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0

[小学六年级] 2012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毕业学业考试标准题型_小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1-12 18: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读写万以上的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
4.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5.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6.了解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合数。
7.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包括带分数和假分数),认识百分数;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
8.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
9.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二)数的运算
1.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相互关系。
5.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6.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8.能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三)式与方程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
3.了解方程的作用,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4.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不要求解如8-x=2,8÷x=2的方程。
(四)正比例、反比例
1.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或反比例的量。
二、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
1.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知道扇形。
6.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7.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8.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9.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二)测量
1.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
4.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5.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6.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7.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图形的运动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3.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四)图形与位置
1.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
3.会绘制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限于正整数)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利用方格纸确定数对的位置的过程。
三、统计与概率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一般不要求制作统计图)
2.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中位数和众数不列入考试内容。)
3.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2.考试要求
小学毕业数学学业考试在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
a——了解: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认识,知道,说出,辨认,识别。
例:认识三角形。
b——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会。
例: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
c——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能。
例: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D——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试卷结构
小学毕业数学学业考试试卷结构细目表
知识领域 题量 数与代数 图形 统计 考试要求 难度值 题型
a b c d 0.8以上 0.6-0.8 0.3-0.6 填空 判断 选择 计算 操作 解答
数与代数
9道填空
3道判断
3道选择
6道计算
7道解答
空间与图形
3道填空
1道判断
1道选择
1道计算
1道操作
1道解答
统计与概率
4道填空
1道判断
1道选择
1.考试内容分布
数与代数:约占70% 空间与图形:约占20% 统计与概率:约占10%
附件:
小学数学课时统计表(一)
册别 数与代数(含数学广角)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
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合计 其中:数学广角
1 54 5 2 61
2 49 7 4 2 62
3 43 11 4 2 60 2
4 49 5 4 2 60
5 40 14 5 2 61 3
6 41 13 5 2 61 2
7 42 11 4 2 59 4
8 42 11 5 2 60 4
9 39 14 5 2 60 3
10 37 17 4 2 60 2
11 44 11 3 2 60 2
12 30 18 6 6 60 3
总计 510 137 49 28 724 25
% 70% 19% 7% 4% 100% 3.5%
小学数学课时统计表(二)
册别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合计
1 54 5 59
2 49 7 4 60
3 41 11 4 56
4 49 5 4 58
5 37 14 5 56
6 39 13 5 57
7 38 11 4 53
8 38 11 5 54
9 36 14 5 55
10 35 17 4 56
11 42 11 3 56
12 27 18 6 51
总计 485 137 49 671
% 72.3% 20.4% 7.3% 100%
注:上表中不含数学广角、实践与综合应用
2.考试要求分布
了解:约占10% 理解:约占20% 掌握:约占60% 应用:约占10%
3.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约占70% 稍难题:约占25% 较难题:约占5%
4.试题类型分布
填空题:约占32% 判断题:约占5% 选择题:约占5%
计算题:约占22% 操作题:约占4% 解答题:约占32%
说明:学生要自带作图工具参加考试,但不带计算器参加考试。
五、例证性试题
1.数与代数
例1. 645000700读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大数的读数方法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知识。
例2.600千克=( )吨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3. 6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例4.把一根4米长的木料平均分成7段。每一段长是这根木料的 ,每段长 米。
本题属稍难题,主要考核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分数与除法关系掌握情况。
例5.6 ÷( )= 3∶4=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除法、比与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其基本性质的运用。
例6. 在□□□÷25=4……□的算式中,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本题属较难题,主要考核余数的性质以及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关系。
例7.把3.6∶2.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是( )。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
例8.找规律:3,9,11,17,20, , ,36,41,…
本题属较难题,主要考核规律的发现和推理能力。
例9.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正数、负数的意义了解和数的分类知识。
例10.在0.61、 、101%、 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0.61 B、 C、101% D、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和大小比较方法。
例11.如果 a= b(a不等于0),那么a∶b=( )。
A、 ∶ B、 ∶ C、3∶4 D、4∶3
本题属较难题,正确选项有2个,主要考核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运用和代数的知识,以及分析、判断能力。
例12.计算: ×27+15×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运用运算定律合理进行计算的能力。
例13.计算:(2.4― )× +
本题属稍难题,主要考核运用分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能力。
例14.解方程:1.4+0.6X=3.2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解方程的能力。
例15.解比例: =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例16.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240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行驶400千米需几小时?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归一问题的解题能力。
例17. 在支援四川赈灾活动中,六年级同学捐款8000元,比五年级同学多捐 。五年级同学捐款多少元?
本题属较难题,主要考核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8. 截至6月9日,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省极重灾区254个不通公路的乡镇,已抢通公路的乡镇约占95%。未抢通公路的乡镇有多少个?
本题属稍难题,主要考核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近似值。
例19. 一个班级有学生42人,男生人数与女生的比是4∶3。这个班级有女生多少人?
本题属稍难题,主要考核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0. 王阿姨要赶制一批北京奥运福娃720件,每天工作6小时,12天可以完成任务。如果工作效率不变,每天工作8小时,10天能否赶制完成这批福娃?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选择有效信息、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
例21. 一盒蒙牛牛奶净含量250( ),包装盒的表面积大约是250( )。
本题属较难题,主要考核计量单位意义的理解。
例22.把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得到( )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本题属较难题,主要考核正方体表面积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空间观念。
例23.用小正方体木块搭一个物体,使得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都是如图所示的图形。想一想,搭这个物体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木块。
本题属较难题,主要考核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例2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三角形的认识。
例25.从( )看,看到这个物体的形状是
A、正面 B、上面 C、左面 D、右面
本题属较难题,主要考核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例26.下面图形的周长都是60厘米,面积最大的图形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形 D、平行四边形
本题属稍难题,主要考核从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以及分析、比较能力。
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表示为(1,1),C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 直角 B. 锐角 C. 钝角 D. 等腰
例27.计算阴影部分面积(图中单位:分米)
本题属稍难题,主要考核从组合图形面积计算能力。
例28. 在方格纸上按以下要求画出图形B、图形C和图形D。
(1)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图形A的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
(2)把图形B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C。
(3)以O点为中心,把图形C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D。
本题属稍难题,主要考核对称图形、平移、旋转知识和作图能力。
例29.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车站到学校的路线与游乐园到学校的路线的夹角的度数是( )。
(2)电影院距离学校有500米,位置刚好在学校的东偏北方向,并且路线与学校到车站的路线垂直,请你在图中画出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线,并标上电影院的位置。
(3)量一量学校到电影院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根据图上的距离,求出学校到车站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本题属稍难题,主要考核方向与位置、比例尺知识和作图能力。
例30.它的棱长是8厘米。把这块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本题属稍难题,主要考核综合运用正方体和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统计与概率
例31.袋子中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共4个球。如果一次摸一个球,那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如果一次摸两个球,那么摸到蓝球和白球的可能性是 。
例32.从标有1、2、3、4的四张卡片中,任何两张和是双数的可能性与和单数的可能性一样大( )。
例33.抛两次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抛3次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例34.六(1)班40位同学上学期数学期末成绩情况如下表,请你把表格填写完整。
成绩等级 优秀 合格(不含优秀) 不合格
人数(人) 26
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30%
例35.花园小区2003年—2007年每一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如下图。
(1) ( )年到(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 )年到(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2)2007年电脑平均拥有量比2003年增长( )%。
(3)根据图上的信息,2003年—2007年每一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的变化趋势为( )。预测2008年每一百户电脑平均拥有量大约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5 16: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