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54318|回复: 0

雷军造车:终局的开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4 08: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他想干的事,会想方设法干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 晓 静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仙桃市。
在城区仙桃大道的中段,有一个单位院子,里面有一幢差不多30年的老砖楼。
在这个老砖楼一个单元的二楼,住着一对年逾八旬的夫妇。房子不大,老式的三室两厅。二老生活简单、恬适,平时多由两个女儿过来照看。
二老也有个儿子,只是他很少回家,因为他们的儿子太忙——大四时,他忙着在武汉大学校外造汉卡。毕业后,他忙着到北京、珠海造软件,后来又造手机,接着造笔记本、空调、压力锅,还有床垫。他的网店,从智能硬件卖到眼镜百货。
创业30年后,他决定踏上一段新旅程。2021年3月30日,估计这个儿子事先也没告诉爹妈,就站在网络镜头前告诉全世界,他有1080亿元现金储备,决定杀入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这个儿子,叫雷军。他的官方旗舰店,叫小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1.
两次拜访
“大家都特担心你的车死机了怎么办?”
“现代智能系统就没有不死机的,只是几率大小而已。死机了不要紧,重启就好。”
8年前,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去美国硅谷拜访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时,两人关于电动汽车有这样一段对话。从这段话里,可以读出两个基本信息:其一,对智能电动汽车这个新生事物,雷军几乎一无所知;其二,对不了解的领域,雷军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马斯克试图进一步廓清雷军心中的疑问。他补充道,这车仍然采用传统电气控制体系,智能系统控制更多的是汽车信息系统,比如地图、导航、多媒体、门窗等,但智能系统和驾驶操控是两套体系。
回国后,雷军详述了与马斯克见面的这段经历,撰写题为《Elon Musk是个酷同学》的文章,于2013年11月7日发表在自己的公众号上。
他在文章中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汽车工业是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行业里拥有的是巨头得不能再巨头的大公司。为什么一家新公司能够从行业里崛起?去年(2012年)小米公司估值40亿美元,Tesla市值30亿美元。而今天,Tesla市值已经超过200亿美元。今年(2013年),特斯拉股价从30多美元/股,飙升至最高190美元/股。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12年10月19日(美国硅谷当地时间),雷军就曾携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林斌去过特斯拉总部,但那次,他们没有见到马斯克。
牵线人是硅谷猎头Tom Zhang博士。2012-2016年期间,Tom Zhang 供职于特斯拉HR部门,作为特斯拉在亚太区的第一个HR,他协助组建了最早的亚太区团队,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日本和澳大利亚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om Zhang安排负责供应链的特斯拉副总裁,一个高个子瑞典人接待雷军一行。“林斌是我在谷歌公司时的同事,当时我们还开玩笑,两家公司可以互换股票,因为估值都是40亿美元。”大洋彼岸,Tom Zhang在电话里向帮宁工作室回忆,那次雷军一行主要参观了特斯拉展,并试驾了model S。
雷军造访特斯拉并非临时起意。Tom Zhang分析认为,小米是国内最早做直销模式的公司,而特斯拉是第一家采用直销模式的汽车企业,“从营销角度看,两者很相似,可以取经”。
遥想8年前,特斯拉发展虽已如日中天,却仍在资本生死边缘苦苦挣扎。彼时的雷军,或许从未想过有一天竟也会踏上漫漫造车路。
2020年6月10日,特斯拉总市值达1839亿美元。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时刻——继超越大众汽车集团后,特斯拉市值首次超越丰田汽车的1814亿美元,坐上全球市值最高汽车企业之巅。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小米公司与特斯拉早已不是同量级选手。后者所造就的令人瞩目的行业奇迹,究竟会在雷军心里激起多少波澜,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在小米造车传闻不胫而走1个多月后,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雷军兼任智能电动汽车首席执行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几小时后,着蓝色衬衣,外罩深蓝色悠闲西服,搭配牛仔裤和运动鞋的雷军登场。因嗓音沙哑,他将原本定于29日晚的发布会分拆成两次发布,并在30日晚通过现场加视频直播方式昭告天下——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业界对小米造车有所感知,但公告当天,此消息仍震动了科技圈、金融圈和汽车圈。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当天收盘,小米股价拉涨2.2%,竞价阶段涨1.19%,尾盘2232万股疯狂涌入,涉资5.7亿港元。
与热衷炒作的A股已有多只小米概念股暴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港股市场,小米集团-W(01810.HK)股价却不温不火。3月31日,小米高开低走,股价报收25.750港元,涨幅仅为0.59%,成交量为3.83亿,换手率仅为1.52%。
截至4月1日收盘,小米股价报收26.450港元,日内涨幅2.72%,成交量2.04亿,较上一交易日大幅萎缩,换手率甚至不到1%,市场情绪相较前日更加低迷。
这恐怕不是雷军想要的结果。故事开头已经写好,纵使心在千千结,所有人都在期待雷军的下一步。
02.
雷军的下一步
百亿级投资,多年才见成效,甚或难见成效,这是过去60年中国造车经验史告慰我们的现实。造车路如此艰难,为何小米还要赌上身家性命放手一搏?
来看看雷军的底牌。创业十年,小米造车的底气源自三方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是资金。雷军给出的数字是1080亿元现金储备。二是人才,小米有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三是智能生态。小米有稳健增长的全球第三手要业务,在个人设备、智能家庭,以及智能办公领域都有很好的积淀,倘若再加上智能出行,一个全方位全场景的智能生活蓝图已呼之欲出。
“这一回,我将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我很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
“我做好了再全力冲刺至少5到10年的准备,我们将以巨大的投入、无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来面对这全新的征程。”
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52岁的雷军几度哽咽。他透露,在过去75天里,小米内部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展开了深度交流,召开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和两次正式的董事会。
这显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那段时间,白天,我都会想到10个必须做的理由。到晚上,冷静下来,又可以列出10个不能干的理由。”雷军说。
这个纵横商场近30年的湖北仙桃人承诺,从这一刻起,他不再关心有没有压力,他只关心,如何为米粉做款好车。
对于小米造车,业界渐趋一致的观点是,雷军不得不为小米寻求全新突破口。作为小米业务的根基,2020年,小米手机最大收获是首次打入高端市场。但硬币的另一面,经历极速扩张之后,小米如今面对的,一个不断萎缩的智能手机市场。
此时此刻“All in”汽车,会是一个最佳选择吗?
我们看到,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已不可逆转,汽车的属性和定义已被完全改变——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扩展为电器电子产品;由一个移动机械扩展为超级移动智能终端,和由软件定义的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
与此同时,传统汽车产业边界已被颠覆。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正与汽车深度融合,重塑汽车产业供应链。市场在技术、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等内变创新刺激下变化发展,传统汽车厂商优势正在快速丧失。
追根溯源雷军造车路,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已悄然隐藏其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初雷军投资蔚来、小鹏,就是在做试探。后来,这些造车新势力发展成为几百亿美元公司,他发现这条路是通的。”Tom Zhang博士认为,无论是资金、软件、资源,还是智能生态,小米公司实力都要远超同一时期的小鹏汽车。
他之所以看好小米造车,理由有三:一是,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已䠀出一条路。二是,苹果、华为造车早已不是行业秘密,小米造车亦顺理成章。三是,新能源汽车将是手机市场量级的十倍,甚至数十倍。
另一位行业人士认为,汽车行业已相对成熟。此前,树立一个新品牌需要较长时间,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出现,缩短一个全新汽车品牌树立机会已然到来。而理解用户,从用户需求出发,为用户树立新品牌,这正是小米公司发展壮大的优势所在。
03.
终局的开端
8年虽不至于沧海桑田,但山河的确已经换了模样。
如何看雷军造车?帮宁工作室综合采访发现,看好者占据绝大多数,此外,也有不看好者,还有静观其变者。
看好小米造车者,无非以下几种理由。其一,小米有制造业经验,对将好技术变成好产品,将好产品变成好商品的制造业逻辑,有着深刻认知和实践。其二,小米深懂客户体验。大量的米粉将是潜在的米车客户。其三,前面已有新造车的先烈、先驱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借鉴。其四,雷军有一定资金储备和强大融资能力。
有行业人士判断,这些优势之下,小米极可能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和威汽车创始人沈晖是坚定的支持者。何小鹏在微博上写道:人生很短,应多喜起勇气,追求自己的精彩。我们要为勇敢者鼓掌,无论如果如何,当越来越多人这样之时,世界才会更灿烂!
沈晖则写道:一个人最大的魅力,独一无二的赤诚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勇敢。从来就没有事事顺利的创业者,但成功的人会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赛场很辽阔,一起闯一闯,一起加电!
反对者认为,华为的优势是技术研发能力,这些优势小米和苹果都有,但小米的劣势在于,很多时候它承担的是苹果替代品作用。因此,其产品定价怎么做,如何平衡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就值得思量。
“小米是硬件公司,智能电动汽车实际是软件工程。车型能否投入,取决于软件的成熟度和持续升级能力。”一位行业人士分析道,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能够一次性降价15万元的逻辑,因为特斯拉的护城河不仅仅是规模,最主要还是软件能力。
“造车不是卖电子产品,(汽车)受众面有限,小米想要复制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挑战巨大。”这位行业资深人士不无尖锐地表示,小米要面对的风险或许比它想象中更大。
具体来看,首先,汽车毕竟不是手机,研发难度和所需资源不是同一个量级。其次,汽车品牌需要规模和口碑支撑,需要时间积淀。第三,智能电动汽车已经进入成长期,试错成本和风险急剧增加。
更重要的是,从今年起,以特斯拉、蔚来汽车为代表的高端品牌高歌猛进,以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经济型电动车势头良好,以大众汽车集团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企业开始发力,竞争強度提升给新造车后来者增加了难度和风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关于小米造车的诸多评论中,有一句评论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它这样写道:未来五年,汽车行业不断有传统玩家离场,重新定义的汽车将成为资本和新玩家的狩猎场。手握新生态的新玩家极具优势,但竞争压力同样巨大,各个巨无霸将陆续进场,这是人类顶级公司的诸神之战,没有人知道谁会活下来,这可能也是雷军几度哽咽的关键——他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恐惧。
去年以来,造车新势力陆续走出赔本赚吆喝阶段,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蔚来、小鹏、理想三家新势力市值总和超万亿元;头部互联网企业纷纷下注,华为牵手长安汽车、百度联合吉利汽车、阿里联手上汽集团。汽车业再次站在时代风口,成为各路资本、各种势力角逐的明星产业。
“这是汽车业的一场终局之战。这场战争,已不能依靠过往打法就能赢得胜利。”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资深人士告诉帮宁工作室,汽车业的终局之战从2021年开始拉开序幕——合资企业之间、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之间、传统企业和新势力之间,新玩家与旧玩家之间,各方势力,战国争霸。
也有人不认可终局之战的说法。有分析人士认为,以丰田汽车、大众汽车集团为代表的传统企业仍是智能电动汽车主力军,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兴力量会占有一席之地,而中国传统车企与AI、IT企业的融合互助,亦有很好机会。
“没什么终局之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该人士在回复帮宁工作室的微信时写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雷军有个小1岁的堂弟叫雷兵,现在在仙桃一个书店工作。他对帮宁工作室评价雷军“憨厚、老实”,接着补充说雷军“有毅力、有恒心”。
他告诉帮宁工作室,雷军读初中时上了几堂物理课,就开始拆修家里的收音机;读高中时,学下围棋,结果从“门外汉“变成了校冠军。
“他想干的事,会想方设法干成。”雷兵告诉帮宁工作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11: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