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初中一年级] 2013-2014学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试卷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21 21: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2013-2014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基础训练题。(41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16分)
(1)搓niǎn(    )(2)丑lòu(      )   (3) chuò号(   ) (4)míng记(    )   
(5)须yú(    )(6) 遗hàn(    )     (7)开tuò(    ) (8)威shè(    )     
(9)生yá(    ) (10)停zhì(    )    (11)感kǎi(     )  (12)辉huáng(    )
(13)惭kuì(    )(14)小心yì yì(       )    (15)占jù(    ) (16)tuì色(    )
2、选择本单元课本中出现过的成语填空。(14分)
(1)从此以后,以这种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杯子……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______________,证明他______________,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能从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______________中,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
(3)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级______________,而另一方面却能______________地背诵麦考利的1200行史诗,并且背得______________。
(4)王老师的业务水平极高。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时而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孩子们从他的课堂上学到了一种热爱知识和______________的学习精神,并受益终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我们初一(4)班是充满爱的集体,看到同学们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我心里美滋滋的。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4、下面是一则新闻的片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用常人眼光来看,《水浒传》中的地理都是有问题的,而从头到尾,错得毫无商量余地的彻底——和宋公明那种打打再商量招安的半推半就策略截然不同。
如:史进离开华阴县的少华山,“取路投关西五路,望延安府路上来”。 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半个月后,史进却来到渭州。要知道,渭州,就是今天的甘肃平凉,在延安西南,渭州到延安直线距离280公里. 就是说,渭州根本不在史进行程路线之内!
……
我们的《水浒传》作者由于历史的局限,当然无法使小说和历史现实完全隔绝,也没有将其中的地理和现实划出明确的界限。①但在小说有着明确规定性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再将之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水浒传》中的地理学是真的(true),但不是实的(not real),它和现实没有对应关系,只在《水浒传》设定的领域内具有有效性与正确性。一出界,它就失效了。如果一定要拿它做别的用途,那也是各人的自由,《水浒传》的作者对此并不负有什么责任。就好比阿司匹林本来是退烧的处方药,后来却作为非处方药,拿去降血压。但拿《水浒传》中的地理学去到现实中用,是否会产生阿司匹林那么幸运的效果□可就难说了。②还是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吧!(摘自《光明日报》2013年9月30日)
( 1 ) 结合材料语境,看□内应填写的标点符号应该是什么。(1分)
               
( 2 )请用合适的成语替代第①句中加点的文字。(2分)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②句的言外之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完成后面习题。(4分)
写意
(明)徐贲
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
客去客来日日, 花开花落年年。
[注释]①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1)诗歌前两句通过“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将人物置于山水之中、风雨之中,使主人公与大自然紧紧融合在一起,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人物的形态。(2分)
(2)诗歌第一句写“独坐”,第三句又说“客去客来”,这样前后有矛盾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9分)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1、结合选文,说说文中“有一件小事”是指什么事?(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选文,你觉得在作者心中,这真的只是“一件小事”吗?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至少找出三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中的“那样”是指什么?(1分)“这件小事”发生在我、小反对派以及蔡老师之间,选文为什么还要写我的母亲的事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末尾,“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中三个“多么”,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白梅无价(9分)
韩静霆
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
②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
③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 。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渲泻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  
⑤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我大气也不敢出。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⑥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
⑦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因为,白梅无价。
1、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限5个字)(4分)
场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三: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四: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五:深夜赏白梅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2分)
                                                                           
3、本文第3段内容非常精彩,请作简要赏析(只需抓关键句、关键词,无需要面面俱到)。(不超过120字)(3分)
                                                                           
                                                                           
                                                                           

(三)向一只羊说声对不起(11分)
文 / 李晓
整整27年了,那只山羊偶尔还跑进我的梦里来,他双眸含泪,满是无辜的柔弱样子,让我从梦中痛醒。
1986年7月,那是我暴躁、苦闷、落寞、彷徨的青春岁月。
那年高考,我落榜了。我的堂伯特地去乡场铁匠铺,炉火熊熊中,堂伯捂着胸口,边咳嗽边大声吩咐高铁匠:“老伙计,你把锄头打硬实一点,土硬啊,我那不争气的侄儿,要回来种庄稼了。”
堂伯扛着锄头,提上镰刀,从乡场上一路叹气回来,来到我家。我靠在门前,接过堂伯递过来的锄头、镰刀。沉默之中,完成了一个学生向种地农民转变的交接仪式。黄昏,夕阳的最后光芒被远山吞尽。堂伯花白的胡子在风中颤动,他开口了:“侄儿啊,你没有那个命,就只有当农民,要当农民,就好好当,别去想那花花世界了,种地,也饿不死你!”
堂伯缩着瘦小的身躯,走了。我真担心,一阵大风把堂伯给刮走了。他一辈子是怎么在土里站稳的,居然还养活了一家人。我开始扛着锄头上坡,跟我妈学种地,松土、刨行、挖窝、播种、施肥。
我满身疲惫地回到家,倒在床上,呼呼睡去。一个男人一把拖起了我,边拖边叫:“就你这个样子,还想种地养活自己?”是我爸。我突然暴怒起来,大吼一声:“我们断绝父子关系!”我推了爸一掌,爸趔趔趄趄,歪到土墙上。他望着我,可怜地问:“你真要和我断绝父子关系?”“那还有假?说到做到!”我丢下这句话就走了。我和眼前这个男人,心里是有隔膜的。别把我当作一个家族的希望,我是我,我要去闯荡世界,哪怕头破血流。
我冲向山梁,想同这个山村作最后的道别。17岁了,我还不能真正从心里接纳自己,出生在那样一个贫瘠的山梁上,我总是想,我应该生活在别的地方,应该是另外一个样子。
山梁上,一只白色的羊正在树下吃草,它仰起头,朝天空发出咩咩的欢叫声。我对这只羊嫉妒起来,你可活得好好的呀。
看到羊的样子,我心里无名的火别点燃了。我一下冲上前去,踢了它一脚。羊后退着,似乎不与我计较,埋下身子继续吃草。我气愤地跺跺脚,它再次后退。我哈哈哈哈发出怪叫,它仰起头,一双温顺的眸子望着我。在它清亮的眸子里,一定是我面带凶相的样子。
我再次向它跺着脚,在我逼迫下,羊后退到了一棵树下,它手无寸铁,满眸委屈。它再次仰头,咩咩咩地叫,乞求的样子。我突然失去理智,疯了一般扑上去,对一只羊拳打脚踢。羊倒在了地,它是不是哭了,我没看见。我冲下山坡,回到家,和跑来迎接我的妈妈抱头痛哭。妈说:“娃啊,妈求你,别和你爸断绝父子关系了,要不是你堂伯,你爸差点去喝了农药……”
这么多年过去了,羊啊,我在城里讨得衣食,活出了人样。但那年,我那变态的行为成为我生命中的悔,我竟向一只温顺的羊撒气、泄愤。羊啊,你虽然不在了人世,但我今天向你道歉,说一声:对不起!羊啊,请你不要再躲闪。(《读者》2013年第20期)
6、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欣赏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妙用。(3分)
沉默之中,完成了一个学生向种地农民转变的交接仪式。
                                                                           
                                                                           
7、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细细比较揣摩,看原文与修改文两种表述,哪种好?为什么?(3分)
原文:一个男人一把拖起了我,边拖边叫:“就你这个样子,还想种地养活自己?”是我爸。
修改文:我爸一把拖起了我,边拖边叫:“就你这个样子,还想种地养活自己?”
                                                                           
                                                                           
8、文章末段“我那变态的行为成为我生命中的悔”中的 “我那变态的行为”具体指什么行为?作者说那是“变态的行为”,说明什么?(2分)
                                                                           
                                                                           
9、文中堂伯并不是主人公,作者却有如下精彩而详细的描述。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说说这一描述的作用。(3分)
堂伯缩着瘦小的身躯,走了。我真担心,一阵大风把堂伯给刮走了。他一辈子是怎么在土里站稳的,居然还养活了一家人。
                                                                           
                                                                           
三、文言文测试题。(30分)
(一)(14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人不堪其忧                       
2、下列“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
A、学而时习之   B、 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默写出课文中与上文第(6)句中划线句内容一致的句子。(2分)
                                                                          
5.《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文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二)用《论语》十二章中语句填空(10分)
1、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我们惜时求学的是:
                                                                                                         
2、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3、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4、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5、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
                                                                       
(三)(6分)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既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一人蛇既成                        (2)引酒且饮之                        
(3)夺其卮曰                        (4)为蛇足者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分)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2分)
                                                                     

                       
附加题:(10分)
一、 填空
我们知道“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不惑之年”指的是40岁;我们常说50岁已过半百,而60岁则称为                      ,70岁称为                      之年,八、九十岁高龄则称为                      之年。而杜牧的《赠别》诗中有“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则是指           岁的女孩子。(能写出两个即可,2分)
二、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8分)
东方朔救乳母
葛   洪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②而愎③,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④之,即敕⑤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 ②忍:残忍。③愎bì:固执任性。④愍mǐn:哀怜。⑤敕chì:帝王的诏书、命令。
1、 解释下列加点文言实词(4分)
(1)尝于外犯事   尝: ___________         (2) 但屡顾帝   顾:___________          (3)帝虽才雄心忍        虽:___________         (4)汝宜速去   去:______ 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何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1.独坐,高眠2.其实这样并不矛盾,独坐是指自己独身而坐, 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来往的客的喧嚣更能衬托出自己独身而坐的超凡脱俗。
     逗号(或  ,)     。
( 2 )请用合适的成语替代第①句中加点的文字。(2分)  混为一谈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②句的言外之意。(2分)
《水浒传》中的地理学只在小说设定的领域内具有有效性与正确性,不能拿《水浒传》中的地理学去到现实中用。(或“小说中的地理学要和现实划出明确的界限,不能混为一谈。”)
1.场景一:灵堂哭苦老
场景二:家中哭苦老
场景三:挥笔画梅花
场景四:白梅赠爱徒
2.因为“白梅”这幅画是许老痛悼师兄的宣泄情感之作,是他与师兄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是许老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创作出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所以,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3.示例一: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感人至深。
示例二: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第③段用“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大词小用,渲染出凝重的氛围,反衬出我高考落榜,不得已要当农民时内心的苦闷、落寞。
原文好。符合我是从疲倦的睡梦中被拖起的情境(先被拖起,听到声音,才意识到是爸爸);称“我爸”为“一个男人”,说明我和爸爸当时内心有隔膜;“是我爸”,放在句末强调,为下文“我暴怒并大吼断绝父子关系”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表面上是指我向一只温顺的羊撒气、泄愤,实际上暗指我向父亲撒气、泄愤,说那是“变态的行为”,流露出我多年以后懊悔、内疚与自责的心情。
夸张,反问,写出堂伯身躯瘦小,暗示堂伯一辈子当农民的辛劳与不易,为下文我暴怒,不想当农民,要闯荡世界做铺垫。
13.回头看    离开 ( 4分)
14.武帝已经成年了,怎么还会想到你哺乳时的恩情呢?(2分)
15.(3分)
①“奇”在劝谏的方式与众不同。不失直接规劝武帝,而是以训斥乳母的方式委婉劝谏。
②“奇”在能根据武帝的性格特点,让乳母“慎勿言,但屡顾帝”,动之以情。
③“奇”在能抓住要害,从武帝与乳母之间的关系入手,实施计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 17: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