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50808|回复: 0

科技瞭望台:自研芯片道阻且长,为何国产厂商仍愿前赴后继?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14 00: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自上个月底小米澎湃芯片的回归,到近期OPPO“造芯计划”成果的曝光,国产自研芯片的话题,在这个贸易战仍未休止的大背景下再度被大家热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说到自研芯片,就不得不提到国内手机行业的领头人--华为。早在2004年,华为海思就已经走上了自主研发芯片这条道路,但直到2009年华为自研的第一款处理器麒麟K3才终于问世,可2012年首次在手机上投入使用的K3V2同样出师未捷,再到迎来真正转折的麒麟950,期间已经过去了十余年,最终才奠定了华为自研芯片领先优势的基础,其中的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言而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既然自研芯片如此困难重重,短期内也难见收益,甚至还可能遭到强权干涉,那么众多国产厂商为何会越来越重视,还争先恐后地在该领域加大投入呢?简单分析一下,个人认为包括以下三点:
一、保障供货,节省成本
长期占据全球出货量前三的品牌(三星、华为、苹果)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都拥有自研芯片,为什么呢?因为对外采购的芯片产量始终有限,能分到多少就只能是多少,即便产品做得再吸引人,但因为缺芯问题产不出来,那势必也会限制到手机的出货量。可以说,华为能迅速达到2亿+销量,并且款款旗舰都是千万台级别的出货,自研芯片是功不可没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另外,虽然在前期,自研芯片的投入要远远高于购买芯片,但是到后期体量一旦起来了,均摊的成本必然会低于购买芯片,毕竟免交了许多专利费用和附加利润,只要做成便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健康盈利都大有帮助。当然,自研芯片省钱也并非理所当然,因为企业同时也要面临研发失败、不能量产、市场接受度低等风险。
二、打通软硬协同生态
40年前,苹果公司曾经靠Mac起家,电脑就是苹果最核心的业务,但随着iPhone、软件服务、可穿戴设备的诞生,Mac在苹果整体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逐渐被稀释。Mac“边缘化”背后一大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与手机Arm芯片结构截然不同的X86芯片,让iPhone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开发生态难以与之打通,苹果的生态构想难以实现,于是自研的M1芯片便横空出世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进入5G时代,每一家厂商都不再止步于手机业务,而是迈向更广阔的IoT赛道。万物互联,更是需要无缝的软件生态消除有“割裂感”的体验,需要统一的开发体系节省开发精力,因此依靠自研芯片,拆除硬件层面的藩篱也势在必行。
三、反垄断
美方对中兴、华为等国产厂商接二连三的制裁,已经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科技的“国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也难免会出些意外。只有我们自己能生产芯片,才能避免一家独大的局面,哪怕可能略逊一筹,我们也才有议价的权利,才有不惧断供的底气。因此自研芯片的实力,可以说对每一家体量足够大的手机厂商都是有备无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说回小米,虽然这次它所带来的澎湃C1并非如许多人预期中的手机SoC,而是一款独立影像芯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小米其实有无数个理由,可以将曾经折戟的澎湃发配到IoT领域,去研发算力不高但出货量可观的嵌入式芯片,但它却没有这么做,这足见小米继续发力手机芯片的决心。个人相信离澎湃5G芯片的问世已经不会太远,也十分期待着更多国产尖端芯片的诞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20: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