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2013届高三语文限时训练考试及答案(17)网页版_高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2 21: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3届高三语文限时训练(17)
一、基础题。(本部分4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B.着实/酌量  砾石/沥青路  鞭挞/纷至沓来
C.呜咽/奖掖  瞋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
D.畜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再到现在引发民间热议的吴英案,最近,废除死刑这一原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法律命题,开始在普通民众层面引起了争议。如果说几年前,废除死刑的观点还被人道路以目的话,那么近几年来,“少杀、慎杀”的观点已陆续成为各地法院在实践中遵循的原则,也在民众层面被逐步接受,不再被视为天方夜谭。
  A.热议       B.遥不可及       C.道路以目       D.天方夜谭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①⑤②④⑥   C.②③⑥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两道翻译题。(每题4分,共8分)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④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汲黯(人名)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揖⑤客,反不重邪!”卫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4分)
译文:
(2)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4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戏为塞外绝句(之六)①
[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作于赴戍新疆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所执的狭长的手板。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3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 澍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有删改)
7-8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第7题5分,选对一个选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5分,多选不给分。第8题3分)
7、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喜欢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失去了本应有的自我个性。
B.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这是地方决策层盲目追赶的心态而造成的。
C.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超越现代建筑技术。
D.文中所说的“城市记忆”是指城市里曾经出现过的人与事。
E.中国要建设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不能简单地追求高楼林立的现代化,而应该注意保卫城市的传统,城市建筑要体现文化差异。
8、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接证明“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的是(    )
A.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
B.百年的砖千年的土,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还可以看到用夯土技术建造的“土房子”。
C.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
D.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
9、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结合文意,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哪些“闪光点”。 (4分)
五、默写:(10分)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
2、而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4、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                                   ,                           ,              
                                   ?此余(予)之所得也!

2013届高三语文限时训练(17)答案
1、【答案】B答案:B
解析:A、xiù;shun; guǎng/kuàng;   B、zhuá; li; tà;
C、yè; chēn/chēng; jié;      D、xù; yuè; bèng/bǐng
2.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C.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此词不合语境。A.热议:指很多人积极发表意见而且意见不完全相同。B.遥不可及:指很远很远。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D.天方夜谭:比喻虚诞夸饰的议论、荒诞不经的说法。
3、【答案】B
【解析】A项“自然与人”“随风生长”搭配不当,将“随风生长”移至“绿树蓊郁”后;C项缺少谓语“有”,改为“很少有人会有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D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引导的是递进关系,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一下。
4、C(通览语境及所给句子,②句是领起句,③⑥④是一组,①⑤是一组,根据所给的最后一句话,①⑤应在最后。同时,根据所给的标点符号判断,也应为C项。)
5、【命题透析】本题重点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1)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
(“奉”、“亢礼”各1分,“与”省略“之”对待他。1分,大意1分)。
(2)(卫青)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
(贤:意动用法1分,所疑:的疑难大事1分。加:更,1分。大意1分)。

[color=]参考译文:

汉武帝派使臣带着大将军印信来到, 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各路将领皆归卫青统领。汉武帝对卫青的尊崇宠信超过了任何一位朝廷大臣,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有人劝汲黯说:“大将军地位尊贵,您不可以不下拜。”汲黯说:“以大将军身份而有长揖不拜的平辈客人,大将军反而不尊贵了吗!”卫青得知,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卫青虽然地位尊贵,但有时入宫,汉武帝就坐在床边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大汉武帝空闲时谒见,汉武帝有时不戴帽子;至于汲黯谒见时,汉武帝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有一次,汉武帝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当时没戴帽子,远远望见汲黯,急忙躲入后帐,派人传话,批准汲黯所奏之事。汲黯受到的尊重和礼敬就是这样的。
6、【试题解析】
(1)一个寂寞孤独、乐观旷达、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诗人行走在谪戍伊犁的途中,面对高耸壮美的天山,行人稀少,环境空旷,不免感到寂寥;“相对笑”反映了诗人处于逆境还能笑着面对的乐观旷达;“满头晴雪”实质暗含诗人的不忘国事壮志难酬。(形象2分,简析2分)(酌情给分)
(2)①借景抒情。如第一、二句,高耸壮美的天山导我西行,并与我这寂寥之人为伴。山众且美,人少且空,形成鲜明的对照,不免感到寂寥。
②比喻。如,第一句中“琼瑶”,是洁白晶莹的美玉,用来比喻天山上的积雪,非常贴切。第四句中的“晴雪”是晴天的积雪,用来比喻诗人的白发。
③拟人。“我与山灵相对笑”,承接第二句“伴寂寥”而来。诗人面对“寂寥”的情景,无可奈何,似乎眼前的山灵面对自己含笑。
④双关。“满头”,既指山头,也指人头。“晴雪”,是晴天的积雪,格外洁白,语意双关,既指山上积雪,也指头上的白发。⑤对比。山众且美,人少且空,形成鲜明的对照,不免感到寂寥。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咏景抒情的诗。首句写天山的雄伟壮观。这里用“万笏耸琼瑶”来刻画天山,这更为形象,且能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笏,是古代朝会时大臣所拿的狭长板子,形似一曲背老人。用“万笏”来形容天山,既状其山峰之众多而连绵,也状其山势之狭长而微曲。“琼瑶”,是洁白晶莹的美玉,用来比喻积雪,非常贴切。用一个“耸”字,点出了积雪的位置,是在天山的群峰之巅。次句即景抒情。第二句的意思是:高耸壮美的天山导我西行,并与我这寂寥之人为伴。山众且美,人少且空,形成鲜明对照,不免感到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承接第二句“伴寂寥”而来。诗人面对“寂寥”的情景,无可奈何,似乎眼前的山灵面对自己含笑,自己也含笑对山灵,“相对笑”反映了诗人处于逆境中只能苦笑而已。第四句与一二句相照应,“满头”,既指山头,也指人头。“晴雪”,是晴天的积雪,格外洁白,语意双关,既指山上积雪,也指头上的白发。这时诗人虽然豪情尚在,但壮志难酬,时不饶人,头上的白发与山顶的积雪一样,都难以消除了。语句平淡,而深含愤慨之情,引人深思。
7、AE
8、D(“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出现在第三段段首,是第三到六段的中心句。 ABC三项都在其范围内,自然可作为证据。而D项只能证明城市保护工作不科学。)
9、(4分)①建筑无城乡差别;②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③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
(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满分)
默写:于是余(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予)之所得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9 22: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