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9|回复: 0

[高中二年级] 山东省济宁市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4 21: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高二期中考试

[color=]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color=]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寒砧(zhēn) 窸窣(sū) 谙熟(ān)  绰绰有余(chuō)
B.垂涎(xián) 贮存(zhù)  褒贬(bāo)  得鱼忘筌(quán)
C.颤抖(zhàn) 穹窿(qióng)   称道(chēng)    穷兵黩武(dú)
D.混沌(dùn) 毗邻(bǐ) 颦蹙(cù)  随声附和(h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蜂窠       梗节       独出心裁    不假思索
B.辐射       拱券       感恩待德    直言不讳
C.恍惚       叫嚣       臭名召著    举不胜举
D.蕴籍       坍缩       轻鸢剪掠    一蹴而就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B.“冰心墓碑涂字案”开庭了。原告方说提起诉讼的初衷是“找到对墓碑有比较好的处理办法。”如果被告方能找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清洗,那也很好。
C.依靠引进促进发展的“拿来主义”和“捷径”,使一些地方和企业滋长了惰性,削弱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形成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D.在乡村住得久了,周围的鸡呀,鸭呀,牛呀,羊呀,还有山水、草木都给你亲近感。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强调友谊的重要,但我们也要明白:友谊并不是哥们       。
②人们对所谓低危害“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技奖纷纷提出质疑,科技部于昨日就此事首度做出       ,称将于参评奖项公示期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
③我国大运河申遗所走的是一条“文化路线”,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番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博弈。
A.义气    回应    然而      B.义气    反应    因而
C.意气    反应    因而      D.意气    回应    然而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家圣骑士”劳尔带球突入禁区,只见他左冲右突,如白驹过隙,他左脚猛一起射,球应声入网。
B.在今年的车展中,奔驰精品展台面积比以往扩大许多,那些琳琅满目的配饰产品,让所有热爱奔驰的人趋之若鹜。
C.著名艺术评论家白烨对当下许多粗制滥造的影视艺术作品评价时说,这样的作品,多是急功近利的产物,无病呻吟,硬拿手指头掏人腋窝挠痒痒。
D.“腹黑毒舌”、“你摊上事了”、伴舞抢镜哥……吐槽春晚的众多热门话题不绝如缕,“刷着微博看春晚,边看边吐槽”,渐成新潮流。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速度、高盈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B.元代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描绘了仲春季节江南的山水风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是研究元代社会的“百科全图”,而且是研究元代绘画的重要图像。
C.中央电视台2013年春晚导演组,把多家地方电视台选送的歌手和节目加以重新组合润色,再进行选拔,这是开门办春晚的又一次创新。
D.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借助微博参与公益活动,将微力量聚集起来,有效解决了众多的社会性问题。
7.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回到家中,频频刷微博又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必修课”。
②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③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场景是:地铁车厢里,大家都低头摆弄手机、电纸书或者平板电脑。
④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
⑤这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趋势,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碎片化”“浅阅读”的忧虑。
⑥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
A.③②①⑤④⑥  B.②③①⑤④⑥  C.③①⑤④⑥②  D.②③④⑥①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的活动,其生命活动和生活需要的全部物质都依赖于自然界。地球生物圈是人类的诞生之地和生存环境,汤因比将其比喻为人类的母亲。人类也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物种一样,其生存环境依赖于和生物圈血肉相关的联系,也必须服从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因此构成了人对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化的活动方式就是生产活动。而传统的生产活动完全服从岁时的安排,逐渐形成了顺应自然变化、适应社会生活的岁时节令习俗。
那达慕是否可以称为节日,学术界似乎还有争论。与农耕民族的节日相比较,草原民族的节日似乎不是固定到“日”,草原那达慕的节日的文化场域也比较宽泛。据调查,自1963年以来,该旗首府乌里雅斯太镇共举办大型那达慕10次,大都出于庆贺牲畜增加头数。牧人说,哪年雨水好,就举行那达慕。还有一种说法:举行了那达慕,雨水就更好。而雨水好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所以传统那达慕的节期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在农历6—7月。民俗,它与人们的出生地、族属、国籍、性别等与生俱来之物相关,那达慕节期的选择既是蒙古族情感的产物,又建立在民间知识的基础上。
这个节日的产生与蒙古族古代的历法有关。蒙古族世世代代从事的随水草而迁徒的游牧活动需要掌握天文历法知识。在对天象的观察中,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历法。由于草场是牧业的生命线,他们以草木计年。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云:“但见青草则为一年。”宋孟珙《蒙鞑备录》云:“其俗每青草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牧草的荣枯标识着牧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因此“草”具有年的意义。注意这里的草不仅含有自然意义,而且含有人文意义。对于时间,正如法国哲学家所说,我们不可以深入理解,只可直觉与体验。牧人对时间的体验与农民不同,他们观察天体的变化是以草为参照物的。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从事不同的生计方式对时间的体验有所不同。什么叫节日?节日是人们在生产中与生活中对时间感受和对时间进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记,在每年特定的节期、特定的文化空间,人类表演庆典的整体形态。草原那达慕的时间选择在夏末秋初,这个节庆的时间有相对的固定性:“时间标志法取决于不同工作条件及其与自然节奏的关系”。在夏末秋初这个一年里的特定时间,草原上举行那达慕,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与农耕文化的节日的文化空间不同,那达慕的文化空间是广袤的草原。文化空间从其自然属性而言,必须是一个文化场所,即具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和场所,必须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性;从其文化属性看,则应该具有岁时性、周期性、季节性、神圣性、娱乐性等等。
草原是牧民的生活之源。在草原上,游牧民所从事的劳动、迁徙,与五畜、与自然界的草场和气候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是文化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文化的中介表达的,牧业的生活方式是在草原生态中生存的牧人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表达。“对于人类学家而言,每一个民族的概念性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才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那达慕的文化空间是广袤的草原,因为经过牧民的劳动,把自然界的草原变为文化的草原。草原是牧民的家园,同时也是牧民节日的文化空间。
(选自邢莉《在第六届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8.下列关于前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达慕,作为草原民族的节日,它不像农耕民族的民俗节日那样具体到某一天,它的节日的文化场域相对比较宽泛。
B.从已经举行过的大型那达慕看来,它们大多出于庆贺牧业丰收,而牧业丰收的前提就是雨水好,所以传统那达慕的节期相对固定。
C.自1963年以来,该旗首府乌里雅斯太镇共举办大型那达慕10次,大都出于庆贺牲畜增加头数,据此可见,那达慕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
D.传统那达慕的节期一般在农历6—7月,这节期的选择既是蒙古族情感的产物,又建立在民间知识的基础上。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对自然界形成对象性关系,因而人类生存环境必须依赖于和生物圈血肉相关的联系,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必须服从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
B.彭大雅《黑鞑事略》说“但见青草则为一年”,孟珙《蒙鞑备录》说“其俗每青草为一岁”,从宋朝的这记载中可见蒙古族当时是以草木计年。
C.节日是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时间感受并进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记,它具有三大元素,即特定的节期、特定的文化空间和呈现表演庆典的整体形态。
D.草原民族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从而把自然界的草原变为文化的草原,广袤无垠的草原就成了那达慕的文化空间。
10.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像那达慕这样的岁时节令习俗是蒙古族顺应自然变化、适应社会生活的结果,也是其传统的生产活动完全服从岁时安排的结果。
B.蒙古族世世代代从事的随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活动需要掌握天文历法知识,而他们创造的天文历法知识自然要服从并服务于他们的生产生活。
C.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着不同的时间感受,所以牧人对时间的体验与农民不同,因为他们观察天体的变化以草为参照。
D.对于人类学家,每一个民族的概念性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就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煦妪如家人                         煦:温暖
B.元淳尝署州事                       署:部署
C.卒定谳,论罪如律                   论:按照
D.坐不检验失实                       坐:治罪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          奉宣室以何年
B.均粮于米,均役于粮              会于西河外渑池
C.元淳访得其状                    吾其还也
D.为言于总督,乃已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项是(   )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③④⑥    B.①②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B.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士兵冲入衙内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C.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却被诬陷。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

                       

[color=]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26分)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5分)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5分)
16.名句默写(16分)
(1)问征夫以前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时矫首而遐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寓形宇内复几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鹤汀凫渚,                    。(王勃《滕王阁序》)
(7)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8)             ,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9)关山难越,              。(王勃《滕王阁序》)
(10)俨骖騑于上路,               。(王勃《滕王阁序》)
(11)                    ,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2)爽籁发而清风生,                。(王勃《滕王阁序》)
(1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1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1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16)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显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蓝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7.第一段结尾说“她”有典雅的气质,请在本段中找出哪些地方可以衬托这种美好的气质。(4分)
18. 结合全文分析“她”的性格特点。(6分)
19.小说末尾在写电梯里戴眼镜的女士和众人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6分)
20.小说题为“病人”,你认为文中到底谁是“病人”?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六、作文(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color=]山东省济宁市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B  A.绰绰有余(chuò)C.颤抖(chàn)D.毗邻(pí)
2.A  B.感恩戴德C.臭名昭著D.蕴藉
3. D A.“忽忽不乐”后的分号改成冒号;B.“处理办法”后的句号放在引号的后面;C.“引进”“再引进”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4.A   义气,作名词,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作动词时,指有这种气概或感情。意气,指意志和气概,或志趣和性格,或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可以作动词或名词,作动词时,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或化学反应、核反应;作名词讲时,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回应,动词,回答,答应。 因而,表示结果的连词。然而,表示转折的连词。
5.C 无病呻吟,没有病而发出呻吟声,比喻本来无忧无虑,却要长吁短叹。A.白驹过隙,指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般。B.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好的事物,含有贬义。D.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6.D A.成分残缺,在“高盈利”的后面加上“的方向”;B.语序不当,把“不仅是”“而且是”引起的两个句子调换方向;C.搭配不当,改成“歌手重新组合”“节目加以润色”。
7.C
8.C。C项,“那达慕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的说法错,原文是“雨水好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
9.A。A项内容在第一段,原文是:“人类……生存环境依赖于和生物圈血肉相关的联系,也必须服从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因此构成了人对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此项说法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
10.D。D项“只要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就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的说法与原文“只有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才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不符合。
11.B、C(署:代理;论:判处)
12.D(D“乃”,前后两个均为副词,“才”。A“以”,前一个介词,“因为”;后一个介词“在”。B“于”,前一个介词“到”,后一个介词“在”。C前一个代词,“他的”;后一个表示商量的语气助词,“还是”。)
13.C(③说明陶元淳忠于职守不为武力所迫。④是崖州人夸赞陶元淳的话。⑥是陶元淳儿子的行为。)
14.C项,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便定了他“检察失实”的罪名。
15.(1)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
(2)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
(句子大意明确给1分,画线词,一个一分,其它词译错,也同样)
附:参考译文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因为疾病而没能参加考试。康熙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在朝廷策对中,他论述西北地区赋税轻而徭役重,东南地区徭役与西北地区相同而赋税较重,希望减免超出额度的粮税,免除没有益处之费用。阅卷者认为他的话很愚直,将他置于二甲中。康熙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广东昌化知县,到官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厘定赋税徭役,把各种实物田赋统一为交稻米,把应服的徭役均衡到田赋上。裁减、革除各种杂税,百姓纷纷以努力耕作为业。昌化县隶属于琼州,与黎族交界,过去设置土舍,限制黎人出入,官吏得以趁机做坏事,元淳到任后立即撤去土舍。统一了测定物体轻重大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黎人对此感觉很方便。城中居民,原来不满百家,到此时户口渐渐增多。元淳常常步行到乡间,详细询问百姓疾苦,亲切温暖如一家人。
琼州地处海外,军中将领大多骄横,崖州尤其严重。元淳曾经代理崖州事务,守备黄镇中用酷刑杀人,游击余虎却放纵不管;而且贪婪,要求黎人进献财物。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总督石琳下令琼州总兵会同审讯陶元淳,元淳在申述的文书中说:“私人的揭发不应该交付审讯,守备的大臣不应侵犯地方官的职守,(你们这样做)必将会压制执法的正气,让办事的人灰心。我应当放弃官职来保全政体,而不能屈服于武臣,让州县蒙羞。”当初审讯这场官司时,黄镇中命令甲士一百多人佩刀闯入崖州官署,元淳按着桌案怒叱到:“我奉命治理崖州事务,守备竟敢命令甲士劫持,这是藐视国法。”黄镇中的气焰被震慑下去,急忙命令甲士撤去,最终审判定罪,依法判处黄镇中、余虎有罪。崖州人因此说:“崖州虽有余虎,却敌不过陶公一怒。”总督最终因为元淳性情倔强,就以不认真考查、审理不合实情为由将其治罪,恰好赶上大赦而被免罪。总督又想在对官员进行三年政绩考核时趁机罢免他,巡抚萧永藻刚被任命,曰:“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替元淳在总督面前说话,总督才罢休。
元淳生活非常节俭,为官时每日只需供应一束韭菜。元淳喜欢接交读书人,常常讲学论道到深夜也不疲倦。元淳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没被允许,最终因积劳成疾而死在官任上。昌化规定的田地数目是四百多顷,但一半沦陷于海中,赋税不到二千,而超额的田赋占到三之一,百姓十分困窘。元淳对超过的田赋做了考核,多次向上级官吏请示,请求免除超额的田赋,但无人理会此事。乾隆三年,元淳的儿子陶正靖做了御史,上疏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最终得到皇上旨意,免除了这些超额的田赋。
16.
(1)恨晨光之熹微。     (2)策扶老以流憩     (3)景翳翳以将入
(4)曷不委心任去留?   (5)悟以往之不谏     (6)穷岛屿之萦回
(7)川泽纡其骇瞩       (8)舸舰弥津         (9)谁悲失路之人
(10)访风景于崇阿      (11)既窈窕以寻壑    (12)纤歌凝而白云遏
(13)人命危浅          (14)门衰祚薄        (1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6)臣生当陨首
17. ①每天下午都要在门口的台阶上铺一张报纸,看一本很厚的书。②写花坛里的郁金香也是为了衬托“她”的气质。③很耐心的帮助向她询问的人。
18.文中的“她”是一个热爱生活、内心善良、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普通女孩儿。例如文中写她即使在医院里住院,每天也很有规律的留时间读书,表现了她的热爱生活。帮助向她问事的人,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等情节表现了她的内心善良、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情节答出三处即可得全分)
19.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作用:写这些人是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20.那些身体上健全的人,在思想上已经麻木、冷漠。他们才是真正的病人。女孩在生理上可能有欠缺,但是与这些人相比,在思想和道德上更健全。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治疗。
21.作文(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1 00: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