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11|回复: 0

为进博会嘉宾设计的瓷盘亮相上海科技馆,背后还有这样的寓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1-9 09: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今天上午,在上海科技馆二楼特展厅举办的 " 致敬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陶瓷艺术原创作品巡展 " 上,一件绘有 70 只寿桃、119 朵桃花,直径 70 公分的瓷盘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这件极具特色的陶瓷艺术品来自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领衔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炳钦。
巡展现场,他的另两件瓷盘作品也神秘 " 亮相 "。近日,这组作品作为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礼物,被组委会赠送给参加虹桥国际论坛的 34 名国内外嘉宾。
据悉,这场陶瓷艺术原创作品巡展将持续至 11 月 23 日。巡展共展出了来自 25 位国家级大师及众多教授和中青年艺术家的 88 件作品。这些作品中,既有惟妙惟肖的伟人肖像,也有反映祖国锦绣山河的瓷板、瓷盘作品,以陶瓷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审美情趣,献礼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进博会礼物亮相陶瓷展】
对于何炳钦来说,植物是陶瓷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主题。在巡展上,他共带来十几件作品,大多数作品都和花卉、植物有关。为何要用 " 桃 " 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主题?" 古往今来,桃都是祝寿的象征。桃花共有 199 朵,则寓意着‘长长久久’。" 何炳钦说。
巡展上,何炳钦的另一件瓷盘作品《和和美美,美美与共》也颇受人瞩目。记者粗略数了数,瓷盘上光花卉就有六种,牡丹、百合、荷花、梅花等错落有致,颜色各异。除了各个季节的中国特色花卉之外,何炳钦还特意加入了少见的芝麻花,寓意着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k7i8E6l67R4u9LXZ.jpg

何炳钦瓷盘作品《和和美美,美美与共》作为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礼物,被组委会赠送给参加虹桥国际论坛的 34 名国内外嘉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卉除了外形美,还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物有物语,花有花语。比如喜鹊登梅,就代表着好运和福气,牡丹和白头翁,则寓意着富贵白头。" 何炳钦说。因此,在接到进博会组委会交给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的 " 任务 " 后,他特意选择以瓷盘来呈现 " 百花齐放 " 之美,寓意新时代下的中国开放,包容,拥抱世界,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
瓷盘的右下角,一丛浅绿色的四叶草生机勃勃,十分 " 吸睛 "。作为世界通用的吉祥图案,四叶草的四片叶子,分别象征着名誉、爱情、财富和健康。不仅如此,四叶草还与国家会展中心的造型相呼应,巧妙地融入了进博会元素。
这几株四叶草背后还有个小故事。过去,国内很少有艺术家将四叶草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为了找到一株四叶草做参照,何炳钦特意到田间街头细细寻觅。" 在滴水湖,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激动地一看,却发现原来还是三叶草。据说,一万株三叶草中,只会有一株是四叶的。"
在烧制过程中,四叶草的色彩还原也颇费工夫。陶瓷中的色彩是通过釉质中的矿物元素在高温中的化学反应得来,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颜色过淡,温度过低则颜色难以显现。" 在景德镇烧制了十几次,前后制作一个多月后,我们才做出满意的颜色。" 何炳钦说。如今,这件特殊的陶瓷作品和绘有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建筑外观的瓷盘《吉祥和谐》,已经送至不少进博会嘉宾的手中。如果对这件纪念品感到好奇,市民游客不妨来巡展中一探究竟。

E8CWBgugRu6E54vr.jpg

绘有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建筑外观的瓷盘《吉祥和谐》
【感受陶瓷的科技之美】
这场陶瓷巡展,也是一场科技与文化的 " 跨界 " 融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副所长刘伟对此深有感受。他为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创作的作品是一块宽达 2 米的大型瓷板。瓷板上,以红色为底色的井冈山风景寓意着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这种大型的瓷板,过去很难成形,在加工过程中非常容易破裂。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瓷板烧制成功率能达到 90% 以上。" 何炳钦也告诉记者,艺术与科学息息相关,他任教的景德镇陶瓷大学为学生设计了系统的教学体系,除了美术设计外,他们还要学习材料、机械等学科,进行全方位发展。

ccIQx3hgSQGKCQQq.jpg

何炳钦(左二)指导青年艺术家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也能了解陶瓷中的科学与艺术之美,两位陶瓷艺术大师还在科技馆举办了上海科普大讲坛 " 科学与艺术 " 工作坊系列第 5 期 " 瓷中有青花,器中有人生 " 活动。
刘伟从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出发,为观众介绍了陶瓷的艺术传承和发展。何炳钦则从陶瓷的学术理论研究出发,分享了当下学科的重大研究发现和创新成果。他指出,瓷是中国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描绘的制瓷细节,无论是经七十二道手的手工制瓷还是不断改良的机器工序,陶瓷艺术正在科技与传统工艺中迸发出新的色彩,一代又一代的匠人用生趣的笔墨打造了景德瓷的 " 器物之美 "。
在两位专家介绍了景德瓷的前世今生、艺术与科技交汇之后,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还为现场观众带来《我和我的祖国》陶艺瓷画手作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观众们执笔泼墨,体验了陶艺工人的工作日常,也感悟了瓷器背后的器物之灵、科技之美。
栏目主编:李宝花 本文作者:裘雯涵 文字编辑:裘雯涵
图片及视频摄制:沈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