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云南大理2014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7 21: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云南大理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color=]第Ⅰ卷 阅读题


[color=]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似是而非”与“似非而是”在汉语,特别是古汉语文献阅读中,时常遇到对词义说解表面上言之成理、而实际上又经不起推敲的“似是而非”的情形;反之,也有些说解初读起来让人觉得古奥、怪癖,而仔细琢磨却别有深意,“似非而是”。而且,二者往往同现,体现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情况,启发人们在古典文学的阅读中既要注意同一文献或同一时段相关文献的用法,即汉语词义本身的系统性;又要注意词义说解与文义、交际背景的吻合,即词义存在的实证性。而且,为了避免顾此失彼的片面性,还要时时注意两者的有机结合。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从陆宗达先生对《左传》“败绩”一词的考证说起。
齐师败绩。(《左传&庄公十年》)
楚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年》)
一般解释“败绩”就是溃败、大败。那么,大败为什么叫“败绩”呢?《左传&庄公十一年》解释它的意义说:“凡师……大败曰败绩。”(晋)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唐)孔颖达正义(又曰“疏”):“绩训为功,丧其功绩,故曰败绩。”杜预的注和孔颖达的疏是《左传》一书最有权威、最有影响的注释,后来出版的面向高等教育的古汉语教材与面向中等教育的语文课本多从其说。而联系《左传》全书及其文献用例,陆宗达先生用实证的方法对此提出了异议,并断言这种“似是而非”的解说纯系望文生义。因为在《左传》同时代其他文献中确实存在着与“丧其功绩”无关的“败绩”的用例:
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这里的“败绩”,是指田猎时翻车,与战争无关。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坠,佐车授绥。公曰“末之,卜也。” 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礼记&檀弓上》)
此例鲁庄公为本次战争的胜利者,根本无所谓“丧其功绩”之义。这里讲的是马惊车翻,把鲁庄公摔下车,此处的“败绩”也是指车出轨(车辙)而颠翻。
“败绩”,《三体石经》又写作“败迹”或“败蹟”,“迹”就是“车辙”,“败绩”指古代车行出轨而颠翻。凭借大量文献材料比较释义,不仅此两句话文义贯通,《左传&庄公十年》“齐师败绩”一语也更显得文从字顺,与下文的“下视其辙”、“吾视其辙乱”相呼应,形象地描绘了齐国军队被杀得人仰马翻的情景。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屈原的《楚辞&离骚》中也有“败绩”作“车行出轨而颠翻”的用例:“岂余心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这里的“败绩”,依清代学者戴震的说法,也是“车覆”之义。
陆先生的考据,对于对古文献知之不多的人来说,确有舍近求远之嫌。但它有确凿的语言材料作依据,与文献的上下文相吻合(具有实证性),又体现了《左传》及相关文献用词的系统性,“似非而是”,确为不易之论。
1.下列对于“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似是而非”指古文献中对词义的说解表面上言之成理、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的情形。
B.“似是而非”的说解虽然也是一种可以说得通的解释,但并不一定是一种最恰当的解释。
C.有的“似非而是”的说解初读起来让人感到古奥、怪癖,但仔细琢磨却文从字顺,不无道理。
D.“似非而是”的说解虽然不是由权威的注释家做出的,但这种说解并不缺乏说服力,因为它有确凿的语言材料作依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词义的“实证性”,指的是解释词义有确凿的语言材料作依据,能与文献的上下文相吻合,做到文义贯通。
B.对“败绩”一词,杜预和孔颖达的解释在内容上没有区别,但解说方法上稍有不同。
C.因为杜预和孔颖达对《左传》的解说最有权威性,最有影响,所以后来出版的面向高等教育的古汉语教材与面向中等教育的语文课本多依从他们的解说。
D.为了证实“败绩”一词应该解说为“车行出轨而颠翻”之义,作者专门引用了《左传》中的典型例句,很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语词义自身的系统性”,指的是同一个词的词义在同一文献或同一时代相关文献中的用法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彼此印证。
B.词义说解中“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情况,并不仅仅存在于与《左传》有关的文献中,在其他古汉语文献中也难免存在。
C.在阅读古代文献时,那些“最有权威、最有影响”的解说往往对我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需要摆脱这些影响,努力获得原著的真谛。
D.作者引出《三体石经》中的“绩”字的不同字形,是为了探讨该字的本义,其目的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败绩”为“车行出轨而颠翻”之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颖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时颖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由是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州闾成风,咸竞为善。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东域之人奉之若君。
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一》,有删改)
【注】* 国主:指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成德立,还归旧庐      旧庐:破旧的茅屋
B.遇岁饥馑,路有饿殍           岁:年成
C.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幸:希望
D.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表:表彰,彰显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烈“育人为务”的一组是(3分)
①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  
②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  
③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  
④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⑤三府并辟,皆不就  
⑥布衣蔬食,不改其乐
A.①②⑥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烈为父亲守丧三年,终日以泪洗面,遭遇荒年,王烈拿出自己的粮食分送给乡亲活命,所以本族人称赞他“孝”,乡亲们称赞他“仁”。
B.王烈的弟子出入,其举止言行都彬彬有礼,在街头市面,一举一动都有异于常人,百姓很容易把他们跟一般的人区别开来。
C.当时有人为争是非长短,要到王烈那里去评判对错,因王烈忙于教学、公务,有的人中途而返,有的人远远看见王烈的房子掉头而回。
D.王烈名望极高,地方最高官员亲自乘坐马车到王烈家中咨询政事;王烈淡于名利,朝廷多次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没去就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
(2) 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 雨
(宋)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
(清)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8.翁卷《山雨》一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前两句有什么作用? (分)
9.两首诗都描写了山雨,在描写手法和抒情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2)               ,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3)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color=]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分)
盛  宴
欧&亨利
(1)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
(2)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3)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4)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
(5)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
(6)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7)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花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像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8)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9)“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10)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像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
(11)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
(12)“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
(13)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老家伙来啦!”一个侍者说,“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斯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
(14)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像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
(15)一小时之后,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
(16)“多谢你,先生!”他像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
(17)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一个侍者把他像陀螺似地打了一个转,推他走向门口。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费。
(18)他们像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
(19)在第一个拐角上,斯塔弗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像猫头鹰的羽毛似的鼓了起来,他自己则像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
(20)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生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
(21)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
(22)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眼睛讨他喜欢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她谈谈病人的情况。
(23) “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说,“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注】* 1620年,英国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压迫,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美洲普利茅斯,首批船员上有英格兰、苏格兰和茶兰夭移民一百零二人。移民定居后的次年,为庆祝第一次收获,感谢上帝的恩惠,制订了感恩节,后成为美国法定节日,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分)     
A. 小说讲述流浪汉斯塔弗与老先生坚持“感恩节传统”,最后一个被撑病、一个被饿昏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却透射出人性的光辉。
B.“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文中通过这两处环境描写,直接表现斯塔弗饱餐后的真实状况。
C. 老先生“好像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并在细雪中“微微打战”“背朝着风”,这些描写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D.选文用词准确,第④段“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的“鼓”字,“簌簌地扭动着”中的“扭动”都形象地表明斯塔弗此时又懊恼又激动的心理。
E.作者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感情倾向,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客观表达。这种写法更易使读者深入故事,引发共鸣,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2)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6分)
(3)第14段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从语言特色及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赏析。(6分)
(4)“感恩”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请结合原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分)
季羡林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
他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里没有一本书;他的叔父决定送他上学,令其命运有了转折,但也给他一个包办婚姻,在离家求学十余年后,他依然跟妻子相濡以沫;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为了能够出国选择了清华;他在哥廷根大学有过一段苦涩的异国之恋;他谢绝剑桥邀请,毅然回国;在受过“文革”的炼狱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旧;耄耋之年,他依然笔耕不辍:这就是一代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几个片断。
(一)
在解放军总医院一住就是4年,这是入院时谁也没想到的。但季老先生自谓早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不仅处之泰然,并且,很快在医院建立起了新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从医生、护士、护工,到清洁工,再到其他病友及其家属,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季先生被称为“爷爷”或“老爷子”,三天,护士们给他买来个毛绒猫咪;两日,小保安又送来几个柿子;再几天不见,传达室的老门卫就带话来问安了。半夜有了尿,老爷子总是把两次三次憋成一次,宁愿自己睡不好也不叫醒护工,因为“他们白天也很疲劳了,晚上不忍再让他们起来”。
季羡林一生培养了6000名弟子,其中30人成为各国驻外大使。但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季羡林却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但是,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在北大校园里,季羡林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咔叽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紧张局促。
有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老爷子马上把秘书李玉洁找来,吩咐叫人去买,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买去。”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益是无价之宝。”最后,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也一笔一画地签名600本。
(二)
1917年,6岁的季羡林从乡下的父母家,来到城市济南的叔父家,叔父虽未受过正规教育,却思想开明,有远见。在季羡林上高小时,他便出钱让侄子课余去学英语,学古文,一直要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家。在清华、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的十几年里,他的日程就是学习、吃饭、睡觉,与旅游、晚会、跳舞、娱乐都无缘。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经陈寅恪推荐赴北京大学任教,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为了专心研究,独自过了16年,他才把家属接来。即使“文革”期间当门房时,他仍然暗自怀揣小纸片,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而他平生最艰巨的两部书,长达80万字的《蔗糖史》和长达数十万字的吐火罗文(焉耆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都是在耄耋之年完成的。为了写《蔗糖史》,在长达两年的时间中,八十几岁的季老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只要有一口气就得干活”,从入院第一天起,季先生就把办公室搬到医院来了。凡输液,必伸左手,留下右手写东西。滴水石穿,一部《病榻杂忆》就这样渐渐出来了;由于眼睛必须保护不能再看电视,季先生特别重视读报,他订阅了13份报纸和若干大学的校报,《参考消息》的大字版他篇篇必读,有时由李玉洁或护士念给他听。
(三)
季老曾说:“‘真情、真实、真切’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他对事真,对物真,对情真。在《留德十年》这部回忆录中,他真诚地披露了自己三十岁时一段鲜为人知的情事:在德国时,他和德国姑娘伊姆加德因为给论文出清样,有过一段恋情。与伊姆加德结合,自己未来的生活或许是幸福美满的。但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对妻子儿女的背叛,意味着把自己的亲人推向痛苦的深渊。尽管置身于包办婚姻中,季羡林最后决定,为了不伤害或少伤害别人,还是由自己来咽下这颗苦果。他想,伊姆加德还年轻,她以后还会碰到意中人。据说,伊姆加德小姐终身未婚。季羡林还以敢讲真话而闻名。早在1986年,他就写了《为胡适说几句话》一文,震惊文坛。当时胡适还是个“反面教员”,人人谈“胡”色变,无人敢涉足这一“禁区”,有朋友劝他不要写这样的文章,风险太大。季羡林认为,由于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胡适的评价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评价问题,而是一件涉及到许多重大学术问题的大事。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把真相告诉大家,还胡适以真面目。他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学界的普遍肯定和响应,开启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
(四)
前些日子,外省有一位学者在某报撰文,指责季羡林先生“自封大师”云云。季先生闻说后如往日一般平静,说:“人家说得对,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师。只不过我运气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他说:“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松。”见李玉洁不服气,季先生就叫她端正态度,并说:“人家说得对的是鼓励,说得不对是鞭策,都要感谢,都值得思考。即使胡说八道,对人也有好处。就怕一边倒的意见,人就晕了。”
他特别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赞扬起来从不吝啬。在《我眼中的张中行》中,季先生称张先生“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淡泊宁静,不慕荣利,淳朴无华,待人以诚。”“我常常想,在现代作家中,人们读他们的文章,只须读上几段而能认出作者是谁的人,极为稀见。在我眼中,也不过几个人。鲁迅是一个,沈从文是一个,中行先生也是其中之一。”难得一位大学者对另一位大学者如此欣赏。季羡林先生把他对张先生的钦佩之处老老实实告诉读者,一副甘拜下风的若谷虚怀。用季老自己的话来说:“近年季羡林走俏”。然而,光环和浮名并不能帮助人们理解季羡林,理解他的平淡和孤寂,理解他拒绝“一代宗师”的称号。“什么‘一代宗师’,好像听着不入耳。”季羡林这样反应。问他:“如果给您下一个定义,应该是什么?”他说:“我是北大教授,东方学者。足够了。”季老很喜欢顾炎武的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季老谦虚地说:“我哪敢自比为苍龙?比做老树,也许还是可以的。不管怎样,我还是想再行一点雨、再著一点花的。”
(节选自《令人感动的英雄人物传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分)
A.季羡林是农民的儿子,从小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他的叔父虽未受过正规教育,却思想开明,有远见,在季羡林上高小时,他便出钱让侄子课余去学英语,学古文。
B.季老先生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时,因为很快在医院与医护人员建立起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因此不仅处之泰然,还自谓早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
C.季老曾说:“‘真情、真实、真切’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他对事真,对物真,对情真,真诚地披露了自己三十岁时一段鲜为人知的情事。
D.外省有一位学者在某报撰文,指责季羡林先生“自封大师”,季羡林听后很平静,足见其心胸开阔;他突破“禁区”,为胡适说话,体现其重友谊的品格。
E.季羡林先生在平淡的待人接物、日常小事中显示出人性的高贵,他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2)季老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请分条简要概括。(6分)
(3)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季羡林却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文中是怎样表现这一点的?请简要概括。(6分)
(4)有文章用“静水流深”来评价季羡林先生,你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体会。(8分)

                       

[color=]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批赴美游客就受到美国商务部长亲自接待,待遇和受尊重程度同法国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B.王石坚被捕后很快叛变,将他领导的我华北、西北、东北情报组织全都和盘托出,导致44名地下情报人员被捕入狱,牵连被捕123人。
C.中国男篮在河南许昌和巴西男篮进行的热身赛因朱芳雨的一次冲动,引发两队数十人的群殴,最终巴西队愤然退场,比赛无疾而终。
D.其实,温家宝总理言及的种种困难,其最先与最后的承当者,并不是抽象的某地区、某单位、某部门,而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中国人。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北方的不少地区,不但食物的形态变化可用“糗”字描述它,凡是不好的、不理想的、不正常的、荒诞的事物,皆可谓之“糗”。
B.问题的关键不是政府该不该收费,而是如何让公共事业收费合理化、阳光化,让消费者真心认可收费标准和相应制度,自觉维护国家公共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C.天文学之所以始终站在自然科学前沿,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的宇宙,而宇宙是一切形态的物质及其运动的总合。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如果按照西方关于“科学”的严格定义,中医当然不是“科学”。       。      ;
。        。         ,        。
①这种“科学”,必须具备客观性、精确性、可重复性、可验证性
②因为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体系,中医和科学是两个体系
③这种“科学”,必须符合三项要求,那就是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实验验证   
④可以想见,两千年以前在中国所诞生的中医学不会是这种“科学”
⑤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是十七世纪牛顿力学之后才有的
⑥我一直不赞成用“科学”来评价中医
A⑥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④⑥②     C⑤①③④②⑥     D②③①⑥⑤④
如果现实是一栋大楼,那么理想就是大楼的根基,没有理想,现实就无法越建越高;                             ;                              。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燃料用尽,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回答透露了他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lor=]大理2014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参考译文】
王烈,字彦方,平原人。有远见卓识,富于修养,坚持道义从不犹豫。拜颍川人陈太丘为老师,并和陈太丘的两个儿子结为朋友。当时颍川人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都跟随陈先生学习,见到王烈气度学业超出常人,非常佩服他的经历,也和他亲密交好。王烈因此名闻天下。道德达到很高境界以后,他返回家乡,赶上(他)父亲去世,(他)以泪洗面,守丧三年。期间,遇到年成不好,严重歉收,路有饿死之人,王烈于是分出自己积存的粮食,来救乡亲的性命。因此本家族的人说他孝敬父亲,乡亲们夸他富有仁爱之心。(王烈)用读书做学问娱悦内心,把教化百姓作为自己的追求,于是兴办了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他教育人,完全依循被教育者的秉性脾气,用道理开导,使之追求善行远离罪恶。受教育者虽然没有明显感觉,但潜移默化间修养提高极快,都成为宝贵人才。他的学生们出入,举止言行都彬彬有礼,在街头市面,一举一动都不同常人,百姓很容易加以区别。州县大街小巷的百姓都争先加强道德修养。
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王烈:“这人既然做了偷盗之事,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赠送他布,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杀了吃,(穆公抓获偷马人后)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于大难。现在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快到老人家的时候,这人才放下担子离去,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隔了一年,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想不管它就离去,又担心后面的过路人捡去,剑的主人就会永远失去佩剑,想拾起带走再去寻找失主,又担心出现差错,于是就守着这把剑。到了傍晚,佩剑主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这位老人拉住他的袄袖,说道:“您上次替我挑担,没能知道您的姓名,现在您又在路边看守我丢失的佩剑,没有比您再仁厚的人了,请您告诉我姓名,我要把您的尊姓大名告诉王烈。”那人于是告诉了老人之后便离去。老人把这事告诉了王烈,王烈说:“世上这位仁厚君子,我没能见到。”就让人设法弄清他的身份,原来就是过去那位偷牛的人。王烈于是特地派人在他的家乡住地彰显他的事迹并把他树为榜样。
当时有人为争是非长短,要到王烈那里去评判对错,(因发觉不妥)结果,有的人中途而返,有的人远远看见王烈的房子掉头而回,最后都坦诚相待,不敢让王烈知道他们争讼之事。当时封国的首领都亲自乘坐车马到王烈的私家住处,就施政的情况征询意见。王烈被举为孝廉,朝廷有三个重要部门要征召他去做官,但他一处也没去上任。赶上董卓发动叛乱,王烈因躲避战祸到了辽东,(在这里)他亲自下田耕种,编入普通民户。穿布衣吃蔬菜粗粮,不改变自己的人生乐趣,辽东的百姓,都把他看作像自己的君主一样。
在建安二十三年病重卧床不起,七十八岁去世。
12.
(1)(分)C项3分,E项2分、A项1分;答BD不给分。(A项,“从小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的说法太笼统。B项,强加因果,文中并没有这样表述。D项,“重友谊”于文无据。
(2)(6分)①季羡林上高小时,叔父让他课余去学英语,学古文,一直要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家。②在大学学习的十几年里,他的日程就是学习、吃饭、睡觉。③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为了能专心研究,独自过了16年。④“文革”期间,仍然坚持翻译了《罗摩衍那》。⑤耄耋之年完成了他平生最艰巨的两部书的译释。⑥病中,季先生就把办公室搬到医院来,坚持写作、读报。(学生答题时只要答出其中的四个方面就可以给满分,6分)
(3)(6分)①季老住院期间,与医护人员、病友及其病友的家属相处得亲密无间,互相关心,如同家人。②季老穿着朴素,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声音低沉,平易近人。③季老让人买来600本《留德十年》,并一一赠送和签名。
(学生答题时只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即可酌情给分,一个方面2分)
(4)(8分)理解“静水流深”:①表面平凡无奇,但心中存有大智慧。②地位高,姿态低。③学问精深,不肆张扬。④很有学识,为人低调。⑤感情真挚,从容淡定。
结合文本内容分析:①季老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却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与年轻人、医护人员等和谐相处,平易近人。②季老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他对学问的那种执着与钻研,令人十分敬仰。③怀真情,说实话。“真情、真实、真切”是季老做人做事的原则,他对事真,对物真,对情真,敢于做个真实的人。④学问高、地位高,却宽人严己。他特别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赞扬起来从不吝啬;对己却十分谦虚,平淡中显出他人性的高贵。
(理解“静水流深”的观点,能抓住其中一方面,2分;能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谈自己的体会,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A 大相径庭: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B选项,和盘托出:比喻把真实情况全都说出来,没有丝毫隐瞒。用在此处,与“全都”重复累赘。 C选项,无疾而终:原指没有病就死了,引申为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这里可用“不欢而散”。)D具体而微:事物的内容大体具备,局面、规模较小。
14 D  A 选项,不合逻辑:“不正常”与“荒诞”不能并列。B选项,成分残缺:应在句
末加“的秩序”或“的局面”。C选项,句式杂糅:“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
15 B  根据分号提示,③和①前只能有一项,排除A项;根据语意,③不能承接②,排除D项;根据逻辑关系,达到③的“三项要求”之后,才可能有①的四“性”;根据因果联系: ②是⑥的原因。
16 残酷现实、浪漫世界、魔幻现实主义(神奇想象)、乡土情结、世界化(现代性)。每点1分。
17【参考示例】
如果现实是一只苍鹰,那么理想就是苍鹰的羽翼,没有理想,现实就无法越飞越远。
如果现实是一只贝壳,那么理想就是贝壳中的一粒沙,没有理想,现实就无法结出晶莹的珍珠。
如果现实是一艘船,那么理想就是船的帆,没有理想,现实就无法乘风破浪,奋勇直前。
(句式仿用,2分;运用正确的修辞手法,2分;内容有意蕴,2分。)
18立意角度:~1童心天真,虽不切实际,但可贵~2仁人志士往往胸怀大爱 ~3伟大的人常常被嘲笑~4再等等,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耐心倾听,不妄下论断 ~6误会往往源于急躁与臆断~7事情往往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0 19: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