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8|回复: 0

[初中三年级] 2013年广州市萝岗区初三语文下学期综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初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16 21: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3年萝岗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将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绮丽/蝼蚁  诘责/拮据  贝壳/金蝉脱壳   
B.玷污/观瞻  猝然/憔悴  背影/芒刺在背  
C.伫立/发怵  羁绊/湖畔  解数/不求甚解   
D.地窖/发酵  沉湎/腼腆  边塞/塞翁失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辜负  嘎然而止  搔扰  草长莺飞
B.狼藉  重峦叠嶂  愧怍  迫不及待
C.真缔  吹毛求疵  苍茫  左右逢圆
D.意测  如座针毡  蓬蒿  鳞次栉比
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昨晚,我应邀光临了欢迎宴会。宴会共九桌,每桌中央都摆放着精致的雕刻——开屏的孔雀,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惟妙惟肖。宴会厅招贴背景的两侧,竖立着巨幅牡丹画。每桌都以最富中国特色的花卉命名,分别为牡丹、茉莉、兰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芙蓉。孔雀和这九大名花,一直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此情此景,令人叹为观止。
A.光临    B.惟妙惟肖    C.竖立    D.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鸟类的大脑虽然很小,却显示出远比人类过去所想象的更复杂、更聪明、更神奇。
B.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局长多次强调: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它的教学质量。
C.过度开发湖洲,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其必然结果是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D.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引号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A.幼儿园里“狼”来了。
B.空调室外机“吻”煤气管成定时炸弹。
C.大学生清明节问候乡邻“过节好”被骂“不懂事”。
D.小品中赵本山的“老伴”是和他有过多次合作的宋丹丹。
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5分)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魁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⑴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我的概括:                                                                 
⑵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3分)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⑴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山下兰芽短浸溪,萧萧暮雨子规啼,松间沙路净无泥。
C.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D.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
E.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F.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⑵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常恐秋节至,                     。(汉乐府《长歌行》)
②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⑤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黔娄之妻有言:“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⑶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的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含有典故的诗句是“                     ,                     ”。
②陈与义《登岳阳楼》中,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危亡、中原动荡之忧的诗句是“                     ,                     ”。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5分)
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具:
⑵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异:
⑶每至晴初霜旦。(郦道元《三峡》)                       霜:
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寒:
⑸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经纶: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1题。(10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曹操比于袁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杂然而前陈者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2分)
译文:                                                                           
                                                                                 
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分)
译文: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分析曹操,指出他具有政治和军事的优势,得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
B.文段指出孙权具有政权、地理和民心的优势,得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结论。
C.诸葛亮提出刘备应遵循“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方针。
D.诸葛亮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高祖的成功像曹操、孙权一样都因用人得当。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⑴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分)
  答:                                                                        
⑵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答:                                                                        
四、(9小题,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10分)
失读症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伤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同“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西方已有人提出运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来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3.关于产生“失读症”原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的大脑皮层失去调控语言的机能。
   B.人类语言的生理基础遭受外伤。
   C.人的大脑中的语言中枢神经因脑外伤受损或发生病变。
   D.由于脑血管供血发生障碍,阻止了中枢系统的正常工作。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失去言语(即说话)能力是“失语症”之一的一种语言行为障碍性疾病。
   B.无论何地何人,一旦位于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受损,就会出现失语症或失读症。
   C.通过学习汉字、汉语来提高儿童智能,已经成为西方人着手研究的课题。
   D.研究表明,学汉语、汉字的人比学拼音文字的人患“失读症”的要少一些。
15.第⑥段中“根据汉字与大脑左右两半球的这种关系”中的“这种关系”所指的内容是什
   么?(4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7题。(10分)
《列子·愚公移山》的开头有这样几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对其中的“河阳”一词,课本注为:“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连《古文鉴赏大辞典》(徐中玉主编)也注为:“河阳,黄河北岸。古以水的南面叫做阴,水的北岸叫做阳。”单单就这些注释的本身来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联系课文的注释和前后的句子来看,就有了问题。“河阳之北”照课本注释的意思来理解,不应是“黄河的北岸”,而应是“黄河北岸的北面”了。而“黄河北岸的北面”是什么意思呢?实在令人费解。
《列子》一书,最早见于汉代刘歆的《七略别录》。今本《列子》全书共载l34则,文章体裁不全像先秦各家著作,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今本《列子》是出于晋人的搜集,不是原本,原本在魏晋之世早亡佚了。“河阳之北”不可能也不应该解释为“黄河北岸的北面”的。从前后句式来看,前一句是“冀州之南”、后一句是“河阳之北”。“冀州”显然是一个地名,那么“河阳”也应该是一个地名。而古代有否“河阳”这个地名呢?有的话,又在什么地方呢?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辞海》及有关资料,知“河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邑。汉代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明代洪武初年,废入孟州,向来是洛阳外围的重镇。唐代建中年间置河阳三城节度使于此。当时郭子仪等人在史思明、安庆绪的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退守在河阳。因而杜甫曾在其诗《石壕吏》中写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河阳,在地理位置上的确在古黄河的北岸,有趣的是,历史上还确曾有过一个“河阴”。“河阴”也是一个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孟津东北。在地理位置上恰在古黄河的南面。“河阴”与“河阳”可以互相印证其在古代的存在。而为古“九州”之一的“冀州”,据《书·禹贡》记载:冀州,西、南、东三方都以当时的黄河与雍州、豫州、兖州、青州为界,即指今山西和陕西间黄河以东,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河北东南部地区。而今天的王屋山正好就在这个“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地理位置上。
由此可以认定:“河阳”应是一个地名,不应认为是“黄河的北岸”。
(选自《语文学习》)
16.下列材料,不能用来论证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A.《古文鉴赏大辞典》(徐中玉主编)也注为:“河阳,黄河北岸。古以水的南面叫做阴,水的北岸叫做阳。”
B.从前后句式来看,前一句是“冀州之南”、后一句是“河阳之北”。“冀州”显然是一个地名,那么“河阳”也应该是一个地名。
C.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辞海》及有关资料,知“河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邑。汉代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明洪武初,废入孟州,向来是洛阳外围的重镇。
D.郭子仪等人在史思明、安庆绪的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退守在河阳。因而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7.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从哪个角度入手论证这一论点?(4分)
答:                                                         
⑵根据本文提供的知识填空:江苏省江阴市在长江的        面,湖南省的衡阳市在衡山的        面。(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20分)
我之所以还喜欢读点书,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开始叫我接近了文艺的是孔德小学的老师们。
有一次,一位眼睛近视得很厉害而又不戴眼镜的老师,把我们几个同学招呼到他的宿舍里去,给我们诵读《罪恶的黑手》。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所以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他的声音不洪亮,也无手势,读得很慢,却很动人。长大以后,我再没去读这首诗,然而它给我的印象,却始终留在脑海里。这位老师不久就不见了。当时,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兴致叫几个孩子去听这首诗呢?我至今也不明白。每当路过孔德旧址,我还常常想起他来,我总觉得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①“常常想起”“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表明对这位忘了姓名的老师的深切思念和爱戴。】
还有一位美术老师,是卫天霖先生。他是一位大画家,可是那时我们却全然不懂他的价值。他有一种教法,我们都很喜欢。开始是静物写生,画小瓶小罐之类。过了一阵以后,又叫我们到户外去,先画校园里头,后来就去东华门外的筒子河。孩子们对跑出去画画快活无比。我们画,卫先生跟着看,他也好像很高兴。一次写生,我画的地方前边是许多槐树,后边是一排矮松,再往后则是满墙的爬山虎。当时只知道看见的都要画上,哪里懂虚、实、疏、密这许多深奥的道理!结果,我的画画满了绿树、绿蔓、绿叶、绿茎,简直是绿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谁知这时候卫先生正站在我身后看,我扭头看见他,笑了;他看着我和我的那幅绿色作品,也笑了,而且还称赞了我。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当时我可没想这么多,反正是被老师夸了,就觉得了不起,就还要画。【甲】
此后,我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差不多延续到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
对于卫天霖先生,我并不是为写这篇文章才想起他来的。时间还要早十来年。那时,首都剧场附近有一阵颇贴了一些所谓“揭露”卫先生“罪状”的印刷品。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字里看出一个人的真价值来。【②这句话批判了动乱年代里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我也正是从那些印刷品里才知道,原来第一个引导我接近了艺术的竟是这样一位大人物,我不禁骄傲了。
前两年,美术馆举办了先生的画展,我去看了。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伫立了许久。他并没有把自己画得如何的色彩斑斓,还是他教我们时那样的平凡。我不知道美术界里对他是怎样评价,我只觉得他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而美育,我以为,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从十五岁那年起,我就上不起学了。
我上学是由本家供给的。那时祖母已逝,只剩下母亲和我。本家们有的给我们些钱,贴补吃喝;有的给我们间房住;有的灵活些,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缺吃的了,到他家去,添两双筷子总还可以;【③“添两双筷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在缺吃的年代本家们同舟共济的情景。】而有一家就是专门供我一年两次的学费。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但是,就在那年的冬天,这位本家来到母亲和我的屋里。
“干什么呢?”他问。
“温书,准备寒假考试。”我答。
“别考了。现在大伙都不富裕,你也不小了,出去找点事做吧。”
    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吃人嘴短,还能说什么呢?于是我合上了笔记本和书,从此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找点事做”,那时很难。先要买些“履历片”回来填写,写好后再托本家、亲戚四面八方找门路,呈送上去。回音,大都是没有的,但是要等待。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乙】
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业,去当当。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出来径直奔粮店买粮。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开销,计:棒子面一斤,青菜一把,剩下的买些油盐。当得无可再当了,便去押“小押”。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买卖。他们为“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实物,拿了当铺的“当票”就能押。押得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卖,就更“方便”了。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  
18.这篇选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你认为第二部分应从哪一自然段开始?请给每一部分加
  上小标题,要求:每个小标题,不超过8个字。(6分)
   答:                                                                        
19.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参考
   批注【①】【②】【③】,从原文【甲】【乙】两处中任选一处,给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加上批注。(5分)
【甲】                                                                        
【乙】                                                                        
20.比较下面的一组句子,从表情达意方面看,为什么第①句比第②句好?(5分)
①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
②我沉默了,母亲也沉默了。
答:                                                                        
21.选文第六自然段说:“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伫立了许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22.请先将下面的作文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从         中得到的启示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2013年广州市黄埔区初三语文下学期综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广州市增城市初三语文下学期综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3年萝岗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卷要求:
1.吃透评分标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能忽松忽紧;
2.要认真负责,每道题谁评阅电脑都有记录;
3.每人就自己批改的试题作好批改记录,以便阅卷结束写作“       老师关于第   题的质量分析”(Word文件名和标题定要这样写),并于14日(星期二)晚9时前用“附件”发到LGZTP99@163.com;
4.质量分析的内容主要从4个方面去写:⑴本题考什么;⑵试题特点及难度;⑶答题情况分析(包括正答、误答情况分析及学生答案示例);⑷教学建议等;
5、各校要推荐4篇考场优秀作文并写上简评,由组长将电子稿用“附件”发到上述邮箱,文件名:××学校优秀作文。组长还要将《质量监测结果分析表》(在上述邮箱里)填好发到上述邮箱里。
一、(6小题,20分)
1.(3分)D【A.qǐ丽/蝼yǐ  jié责/jié据  贝ké/金蝉脱qiào  B.diàn污/观zhān  cù然/憔
cuì  bèi影/芒刺在bèi  C.zhù立/发chù  羁bàn/湖pàn  xiè数/不求甚jiě  D.地jiào/发
jiào  沉miǎn/miǎn腆  边sài/sài翁失马】
2.(3分)B【A.嘎然而止 搔扰  C.真缔 左右逢圆  D.意测 如座针毡】
3.(3分)A【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不能用于自己。】
4.(3分)A【缺宾语,显示出……的特点】
5.(3分)C【C表示直接引用的话;ABD与例句一样,都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聪明人”加上引号,表示否定,实指自作聪明的人;“狼”加上引号,表示否定,实指作恶的人;“吻”加上引号,表示否定,指的是直接接触;“老伴”加上引号,表示否定,实指扮演老伴的人。】
6.(5分)
  ⑴(2分)我的概括:虽然过洋节成为时尚,但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样魅力无限。
  ⑵(3分)不能摒弃。(1分)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历史的积淀,都是文化的传承,都有厚重的内涵。(2分)
以下内容供参考:你知道吗?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都是中国的情人节。牛郎织女美丽的传说,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七夕节涂上了迷人的色彩;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生动地展现出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动人情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让火红的玫瑰删改了几千年的含蓄表白,千万不要让迢迢银汉金风玉露消融为黏糊糊的浓情巧克力,千万不要让西方文明的热烈张扬击溃了东方文明的温情脉脉。
二、(2小题,15分)
7.(10分)
⑴(4分)AE【B.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C.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D.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F.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⑵(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焜黄华叶衰                            ②无为在歧路            
③玉盘珍羞直万钱                        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⑥不戚戚于贫贱。
评分标准:一小题1分,凡错、漏、多一字,该题不得分;注意黑体排版的字。
⑶(4分)[说明:本题有2分的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②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评分标准:一句1分,凡错、漏、多一字,该句不得分;注意黑体排版的字。
8.(5分)
⑴通“俱”(不加引号不给分),全,皆,都   
⑵以……为异,感到诧异,对……诧异     
⑶结霜,下霜,打霜
⑷使(让、令、叫)……寒冷            
⑸筹划,谋划,策划,治理
9.(3分)D(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同//给 B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 C凭借//于是 )
10.(4分)
⑴然而曹操竟然能够战胜袁绍,凭着弱势变为强者,不仅仅是天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⑵老百姓有谁敢不用竹筐盛着吃的,用水壶装着喝的来迎接将军的呢?
评分标准:只选加粗的4处给分,每处1分。译文不通或有语病,酌情扣1分。
11.(3分)D原文的意思是高祖凭借益州成就了帝业,并非“人谋”。
12.(5分)
⑴(2分)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或:比喻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⑵(3分)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或:这首诗借景抒情,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或: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13.(3分)C
14.(3分)D(原文说“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
15.(4分)大脑左半球记认字音字认,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16.(3分)A
17.(7分)
⑴(4分)答:“河阳”应是一个地名。(2分)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从前后句式(2分)的角度入手论证这一论点。
⑵(3分)江苏省江阴市在长江的南面,湖南省的衡阳市在衡山的南面。
评分标准:全对才能得分,此题要么0分,要么3分。
18.(6分)从第七自然段开始。(2分)上学时幸遇良师(2分)//辍学后家境困窘(2分)
19.(5分)
【甲】心理描写,感受独特,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表明老师的鼓励是一种无形的
   力量。或:表明老师的鼓励激发了作者画画的兴趣。
   【乙】有意重复使用“茫茫然”,强调了母子俩处境的艰难、无依无靠。
20.(5分)①句用“沉默”“无言”分别强调“我”和母亲都无话可说,避免了用词的重复单调,语言显得生动活泼;而②都用“沉默”一词来表示“我”和母亲都无话可说,语言显得重复呆板。
21.(4分)表达了作者对卫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22.题目:从         中得到的启示
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内容
(25分)

25—21

20—16

15—11

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情感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情感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情感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情感不真实

语言
(25分)

25—21

20—16

15—11

10—0

语言准确、
流畅、生动

语言准确、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
语病多

结构
(6分)

6

5

4—3

2—0

结构严谨、
条理清晰

结构完整、
条理较清晰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基本清晰

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晰

文面
(4分)

4

3

2

1—0

卷面整洁、
字体工整

卷面较整洁、
字体端正

卷面基本整洁、
字体清楚

卷面不整洁、
字迹难辨


要求:从“二等”作文42分切入,55分以上与36分以下的作文卷要反复斟酌。字数不足600的每少50字扣1分,全文抄写试卷中的内容,给0分。(10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2013年广州市黄埔区初三语文下学期综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广州市增城市初三语文下学期综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 09: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