剧。
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小组讨论会上,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一个公开场合,梁漱溟被毛泽东批得一无是处。自此梁漱溟深居简出。文革中,他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1972年毛泽东生日那天,梁漱溟把尚未出版的《中国——理性之国》手抄书稿送到中南海作为寿礼。这并不代表梁漱溟臣服了,他在人格上始终是平视对方的。
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90岁高龄的他却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指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这是一位世纪长者的直言。粱先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尊重,甚至应该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走近梁先生,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给我们示范了一种在中国文化中极为稀有的人格:我们的社会总是压抑人的个性,我们自身也会背叛曾经有过的自尊自强,转而依附,随大流。梁先生却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自己的思考人生,在时代变迁中直道而行。
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支配着中国知识精英,梁漱溟却坚持自己的思考。1921年,他发表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以极大的勇气批评“向西走”不对,宣称他就是要“向东走”。他没有把中国经典悬置起来,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要么欠缺西方知识,要么排斥中国经典,要么对佛教文化想当然,甚至不少人以为只有科学或西方社会学科教授的,才称得上知识。
1973年底,全国兴起“批林批孔”运动。在学习会上,人人要“表态”,梁漱溟一直沉默不语。众人追问他对“批林批孔”的态度时,他说“我的态度是不批孔,只批林”,这番话引起了对他的大规模批判。l974午9月,对梁历时大半年的批判会告一段落时,主持人询问梁漱溟对大家批判他的感想,梁漱溟脱口而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主持人勒令他作解释,梁漱溟说:“‘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招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梁澈溟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他的独特曾被视为迂腐,但他并非不近人情。他一生从不坐人力车,因为年轻时碰见一个老人拉人力车,内心感到痛楚难忍。梁漱溟好布施,他自己花销少,却经常接济别人。后来成为哲学家的唐君毅,就收到过梁漱溟托人带给他的5元钱。
晚年,梁漱溟苦于络绎不绝的访客,亲自书写了“敬告来访宾客”的字条,上写:“漱溟今年九十有二,精力就衰,谈话请以一个半小时为限,如有未尽之意,可以改日续谈,敬此陈情,唯希见谅,幸甚。”有心人看出,那“一个半小时”的“半”字,是后来加上去的。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梁漱溟说:“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他做到了自己所说的,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去世,享年95岁,他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累了,我要休息!”
(有删改,作者余世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梁漱溟先生虽然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却成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被人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B.在许多中国人运用各种方式来追求个性时,梁漱溟先生差不多做到了个性十足,实践着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
C.梁先生没有像一般中国人一样欠缺西方知识,排斥中国经典,对佛教文化想当然,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
D.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虽然遭受了大半年的批判,但梁先生认为“匹夫不可夺志”,仍然坚持反对“批林批孔”的观点。
E.梁先生的品格与言行,使他成为社会永久信赖的人;临终的话“我累了,我要休息!”表明他终身都在为华夏民族尽力。
(2)梁漱溟“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在文章中有哪些表现?请简要说明(6分)
(3)文章说梁漱溟先生是“重视行动的仁者”,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说的原因。(6分)
(4)梁漱溟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在他身上有许多言行品格值得我们去学习,请你从“治学”和“做人”等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8分)

                       

[color=]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重庆女孩虐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震惊,许多人在讨论、谴责。从中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一鳞半爪,此事件折射出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应引起高度的关注。
B. 美国部分民众8月28日在首都华盛顿集会,呼吁美国政府不要对叙利亚滥用武力,称这种行为师出无名,只会劳民伤财,叙利亚需要和平。
C. 一些落马的的贪官,曾经占用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开百万豪车,住千万别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D. 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对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求全责备。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近日,长春市南湖公园内的30余组雪雕作品已接近完工,形态各异的雪雕成为“北国春城”的一道美景,深受市民所喜爱。
B. 记者从支付宝方面获悉,截至17时,全国共有近60万人次使用支付宝购买火车票。当中,长春乘客用支付宝购买的就超过4100人次。
C. 在曾经的高一高二的学习中,我们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因为我们还要面对高三的最后一搏。
D. 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有着20余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省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她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有了风景,有了诗情,有了意象,这种美好就足够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让人品味,让人沉湎。
②在中国诗歌里,还有意境。
③景物与人心,一静一动,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乃至融合。
④就是林语堂说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
⑤什么是意境呢?
⑥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构成一个流动的空间。
A. ④②⑤①⑥③   B. ④⑤③⑥①②
C. ②④⑤⑥③①   D. ②⑤④③⑥①
15.根据下面的短文,给“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5个字(5分)
汉阙、白鹤梁、张飞庙和石堡寨号称三峡库区“四大国宝”。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在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门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缺的,古人便称之为“阙”。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巳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
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描述这幅题为《扶不起》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6分)

谁扶谁遭殃

被家属诬陷成
肇事者咋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lor=]吉林省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下列表述的内容,对“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 《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 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B项,原文说“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C原文说“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几乎没多少影响”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是解释文化影响衰减现象出现的原因。
2、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C )
A. 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 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 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从原文表述来看是说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说法绝对。B因果倒置,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D《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错。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B )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 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 接力作用。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答案:
4  C (应为拜访、看望)      
5.D  (②说的是世宗,与王朴无关;⑤世宗悲痛,说明两人关系密切。不能作为王朴明敏才智的证明;⑥是说人们对王朴性格刚毅果断的反映。与王朴明敏才智无关)
6. C (是征讨淮南后,不是并州,征讨后最后被提拔为枢密使)
7.(1) 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犯上作乱,应该把提倡文化道德放在首位。(“欲”“僭乱”“以为”各l分,句子大意2分,共5分)
  (2)王朴性格刚毅果断,又被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能超过他。(“见信于”翻译出被动句特点1分,“难”“莫”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依附于汉枢密使杨邠。杨邠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佑)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邠作为大臣,和将相的是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扬邠回到家乡。
    周世宗(柴荣)镇守澶州时,王朴担任节度掌书记,周世宗即位,.王朴又改任比部郎中。周世宗刚即位,锐意征伐,排除众议,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旻,回来后更加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天下的志向。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因之道,选拔文士徐台符等二十人,让他们写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王朴就在被选的行列中。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叛乱,应该先修德,收买民心。只有王朴认为江淮地区可以首先平定。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有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太事,都合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显德(周世宗年号)三年,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加封他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又升枢密使。
    周世宗时期,对外征讨,对内修订法度。王扑聪明,才智很高,不只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巧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格刚直果断,又被周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周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现在京师的情况,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无法更改。他上奏的用兵方略,也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在最后灭亡。”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一样。
显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时年五十四岁。周世宗亲临了他的丧礼凭吊,用玉馘敲门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追赠王朴为侍中。
10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濯清涟而不妖(3)别有幽愁暗恨生(4)飞湍瀑流争喧豗  (5)潦倒新停浊酒杯 (6)雕栏玉砌应犹在
8.“遣”字传神,“使、令、让”的意思。(“满”也可)(2分)说明建业的残破荒芜是人为的,是蒙古军的铁骑和南宋统治者的昏庸造成的。(3分)
9.颔联将建业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2分)南宋王朝的领土十分广阔,建业的地势也相当的险峻,现在却落得个“社稷空”的下场,(2分)表达了诗人对元朝统治者的抗议之情和对南宋昏庸君臣的无情鞭挞。(2分)
11.
(1)选A得3分,选E得2分,选B得1分。C、D不得分
解析:B错在差不多C原文是“要么”,表示选择关系, “没有什么文化”不对,D不反对“批林”,只反对“批孔”。
(2)梁漱溟“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在文章中有哪些表现?请简要说明。
答案:①他作为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与见解。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新文化运动后他坚持自己的思考,他发表著作宣称就是要“向东走”。“批林批孔”运动中面对对他大规模的批判,他“匹夫不可夺志”的阐释体现了他深度的思考。②他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深居简出,默默忍受着寂寞与孤独。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公开场合被批得一无是处。文革中,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③他宽容的态度和不随大流的立场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善于反思,善于担当;“批林批孔”运动中,他的立场明确“不批孔,只批林”。面对对他大规模的批判,他“匹夫不可夺志”的阐释体现了他深度的思考。
(3)文章说梁漱溟先生是“重视行动的仁者”,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答案:①受到毛泽东批评,但在毛泽东逝世后,没有批评攻击毛泽东。②富有同情心,不坐人力车。③好布施,常接济、帮助别人。④仁厚,体谅他人。晚年被访客所苦,书写的“敬告来访宾客”的字条,将谈话时限,由一小时改成一个半小时。(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4)梁漱溟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在他身上有许多言行品格值得我们去学习,请你从“治学”和“做人”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答案:治学上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比如:对待中西文化,不随大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新文化运动时期有自己的思考,认为文化应该“向东走”,反对当时流行的“向西走”;在做人上宽容善待别人,与人为善,比如:对待有权势的人,平视对方,体现出人格的独立。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他却反省自己,客观对待当时的事。更多从对方角度思考,善解人意。比如条子上后加的“半”字。或自圆其说,合理就给分。
12.答案:C
A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若隐若现,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的。(此题虐童事件作为折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符合语境。)
B师出无名:是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泛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此题美国对叙利亚出兵没有正当理由,引发民众不满,所以符合语境。)
C一饭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不符语境)
出处:汉韩信少贫,在淮阴城钓鱼,有漂母见其饥,饭之。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称受恩重报为“一饭千金”。唐沉亚之 《旌故平卢军节士》:“夫举食於人,当渴 饥之望也,一饭千金,未足者不能十金。”
D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齐全。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注意后面不能加宾语,此题符合语境和语法)
13.答案:B
A杂糅,改为“深受市民喜爱”或“深为市民所喜爱”(“深受…喜爱”与“为…所喜爱”杂糅)
C关联词误用,“高一高二”是过去时,“取得了一些成绩”是已经证实了的事实,“即使”表示假设,“即使”改为“虽然”。
D语序不当。定语语序不当。改为:王老师是吉林省实验中学一位有着2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老师。(定语语序:领属性的词+数量性的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性质的名词+中心语)
14.答案:D
15.
答案:阙是古代修建在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祠庙、陵墓前的左右各一、中间通人的楼式建筑。
分析:这段文字中“像两座小楼阁”就是对“阙”这一事物的形象化描写,运用比喻修辞,使“阙”的形状更加具体可感,易于理解,但不是“阙”的本质属性,应剔除。当然,这段文字对“阙”的全面介绍中,还包含许多其他类别非本质属性的信息。
16.
内容:题目是《扶不起》,图中一位老人摔倒在地,而不少旁观者无人搀扶,担心反被诬陷,有的想:“不敢扶”,有的想:“谁扶谁遭殃”,有的想:“被家属诬陷成肇事者咋办?”
寓意:扶老人反被诬陷,伤到的不仅是老人自己,还有世道人心。(标题、老人、旁观者描述各一分,共3分)
注:(1)讽刺那些不尊重他人生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理,这是道德滑坡,缺乏正义感、责任感的表现;(2)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法制不健全,让救助者产生后顾之忧。(简单描述者0分、有思想1分,多角度思考2分,能揭示问题根源如漠视生命、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观点即可3分)
17.
写作点拨;
  材料类话题作文的审题,第一步是“整体感知”,就是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寓意。阅读本段材料,有两个方面的提示必须抓住:一是“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这句话,它是理解材料中心寓意的线索,橘子有大有小,有酸有甜,就是提示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求本法”,抓住材料的本质即材料的中心寓意,人生有顺利有坎坷,有挫折有失败,有如意有不如意,有句常言不是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嘛;另一提示是“一些人” 会“抱怨酸”、“抱怨小”,“而我 ”“庆幸它是甜的”、“感谢它是大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方面的提示一结合,中心寓意就出来了,人生状况不同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要想活得轻松快乐,只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这就是这则材料的中心寓意。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大而甜的橘子,但那只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绝对的完美。这就要看我们怎么个活法,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手中的橘子。蔡先生拿到酸的庆幸其大,拿到小的则庆幸其甜。他的做法充满了智慧,而这样的人生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无数个这样的橘子,蔡先生的做法对我们来说犹如一剂良药。倘若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万事万物,则我们连一个橘子也拿不到。因此我们不能奢求人生,不能抱怨生活,相反,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这并不算漫长的人生。
    审题立意方面,①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②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这两种为最佳立意。
【例文荐评】
面朝阳光,春暖花开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过,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橘子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的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庆幸它是大的。
是啊!上帝常常在不经意间开了你一个玩笑,也许,他累了,所以世界上多了那么多不完美和缺陷,他给了你大橘子,那却是酸的,他给了你甜橘子,那却是小的。于是,世界上有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快乐,有人悲伤......
但我始终认为,上帝是公平的。藏在阳光下,背靠阳光,你看到的将是一片阴影,面向阳光,你看到的将是一片光明。不变的是阳光,但是你的改变,却收获了不同人生。
李白,曾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踌躇满志,也曾苦心抑志写《清平调》以取悦贵妃圣主,曾在堂堂王宫之上让高力士拖靴磨墨,也曾在玄幻梦境之中,任思绪飞扬天姥。可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黑暗的官场不容傲骨天成的他,然而他在酸楚中却仍活得很“甜”,寄情千山万水之间,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纵使才华无处伸展,却仍书写了半个盛唐。
司马迁,他的人生是酸的,一句好心的劝告却反而受到宫刑。但是他并没有让自己一直酸下去,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让自己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
我想,他们生活在酸楚的社会中,他们改变不了,但是,他们应该是甜的,因为他们改变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活着而活着。李白也好,司马迁也好,他们都靠着阳光,带来了历史的光明。
是的,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给人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天空一直是光明的,人生就是有酸也有甜。但是只要你从酸中体会出甜的味道来,那么成功永远是属于你!也许你感伤花在最美丽的时候凋谢,也许你曾遗憾自己空有美丽的躯壳而无才学,但是只要从今天开始,面朝阳光,你就会收获甜甜的味道!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遗憾,也是一种美
     拿到大橘子的人嫌橘子酸,拿到甜橘子的人嫌橘子小。酸、小相对于大、甜来说确实是一种遗憾。“橘子理论”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应该学会满足,同时也折射出了另一种价值观:遗憾其实也是一种美。
     人生犹如长河奔流,或湍急,或舒缓,时而风和日丽,时而雷电交加,总会激起无数的波纹。朋友的离别,家庭的不和,学习的困惑,工作的失误以及许许多多希望之灯的熄灭,我们都会有怅然若失的遗憾。但就是在这些事与愿违的遗憾里隐伏着许多生命的契机,诱发你的灵魂,启迪你的心智,激励你的追求。
     诗人顾城曾经说过:“黑夜我给了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啊!遗憾就恰似夜幕里蕴藏着光明,阵痛中将诞生新的生命。在遗憾里,我们不是可以尽情地去领略和体味人生之旅的曲径幽深和风云难测吗?
生活里没有遗憾,会变得单调乏味;人生没有遗憾后的觉醒,便没有希望,没有对未来鲜花般的憧憬,不是吗?登山而未见日出,你感到遗憾,但云雾缭绕,烟雨缠绵,山峦秀峰,似娇羞的莲花时隐时现,你又会涌出一种别样的情绪,别样的感触,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诗的境界,你又会神思飞越,独领宇宙的空灵洒脱,不是吗?
     我们遗憾维纳斯的断臂,但在这遗憾里,我们一任想象的彩蝶尽情地飞舞,而心灵深处则生长出无数美丽的遐思;我们遗憾鲜花的凋谢零落,但在这遗憾里,我们加倍地吮吸花的芬芳,更加珍视春天的温馨美丽;我们遗憾人生的短促和人世间的离愁思绪,但我们更加热爱生命,拥抱生活,呼唤爱情,珍重友谊,使人生丰富多彩,便更有千种风情……
     生活之树常绿,希望之灯不灭,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它们构成社会、人生、自然最壮美的华章,而遗憾是生活中的一副清醒剂,是希望的一块孕育地,是出征时的一种鞭策。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会进步,也正是因为有了遗憾;我们遗憾煤油灯气味太浓,于是有了电灯;我们遗憾自行车太慢,于是有了各种机动车;我们遗憾报纸传播的信息有限、太慢,于是有了网络;我们遗憾……正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正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人生的不懈追求,翘首渴望;正因为有了遗憾,我们的民族才会自强不息,奋进不止;也正是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转基因产品,说不定哪一天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橘子都是又大又甜的呢!
     遗憾,也是一种美!

云在春天水在瓶
    故事是这样说的。其实什么样子的橘子不是橘子呢?只不过人心不足,这山看着那山高,总想拥有更好的东西罢了。
    静下心来想,橘子虽酸可是分量大,小一点的还很甜,不是各有所长,皆有可取吗?世间本无完美之事,只要懂得欣赏,略有缺憾的人生岂不是更加美好?
    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每看到什么事务,总是更容易看到它的不足的甚至夸大它的效果。那些已有的美好我们总是视而不见,觉得理所当然,总是奢望更好的。当然,人是应该有所追求才会成长,但也不要有过分的奢望,须知自然与人生总是这样,当它为你关上一扇门,他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然而二者往往难以全,但这却完全不影响人生的美好。
    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更有孙子膑而作兵法,无一不是为难重重。无一不是成果累累。试问,谁人人生无缺憾,月总有阴晴圆缺,却也掩盖不了她清丽的容颜,挡不住众人羡慕的眼神。人生,因为缺憾,而更具挑战,缺憾让人生美丽。
    君不见,昭君和亲,扎根塞外,黄沙狼烟千里之地,如此恶劣的环境对于她又何尝不是一种唐突与缺憾?然而,这稚嫩的肩膀却担上了和平的重任,绝代芳华香飘大漠,泽披万里,短暂的人生也因此升华。人生,因为缺憾,而更具深度,缺憾让人丰富。
    从来有得必有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一定会各有所得。没有完美的世界,亦没有完美的人生,这世间,缺憾是必然的。然而,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欢乐无穷,而又悲苦欲绝,人生便是如此,就看你从哪个角度欣赏,开对了窗,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那么,调好焦距,选对角度,屏住呼吸,让我们倒计时——一、二、三。看!
    看着世界,原来如此美好。
    看云在春天水在瓶,各有各的姿韵,各有各的美丽。懂得欣赏的人自有主意。

换一种角度
  有一个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开伞店,小女儿开洗衣店。阴雨连绵,她忧虑小女儿的衣服晾不干;丽日晴天,她又担心大女儿没有生意。就这样,老太太整日忧心忡忡,闷闷不乐。后来,在一位智者的点拨下,她终于笑逐颜开,下雨天,老太太为大女儿生意兴隆而高兴;大晴天,她又为小女儿顾客盈门而欣喜。原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你哀叹辛苦又心苦的时候,只要变换一下角度,灵智与心绪便被开启,快乐竟然如此简单又实在。
  生活中少不了烦恼、痛苦和遗憾,比如爱人背弃、亲人离去、工作不顺、事业受挫、生意每况愈下……倘若长期苦着一张脸,无所适从,必定身心疲惫,一蹶不振。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去思索,不难发现许多机会:有离别就有相聚,有忧伤就有喜悦,有失败就有成功,有阴霾满天就有阳光灿烂。失败算什么,成功固然可喜,失败未必可悲,它正是一种锻炼和考验;事业受挫算什么,前进的路上并非铺满鲜花,还遍布着荆棘与疾风骤雨;爱人远去算什么,情感失落可让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从而走向成功;受点侮辱算什么,权当别样的教诲,点燃你奋斗的火炬。五彩斑斓的世界,有许多失意不经意与你邂逅,也有许多舒畅的境遇不期而至。换一种思维方式看问题,富贵有其缺陷,贫穷有其踏实,美丽有其不安,平淡有其悠闲。阔居广厦者的梦丝毫不比蜗居陋室者的甜美,因为贫困不过是社会历史现象,并不代表羞耻。家产万贯的富翁与一贫如洗的乞丐,两者的幸福内容也许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谁能说强悍的外表下面不是一颗病态的怯懦的内心?谁又能说企图征服和扼杀一切的人,他自己的心灵不被屠戮?从这个角度观察,让自己处于比较欢喜的情绪,自然躲开了那些让人厌烦的状态,过简单纯净的日子,是多么开心快乐啊!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生活往往不是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坏,在你得到一些的时候,也会失去一些。生命的多姿多彩常常令人瞠目结舌,也许你要的不多,有一朵花就知足,可就这么一朵,却也是踏破铁鞋无处寻觅。然而,命运又叫人无暇难过,假如你农耕桑田,想一想餐菊的隐士,展眉喜目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假如你踽踽独行,思一思吐霞的诗人,凝神洗耳听“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峰回路转处,或许你能意外地收获一大束鲜花,芬芳四溢,回味无穷。
  换一种角度过生活,庆幸小橘子的甜,感谢酸橘子的大,小情小调也安稳,随遇而安亦智慧,活得坦然而轻松。

凡事感激
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一个观念决定一种态度,一种态度决定一份思想,一份思想影响一个信仰,一个信仰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百年巴金曾说过:“生活是一股激流。”而冰心奶奶却言:“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人生一世,从呱呱落地开始便如电视的现场直播,没有预演更无所谓重拍。在遍布荆棘与香草的人生路上,我想若能怀揣感激,一切便都在意料之中。
台湾一知名漫画家蔡志忠说:“人生就像橘子,有的大却酸,有的小而甜;一些人拿到了大的就抱怨它酸,一些人拿到了小的却埋怨它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激它是大的。”看似浅近的一席话却蕴含着一份睿智与难得的胸怀和见地。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观——凡事感激。
这种人生观阐述着人生中的取舍与方向,态度与去向,告诉我们生活中应该多一份感激,少一些计较。凡事感激,凡事包容,凡事欣悦,凡事赞美。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美丽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这段歌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恐怕歌曲后那坚强的灵魂就鲜为人知了。一个脆弱的生命在与病魔的顽强斗争中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上帝给了她一个苦涩的橘子,她尝遍了辛酸后,却依旧笑容灿烂,她离开了,留给人世的却是“感激”——感激生活。宛若一支活出坚毅与品性的丁香花,清香溢满乾坤,我们仿佛听到她喑哑的声音在吟唱:
“感激陪伴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友善;
感激离开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独立;
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助你度过难关;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坚强;
感激相信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诚实;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成长;
感激扶起了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站立;
感激绊倒了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如果生活中你凡事感激,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打败你呢?”
凡事感激,即便是折了翅的飞翔,也要感激着满怀信仰,因为有太阳在前方;凡事感激,即便是失去了帆的远航,也要感激着乘风破浪,因为有海洋在心里。
学会感激,即使是险象横生的荆棘路,也能从心底流泄出承载希望的香草山!

换种眼光看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可能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只要我们换种眼光,你会发现事物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样。                           
—— 题记
换种眼光看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一个许多人听起来都害怕的字眼。失败是大多数人拒之门外的讨厌过客。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失败在人生成功道路上的重大作用。没有数以万次的失败,怎么会有成功时刻的喜悦。有人曾经问过爱迪生:“你怎么实验了1300多次,失败了1300多次,却没有放弃灯泡的研究呢?”爱迪生笑着回答说:“我不后悔,最起码我知道了13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也就是说,我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在别人看来数以千计的失败是可怕的,痛苦的,而在爱迪生眼里,失败是有价值的。正是这么多次失败的积累,最终爱迪生发明了灯泡。换个眼光看失败,失败将成为我们成功的催化剂。
换种眼光看母爱——“打是疼,骂是爱。”“你这小孩怎么这么不听话,叫你别到小塘里去游泳,你非要去,看我不打你一顿,给你长点记性。”隐约记得小时候被妈妈这样训过,那时不懂事,在我心里,妈妈是在故意找我的茬。即使在今天,也有人对这种方式的母爱表示质疑。但在我眼里,这是一种特别的爱。这种爱也许更质朴、更真挚,这种爱让我更感温暖,这种爱让我时刻注意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在这种爱的阳光的沐浴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换种眼光看事物,你将得到全新的认识;换种眼光看事物,你会发现事物不像你想的那么糟糕;换种眼光看事物,你会发现成功原来并不是难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1 06: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