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2013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语文考前仿真测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高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30 21: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河南省十所名校2013届高三考前仿真测试语文试题


[color=]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在哪里  李建永
    我们所谓当下文化的全部意义,就体现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活动中,以及大大小小的事情里。举手投足是文化,待人接物是文化,企业形象是文化,机关作风是文化,社会改革是文化,制度创新是文化。有一段时间,国外的一个著名电子品牌在国内风靡一时,但我却对之大泼凉水,并断言其不久便会衰微。原因很简单——以它的手机产品为例,在没有什么重大技术创新的情况下,每添加或者修改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要批量生产并加价销售。如今这个品牌真的开始衰落了。不是我在恶意唱衰它,它的衰落就蕴含在其营销策略和企业文化中。《吕氏春秋·义赏》说得好:“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同样,一切以偷奸取巧、以邻为壑、杀鸡取卵、饮鸩止渴为经营理念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什么机构,都是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的。
    历史越是古老悠久,文化便越是深邃悠长。文化是一条激荡在人类历史中湍流不息的长河。《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文献”之“献”古作“贤”讲,所谓无贤不成礼;现在则不妨把它当成文献典籍来解。只有历史留存下来的文献典籍,才能作为文化曾经存在的凭证和依据。我们说起郡县制,即有《史记·秦始皇本纪》述其原委;我们谈到科举制,亦有《隋书·高祖纪》叙其肇始。我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修齐治平”,诸如我们今天常说的“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最早分别见于《管子·霸言》和《晏子春秋》,属于政治文化的“治平”范畴;稍微生僻的“以身为本”和“以仁为本”,较早亦分别出自《大戴札记·子张问入官》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属于修身文化之“修齐”范围。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即使是凝固的历史(遗迹),亦需要文献典籍来佐证,更遑论其他!此谓之其来有自、良有以也。
    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亦有现在、未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发展它。然而,任何一种文化(或曰文明)都不可能割断母体的脐带凭空发展,故学习、研究和继承传统文化,是开拓创新未来文化的重要一途。没有读过《易》的人,很难想象那些现在看来仍富于生命力的词语——文明、革命、消息、事业等,均来自古老的《易》。正是由于有《易》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后哲才会创造出“穷则思变”和“与时俱进”这两个颇具时代色彩的新词。尽管《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与当代哲学意义上的“实事求是”,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你得承认,《汉书》的“实事求是”乃基础性工程,是今日之“实事求是”的原始根据。俗话说,往来成今古,无古不成今。庄子亦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未来文化要想创新和发展,必须把根深深扎进传统文化营养丰厚的土壤中,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没有博大何来精深!
(选自2013年3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手投足、待人接物、企业形象、机关作风、社会改革、制度创新等都是文化,它就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活动中。
B.著名电子品牌的营销策略和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即使没有重大技术创新,它也不会开始衰落。
C.公司、企业或者其他什么机构,一旦以追求短期收益为经营理念,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D.本段引述《吕氏春秋·义赏》中的话,其实质讲的就是长久经营的理念,换言之讲的就是文化的重要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中孔子在《论语·八佾》中的话表明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这说明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很重视文献对于文化的佐证价值。
B.文化曾经存在的凭证和依据就是历史留存下来的文献典籍,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郡县制”,《隋书·高祖纪》中的“科举制”。
C.我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修齐治平”,与我们今天常说的“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是完全一致的。
D.凝固的历史,也就是历史遗迹,在今天也需要文献典籍来佐证,可见探究文化须重视典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拓创新未来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学习、研究和继承传统文化,因为任何一种文化
都不可能割断母体的脐带凭空发展。
B.“穷则思变”和“与时俱进”这两个颇具时代色彩的新词,其实是来源于古代典籍《易》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C.当代哲学意义上的“实事求是”,其基础应是《汉书》中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它们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差别很大,但其间清晰的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却是显而易见的。
D.未来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只有深深扎进传统文化营养丰厚的土壤中,才能达到根深叶茂、博大精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建文二年进士。除庄浪知县。端阳日,守将集官僚校射。以佐文士,难之。持弓矢一发而中,守将大服。
    永乐初,入为御史。七年,成祖在北京,命吏部选御史之才者赴行在,佐预焉。奉命招庆远蛮,督采木四川。从北征,巡视关隘。迁江西按察副使,召为应天尹。刚直不挠,吏民畏服,人比之包孝肃。北京建,改尹顺天。权贵人多不便之,出为贵州按察使。洪熙元年召为通政使。
    宣德三年,都御史刘观以贪被黜,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荐佐公廉有威,历官并著风采,为京尹,政清弊革。帝喜,立擢右都御史,赐敕奖勉。居岁余,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士奇曰:“尔不尝举佐廉乎?”对曰:“中朝官俸薄,仆马薪刍资之隶,遣隶半使出资免役。隶得归耕,官得资费,中朝官皆然,臣亦然。先帝知之,故增中朝官俸。”帝叹曰:“朝臣贫如此。”因怒诉者曰:“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士奇对曰:“细事不足干上怒。”帝乃以吏状付佐曰:“汝自治之。”佐顿首谢,召吏言:“上命我治汝,汝改行,吾当贷汝。”帝闻之益喜,谓佐得大体。或告佐不理冤诉,帝曰:“此必重囚教之。”命法司会鞫,果千户臧清杀无罪三人当死,使人诬佐。帝曰:“不诛清,则佐法不行。”磔清于市。
    正统初考察御史不称者十五人,降黜之。邵宗九载满,吏部已考称,亦与焉。宗奏辨,尚书郭琏亦言宗不应与在任者同考。帝遂责佐。而御史张鹏等复劾宗微过。帝以鹏朋欺,并切责佐。佐上章致仕去。赐敕奖慰,赉钞五十贯,命户部复其家。十一年九月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六》,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佐预焉                          预:准备。
    B.细事不足干上怒                  干:触犯。
    C.吾当贷汝                        贷:原谅。
    D.命户部复其家                    复:免除赋税徭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皇帝赏识顾佐的一组是
    ①持弓矢一发而中,守将大服  ②从北征,巡视关隘  ③权贵人多不便之,出为贵州按察使  ④帝乃以吏状付佐曰:“汝自治之。”  ⑤帝曰:“不诛清,则佐法不行。”  ⑥帝以鹏朋欺,并切责佐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佐文武双全。建文二年的端阳节,守将召集官员一起比赛射箭,有意为难身为文官的顾佐,结果顾佐一箭射中,守将非常佩服。
B.顾佐奉命招降蛮人,督采树木,巡视关隘。他为人刚直不阿,官吏百姓都对他感到害怕和佩服,改任顺天府尹后,权贵多给他出难题。
C.顾佐被杨士奇举荐担任京兆尹。后来,有人到皇帝那里告发顾佐,杨土奇向皇帝申明原委,替顾佐解释。
D.顾佐严格考查御史,将不称职者降职或罢免,这里包括吏部考核称职的邵宗也被考核为不称职。顾佐因为此事被皇上责备,自请辞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岁余,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士奇曰:“尔不尝举佐廉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怒诉者曰:“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与胡兴安①夜别  何逊
居人行转轼②,客子暂维舟③。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①胡兴安:兴安,南朝所置县名,在今四川成都附近。胡兴安当为在其地做官的胡某。②居人:指自己。转轼:回车。③客子:指胡兴安。维舟:系船,停泊。
8.请简要赏析诗句“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_________________;朝晖夕阴,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2013年山东省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试卷二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漳州市)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惹祸的大衣  李显
    这天,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火车,天快黑时,终于到了青石镇。我给镇医院的院长打电话,院长十分抱歉地说,院里唯一的面包车坏了,不能及时来接我,让我打车去医院。
    在这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根本看不到出租车的影子,只有零星几辆跑出租的人力三轮车。到了这种穷乡僻壤,我只能入乡随俗,将就了。我坐到车上,告诉车夫把我送到镇医院。车夫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
    大胡子“呼哧呼哧”蹬出几里路后,发现我缩成一团,问道:“妹子,你是不是很冷?”我笑笑说不冷。“你穿的那么少,还说不冷,你的声音都发抖了。俺穿的多,脱一件给你。”说完,大胡子便把身上穿的一件灰色呢子大衣脱下来,递到我面前。
    我边感谢边把大衣穿上了身,顿时便感觉暖和起来。一件大衣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大胡子之间的距离,我主动和他唠起了嗑。可聊着聊着,我就发觉情况有些不妙,大胡子有些心猿意马,眼睛总盯着我的胸口,看得我有些窘,有些紧张。我赶紧裹紧大衣,双手抱在胸前。大胡子好像看出我有所警觉,收敛了一些,不再直勾勾地瞅,而是用两眼的余光偷窥我的胸口。这下,我心里更害怕了,如果这大胡子不是好人,这荒山野岭的……我越想越害怕。不行,说什么也不能束手就擒,得想办法脱身。
    拿定主意后,我叫大胡子停车,说要下车方便一下。大胡子把车停了下来,我下车后,直奔路边的小树林,见大胡子没跟上来,我心里暗喜,马上撒腿就跑。跑出没多远,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我回头一看,妈呀,大胡子追上来了!老天,大胡子真是色狼!我拼命地跑起来,边跑边喊“救命”。大胡子追得更紧了,边追边喊“站住”。
    我跑出小树林,眼前出现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由于刚下过雨,河水很急,很浑,看不清深浅。情况危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跳进河里,河水比我想象的要深得多,岸边的水已经到我的胸口处。
    跳到河里我才发觉身上穿着大胡子的大衣,很笨拙,不好游动,于是,我慌忙脱下大衣,扔到河里,开始往河对岸游。这时,大胡子也跳进河里。让我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追我,而是朝漂向下游的大衣游去。
    我正高兴,突然,双腿开始抽筋,不听使唤了,身子开始往下沉。我拼命挣扎,大喊救命。大胡子听到我的呼救后,赶紧掉头向我游来,几下便游到我身边,抓住我的衣服,把我拖上了岸。
    上岸后,我像虚脱了一样,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而大胡子表情复杂地瞪着我,我心里害怕极了,刚要开口求大胡子不要伤害我,谁知他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气呼呼地埋怨我:“你这个妹子,好端端的,你骗俺干吗?跑什么呀!害得俺……俺的大衣被水冲跑了……”
    第二天上午,我如约准时走进手术室,为两名患者做了手术。走出手术室,我到休息室休息,突然,隔壁房间传来院长跟一个男人的对话。
    院长说:“我跟你说,人家是我们从省城大医院请来的专家,大老远地跑到咱们这里来,真的很不容易。你放心,专家做手术绝对有把握,肯定能治好你妻子的病……你们家属应该对专家表示感谢……”
    那个男人回答道:“院长,谁有粉不想往脸上抹?不是俺不想表示,只是俺现在手上真的没钱。本来,昨天,俺从砖厂老板那里预支了两千块钱。回家的路上遇到个妹子,看她挺冷的,俺就把大衣脱给她穿。衣服穿到她身上后,俺才想起来两千块钱在大衣兜里。俺有点不放心,可又不好明说,就偷偷瞅着,谁知让那妹子误会了。她拼命地跑,俺也误会了她,使劲追……结果,她把俺的大衣扔到河里,大衣被河水冲走了,两千块钱也没了……”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走出休息室,来到隔壁的房间,说:“院长,请你去安排一下,我要马上给这位大哥的妻子免费做手术。”
    院长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走出屋子。
    由于我戴着手术帽和口罩,大胡子没有认出我,他万分感激地说:“大夫,太谢谢您了!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夫……”
    听了大胡子的话,我的脸火辣辣的,我知道我不配做大胡子说的“好大夫”,但以后,我一定会做一个好大夫……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大胡子”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来给了“我”,眼睛却总盯着“我”的胸口,这让 “我”倍感紧张,可见“大胡子”居心不良。
B.“我”借方便之名逃离,“大胡子”拼命追赶,这更让“我”感到是遇见了“色狼”,可在过河的危急时刻,还是“大胡子”救了“我”。
C.大胡子起初向“我”脱下的大衣游去,把“我”救上后又抱怨“我”害得他的大衣被水冲走。这为后文“我”的忏悔作了铺垫,可谓匠心独运。
D.这篇小说借助“大胡子”这一形象,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对“大胡子”的歧视,也传达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E.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我”与“大胡子”的故事,既写出了普通民众的辛酸,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深刻反思。
(2)小说设计大衣被水冲跑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题目是“惹祸的大衣”,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主人公是“大胡子”还是“我”?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  阿红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父亲希望他如黄钟大吕般奏出生命强音。
    1937年南京大屠杀前,吴良镛跟随哥哥辗转武汉、重庆等地,边谋生边求学。
    1940年,吴良镛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露出来,他发表在校刊《建筑》上的文章《释“阙”》(阙是汉代典型建筑),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觉得吴良镛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发函让他当自己的助手。
    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赏识,吴良镛欣喜不已,能在建筑大师身边工作,更是他梦寐以求的。“做梁先生的助手,近水楼台,能有机会看到他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让我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许多建筑学知识,可以说,梁先生是我学术人生的引路者……”谈起恩师梁思成,吴良镛眼里充满感恩之情。
    “可以这样讲,是梁思成夫妇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行事为人,如何做学问……”时至今日,吴良镛仍对当年梁思成夫妇的赏识提携念念不忘,每年都会去梁思成林徽因墓前祭奠,致以哀思。
    1950年,正当吴良镛获得硕士学位想继续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吴良镛赶紧收拾行囊,冲破层层阻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改革开放后,高瞻远瞩的吴良镛,提出了许多系统的设想与建议。在他不遗余力的推动下,清华建筑系升格为建筑学院,培养出一大批高端英才。他倾尽心血,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乏路,也为推动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协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起草了著名的《北京宪章》,为世界建筑学在新世纪的发展画出了路线图。
    当年北京老城改造,梁思成为保护北京历史遗迹四处奔走呼吁。没想到,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进行旧城改造中,吴良镛也遇到了与恩师一样的焦虑心境。“西方建筑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则是‘土木的历史’,因此保护起来更为艰难。”为此,他开始对北京旧城区进行调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这样既能满足民众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韵。他的“有机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菊儿胡同改造中得以应用。
    “北京的旧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创造一种社会型住宅,因地制宜,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美观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风貌相吻合,做到两者相得益彰。”吴良镛说。
    在菊儿胡同方案审批时,为慎重起见,北京城市规划部门前后审查六七次。吴良镛不厌其烦,反复斟酌修改,力图精益求精,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实践中去。到了后期出施工图阶段,光手工图纸就绘制了近百幅,如此大的图纸量,对很多建筑师来说难以想象。
    按照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论改造完成的菊儿胡同今非昔比,白墙黛瓦,柳绿花红,一派祥和宁静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成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所谓有机更新,就好比衣服破了打块补丁,其实,只要精心缝补,就算是百衲衣,也不失其质朴和美丽。”吴良镛说。
    1992年,菊儿胡同改造荣膺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翌年又折桂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一位英国建筑评论家参观完菊儿胡同后,感慨万千:“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而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念,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旧交融,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选自2012年第4期《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直到1940年吴良镛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这个从未涉足建筑领域的青年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B.吴良镛得到梁思成的赏识是因为他发表在校刊《建筑》上的《释“阙”》一文,并因此成了梁思成的助手。
C.吴良镛在改革开放后,提出了许多建议,并推动清华大学建筑系升格为建筑学院,为培养大批高端人才作出了贡献。
D.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大匠吴良镛的成长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吴良镛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E.作者叙述吴良镛得到梁思成的赏识,既表明作者对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栖居的伟大理想的赞美,也与后文吴良镛取得的成就相照应。
(2)吴良镛在建筑学领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2年,菊儿胡同改造荣膺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翌年又折桂联合国“世界人居奖”。这是为什么?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匠吴良镛的人生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2013年山东省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试卷二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漳州市)
                                       
                                       
                       

[color=]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于2012年11月23日上午降落在“辽宁舰”甲板上,由飞行员戴明盟首降成功,这意味着舰机合练的技术条件已具备,真是大快人心。
B.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的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执行正常的巡航公务是无可厚非的。
C.莫言的作品凭借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并且结合许多的神话、传说等要素,从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代鲜有作家能望其项背。
D.汉魏之际,品评人物常常是名不准实,贾不本物。于是,识鉴者主张神鉴,主张遗其形貌而求其神理,视之于无形,听之于无音,这就是言不及义。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开局之年,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B.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将地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保持经济增长、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
C.韩国运载火箭“罗老”号的第二次发射以失败告终,韩国媒体认为“罗老”号坠毁是由于俄罗斯制造的一级火箭出现问题造成的。
D.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古人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他看一本有关礼仪的书,里面就讲到,在公共场所说话,或面对他人说话,一般都应保持“低调”,声音不宜过大;特别忌讳远距离大声叫人。这一方面是不惊扰他人,另一方面也显出自己有教养。朋友说,他后来改变了自己的习惯,降低了说话的声音,连他自己都感到自己上了档次。
    ①一个朋友说,一次他去一家高档酒店拜访朋友,他高声说话惯了,仍然保持这个“本色”
    ②这给他留下了几乎终生难忘的印象
    ③而高雅,不仅指谈吐之内容,也指谈吐之方式
    ④这“文质彬彬”可能包括许多方面,但谈吐高雅肯定是其一个重要方面
    ⑤一个旁若无人地吆三喝五的人肯定不是“君子”形象
    ⑥那朋友不断微笑着打手势,示意他压低声音
    A.④③⑥②⑤①    B.⑤①⑥②④③    C.④③⑤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16.请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根据要求答题。(5分)
    2012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几种因素进行随机抽查,结果如下: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语言表达

句子、词汇、修辞

49.45%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11.65%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33.90%

其他

书写、标点

5.00%


(1)根据图表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其中的主要信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考生在考场写作中有什么建议?(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生活能给我们许多启示:绳子可以断木,它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曾因扮演“超人”而在好莱坞红极一时、风光无限的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场激烈的马术比赛中,意外坠马,这场飞来的横祸改变了他的人生。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对家人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早日解脱吧。出院后,为了让他散散心,平息他肉体和精神的伤痛,家人带着轮椅上的他外出旅行。
  他无意中发现每当车子即将行驶到无路的关头,路边都会出现一块交通指示牌:“前方转弯!”而拐过每一道弯之后,前方照例又是一片柳暗花明。他恍然大悟,冲着妻子大喊一声:“我要回去,我还有路要走!”从此,他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还用牙关紧咬着笔,开始了艰难的写作。他还四处奔走,举办演讲会,为残障人的福利事业筹募善款,成了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虽然“超人”克里斯朵夫已离开了我们,但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个名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2013年山东省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试卷二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漳州市)
                                       
                                       
                       

[color=]2013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语文考前仿真测试答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参考译文】

    顾佐,字礼卿,太康县人。建文二年考中进士。授任庄浪知县。端阳节这天,当地守将召集官员较量射箭。因为顾佐是文官,为难他。顾佐拿起弓箭一箭射中,守将非常佩服。
    永乐初年,入朝做御史。永乐七年,成祖在北京,命令吏部选拔御史中有才干的人前往行在所,顾佐参与了这件事。顾佐奉命招安庆远蛮人,在四川监督采伐树木。跟从皇帝北征,巡视险要的边关。升任江西按察副使,召入担任应天府尹。顾佐性格刚强正直不屈服,官吏百姓都害怕并佩服他,人们把他比作包孝肃。北京城建立,改任顺天府尹。有权势的人多因他感到不方便,外调做了贵州按察使。洪熙元年召任通政使。
    宣德三年,都御史刘观因为贪污被罢官,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推荐顾佐廉洁有威望,历任官职都显露风采,担任京兆尹,政治清明,弊政革除。皇帝感到高兴,立即提拔他做右都御史,下令予以奖赏勉励。过了一年多,奸邪小官上奏说顾佐接受徒隶的钱财,私自打发徒隶回家。皇帝秘密地把奏章给杨士奇看,并说:“你不是曾经举荐顾佐廉洁吗?”杨士奇回答说:“朝中官员俸禄微薄,仆从、马匹、粮草以徒隶资助,派出一半徒隶让他们出钱免去劳役。徒隶得以回家耕地,官员得到钱财,朝中官员都这样,我也这样。先帝知道这件事,所以增加了朝中官员的俸禄。”皇帝叹息说:“朝臣贫穷到这样的地步。”于是皇帝怒斥上告的人说:“我刚任用顾佐,小人就敢诬蔑他,一定要下交司法官治罪。”杨士奇说:“小事不值得惹皇上生气。”皇帝于是把官吏的状子交给了顾佐,说:“你自己处理这件事。”顾佐叩头致谢,叫来那个官吏说:“皇上命令我惩治你,你改变行为,我就原谅你。”皇帝听说后更加高兴,说顾佐懂得大体。有人状告顾佐不处理冤案,皇帝说:“这一定是重罪犯教他说的。”命令司法官会同审讯,果然是千户臧清杀了无罪的三个人被判死罪,让人诬告顾佐。皇帝说:“不杀臧清,那么顾佐的法令就不能实行。”在集市用磔刑处死臧清。
    正统初年考查御史不称职的有十五人,降职或罢免了他们。邵宗任职满九年,吏部已经考核称职,(但)他也在顾佐考核的不称职之列。邵宗上奏辩解,尚书郭也说邵宗不应该跟在任的人一同考核。皇帝于是责怪顾佐。可是御史张鹏等人又弹劾邵宗的一些小过错。皇帝认为张鹏结党欺骗,一并严厉责备顾佐。顾佐上奏退休回家。赐给敕命以奖励安慰,赏赐钱钞五十贯,命令户部免除他家的赋税徭役。十一年九月死。
8.两句景物描写,前句细腻,后句空旷,构成一幅颇有层次的水边夜色图。(2分)既点出了“夜别”,又照应了“维舟”二字,诗人用简练的笔触把与友人夜别的环境写得凄清壮阔。(2分)景中寓情,景中有人,与前四句共同构成冷月寒江一孤舟,人自伤心水自流的境界。(1分)
9.前两句简洁而生动地白描出一幅将别未别、两情依依的水边送别图。(2分)第三句从时间上回到别前的酒宴,从情绪上则是席中的欢声笑语,意在衬托第四句。(1分)在“一筵”“两地”之后分别缀以“笑”“愁”两个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眼,说明“笑”是短暂的,“愁”才是难尽的。(1分)最后两句是想象自己回家后的感觉。离恨犹在,故园独守,倍感孤寂,友情之可贵及友人在心中的位置,不言自明。(2分)
10.(1)横无际涯  气象万千(2)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3)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11.(1)BE(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2)①大衣被水冲跑是误会加深的结果,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②为下文“我”的灵魂得到净化并为“大胡子”的妻子免费做手术作了铺垫。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
(3)①“惹祸的大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正是这件大衣引出了误会,“大胡子”怕丢钱,“我”感到不安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③被大水冲跑的大衣里装着“大胡子”为妻子做手术准备的钱,这让“我”倍感自责,从而决定免费为其妻子做手术,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
理念,开辟了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每点2分)
(3)①北京城市规划部门的反复审查,吴良镛的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和大量艰辛劳动的付出,促成了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②菊儿胡同的改造运用了“有机更新”的理念,而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念,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旧交融,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③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每点2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观点一:崇高的理想是一个人做好事业的基石。①吴良镛在国外深造期间,接到恩师“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的信,冲破层层阻力回到祖国效力。②改革开放后不遗余力推动建筑学教育改革,培养了大批高端人才,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③北京旧城改造,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念,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美观舒适的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风貌相吻合,做到两者相得益彰。
观点二:做人懂得感恩,做事严肃认真。①时至今日,吴良镛仍对当年梁思成夫妇的赏识提携念念不忘,每年都会去梁思成林徽因墓前祭奠,致以哀思。②在北京旧城改造时,对北京旧城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合理的改造理念和构想。③针对菊儿胡同改造方案,吴良镛不厌其烦,反复斟酌修改,力图精益求精,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实践中去。
(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2013年山东省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试卷二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漳州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0 12: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