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0 2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 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将子无怒,            。(《诗经·氓》)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3)            ,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4)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游爱莲亭记
[清]邱  兢
郡①之北郭有水滢然,曰萧湖。湖之北,舍舟步行,不五六里,曰后湖。湖与运河止间一堤,南始伏龙洞,北抵钵池山,东绕盐河一带,周环约十数里,淮之胜境也。余生长于淮,未获一至其地。
癸巳秋七月,溽暑初伏,凉风暂起,买舟于菰蒲曲之港口。菰蒲曲者,水南程先生别业,切近伏龙洞者也。舟行数十弓②,左转石桥,云景波光,千顷一碧。济南大明湖、杭州西子湖,向之叹为澄涵沱澹者,仿佛遇之。于是载沉载浮,与波上下,推篷四望,旷然神怡。钓艇横烟,遥歌断续,菱汊也;蔬篱茅茨,数家掩映,蒲洲也;禅林道院,隐隐丛丛,柳湾也;绿树红桥,蔼蔼宛宛,爱莲亭也。亭四面皆种莲花,故因以名,风景清绝,冠全湖之胜。阎省庵题联句云:“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渔歌。”盖实景也,亭虽小而杰出于湖中。甫登舟遥望焉,以为即之甚易,乃度渔梁③,穿荻港,沿荇田,凡经数十转,而后得造斯亭。亭后为般若寺,僧闻客至,出迎,延坐于清风阁,饷以雪藕。解衣盘桓,俯仰流连,见夫水鸟拍波,游鱼唼藻,不禁喟然叹曰:“物之乐其乐也,如是乎?殆移我情矣!”
久之,扣舷沿旧路而返,偕游者曰:“湖之胜在爱莲亭,钵山之胜在景慧寺,由亭诣寺,直一苇航之耳,盍回舟为薄暮游?”舟子曰:“时不及矣!”遂止。
嗟夫!世之鹿鹿④尘途者,其于某水某邱,虽在故都,至老不能识焉,况侈宇宙之大观乎?然则余今之获游于此,亦非偶然,故不可以不记。
(选自《中国游记散文大系》)
【注】①郡:指淮安。②弓:古代计量单位,六尺为一弓(一说八尺)。③渔梁:筑堰围水捕鱼的一种设施。④鹿鹿:即“碌碌”。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湖与运河止间一堤            间:间隔
B.甫登舟遥望焉                甫:刚刚
C.延坐于清风阁                延:邀请
D.直一苇航之耳                直:遇到
3.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作者船上所见之景的一组是(3分)
①溽暑初伏,凉风暂起
②蔬篱茅茨,数家掩映
③禅林道院,隐隐丛丛
④绿树红桥,蔼蔼宛宛
⑤亭虽小而杰出于湖中
⑥见夫水鸟拍波,游鱼唼藻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爱莲亭是一处美景,位于萧湖之北的后湖,因亭的四周都种莲花而得名。
B.后湖澄澈浩渺,堪比大明湖和西子湖,却少有人至,可见世人重名轻实。
C.作者在描写优美湖光山色之后,告诫世人不要因为忙于俗务而错失美景。
D.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将作者一行游览途中的多个景点描绘了出来。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风景清绝,冠全湖之胜。(3分)
译:                                                                     
(2)凡经数十转,而后得造斯亭。(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①
[唐]白居易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②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刘二十八:即刘禹锡。②青云:指高官显爵。
(1)首联如何表现初夏的特点?请简要说明。(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高家捉鬼后的第二天,觉新去看祖父,祖父一反常态,温和地和他说话,要他把觉民喊回来,希望赶快把冯家的亲事办了。(《家》)
B.吴荪甫和孙吉人、王和甫组建益中信托公司,低价收购并计划扩充几个工厂,给予新从日本移植到上海的小厂致命的打击。(《子夜》)
C.爱斯梅拉达在被押赴刑场的途中发现弗比斯并没有死。她呼喊弗比斯,可弗比斯不理她,而跟未婚妻躲进门里并把门关上。(《巴黎圣母院》)
D.老葛朗台去世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她一次性支付了克罗旭整年的薪金,并在拿侬结婚时,包办了拿侬全套的嫁妆。(《欧也妮·葛朗台》)
E.涅赫柳多夫上诉以后,首席枢密官反对撤销原判,另一位枢密官也因个人好恶主张驳回上诉,马斯洛娃最终流放西伯利亚。(《复活》)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玄德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魏延后来为何“生异心”?孔明是如何设计取他“首级”的?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她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她。
刘姥姥为何会与贾母共进早餐?鸳鸯是如何“撮弄刘姥姥”的?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②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③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②耳矣。”(《孟子·离娄上》)
④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③,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注】①讱:言语迟钝。②无责:不值得责备。③实:结果。
(1)对于“言”,孔子和孟子的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孟子为何重视“言”?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以文化化解戾气
张  贺
①不必举出多少例子,人们就能感受到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相当严重的戾气。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破口大骂、老拳相向甚至酿成血案。近期一系列针对儿童的暴虐残酷的违法犯罪行为就是明证。对于一个以礼仪之邦闻名天下的国家,这样的现实令人痛心,更促人思考。
②中国人爱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似乎只要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足了,人们的文明水准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但现实显然复杂得多。今天的中国人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富裕生活的同时,也痛切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缺失了信任和温情。许多人的脸上写满了疲惫、紧张、焦躁和提防。许多人在追逐财富与成功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眠不休,却丢掉了诚实、守信、礼貌、谦和这些事关内心平静和社会和谐的关键品质。刺目刺心的戾气足以证明,道德水准的提高常常落后于钱包鼓起来的速度。
③就本质而言,充满戾气的人大都缺乏恻隐之心。正常的人看到别人遭遇不幸,自己也会感到难过,更不要说故意去加害于人了。而缺乏恻隐之心的人往往极端自私,很难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而文化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同感与移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感同身受”。当年解放区在上演《白毛女》的时候,曾有战士看到激动处要举枪向台上的“黄世仁”射击。显然,这位战士完全沉浸在剧情里,情感随着人物的命运而起伏。文艺的这种感化足以净化心灵、启发心智、促人向善。
④片面夸大文化的作用当然不对,但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在音乐厅欣赏演出时很少看到有人为了排队或座位大打出手,而在火车站和地铁车厢里这种现象就常见呢?因为欣赏演出本身就是一件文明的事,在剧场那样的环境和氛围里,人们惟恐自己的行为不够文明而遭人耻笑,还怎么会打架斗殴呢?
⑤在我看来,文化就是文明教化。文化使人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使人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走向文明进步。
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心灵建设是造成社会戾气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化解戾气,除了要坚持使经济社会在公平正义的轨道上前进之外,也要重视文化的特殊作用,用文化来抚慰心灵、调节心理、滋养灵魂,进而化解社会戾气。物质财富的增加是有上限的,而精神的提升是无限的。越是追求经济增长,就越应加强文化建设。
(摘编自《人民日报》)
10.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人为小事而爆粗口等无礼的行为令人痛心、促人反思。
B.中国经济发展使百姓富了起来,道德水准也同步提升了。
C.文化能使部分缺乏恻隐之心的人被感化,变得不再自私。
D.音乐厅里的文化氛围使公众注意文明,于是少有人打架。
11.当今中国社会,为何会存在相当严重的戾气?请简要分析。(3分)
1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亚父之死
房占民
月上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
项王大帐里,酒香流溢。亚父范增与项王对饮。亚父分析着当前的战情,项王不置可否,脸沉似水,亚父心里有疑,便不再多言。
蚊虫舞,不时有巡营的兵士从帐前走过。
大王,您有心事?
项王无语,脸色愈加阴沉。
您累了,咱们改日再议吧。亚父起身作揖。
等——等——项王把手一挥,战袍一甩,身子兀自不动。烛火在风里摇摇晃晃。
你,年事已高,我看——项王的话没有说下去,可亚父明白,项王是想把自己赶走。瞬间,亚父感觉苍老了许多。他踉踉跄跄地离了大帐。夜深了,灯火里,一片静寂。
亚父,谋于人臣,多次献奇策,楚军因之战无不胜。项王愈喜之、愈忧之。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赶走亚父的是吕马童。
吕马童,项王的乡人,幼年的玩伴,战场上曾替项王挡过一箭,项王视之为亲信。
彭城一战后,项王带兵围汉于荥阳,项王派吕马童入汉,陈平用反间计。
吕马童回项王:亚父已生二心,不可用。
亚父走了,走时,他眼望项王那如山的背影,心如刀割,老泪纵横。
月挂中天,如盘,兵急走。
垓下,项王心力交瘁。鼾声时而疾如奔矢,时而缓如清溪。不知觉中来到一处所在,高崖危耸,松涛震耳,有阴森的凄号声从渊里传来。那云雾缭绕之处,一独舟无所凭依般从渊里渡来,渐近渐明,那摆渡人,神似了亚父范增,正琢磨该如何对话之际,崖壁忽然向斜刺里倒去。项王一惊,口喊,亚父救我——睁眼一看,帐中灯火还明。虞姬卧在身边,温柔地望着他,轻轻地说:大王,亚父已经死了。
项王知道,亚父在去往彭城的路上,已经死了。项王眼里有泪,未滴下,心里痛。
月下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
项王兵少食尽。汉军及各路诸侯将项王围得水泄不通。楚歌声起。闻者垂泣,项王看了一眼自己心爱的虞姬,悲饮酒,歌数阕。虞姬散乱的发在血液里铺开,裙裾掩去了她梅雪般的芬芳。项王泪如雨注。最后破喉之泣定格了项王这一生爱的记忆。
项王上马,八百人突围,疾走至乌江畔,只余二十骑。此时,从江心渡过一船,定睛一看,是项王的故人乌江亭长。远远地便招呼项王上船渡江。项王仰望微明的天空上的那一淡白月痕,又看了一眼远处追来的汉军,慨然长叹:我少年离乡,有八千兵士相随,而今,二十人,二十人啊!我,我还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说罢,早已盈眶的泪再也止不住,风中传来了乌骓马的嘶鸣。
项王双膝一软,跪在了江岸。
老伯,项羽无能,向江东父老谢罪了。说着,项王的头如鸡啄,片刻,额上血肉模糊。
兵士们望着浩渺的江面,皆泣不成声。
项王大喝,快渡江,善待乌骓!声音在江面上飘荡。
小舟越行越远,渐消失在了清晨的江雾里。
项王对敌汉军,疲力挣扎,可手中剑依然若梨花雪舞,在空中上下翻飞,近之者死,触之即亡。再加之项王雷霆般的怒吼,一时之间,汉军竟无一人近前,尤恐避之不及。
项王视敌军中有一熟悉面孔。竟是乡人吕马童!
项王一怔,左肩就中了一剑。项王定睛细看,没错,是吕马童。
吕马童,我待你不薄,你何至于此?
吕马童不答,口里只是不停地喊着,杀项羽,封侯王!项王怒从中来,二目灼灼,望着吕马童,大有恨不能撕之而后快之意。他虚做手势招他近前,吕马童不进反退,口里仍喊着:杀项羽,封侯王!
项王再不等待,一跃而起,剑在吕马童面门前一晃,顿时血花四溅,吕马童的半张脸就开了花,吕马童颓然倒地。项王瞧着呻吟的吕马童,把剑往颈上一放,对着天空大喊:亚父,我来了。
忽停,又喊,天亡我也!三声过后,自刎而死。
吕马童得项王一躯体,汉王封他为中水侯。
项王哪里知道,汉王用反间计,厚赂吕马童,为防项王再度起用亚父,吕马童暗暗使人尾随范增,在一僻静之所,暗箭射亚父,谎报称亚父死于恶疾。史云:疽发背而死。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13.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重点叙写项羽之死,却以“亚父之死”为题,意在强调亚父之死是项羽兵败而亡的重要原因。
B.为厚赂所惑,吕马童背楚附汉,又以暗箭射杀范增,追杀项羽,其奸滑不忠反衬了亚父的赤胆忠心。
C.文章写虞姬之死,不仅映衬出项羽的侠骨柔肠和英雄末路时的悲凉无奈,也给故事带来几分凄美。
D.项羽乌江自刎前大喊三声“天亡我也”,把失败归罪于上天,可以看出他至死未能认识自身的错误。
E.文章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既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也使得故事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14.画横线的两处景物描写,在内容上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5.请根据文本,探析叙写项羽梦境的用意。(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怀陆圣泉①
巴  金
①六年前一个夏天的早晨我坐“怡生轮”去海防。圣泉赶到金利源码头来送行。开船时,他和我哥哥都立在岸上对我微笑。我对他们说,两年后再见。
②我绝没有想到这就是我和圣泉的最后的一面。
③我离开上海后第二年,在成都得到圣泉被捕的消息,那是从桂林传来的,后来又听说他已经出狱。但是我到了桂林才知道他入狱后下落不明。朋友们见面时,常常谈起圣泉,我们想念他,暗中祝他平安。有时在静夜,我们三四个友人对着一盏油灯围着一张破旧而有油垢的方桌寂寞地闲谈。桂林郊外的寒气从木板壁缝侵入。我失去了热情。怀念和焦虑在折磨我们。可是圣泉一直没有消息。他就这样令人不能相信地失踪了。
④虽然他是一个视死如归的人,但他为什么必须死呢?他与其说是被捕,不如说是自首。日本人找不到他,他自己走到捕房去,准备跟那些人讲道理,辩是非。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他相信敌人也会在正义面前低头。据说他唯一的罪名就是他的口供强硬,他对敌人说,汪精卫是汉奸,大东亚战争必然失败。他可能为这几句真话送命。
⑤以上是议论,猜想,耽心。而事实却是他那时和两个朋友守着书店,书店被抄去两卡车的书,他失去了踪迹。书店保全,他却不见了。
⑥我和圣泉相知较晚。“一·二八”沪战后一年我在福建泉州看朋友,在一个私立中学里第一次看见他。可是我们没有谈过十句以上的话。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抗战前两年参加了书店的编辑工作,第二年他也进来做一部分事情,我们才有了谈话的机会。抗战后,书店负责人相继离去,剩下我们三四个人维持这个小小的事业。共同的工作增加了友情,我们一天一天地相熟起来。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我们常常在书店见面。一个星期中至少有一次聚餐的机会,参加的人还有一位学生物学的朋友。我们在书店的客厅里往往谈到夜深,后来忽然记起宵禁的时间快到了,我和那位生物学者才匆匆跑回家去。在那样的夜晚,从书店出来,马路上不用说是冷冷清清的。有时候等着我们的还是一个上海的寒夜,但我的心总是很暖和,我仿佛听完了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⑦我这种说法在那些不认识圣泉或者认识他而不深的人看来,一定是过分的夸张。圣泉生前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简朴,不善交际,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他把朋友的意义解释得很严格,故交友不多。但是对他的朋友,他总是披肝沥胆地贡献出他的一切。他不是“文豪”、“巨匠”,甚至他虽然真正为“抗”敌牺牲,也没有人尊他为烈士。他默默地活,默默地死(假定他已死去)。然而他并不白活,他确实做了一些事情,而且也有一些人得到他的好处。但是这一切和那喧嚣的尘世的荣誉怎么能联在一起呢?那些喜欢热闹,喜欢铺张,喜欢浮光的人自然不会了解他。
⑧我对人说我了解圣泉,然而要是有人向我问起他的生平,他的家世,甚至他的年龄,我却无法回答,唯一的原因是我不知道。我认识的只是他的人和心,此外便是他的文章。
⑨一个崇高的心灵就这样不留痕迹地消失了,这是可能的么?我常常这样问自己。我知道,万一他还活着,万一他能看到我这篇短文,他一定会责备我:“在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在受苦,你们为什么只关心到我一个?”
⑩是的,在我们中国每天有千千万万人死亡,许多家庭残破,生命像骨头似地被随意抛掷。一个读书人的死活更不会有人关心。然而就在这样的中国,也有人爱理想,爱正义,恨罪恶,恨权势,要是他们有一天读到圣泉的书,知道圣泉的为人,明白他的爱和恨,那么他们会爱他敬他,他们会跟着我们呼唤他,呼唤他回来,呼唤那个昙花一现的崇高的心灵重回人间。
(摘编自《巴金笔下的人生随想》
【注】①陆圣泉(1908~1942):即陆蠡。本文写于1946年11月。
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码头送行是巴金与陆圣泉的最后一次见面,文章开头叙写此事,自然地引出下文对陆圣泉的回忆。
B.陆圣泉富有正义感,刚直硬气,面对凶残的敌人,他的“几句真话”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C.初次见面,陆圣泉给巴金留下的印象较单一。巴金对陆圣泉的好感,多是在后来的交往中获得的。
D.第⑦段拿陆圣泉对朋友和朋友对他的不同态度作对比,突出陆圣泉的为人与喧嚣的世态格格不入。
E.文章回忆陆圣泉,没有详细叙写陆圣泉的生平事迹,而侧重于表现他的个性品质,抒写作者的感想。
14.第⑥段叙写作者与陆圣泉的交往,在内容上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5.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知道,万一他还活着,万一他能看到我这篇短文,他一定会责备我”这句话的涵义。(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下面是一副缅怀鲁迅的对联,依次填入空格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上联:以赤热心,           ,         
下联:           ,写沉痛书,         
①作冷静语  ②含慈母泪  ③共知长翰有深期  ④莫谓遗言犹讽刺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在画横线处把结论性的句子补写完整。(2分)
习语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在汉语中说“犟得像头牛”,在英语中却说“犟得像头骡子”;汉语中说“力大如牛”,在英语中却说“力大如马”,因为在西方文化中,“骡子”和“马”分别代表顽固和力量。可见,意思相同的习语                    。
答: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分)
日前,“青花瓷的故事”正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这部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最新作品,描绘了明清之际中国外销瓷寰宇之旅的恢弘图景,将历史上对于中国外销瓷的重要事件一一地呈现出来。
(l)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l分)
答:                                                                     
(2)文中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可删去,请指出。(l分)
答: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在2013年暑假热播的各档“汉字书写”节目中,许多生活中的常用词语,纷纷成为选手闯关的“拦路虎”。而对观众的调查也证实,许多人写不出“烙饼”“害臊”“电饭煲”等生活中的常用词语。
对汉字书写中普遍存在的“写不出常用词语”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然拼命吮吸,因为它曾从这朵花上吮吸过甜蜜。但是,现在吮吸的尽是苦涩。蜜蜂振动翅膀,飞高了一点。此时,它发现,枯萎的玫瑰花周围,处处是鲜花。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color=]泉州市2014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7分)
(一)(6分)
1.(6分)
(1)秋以为期
(2)金就砺则利
(3)群贤毕至
(4)一时多少豪杰
(5)山河表里潼关路
(6)落红不是无情物
(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二)(15分)
2.(3分)
D(直:只,不过。)
3.(3分)
C(①说的是天气情况,不属于作者船上所见之景;⑥是清风阁上所见之景。)
4.(3分)
B(“少有人至”于文无据,“世人重名轻实”牵强。)
5.(6分)
(1)(3分)
风景清丽至极,在全湖美景中位居第一。(大意正确、语言通顺1分,“冠”“胜”各1分。)
(2)(3分)
一共经过几十次转折,然后才能到达这座亭子。(大意正确、语言通顺1分,“凡”“造”各1分。)
(三)(6分)
6.(6分)
(1)(2分)
借“一声”蝉鸣、“两枝”槐花,写出蝉之新、槐花刚放的初夏特点。(“蝉”和“槐花”各1分,意思对即可。)
(2)(4分)
【要点】抒发了诗人既感伤又豁达的复杂情感。既因季节变化和“青云”迟到,而生人生易老与功名难得之叹。又认为“杯酒”就能释怀,应坦然面对人生起落与功名得失,抒发了乐观豁达之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只回答“既感伤又豁达的复杂情感”而未作分析,得1分。)
二、(16分)
(一)(10分)
7.(5分)
A  D(A.“觉新”应为“觉慧”;“希望赶快把冯家的亲事办了”应为“说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了”。D.“克罗旭”应为“拿侬”;“包办了拿侬全套的嫁妆”应为“送给她三打餐具作为结婚礼物”。)(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8.(5分)
(1)【要点】孔明死后,魏延自恃军功,不服杨仪掌权。(2分)孔明预伏马岱于魏延身边,并在临终前交给杨仪一个锦囊,嘱咐杨仪依计行事。(2分)两军对阵时,马岱趁魏延不备,斩下他的首级。(1分)
(2)【要点】刘姥姥带了乡下土特产送给凤姐,贾母知道后,留她住下,并请她游园吃饭。(2分)鸳鸯与凤姐商议,让刘姥姥在席上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等笑话,逗大家开心。(2分)又拿沉重的镶金筷子给刘姥姥用,让她因夹不起鸽蛋而被取笑。(1分)
(二)(6分)
9.(6分)
(1)(2分)
【要点】说话应谨慎;要真实可靠。(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4分)
【要点】因为孟子认为,“言”不但反映个人的品德修养;而且会影响到国家对人才的选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只笼统地回答“言很重要”一类的词语,不得分。)

三、(24分)

(一)(9分)
10.(3分)
B(“同步提升了”有误,原文说“道德水准的提高常常落后于钱包鼓起来的速度”。)
11.(3分)
【要点】①(个人方面)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丢失诚实、谦和等美好品质而变得自私功利。②(社会方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心灵建设。(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3分)
【要点】①先例举当今社会戾气严重的现状。②然后分析戾气产生的个人原因,阐述文化对个人修养与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③最后指出戾气产生的社会原因,提出化解戾气的办法,强调应加强文化建设。(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15分)
(甲)
13.(5分)
B  E(B.应是吕马童派人暗箭射杀范增。E.没有运用倒叙的手法。)(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4.(4分)
【要点】①从上弦月到下弦月,表明时间推移,暗示项羽的悲剧结局。②星辰寥落,月光忽明忽没,渲染凄清悲凉的氛围,烘托项羽的烦躁与怅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6分)
【要点】①写项羽梦中遇险,暗示他现实中已经陷入绝境。②写项羽梦见亚父,表现项羽对赶走亚父心生悔意。③写项羽梦中喊“亚父救我”,表现项羽内心对亚父的依赖,突出亚夫对项羽的重要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乙)
13.(5分)
B  D(B.陆圣泉的死因,只是作者的猜想。D.没有这方面的对比,“格格不入”有误。)(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4.(4分)
【要点】①交代作者与陆圣泉相知相熟的过程,表现他们的深厚情谊。②表现陆圣泉外表沉默而能给予人温暖的个性,突出其灵魂的高尚。
15.(6分)
【要点】①强调陆圣泉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不求尘世的荣誉。②突出陆圣泉心中装满别人,关心别人甚于自己,对人披肝沥胆。③表达巴金对陆圣泉个性为人的深刻理解,对其崇高灵魂的赞美与推崇。(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四、(13分)
16.(2分)
B
17.(2分)
【示例】会因文化不同而表达不同。(意思对即可。)
18.(2分)
(1)(1分)
把引号改为书名号(把“青花瓷的故事”改为《青花瓷的故事》)
(2)(1分)
对于
19.(7分)
【示例1】“写不出常用词语”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其实事出有因。网络时代,书写工具发生改变,人们的书写很大程度上依赖电脑,书写水平退步得很厉害,以致连常用字的结构、笔划也印象模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缺乏“敬畏之心”,没有认识到汉字的书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对常用词语只满足于会说会用,而不注重正确的书写。
【示例2】要解决“写不出常用词语”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妨从增加日常生活中手写机会做起。比如,在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将输入法改为手写;与家人、朋友沟通时,经常使用手写留言条。如果人们能自觉地创造并利用手写机会,就可以增加常用词语的书写频率,提高常用词语书写的正确率,进而改变“常用词语不会写”的现状。

五、(70分)

20.(70分)
参照2013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color=]【参考译文】

(一)
淮安城的北面有一片澄明清澈的水泊,名叫萧湖。萧湖的北面,弃船步行,不超过五六里的地方,叫后湖。后湖和运河只隔着一条堤岸,南面始于伏龙洞,北面抵达钵池山,东面围绕盐河一带,四面围起来大约有十几里,是淮安的一处优美风景。我生长于淮安,但没有一次能有机会到这个地方。
癸巳年初秋七月,夏天的潮湿闷热刚刚有所消解,凉爽的秋风刚刚吹起来时,(我们)在菰蒲曲的港口雇了船。菰蒲曲是水南程先生的别墅,靠近伏龙洞。船走了几十丈,向左转过石桥,云影波光,千倾的湖面一片碧绿。济南的大明湖、杭州的西子湖,以前人们赞叹为澄澈浩渺的美景,似乎在这里遇上了。于是船只时起时伏,随着波浪上上下下,推开船篷四处眺望,心旷神怡。钓鱼的小船在烟波中穿行,远处的渔歌时断时续,那里是采菱的河汊;菜园为篱,茅草作顶,几户人家相互掩映,那里是长满蒲苇的绿洲;佛寺道观,在树丛中隐约可见,那里是长满柳树的河湾;绿树红桥,茂密弯曲,爱莲亭就在那里。亭的四面都种植着莲花,因此命名为爱莲亭,风景清丽至极,在全湖美景中位居第一。阎省庵题写联句说:“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渔歌。”的确是实景的描写,爱莲亭虽然小,却高高突出于湖中。刚登船时,遥望爱莲亭,以为到达那里很容易,没想到竟然要穿过渔梁和长满芦荻的港湾,沿着荇田航行,一共经过几十次转折,然后才能到达这座亭子。爱莲亭后面是般若寺,僧人听说客人到了,出门迎接,请我们到清风阁就坐,并拿雪藕给大家吃。我们在这里解开衣襟,四处徘徊,上上下下,乐而忘返,看见水鸟拍打浪花,游鱼吃着水草,不禁叹息道:“万物都以它们喜爱的东西为乐,应该就像这样吧?真使我情驰神往啊!”
过了很久,我们才拍着船舷沿旧路返回,同游的人说:“萧湖的佳景在爱莲亭,钵池山的佳景在景慧寺,从亭到寺,只要一条小船就能航行到达了,为何不掉转船头回去作一次傍晚之游呢?”船家说:“时间来不及了!”就作罢了。
唉!世上那些忙于尘俗的人,他们对于某一山水景观,即使就在自己的故乡,到老却不能认识它,何况广大宇宙的盛大景观呢?这样说来,那么我今天能有机会到此一游,也不是偶然的,因此不能不记录下来。
(二)
①司马牛问仁德。孔子道:“仁人,他的言语迟钝。”司马牛道:“言语迟钝,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道:“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慎重迟钝吗?”
②孔子说:“听到道路上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③孟子说:“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不值得责备了。”
④孟子说:“说话而无内容,无作用,是不好的。这种不好的结果,将由妨碍贤者进用的人来承当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13: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