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浙江省2015届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23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浙江省2015届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

来源:三人行中学语文论坛 egwd
《想北平》
目标:

基本要求

1.理解《想北平》的作者是怎样写出北平的特点,从而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
2.了解有关作家以及散文文体的常识。

发展要求

调动自己的积累,鉴赏散文的艺术特色。

说明



作家简介
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因《龙须沟》而得名)、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正因为如此,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散文文体知识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三)散文的特点
  散文以个人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叙述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散文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情景的描写,无限的父爱以及作者对这父爱的深刻感悟,尽在其中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1.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等。
  (1)象征的特点是“托义于物”,即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以激发人们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
  (2)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或两种事物在空间或时间接近的基础上产生联想,或两种不同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所展开的联想。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
  (3)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4)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
  (5)欲扬先抑
  总结:
  ※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形散”是指取材自由,“神不散”是指立意必须明确而集中。
※ 散文在提示中心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散文作者往往是抓住自己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一事物,挖掘这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借以提示中心思想。
识记字音
1.字音
什刹海(chà) 粘合(nián) 辜负(gū) 喘气(chuǎn) 韭菜(jiǔ)
菜圃(pǔ) 廿七(niàn) 空旷(kuàng) 橘子(jú)
2.多音字
刹 shā刹车 担 dàn重担 省 shěng省钱 过 guō姓过
chà刹那 dān担负 xǐng反省 guò过奖
分辨字形
脾:脾气 pí qì 喘:喘气chuǎn qì 粘:粘合nián hé
啤:啤酒pí 湍:湍急tuān jí 拈:拈轻怕重niān
婢:奴婢nú bì 揣:揣摩chuǎi mó 沾:沾湿zhān shī
犷:粗犷cū guǎng 调:匀调yún tiáo
旷:空旷kōngkuàng 碉:碉堡diāo bǎo
矿:矿产 凋:凋谢diāo xiè
文本探究:
1.对本文第(1)—(3)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强调北平地方大、事情多,而自己知道的太少,是为了表明本文是写“我的北平”。
B.作者用对自己母亲的爱来类比对北平的爱,突出了爱的真挚深厚。
C.作者反复说自己“爱北平”“要说而说不出”,是指“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
D.第(3)段中,作者用杜鹃作比喻,是取杜鹃啼声悲切的特点。
2.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中,错误的两项是AD
A.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北平的感情之深,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B.作者在文中把北平比作摇篮,说明北平在作者眼中是个安全的归宿。
C.老舍的作品市民气息浓郁,北京味足,有幽默感,本文也不例外。
D.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其中关于果子的内容,是为了表现作者对外来果品的不屑。
E.本文结尾很有特点,既干净利落的了断了全文,又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3.文中为什么要写到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等城市?然后作者选取近似北平的巴黎作比较,二者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写这些城市是为了对比突出北平的特点,以此表达作者对北平的喜爱。巴黎的特点:总体上太热闹,空旷处太空旷。北平的特点: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热闹处动中有静。
4.想北平”的“想”字改成“写”、“说”好不好?
不好,“想”突出了爱,表明本文不仅告诉我们北平有哪些特点,还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5.阅读文章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这么爱北平?
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
6.分析段4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句在文中的含意。
表明北平“有个边际”,表现北平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我”对北平的亲切感和依恋之情。
7.“摇篮”是比喻的说法,具体指什么?所指内容在特征方面与“摇篮”有何相似之处?
具体指北平城。它与“摇篮”的相似之处:一是有个边际;二是有所依靠,让人感到安适。
8.段⑤中,作者说“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结合本段内容,概括说明“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②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③既能看见人文景观,又能看见自然景观。
9. 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
照应了开头“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的说法,是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把想北平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10.文章第二段“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中的“这个”指代什么?
对北平的爱无法说出。
11.本文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假如住在巴黎会感到“寂苦”,而后面又说巴黎“太热闹”?
作者要是住在巴黎会因为思乡而感到寂寞孤苦。“太热闹”指的是巴黎不象北平那样动中有静,有很多地方使人疲乏,需要酒精和咖啡的刺激。
12.第(4)—(7)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两个主要特点:(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②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③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或:处处有空儿可自由喘气);④花多菜多果子多/物产丰富
13.从第⑥⑦段中,找出与下面句中“感到寂苦”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
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14.从文章第六段来看,北平的好处有哪些?请分条陈述。
书多,古物多,花多,菜多,果子多。
15.说说下列句子包括作者怎样的感情。些青菜是直接从城外担来,新鲜、天然,所以很喜欢。
⑵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通过比较,自豪感油然而生。
16.为什么作者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但是“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北平虽与巴黎相似,但巴黎太显热闹,有些地方又显空旷,不如北平恰到好处,适宜居住。
17.第2自然段中,作者说“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答)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
18.作者说自己在北平“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说说句子“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的含义。
写出了作者安适的心态。含义:北平是动中有静,人们能够在平静中品味生活,享受安适。
19.第④⑤⑥段在写北平的特点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北平的特点,并以此表达作者对北平的喜爱,如在说明北平的建筑布置“在认为之中显出自然”的特点时将“北平”与“巴黎”的布置进行了比较,又如将北平的“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的黑枣、柿子与“美国包着纸的橘子”进行比较来说明北平接近自然的特点。
以下为2013年会考题。
20.请用自己的话写出第一段中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
我居然没有到过陶然亭这样的名胜。(或:应该到的名胜却没有到过。)
21.第二段开头写“我真爱北平”,为什么接着就写“我”怎样爱“我的母亲”?
以爱母亲来类比(或比较、为例),说明对北平的情感,言语是不够表达的。就像母亲给了作者自然生命一样,北平给了作者精神生命。
22.作者在文中说“我说不出”、“只是说不出而已”、“可是我说不出来”,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析这样写的作用。
结构上,前后照应,文气贯通;内容上,反复强调对北平的情感。

《我与地坛》X
目标:

基本要求

1.理解《我与地坛(节选)》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2.找出《我与地坛(节选)》中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句并加以品味。
3.找出具体的语言说出母亲在地坛公园寻找儿子时的心理。
4.积累关于史铁生文学常识。

发展要求

概括《我与地坛(节选)》的“母亲”的性格特征。

说明



作家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河北省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文体:散文文体知识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三)散文的特点
  散文以个人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叙述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散文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情景的描写,无限的父爱以及作者对这父爱的深刻感悟,尽在其中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1.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等。
  (1)象征的特点是“托义于物”,即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以激发人们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
  (2)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或两种事物在空间或时间接近的基础上产生联想,或两种不同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所展开的联想。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
  (3)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4)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
  (5)欲扬先抑
总结:
※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形散”是指取材自由,“神不散”是指立意必须明确而集中。
※ 散文在提示中心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散文作者往往是抓住自己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一事物,挖掘这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借以提示中心思想。
一、字音
宿(sù)命 坍圮(tān pǐ) 亘(gèn)古 撅(juē) 捋(lǚ)须 蝉蜕(tuì) 坎(kǎn)坷 熨(yù)帖 迄(qì)今 恓惶(xī huánɡ) 福祉(zhǐ) 一宿(xiǔ) 譬(pì)如 窸窸窣窣(xī xī sū sū)
二、字形
惦(diàn)惦记 迄(qì)迄今,收讫 祉(zhǐ)福祉
掂(diān)掂量 圮(pǐ)坍圮:倒塌、坍塌。 趾(zhǐ)趾骨
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在。
蝉蜕:蝉的幼虫变成成虫蜕下的壳,可以入药,现也用来比喻解脱。
灼烈:鲜明而热烈。文中形容气味浓烈。
恓惶:不安定,恐惧。
熨帖:妥帖舒服。
绞尽脑汁: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
福祉:福气。
文本探究:
1.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体验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人怎样活的问题需要一生努力解决。充满生机的古园给作者带来了新生命,使作者重又扬起了生活的船帆。
2.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哪些东西不能改变?仅仅是这些具体景象本身吗?写出一二条具体的体验。
古园中能给人以启迪的精神财富任谁也不能改变。夕阳映照着古园的坎坷之路,预示着人生道路是光明的。雨燕把天地叫得苍凉,隐含着落寞的人生必将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苍黑古柏站立多年,人为什么不能在寂寞中前进。
3.第二节中有一段话:“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想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是对的。”其中画线部分有何深刻意蕴?
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没能深彻母亲的苦难,现在“我”明白了自己的存在而使母亲遭此苦难,“我”于心不忍,所以,对母亲的离去也似乎感到一丝安慰。赞美母亲伟大充溢字里行间。
4.文章最后一句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撤,有过我的车撤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人生体验?
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不张扬的,是默默的,一个人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而又奋然前行的人,必定蕴藏着母亲真挚的爱。这是对母亲的忏悔,更是对母亲的礼赞。
5.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此文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不能逃避,不能放弃,要勇于向命运挑战,挑战自我,寻求生活之路,让生命充满生机。哲理: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人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勇于向命运挑战,幸福之路永远把握在自己手中。
6.“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加点的词各指什么?
“一个世界”是指正常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另一个世界”是指作者自我封闭的不会和别人接触的地方。
7.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小昆虫和自己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找出所在段落)
作者当时对人生悲观失望,觉得自己和小昆虫一样可怜,以此来抒发当时心中的郁闷感觉。(这里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借小昆虫来抒发当时心中的感觉。)
8.作者对蜂儿、蚂蚁等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这些生灵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意趣,得到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增添了对生活的信心。(作者写的几种动物充满了活力,给人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9.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在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死亡的感觉后,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用文中的话回答)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10.史铁生对于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为什么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
作者史铁生在双腿残废后,时常去地坛,死亡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也许一般读者都考虑过生与死的问题,但是不像史铁生这样贴近死亡,所以他对死亡的思考比一般读者更深入、更真切,对人生也有了一种彻底的理解和认识。
11.“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为什么“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用文中的话回答)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或: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2.文中写自己摇着轮椅到园子里来时,为什么写“别人去上班”?
别人上班是为了工作,“我”只是为了找一个去处消磨时光,逃避现实。可见写“别人去上班”是为了对比和衬托。
13.联系课文,想想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作者会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所以,十五年了,作者还是总到那古园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尽管残疾却不自伤。
14.如何理解“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脚印”有两种意味:一为物质的,即母亲在园中寻找“我”时密布的脚印;;一为精神的,“我”的每一步精神跋涉都有母亲的身影,“我”的每一次绕行都没能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母亲新的忧虑和哀伤,是母亲陪“我”走过这条长路的。园中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和关爱,而“我”的成长,也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这样母亲和地坛合二为一,也与“我”融为一体。
阅读第一节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5.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16.“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
17.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烘托了作者悲苦的命运。
阅读第一节第四、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8.“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19.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古园中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
20.请谈一谈第四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
类比说明,具体表达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的变化(轻松而坦然)。
阅读第二节的第八段,回答下列问题。
2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母亲疼爱并理解儿子。一方面她知道我心中苦闷,不该阻止我来古园,另一方面又担心我想些什么,做出危险的事情。这揭示了母亲矛盾又紧张的心情。
2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揭示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毫不张扬而又深沉的母爱。
23.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无言而又深沉爱的痛悔。作者认识到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去体会、去设想、去理解,才有真切的感受,千万不要到“来不及”时,才感受到。
24.“我”原来就知道“母亲已经不在了”,为什么后来又“才……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当“我”在黑暗中孤零零地呆着却不再有人来催自己回家时,这陌生的感受使“我”真实地感到母亲已离“我”而去。
25.“我”为什么明明看见母亲还没有找到自己却决意不喊她,让母亲继续着急地悄悄找下去?作者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能分析出来吗?
对于无助的母亲深挚而卑微的爱,更无助更卑微的“我”无法承受因无条件地接受它而引起的心灵震荡,也不愿因主动承受它而越发显出自身的绝望,还由于毕竟年轻不懂得关心、体贴痛苦的母亲,珍惜母亲给自己的爱,所以选择了残忍的回避。
26.“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辙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此句为划线句和写“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什么关系?
照应下文“这样想了好几年”,说明生和死的选择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我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思考和抉择。
27.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28.为什么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悲痛之后,作者从地毯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讲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
29.作者将人生痛苦,将死亡比作“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目的是什么?
这是作者在走过荒芜,经历痛苦,走过孤独之后真实情感的流露,截瘫使他更加向往自由行走,表明作者更加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未来、面对死亡,他知道经历“熬夜准备考试”之后,将有成功的喜悦,那将是人生的永恒。
以下为2010年浙江会考题
30.指出文中“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的具体内容。
具体指只要儿子能活下去。
31.文中划线句“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感受到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理解到母亲的伟大,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之情。
32.选文运用多种方法刻画母亲形象,请写出其中一种并结合原文简析其作用。
方法: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内心独白、侧面烘托等。“结合原文简析作用”略。 ——示例: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我”的言语,侧面描写出母亲的心理活动,她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最低限度的祈求,“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以此表现朴实沉勇、聪慧、坚忍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最后的常春藤叶》X
目标:

基本要求

1.理解曲折生动的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
2.体味小说结尾的妙处。
3.注意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4.积累关于欧·亨利的文学常识。

发展要求

品味作品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的语言特色

说明



作家简介
  真实姓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
  笔 名:欧&亨利(O.Henry)
  生卒年代:1862.9.11-1910.6.5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
  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当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为避免审讯,离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后因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狱,并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他创作第一部作品的起因是为了给女儿买圣诞礼物,但基于犯人的身份不敢使用真名,乃用一部法国药典的编者的名字作为笔名。1901年提前获释后,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总使人“感到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也称作《贤人的礼物》)、《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名句:“这时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文体:小说
小 说 文 体 知 识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3.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等几种;按其题材,还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等。
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及语言的运用都有帮助。
从三要素入手阅读分析小说
(1)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
①、着重分析人物的肖像变化和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②分析人物的语言,要抓住最能表现其性格的语言。
③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动作。
④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三,要抓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注意分析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比较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用来交待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分析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很益于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起着不小的作用。
分析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交代季节、气候。
③交代人物身份。
④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⑤渲染气氛。
(3)分析故事情节,尤其是那些关键的细节对人物性格的展示作用。
人物不是静止存在的,他总是要活动,而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情节。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在情节高潮中的所言所行和感情态度就能把握住人物不同的性格。
人们常说,一部小说很有意思。这句话大概是指小说的故事很新颖、很独特、很曲折迷人,以及小说的情节很生动、很耐人寻味、很感人、很深刻。
1.字音
转弯抹( mò )角 蹑( niè )手蹑脚 昵( nì )称 矮墩墩(dūn ) 掺( chān )酒 窗槛( jiàn ) 一筹( chóu )莫展 冥冥( míng) 出殡( bìn ) 瞅( chǒu )一眼
2.字形
一( chóu( 筹 )莫展 不骄不 zào( 躁 )
惆(chóu )怅 zào(燥 )热
qi ǎ o ( 悄 )然 聒 zào( 噪 )
qiào( 俏 )丽
shào( 哨 )
文本探究:
1.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2.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试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贝尔曼先生。(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3.“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对琼珊和贝尔曼各有什么含义?
(1)对琼珊而言:表层义:叶子的飘落;隐喻义:生命的飘逝——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是精神支点,生存寄托。(2)对贝尔曼而言:“绝笔”。表层义: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4.“那个玄想”具体指的什么?
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不想活下去的想法。
5.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依旧在墙上,给了琼珊活下去的勇气。作者是怎样描述她的变化的?
琼珊请苏艾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拿一小面镜子给自己,让苏珊用枕头给自己垫高,要坐起来看苏艾煮东西。还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6.最后一片叶子是谁的杰作?画它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性格?
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贝尔曼先生是一个善良真诚地艺术家,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最好的作品:永不凋谢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挽救了一个年轻艺术家的生命。
7.原文结尾说:“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贝尔曼为什么要“画”?为什么不用其他更方便的办法呢?
提示:为了救人,老贝尔曼可以捡来一枚常春藤叶,在夜晚将它“粘”“贴”“钉”在树上,效果不会逊色于他画的杰作,而且他也可能不会因此而染上肺炎,进而失去性命。但他就是没有这样做,因为琼珊只有一个希望——去画那不勒斯海湾。老贝尔曼作为“看家恶狗”自然理解也知道治愈肺炎这一顽症的灵丹妙药,除了奇迹,恐怕就只有艺术。所以“画”“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他的一个必然选择,他理解并尊重琼珊,想用艺术激励对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这是几年来他一直蓄势而出的杰作,更是他生命的涅槃。作者着一“画”字,摹写出艺术家园里最为动 人的人性美,内涵 尽显又用意深隐。
8.经过一天一夜的风吹雨打,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竟然奇迹般抵挡住了“秋风扫落叶”的命运。琼珊竟然会相信,这是为什么?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会死吗?
提示:问题的关键不是叶子的真假,而是那片不落的常春藤叶引发了琼珊对生命的思考,那片坚强的常春藤叶面对凄风苦雨的打击不肯屈服飘落,这给陷入绝望的琼珊极大的鼓舞,促使她重新振作起来。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也不一定会死。贝尔曼为之牺牲的最后一片叶子固然给了琼珊极大的鼓舞,但琼珊的康复仅有这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
9.“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0.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①与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②画线句①与画线句②分别表明了什么?
画线句①表明琼珊对生命已失去信心;画线句②则表明她又有了活下去的欲望和信心,同时预示着她的病情在好转。
11.结尾有何特点?从中表现出什么?
结尾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表现出琼珊的生命是老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从而突出了老贝尔曼的善良和崇高。
12.琼珊为什么执意地要看窗外凋零的常春藤叶?请分析她的内心世界。
琼珊的内心充满矛盾。得知自己病情非常严重,琼珊近乎绝望;但绝望中,她还依稀地希望有奇迹发生,她既在等着最后一片藤叶落下来,以便给自己放弃抗争找一个理由;同时,在心灵深处,她又在期待着奇迹发生,期待最后一片叶子不要落下来,这样,她就没有放弃生命的理由。
13.“可是,看哪!……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说说你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这一段话语气中透着惊讶,出乎主人公琼珊和读者的意料,虽然经过长夜的风吹雨打,这最后一片叶子依然傲然地挂在藤枝上面,说明这不是一片普通的叶子。这段话也暗示:贝尔曼一生中最后画的叶子是多么逼真。“仍 旧”“颜色还是深绿的”“傲然”等表明这片叶子使琼珊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阅读课本P12页最后一段到P13页的第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4.第③节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贝尔曼善良、富有同情心、有一颗火热的爱心的性格特点。
15.联系下文情节,说说这几节文字起了什么作用?
为下文贝尔曼画藤叶埋下了伏笔。
16.“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老人镇的不愿意吗?请你简要分析老人当时的心理。
老人是愿意帮助苏艾的,他这样说是因为他听到消息以后整个的心思都在琼珊身上,焦
急地想要消除琼珊的这种傻念头。
阅读课本P13页第六段到P14页第九段,回答下列问题。
17.“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随夜晚同来的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檐上倾泻下来。”这几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常春藤叶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高挂枝头而不掉落,叶子的顽强生命力启发她原先悲
观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妥,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希望,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烘托了
任务的性格;当然联系后文,这样的描写对谜底也有暗示作用。
18.“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这句话反映了琼珊怎样的心理?
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对未来有所期待。
阅读课本P14页第十段到文章结尾,回答下列问题。
19.医生离去时,苏艾为什么“找了个借口,跑到过道上”?
苏艾这样做,是为了不让琼珊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不影响琼珊的心情,因为她对琼珊的
病情还没有把握。可见苏艾对琼珊是多么的贴心。
20.“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户巾。”既然毫无用处,为什么
还要心满意足地织呢?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细节描写说明琼珊重新焕发了对生活的爱。
21.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但小说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这样处理给读者留下足够想象的情节空白。我们可以想象,哪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
是怎样冒雨踉跄地爬到离地面二十英尺高的墙上,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的颜料,在墙上
施展他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阅读文章第一部分(“你争取睡一会儿。”到“真会撒手去世”)和第二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22.分别品味第②部分两处加点词语“湿透”、“还燃着”对刻画贝尔曼形象的具体作用。
“湿透”可以让人想象到贝尔曼那天晚上在墙上作画时是如何与凄风苦雨相搏斗的;“还燃着”既表明贝尔曼昨晚提灯笼作画的艰难,同时也说明他为了画这一片叶子精力耗尽,回来时连将灯笼吹灭的力气也没有了。
23.作者为什么安排由贝尔曼来画这最后一片叶子,如果由苏艾来画,在主题表现上有什么
不同?
由苏艾来画,小说主题只是停留于对友情的赞颂,而由老贝尔曼来画,主题更深一层,赞颂的是素昧平生的穷苦人之间的关爱和帮助,乃至奉献生命的人间至真至纯的深情。
24.联系第一部分,分析小说结尾画线的这句话的作用。
欧·亨利式的笔法形成情节突转,在结尾解开悬念,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杰作”一词前后照应,也使贝尔曼的人物形象从一个失意的潦倒者成为了以自己的生命拯救他人的崇高英雄;最后一片叶子被赋予新的意义,成为贝尔曼真正的杰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其中有贝尔曼对琼珊生命的珍惜和挚爱,也有对自己艺术生命价值的体悟。
以下为2011年会考题。(阅读文章P14页第二段到文章结束)
25.第三段中加点的“狠心”反映了琼珊怎样的心理?
害怕最后一片叶子掉落,自己生命走到尽头,又想看看这片寄寓着自己生命希望的叶子是否真的掉落的矛盾心理。
26.文中描写了琼珊想活下去的哪些表现?
吩咐苏艾拿汤弄牛奶,要看苏艾煮东西。希望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织深蓝色披肩等。
27.贝尔曼画常春藤叶这一重要情节是借苏艾的口说出来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借苏艾的口说出来,使得小说结局出乎人的意料,更具艺术性。将贝尔曼画藤叶隐藏在小说叙述的背后,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更能表现出贝尔曼高超的艺术中显现出的崇高的人性光辉。

《荷塘月色》X
目标:

基本要求

1.通过各种阅读活动,重点品味《荷塘月色》情景交融的写法,体验其中的意境美。
2.能画出文中的炼字、叠词以及运用通感手法的语句,体会其细腻、传神的表效果。
3.尝试美读,能通过对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朗读《荷塘月色》体会作品蕴涵的感情。
4.背诵、默写《荷塘月色》的第四、五、六段。

发展要求

尝试从外观形态、内在意象、深层文化意蕴方面人手鉴赏《荷塘月色》。

说明



作家简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文体:散文
字音:
袅娜(niǎo nuó)
处(chǔ)理 脉(mài)络 薄(bò)荷
处(chù)所 脉脉(mò)含情 薄(báo)脆
单薄(bó)
薄(bó)弱
字形 :
缀(zhuì)点缀 惦(diàn)惦记 洲(zhōu)大洋洲、沙洲
辍(chuò)辍学 掂(diān)掂量 州(zhōu)州县荷
(xiān)纤细 颤(zhàn)战栗 (hè)负荷
纤(qiàn)纤夫 (chàn)颤动 (hé)荷花曲
(qǔ)歌曲
(qū)曲折
词义
弥望: (书)充满视野,满眼。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霎时:短时间;一会儿。
袅娜: (书)①形容草木柔软细长。②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倩影:美丽的身影(多指女子)
嬉游:嬉笑游玩。
惦:挂念。
文本探究:
1.第四段中的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美丽形象?
①明丽透亮;②闪烁点点光亮;③清新自然。
2.第四段文字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
荷花、荷叶、荷香、荷波、叶下的流水。
3.第五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这”指“不能朗照”。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吻合。
4.四、五文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第六段抒发的情感与四、五段有什么不同?
前两段文字体现了作者暂得安宁时的喜悦之情,透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作者毕竟无法真正超然,所以第三段中写夜色的浓重,尤其是一听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感慨,“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宁静的心情重又纷然。
5.给第四段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
月色下的荷塘。
6.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文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实际上写了两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一种是绽放的荷花,另一种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7.“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
通感。写出了清香的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的特点。
8.第五段文字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
9.在第五段段文字中,作者是在两个方面衬托月色的。一是用叶、花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二是用树影衬托月光的轻盈。
10.四五两段文字所写景物有何不同?(用一副对联概括两段文字描写的内容)
前段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花叶之美;后段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勾勒了整个塘上月色的光影之美。(月下荷塘花叶神韵夺魄,塘中月色光影妙律勾心)
11.赏析“袅娜”“羞涩”的妙处。
运用拟人手法,把盛开的荷花比作成熟的女子袅娜的身影,把含苞待放的荷花比作害
羞的少女的脸庞,形象地表现出月下荷花的楚楚动人,可谓形神兼备。
12.本文描写的景物色调有什么特点?你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写作时间推断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的原因。
朦胧的美,静谧的美。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1927年7月,当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而失败,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反动派的暴行,内心充满了苦闷哀愁和不满,他渴求平和自由的生活,而现实中又只能寻得短暂的宁静和自由,因此他的笔下的荷塘才是这番模样。
13.“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文章之“眼”,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它给荷塘、月色染上了不同一般的色彩,也给以后的抒情写景创造了特定的条件。
14.指出下列比喻句的相似点。
(1)月光如流水一般:月光的流泻与流水的流泻相似。
(2)(叶子和花)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子与花在薄雾中朦朦胧胧的状态同梦境中朦朦胧胧的状态相似。
15.“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改为“印”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画”,浓淡相宜,有动感;而“印”则显得死板,不灵活,且“黑影”与“倩影”本来也是在变化的。
16.“光与影”怎么与“名曲”相通起来?
光与影若明若暗、并不均匀的和谐与名曲的抑扬顿挫、高低均匀的和谐是相通的。
17.第四段中“田田”意指荷叶相连的样子,“袅娜”意指荷花柔美的样子。
18.文中的词语极富表现力,请简要鉴赏“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句中“浮”字的妙处。
“浮”字写出了水汽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态,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把水汽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现出来了。
19.除了“浮”字以外,作者还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字,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洗”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的特点;“笼”字,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20.第五段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修辞,“如鬼一般”“像是画在荷叶上”,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形象感。还运用了通感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把景写活了。同时,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增强了意境美。
21.作者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 “我”有何不同?
第一问,“另一个世界”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是朱自清精神的避难所,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世界。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 第二问,在现实中作者有些事“一定要”做,有些话“一定要”说,使作者感到“心里颇不宁静”;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自己是自由的。
以下为2012年会考题。
22.第四段依次描写了荷叶的繁密(或亭亭玉立)、荷花的洁白(或袅娜) 、荷香的淡雅和流水的饱含深情等特点。
【试题分析】所选的三段写的是荷塘月色,景语情语。第四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方法,一次写下了月下荷塘中的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分别突出它们的繁盛茂密、洁白袅娜、幽微清雅和包含深情。没有写月却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淡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23.请简析第五段中“笼”字的表达效果。
“笼”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轻柔,表现了夜晚的安谧。
【试题分析】第五段先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的景色,作者连用“泻”、“浮”、“洗”、“笼”等动词,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这是静态动写的方法,把画面写活了。“笼”字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朦胧景色。
24.概括第六段所写环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最后一句中作者所表达的内心感受。
主要特点:环境描写;移步换景;拟人手法;融情于景;以动衬静。内心感受:内心孤寂,饱含心事。
【试题分析】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其中着重写树,荷塘四周,树多而密,将荷塘重重围住,形成一方清静幽僻的小天地。先总写,然后写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展现了清淡朦胧、宁静幽远的特点。但是,“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除作者内心的哀愁与苦闷,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集中体现在划线的句子上——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于是在他的笔下生出一派月下荷塘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

《祝福》X
目标:

基本要求

1.了解《祝福》中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以及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2.从人称、线索、结构、顺序等方面鉴赏《祝福》的情节美。
3.搜集一些资料,掌握关于这篇小说的评论。
5.学习本板块,积累、整理重点词语。

发展要求

1.了解《祝福》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揭示了当时中国底层的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
2.透过鲁迅朴实冷峻的叙述语言,体会文中蕴涵着的激愤情感。
3.借鉴时人评论,探究鲁迅小说“看/被看’’的叙述模式。

说明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起初想实业救国,但不济。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内心。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续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文体:小说
字音
钝dùn响 寒暄xuān 瓦楞wǎlèng 朱拓tà 间jiàn或 悚sǒng然 踌蹰chóu chú 不更gēng事 谬miù种 俨yǎn然 雪褥rù 瑟sè瑟有声 尘芥jiè堆 形骸hái
脸 颊jiá 荸荠bíqí 絮絮xù 呜咽yè 驯xùn熟 桌帏wéi 讪讪shàn
怔怔zhēng 咀嚼jǔ jué 渣滓zhā zǐ 蹙cù缩 门槛kǎn 窈yǎo陷 惴惴zhuì
歆享xīnxiǎng 牲醴shēng lǐ 蹒跚pán shān
字形
寒暄 烟霭 走投无路 形骸 惴惴
喧哗 和蔼 回 头 惊骇 揣测
弹劾 湍急

文本探究:

1.下面这段文字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这段文字有叙述,有描写,也有议论。刻画祥林嫂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在祥林嫂被婆家抓走之后,鲁四老爷说了三次话:①“可恶!然而……”②“可恶!”③“然而……”两次说“可恶”,意思有什么不同?两次“然而”表现了鲁四老爷怎样的态度和思想性格?
①第一个“可恶”对大白天在面前抢人表示气愤,认为有损鲁家尊严。②第二个“可恶”是对卫婆子发泄怒气。③两次“然而”认为婆家抢人也有理,表露了维护封建礼教的态度和自私、伪善、冷酷无情的思想性格。
3.指出下列三句话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说这些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①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②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③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④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①比喻。突出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毁灭性打击之后,胆小、恐惧、怕见人的心理状态。②拟人、反语。和祥林嫂的惨死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讽刺了封建迷信思想,揭露了其骗人、杀人的本质。③反复。描写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④顶针。不但表达紧凑,语言连贯,而且突出了鲁四老爷虚伪和顽固守旧的性格。
4.试归纳作者对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肖像描写的作用。
表现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旧中国的女性。
5.作者写到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时“眼角上带些泪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遭受重大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6.作者第三次写祥林嫂肖像突出了“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祥林嫂已极度悲哀,完全麻木,濒临死亡。
7.三段描写重点突出了鲁迅说的“画眼睛”的方法,从祥林嫂的眼神变化中,告诉了人们什么?
通过眼神的变化暗示了祥林嫂在封建礼教、封建势力的迫害摧残下一步步走向死亡,从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封建势力吃人的罪恶,启示人们起来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
阅读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8—12)
8.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鲁镇年底“祝福”景象,与小说开头形成呼应,以乐景衬哀景,与文中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9.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或清新明快,或幽默讽刺,或沉郁悲哀,结合此段文字具体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
《祝福》中的语言是沉郁悲哀的。作者选择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调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例如,云是“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爆竹声是“钝响”,天色是“愈阴暗了”,满天飞舞的大雪,全无美感,“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写的是新年的气象,色彩却如此暗淡,情调是如此悲哀,乐景不乐,只让人觉得沉郁。
10.全段透过“我”的感受描写了祝福景象,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11.“我在蒙胧中”,
①“隐约听到”了:远处联绵不断的爆竹声。(不超过10个字)
②感受到了:联绵不断的爆竹声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感到懒散和舒适,且扫除了白天的疑虑。
12.“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作者以这样的语言收束全文,其美学价值在于:(不超过35个字)
与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惨象形成鲜明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开头一段文字中对鲁四老爷语言、外貌描写的作用。
为说明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拉开序幕;同时凸显了鲁四老爷冷漠无聊、顽固守旧的思想和性格。
14.在“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这句话中,“中人”的含义是什么?指的是谁?“大概也就姓卫了”体现了鲁镇人对祥林嫂怎样的态度?
指中间人,即介绍祥林嫂到鲁家的人,是卫老婆子。鲁镇人不在乎祥林嫂到底叫什么名字,一来因为女人本来就可能没名字,二来一个干下活的人,没必要知道名字。所以他们并不深究。
15.祥林嫂从夫家逃到鲁镇后,成了鲁四老爷家的仆人,“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为什么祥林嫂反而倒满足了呢?谈谈你的理解。
祥林嫂的能干在这段记叙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超乎寻常的工作负荷(“竟没有添短工”表明这工作远远不是一个人能干下来的)并没有给祥林嫂带来抱怨,相反却是满足。这恰好是一个伏笔,下文“她诚然是逃出来的”,告诉我们,就算是在鲁镇这么繁重的工作环境下,也远比在家要幸福得多。
16.文章中有一段“抢人”的描写,鲁四老爷对此的评价是:“可恶!然而……。”你怎样理解这个评价。此后,卫老婆子又来访,鲁四老爷又说了一次“可恶”“然而……”,这跟之前所说的那次含义相同吗?
“可恶”的是祥林嫂的婆婆竟敢串通卫老婆子,大白天公开抢劫鲁府的佣人。这实在有损鲁家的尊严和声誉,着实可恶,因此要训斥;“然而”表示转折,可她们的作为又是族权范围之内的事,难以公开斥责。这里,训斥也好,转折也好,都反映了鲁四老爷满脑子的封建家长思想,尊崇族权。第二次说的“可恶”意思是对卫老婆子串通抢人之后,还敢登门的行为表示不满;第二次说的“然而”意思却是埋怨卫老婆子,毕竟像祥林嫂这样能干的仆人太不好找了。第二次说这样的话,表明了鲁四老爷作为地主特有的小气。
17.文章中两次描写了祥林嫂的“微笑”,请找出来,并比较这两次微笑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一次是祥林嫂从婆家逃出,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时候,“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一种真心实意的笑,心满意足的笑。透过这“笑影”,我们领略到的是祥林嫂在婆家非人生活的辛酸和她随遇而安的保守心理。祥林嫂的第二次笑,是在厨房里同柳妈闲聊的时候,柳妈取笑她改嫁反抗后的屈从,祥林嫂在无奈之中“笑了”,这是一种含羞的笑,是以“笑”来掩盖结婚之夜那些难以启齿的经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短暂而和美生活的甜蜜回忆;在写法上,这是伏笔,为鲁镇人嘲笑祥林嫂又提供新的资料,同时也是“以乐写哀,倍增其哀”的反衬写法。
18.小说中写到卫老婆子去鲁家拜年,谈到祥林嫂被迫再嫁奋力反抗的情形,四婶反复问了两遍“后来呢?”请问:(1)这是否说明了她对祥林嫂的关心?(2)为什么?(3)后来为什么她就“不再提起祥林嫂”了?
(1)不是。(2)四婶追问“后来呢?”是为了满足自己关于女人反抗男人的外奇心,尤其是祥林嫂还是个“回头人”,在卫老婆子已经说到祥林嫂起不来了之后,还要追问“后来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她的爱打听男女私事的阴暗心理。(3)听到祥林嫂过上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后,祥林嫂本人就没有什么令四婶好奇的东西了。此外,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大户人家一般不对普通老百姓太多关注。
19.文章的结尾描述了一派平和、安详的祝福景象,作者这么写的意图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沉重的封建礼教没有因为祥林嫂的死亡而有所消减,揭示出封建迷信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
20.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作者对祥林嫂这一类中封建礼教之毒而死的劳动妇女的深深同情,是对她们未来命运的祈祷和祝福。
阅读两段文字①第三段和②P114的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21—23)
21.比较文字(一)(二),准确描述祥林嫂的容貌变化。
脸色由青黄带红变成黄中带黑,乌丝变白发。
22.试着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祥林嫂的这种变化的。
生活的压迫。逃到鲁镇却无法安身做人,孩子被狼吃掉,因为嫁过两个男人受到歧视,捐门槛赎不能受到承认。容颜的摧残,显示了祥林嫂人生的道路已经很渺茫。
23.文字(二)说“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说明了祥林嫂怎样的品格?是什么原因最终促使她变成“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
勤劳,能干。就算一个能干的人,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也会变得毫无用处。同样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浸淫,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的悲剧,却可看出鲁镇人心中的麻木和冷漠,并且他们对这种冷漠习以为常。
24.祥林嫂临死前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
临死前对“魂灵”、“地狱”产生的种种疑惑,说明祥林嫂对自己悲惨命运已产生了一定的反抗意识,但只是朦胧的,带有迷信色彩,因而也是自发的、软弱的。
25.“我”的答话起了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同情她并想安慰她,却起到了相反作用,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恐惧,加速了她的死亡。“我”是一个善良、进步的知识分子,既不敢大胆否定这些迷信说法,又无力救治祥林嫂的精神创伤,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好人。
26.为什么说祥林嫂对“魂灵”又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
“希望其有”是封建迷信思想,想要在阴间见到儿子,“希望其无”是害怕死后被两个丈夫分尸。
阅读P114的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27—30)
27.①玩物:和祥林嫂一样命运悲苦的贫穷受欺的人。
②活得有趣的人:鲁四老爷一类的富人。
③无聊生者:像祥林嫂这样贫穷无靠、难以活命的人。
④厌见者:鲁四老爷之类的封建统治者、卫道士。
这段文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反映了社会上对祥林嫂悲剧的冷淡,这一切都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也烘托了“我”对祥林嫂命运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之情。
28.“想”字后所涉及的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祥林嫂的同情,对旧社会的憎恶。
29.前三句的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哪些作用?
(1)以静衬动,为“我”的浮想提供契机;(2)以自然景物的寂寞,暗示社会环境的冷酷。
30.最后一句应该怎样来理解才正确?
这是“我”的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31.赏析下列句式的特点,并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1)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空的”、“下端开了裂”,是定语后置句(倒装),表示强调,突出了祥林嫂忍饥挨饿和沿街乞讨的艰辛。
(2)“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用了感叹句、疑问句和设问句式,表明“我”先是惊异,后是支支吾吾,怕负责任的心态。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目标:

基本要求

1.学习找中心句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方法。
2.找出文章的观点和相关的材料,写内容提要。
3.结合所见所闻和生活经验,说说对课文的感受和认识。
4.找出课文中通过正反对比阐明道理的片段和通过比喻说理的句子,体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发展要求

从课文和身边生活出发,认识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

说明

对一些学术概念不必深究。

作者简介:
庞朴,字若木,原名声禄。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方以智研究专家。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山东大学讲师、《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致力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出土简帛方面的研究。
文体:议论文
文体知识: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一、议论文的概念: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通俗地讲,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二、论点
1、概念: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般都是陈述的语气。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三、论据
1、概念: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材料。
2、论据的形式及作用: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论据的作用: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论证
1、概念: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2、论证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作用:说理更具体、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著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的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借助显浅的或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方,来证明论点。作用: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作用:说理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五、议论文的结构:
第一种分法: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又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这种分法作为了解)
第二种分法: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大体分为三种形式:
1.“总—分”式,反映作者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它先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2.“分—总”式,反映作者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它先对所要论述的问题分几个方面剖析,再顺理成章地归纳总结出结论。
3.“总—分—总”式,它反映作者综合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先总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形成结论。相对于前两种结构形式来说,这种结构形式的引论、本论、结论都较齐全,比较常见。
六、议论文的语言:
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 鲜明性.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意,评析文章语言的风格。通过语境即上下文,联系文章的论述内容和论证特色来理解词语的含意,并分析语言,评析语言风格。议论文运用判断推理的逻辑推理,它要求议论语言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否则议论文所提出的论点就立不起来,从而失去了文章的战斗力。所以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的第一要素。此外,议论文是说理文,要求文章应有明确的概念,严密的推理。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是非明确才能以理服人,色彩鲜明才能以情动人。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目的都是要树立自己的观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优秀的议论文的语言都具有是非明确、色彩鲜明的特点,否则就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字音字形:
字音
媲 pì美 钳 qián 制 自戕 qiāng 攻讦 jié 污垢 gòu 一蹴 cù 而就 威慑 shè 蜕 tuì 除
字形:
消qiǎn遣 威shè 慑 烹rèn 饪 时máo 髦
qiǎn 谴责 shè 摄 影 rèn 妊娠 发jì 髻
词语: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
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
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
一、阅读《传统文化》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4)
1.作者为什么说“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因为传统文化应运而生,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所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为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在民族中多多少少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自然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2.如何理解“凡是存在的,都曾经是合理的”这句话的涵义?
凡是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自有其产生的历史环境、社会因素,自然会对社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这对当时社会来说,都是合理的;但它的合理成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减少。
3.我们对传统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请举例加以说明。
对传统文化积极实行“拿来主义”的态度,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尤其要保护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如韩国人把活字印刷术、端午祭申遗成功后,又着手将源于中国的“风水”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这对我们就是一个警示。
4.这四段文字读起来很有气势和力量,很容易折服我们,其原因何在?
一是用词准确,“大概”(第一段)源于作者自己的理解,体现表达的相对准确性;二是整散句结合(第三段),增强表达的气势和灵动性;三是大量贴切使用成语,表意凝练而丰富;四是内容、范围、特性、方针和态度,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二、阅读《财富和包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5—13)
5.“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中的“这一点”指代什么内容?
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
6.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正因为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才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才能在传统的制约与支配下,凝聚成了一个稳定而团结的集体。所以说,传统是财富。然而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妨碍进步和发展,因而传统又是包袱。作者论述这个问题,是要我们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古为今用,又要批判分析,弃其落后的保守的东西,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促使传统不断发展与进步。
7.严密辩证的论证是本文的最大特点。试结合选段就此作简要分析。
这一节,以人之于衣服为喻,阐明了传统可为财富也可为包袱。这似乎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传统”的价值取向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于是作者接着论述,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是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是不是“传统”就决不受人的影响呢?为了明确这一点,作者又论述道:“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这样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周密而深刻地阐明了“传统” 的特性,可谓思维严密。
8.人们对传统有哪些简单化理解?请概括说明。
(1)把传统视为服装,而服装又以入时为美,因而抛弃传统,从本质上看,这是将传统视为包袱。(2)把传统看成文物,对待文物“惟古是尚”,根本不敢碰。
9.简要分析倒数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写法和表达效果。
运用了比喻和比较;为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说法作解释,肯定了传统的内在性—— 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是无法随手抛掉,难以彻底决裂的。与文章的开头呼应。
10.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第一部分从经验范围内的“过去”,谈到人们并非完全理解“传统”,切入论述中心,带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逐步进入学术层面。
B.“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语序组合不同导致概念内涵发生差异,作者用“蜜蜂”和“蜂蜜” 作比,极好理解,又觉饶有风趣。
C.本文将“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分别解说,思路清晰,从而让读者将两者截然区分开来。
D.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语言非常严密,为了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文用了解释、比喻、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等方式。
E.文章最后将传统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指出传统是必然随着时代而变化、演进的。
CD(C本文将分别解说和综合解说结合起来,且“将两者截然区分开来”有歧义,本文只是概念上分辩出两者区别,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D没有运用举例论证)
11.下列最能体现选文观点的一项是A
A.我们既要能运用传统而不被其吞没,又要防止传统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B.传统既不是服装,也不是文物,所以追求时髦和惟古是尚都不正确。
C.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谁也不可能把它丢掉。
D.传统总是随着人们共同的生活变化而更新,没有人能阻挡它前进的脚步。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
A.传统以其惰性和保守,钳制人的思想,束缚人的行动,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
B.视传统为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传统就被看作了包袱。
C.视传统为文物,就会尊重传统,保护其本来面貌,把祖宗的丰富遗产发扬光大。
D.传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它无法扔掉,难以彻底决裂。
13.文中以“财富”和“包袱”比喻传统,有什么作用?
一是使“传统”的属性显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二是对“传统”的属性的解释客观而贴切。
二、阅读《文化传统》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4—21)
14.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存在于过去的时代,而文化传统与之不同,还存在于当即现实中。
B.传统文化的力量强于文化传统,他影响着民族的存在、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C.传统文化可以有有形的实体,而文化传统则是不可捉摸但又无所不在的。
D.传统文化的落脚点是“文化”,而文化传统的落脚点是是传统。
B(文中并没有将两者的力量对比,而且“影响着民族的存在、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是文化传统而不是传统文化)
15.如何理解“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民族的集体意识”就是民族的集体精神,或者叫做“民族魂”;“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是指民族集体精神中那些最深层积淀的民族普遍精神,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积淀物。
16.请简单阐述如何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120字以内)
一方面,要看到文化传统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无声的自动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行为习俗、感情抒发、审美趣味、价值取向,乃至终极关怀。保持着民族、社会、国家的稳定。另一方面,要看到文化传统的渐变性。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的成分。但文化传统的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
17.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形象地揭示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所用的词虽然相同,但语序不同。正像“蜜蜂”和“蜂蜜”一样。
18.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不出文化传统。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
“如此”指“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不出文化传统”。
19.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你如何理解?
惰性,是文化传统的特点之一。它并非完全是否定的成分,它起着制约、整合的作用,它使文化传统具有相对稳定性。
20.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
作者辩证地告诉人们:说传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并不是指传统的惰性;传统是包袱,也不是因为它没有时代感,是指它的惰性。
21.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传统是人群共同体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时改变,也难以彻底决裂。

《林黛玉进贾府》X

基本要求

1.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描写,体会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和贾母等主要人物的性格。
2.从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等方面赏析小说设置的典型环境,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3.根据林黛玉的行踪,梳理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4.理解“形容”、“风流”、“态度”、“风骚”、“偏僻”、“便宜”、“结束”、“可怜”等古白词语,能准确比较其古今词义的变化。

发展要求

1.了解《红楼梦》的伟大成就,了解第三回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小说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性格特征的传神描绘。
3.鉴赏小说人物出场描写的艺术。
4.进一步学习古典小说的鉴赏方法,尝试评点批注,进行个性化阅读和鉴赏。

说明

注意探究教学的度,正确对待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误读”,学习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织造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官阶虽不高,但却是肥缺,一般而言非皇帝亲信万不能充任。但“忽喇喇似大厦倾”,在先后几次宦海风波中(其中最后一次甚至查不出原因),曹家衰落,曹雪芹饱尝人世间的辛酸。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文体知识:小说
小 说 文 体 知 识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3.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等几种;按其题材,还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等。
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及语言的运用都有帮助。
从三要素入手阅读分析小说
(1)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
①、着重分析人物的肖像变化和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红楼梦》中三个人物形象: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贾宝玉)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王熙凤)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②分析人物的语言,要抓住最能表现其性格的语言。
③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动作。
④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三,要抓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注意分析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比较把握人物形象。
如《孔乙己》中丁举人和孔乙己都是读书人,但地位、命运截然相反。在科举制度下,丁举人爬了上去,成了有权有势可以设私刑毒打孔乙己的“举人老爷”,孔乙己则因“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而成了贫困潦倒、任人欺辱的可怜的牺牲品,两个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用来交待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分析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很益于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起着不小的作用。
分析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交代季节、气候。
③交代人物身份。
④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自然环境描写:①菲利普一家人出发到哲尔赛岛旅行时,轮船是“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②返回途中,人们望见“天边远处仿佛的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景色从明丽到阴郁,正揭示了主人公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前轻松、欢快,见到于勒后沮丧、沉重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而突出了他们虚伪、冷酷、自私的性格特征。又如《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就要被剥夺学法语的权利了,但他在上学途中感受到的仍然是“暖和”、“晴朗”的天气,听到的依然是“画眉在树林边宛转的歌唱”,这些正是表现小主人公天真、幼稚、无忧无虑的性格特征。
⑤渲染气氛。
(3)分析故事情节,尤其是那些关键的细节对人物性格的展示作用。
人物不是静止存在的,他总是要活动,而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情节。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在情节高潮中的所言所行和感情态度就能把握住人物不同的性格。
人们常说,一部小说很有意思。这句话大概是指小说的故事很新颖、很独特、很曲折迷人,以及小说的情节很生动、很耐人寻味、很感人、很深刻。
字音字形:
字音 、
华冠丽服:(hua guan li fu )
原句: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敕造:(chi zao )奉皇帝之命建造。
原句: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紫檀:(zi tan )
原句: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雕梁画栋(diao liang hua dong)指房屋和华丽的彩绘装饰,也指有这样的装饰的房屋。
原句:正房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
掩面涕泣:(yan mian ti qi )
原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丫鬟:(ya huan )侍女。
原句: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姊妹:(zi mei )姐妹。
举止言谈:
原句: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不经之谈:(bu jin zhi tang )荒诞的,没有证据的话。
原句: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敛声屏气(lian sheng bing qi)不敢出声,不敢喘气。形容恭谨畏惧的样子。
原句:这里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放诞无礼:(fang dan wu li)
原句:这里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嫡亲:(di qin )属性词。血统最接近的(亲属)。
原句: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珠玑:(zhu ji )比喻优美的文章或词句;珠子。
原句: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孽根祸胎(nie gen huo tai)孽根:罪恶的根源;祸胎:祸根。
原句: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内帷:(nei wei )内室,女子的居处。
原句: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
溺爱(ni ai)过分的宠爱(自己的孩子)。
原句: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懵懂:(meng dong )糊涂,不明事理。
原句: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丝绦:(si tao )
原句: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皮囊:(pi nang )指人的躯壳。
原句: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liao dao )颓丧,失意。
原句: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乖张(guai zhang)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原句:行为偏僻,性乖张。
诽谤:(fei bang )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原句:那管世人诽谤。
杜撰(du zhuan)没有根据的编造虚构。
原句: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忖度(cun duo)揣测推测。
原句: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
字义
1.形容:形体容貌. 形容
2.风流:风韵. 风流
3.态度:言行举止所表现的形态.
4.不足之症:中医指由身体虚弱引起的病症.
5.不经之谈: 没有根据的话.
6.放诞:行为放纵,不守规矩
7.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
8.便宜:方便.
9.一时:一会儿工夫.
10.磊着:层叠地放着.
11.内帏:内室,女子的居处.
12.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
13.偏僻:偏激,不端正.
14.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15.可怜:可惜.
16.辜负:本意是违背、 对不起,这里有浪费的意思.
17.寄言:赠言.
18.膏粱:肥肉精米,这里指富贵子弟.
19.罥 :挂、 缠绕. ……而来 而来.
20.袭:承继、 由……而来.
21.些须:稍许,稍微. 些须
22.仔细:小心.
辨字形
嫡庶 金钗 帷幄 赦免
贬谪 树杈 内帏 敕造
文本探究:
一、阅读P142—P144 (“一语未了……让他们去歇歇。”)(1—13)
1.对王熙凤的出场,作者运用的手法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用意是什么?
表现王熙凤在贾府中有权有势的管家少奶奶的气派和特殊地位。
2.文中为什么要极力铺 写王熙凤头饰和裙服?
具体表现她的打扮与众姑娘不同,表现她对荣华宝贵的无厌追求,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
3.王熙凤在选段中先“笑”,再“拭泪”,后“喜”,其言行表情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她的什么性格特征?
表现了她善于机变逢迎、逢场作戏的性格特点。
4.“天下真有这样标致……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句话集中体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有人说此语一举四得,试分析“四得”的内容。
赞黛玉,捧小姑,拍贾母,悦夫人。
5.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等几折,这说明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暗示了她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身份地位。②表现了她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③揭示了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6.赏析文中王熙凤的外貌描写。
这是对王熙凤肖像的细节描写,“三角眼”“吊梢眉”写出她美丽容貌后面隐藏着的刁钻和狡黠,敏感的黛玉已觉察到她虽春风满面,讨人喜欢,但又隐含着可怕的威势。这段外貌描写将她极有心机,善于做作的本质表现出来。
7.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凤姐的出场?这样写有何好处?
先声夺人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好处: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写出了凤姐泼辣、无礼、放肆的性格;暗示其在贾府中特殊身份和地位——深受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宠爱。
8.在凤姐亮相前为何先写黛玉心中的“纳罕”?
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②侧面烘托了凤姐的泼辣放肆性格,暗示其在贾府的特殊地位与受宠程度。
9.写凤姐的亮相采用什么方式?(4字之内)
众星拱月。
10.写贾母笑着介绍有何作用?
侧面写出了凤姐的泼辣放肆性格,暗示其在贾府的特殊地位与受宠程度。
11.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对林黛玉作了一番精彩的表演,充分表现了她哪些性格特点?
八面玲珑、富于心机;能说会道、虚情假意;察言观色、机变逢迎;装腔作势、卖弄权势。
12.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展示凤姐的性格形象?
行动和语言。
13.“在这里不要想家……也只管告诉我。”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在这里我说了算,你以后也得一切听我的!
二、阅读P149—P150(“贾母因笑道……一拥争去拾玉。”)(14—24)
14.简要说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几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对偶,比喻,对比,写出了林黛玉的美貌和病态以及性格特征。
15.宝玉问“可曾读书”,黛玉的回答与前面回答贾母的不同(她回答贾母的话是“只刚念了《四书》”),试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黛玉从刚才与贾母的对话中,得知贾母并不主张女孩子读书,所以她此时改了口,说明她处事的机敏和细心。
16.作者写宝玉对《四书》以外的书籍的评论,是为了表明什么?
表现宝玉对中国封建文化的不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叛逆性格。
17.简要分析作者写贾宝玉“摔玉”的意义。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渴求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性格。
18.宝黛相会为何不写宝玉眼中黛玉的衣裙妆饰?
因为在宝玉眼中此乃不屑之物,故视而不见,突出宝玉的与众不同。
19.宝玉眼中的黛玉是怎样一个人?
体弱多病,聪慧灵秀,美貌多情,多愁善感。
20.黛玉对宝玉这样说而不像回答贾母说“只刚读了四书”,这表现黛玉怎样的性格?
聪明乖巧,小心谨慎。
21.宝玉为何说“颦颦”两字“两妙”?
①这两字写出了黛玉“眉尖若蹙”的特征②由这两字可想到画眉,由画眉之墨可想到黛玉之“黛”字,与黛玉名字有关。
22.宝玉的“四笑”、“四问”显示了他性格中的哪一方面?
直率、亲切友善、热情关心。
23.这段文字运用哪些描写手法塑造了宝玉怎样的性格形象?
语言、动作描写。背叛封建束缚,渴求男女平等,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形象。
24.文中的“通灵宝玉”象征了什么?
封建正统思想/世俗的束缚。
三、阅读P148(“一语未了,只听外面……却难知其底细。”)(25—30)
25.作者如何写宝玉的出场?这样写有何好处?
未见其人先闻其脚步声。暗示来者必是一个男性,且是贾府中一个无拘无束的受宠之人。
26.“丫鬟进来笑道”一句中“笑”有什么深意?
侧面写宝玉的性格,平等对人,素不以主子脸孔对待下人。
27.在宝玉亮相前为何先写黛玉心中的“疑惑”?
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②先抑后扬,与下文眼中宝玉形成鲜明对照,更突出宝玉的神采。
28.黛玉眼中的宝玉是怎样一个人物?
眉清目秀、英俊潇洒、善良多情。
29.作者为何要让宝玉两度亮相?
与黛玉先前耳中所闻形成鲜明对照,充分展现宝玉的风韵神采。
30.玉初见宝玉与下文宝玉见黛玉均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有什么作用?
说明两人灵犀相通,表现两人心灵上的默契,既呼应首回“木石前盟”的故事,又为后来两人的爱情埋下伏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以下为2014高三会考题。阅读P142—P144 (“一语未了……让他们去歇歇。”)
31.脂砚斋评点王熙凤出场:“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这“第一笔”是指文中哪句话?它勾勒出王熙凤什么样的形象特征?
第一问: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第二问:恃宠放诞。
共3分。答出第一问给1分,只答“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也给1分,只答“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不给分。答出第二问给2分,答出“恃宠放诞”或“放诞无礼”,给2分;只答“泼辣”或“直爽”,给1分。
32.文中加点词“竟”有什么表达效果?
加强自责语气,突出对黛玉的关心,讨好贾母。共2分。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2分。
33.选文主要从谁的角度来叙述?这样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第一问:林黛玉。第二问:刻画黛玉细腻敏感的心理,从林黛玉来看贾府主要人物,从林黛玉角度来展示贾府人物关系。共3分。第一问答出“林黛玉”或“黛玉”给1分。第二问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2分。

《拿来主义》

基本要求

1.抓住《拿来主义》的具体词句,概括“拿来主义”的具体内涵。
2.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和比较法,品味两种方法的表达效果。
3.了解杂文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

发展要求

课外有选择地阅读经典杂文。

说明



作者:鲁迅 略
文体:杂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鉴赏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欣赏杂文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选材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和“实”(举实例),以虚统实,以实带虚;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语言文字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作。一般来说,鉴赏杂文,要熟悉杂文的时代背景。然而,优秀的杂文,它所概括出来的社会“类型”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时代背景,也可以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
字音:
自诩 (xǔ) . 譬 如(pì ) 冠冕 (miǎn) . 蹩 进(bié) . 残羹 (gēng) . 脑髓 (suǐ) .残羹冷炙(zhì ) . 糟粕 (pò) .针灸(jiǔ).孱(càn)头 孱(chán)弱.
重要词语
冠冕堂皇 堂而皇之 二者都形容很有气派,但侧重点不同。“冠冕堂皇”侧重指表面庄严体面或光明正大的样子,实际上 并非如此。“堂而皇之”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多含贬义,多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礼尚往来:礼节上崇尚有来有往。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归的施舍。炙,烤肉。
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手段。
一、阅读文章第八~十段,回答下列问题。(1—13)
1.对“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和“各自走散为是”中两个“是”理解正确的是A
A.两个“是”不一样,前者起强调作用,后者是“正确”的意思。
B.两个“是”不一样,前者表示应承或同意,后者表示跟“非”相对的意思。
C.两个“是”不一样,前者表示 存在的意思,后者却表示一个判断。
D.两个“是”不一样,前者含有“凡是”的意思,后者表示“适合”的意思。
2.下列各项内容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大宅子—拿来—文化遗产 B.姨太太—遣散—供剥削阶级享乐的腐朽的东西
C.鸦片—毁掉—文化糟粕 D.烟灯烟枪—送博物馆—有害但可作反面教材的事物
(鸦片—治病—文化遗产中既有益有有害的部分。)
3.对“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鱼翅是贵重食品,来之不易,用来宴大宾未免可惜。
B.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
C.不要让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成为少数人摆阔气、装门面的东西。
D.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花费太大,损失太重。
4.“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这一句在文中的意义正确的是C
A.介绍得到“大宅子”的几种途径。 B.讽刺做了富翁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
C.强调对于文化遗产的无条件接受。 D.讽刺批判某些人为得到“大宅子”的不择手段。
5.(1)“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2)“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3)“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4)“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
(5)“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必须区别对待。
6.对于“鸦片”,采用不同于“鱼翅”“烟枪和烟灯”的态度,是因为“鸦片” 吸之有害而在医学上是有用的(或:精华、糟粕兼而有之)。
7.第八段文字批判了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他们分别有怎样的表现,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第一种人:“徘徊不敢走进门”: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第二种人:“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割断历史、盲目排外的虚无主义者。
第三种人:“接受一切”,“欣欣然大吸剩下的鸦片”: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8.根据第八段观点,指出下列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外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
“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9.“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的意思是什么?
“鱼翅”之类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吸取精华要“大众化”。
10.第八段最后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请结合文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做的?
“占有,挑选”,即以科学分析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1.文中的“大宅子”指代文化遗产,这里用的是比喻 论证方法,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12.文中画线句子“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如何理解?
指出在实行“拿来主义”时应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要自己主动的有选择的去拿,而不是别人送来的。
13.八、九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比喻论证。作用: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一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浅显化。
对比论证。作用: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一问题上,先从反面批三种错误态度,然后从正面提出拿来主义者的正确态度,先破后立,对比鲜明,说理透彻。
二、阅读文章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14—16)
14.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
鲁迅先生 是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
15.以上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论是什么?
举例论证的方法,进一步批判了“送去主义”。
16.作者将“尼采”“发了疯”和“中国也不是(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放在一起,批判“送去主义”,“尼采”和“中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尼采”“发了疯”,中国如实行“送去主义”将亡国灭种,作者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三、阅读文章一~四段,回答下列问题。(17—25)
17.①还有几位“大师”们 (拿、捧、扛)着几张古画和新画。②在欧洲各国一路的 (举、挂、贴)过去。选填恰当的词语,并说明你选用的理由。
“捧”貌似郑重、敬慕,实则表现一种媚外的丑态;画只有几张,却还要一路的“挂”过去,表现出寒伧可怜和欺世惑众的丑态。
18.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请结合上文,具体阐释“进步”的真正含义。
“进步”一词是反语,是对媚外求荣、欺世惑众行为的强烈讽刺。具体表现为:卖国者采用“送去主义”,送古董、送古画、送人,由“一批”到“几张”到“人”,不仅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而且招致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
19.“抛来”和“抛给”在实质上有何主要区别?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没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企图,不带有强迫性;“抛给”往往带有不良的动机或企图,带有强迫性,本文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等阴谋罪行。
20.第三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一是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作者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二是“类比论证”的方法,用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而最后却“发了疯”,类比说明中国如实行“送去主义”将亡国灭种。
21.说说《拿来主义》中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1)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以尼采作比,论述中国也不是太阳,不是光热无穷,不能只给予而不取得,否则将会使子孙穷困不堪。从而论证“送去主义”的行为是疯狂的。
(2)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采用形象的说法,说明没有“拿来”,只有“送去”,把国卖光了,子孙后代将一无所有,只好向帝国主义乞讨点残羹冷炙,深刻指出国民党卖国政策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22.鲁迅批评了当时国民政府哪些错误的做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批评当时的民国政府采取盲目的“送去主义”政策从而博得外国的廉价的喝彩的做法。这样写的目的是先驳后立,应出下面自己的正确的观点。
23.开头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文章一开始先否定(反驳)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为下文提出拿来主义(立论)做铺垫。
24.简析画线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中加点词“丰富”、“大度”的表达效果。
反语或褒词贬用,这是对统治者的自我吹嘘、自欺欺人的嘲讽。
25.请简要概括“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实质:崇洋(投降)媚外或卖国主义。危害:贻害(祸延)子孙或亡国灭种。
四、阅读文章全文,回答下列问题。(26—31)
26.《拿来主义》开篇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是对这两种主义的否定,而从反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是对比烘托的手法。
27.对“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的“闭关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闭关主义的实质就是对别国的先进经验自己不去学习,也不许别人来传播。
28.文章中说“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对这段话,(1)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讽刺意味吗?请指出关键词。(2)作者讽刺的对象是什么?(3)这段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能。“捧”字和“挂”字活化出所谓的大师到了国外就卑躬屈膝的嘴脸。(2)讽刺了向外国人献媚的奴性。(3)反语、引用。
29.仔细研读“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这句话,请说明下列词语的含义。
(1)抛来:根据我们的需要,向我们提供。这里态度上不恭,“抛”,有施舍的感觉,但多少有点“文化交流”的意思。
(2)抛给:人家把不要的东西,硬塞到我们手里,是一种不平等的文化侵略。
(3)送来:把他们不要的东西、甚至于以次充好的东西硬塞给我们,还要我们感恩戴德,为他们的善行喝彩,这不仅是文化侵略,更多了一层欺骗色彩。
30.“送去”、“送来”、“拿来”三者的实质性区别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不同的后果?
送去:是媚外卖国的表现,其势必要使中国国势日弱,会使我们的子孙没有立足之地,民族没有立足之地,国家沦为殖民地。
送来: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侵略手段,加速了殖民地化的过程。
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有分析地主动吸取外国的长处,这样国家能成为新国家,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
31.本文重点论证的是“拿来主义”,但开头部分却用一段文字摆出“送去主义”的一系列表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开头写“送去主义”的表现,以表明本文写作的针对性;同时,会使读者重视下文的正面阐述与批驳。
32.仔细研读“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句话,作者为什么批评了一味送去,又说“也不算坏事情”呢?
在主张送出去的人看来自然不是什么坏事情,反而是他们的功劳一件。“丰富”“大度”是反语,实际上讽刺了这些人妄自尊大的愚蠢,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献媚。
33.分析下列语言的形象性。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捧”和“挂”都是极其动作性的词语,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增加了讽刺效果。注重炼字炼句,加强语言的形象性。
(2)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青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萝卜青菜”比喻大众化的有营养的东西。和“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有害又有用的东西,“烟灯”、“烟枪”、“姨太太”比喻文化中糟粕部分一样,均取材于生活中的典型形象。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形象,比喻深奥的道理,使论述的道理浅显而生动。
(3)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有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尼采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作者暗引他的话,与中国的送去主义进行类比,论述中国不能只“送去”不“拿来”,通过语言的暗引,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
(4)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磕头贺喜”“讨”等词语,也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它渲染了一定的气氛,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
34.文中有哪些词语使用了反语的手法?请列举两个。
“大师”们、发扬国光、进步等。

《物种起源》

基本要求

1.摘录对自己有启发或有警示作用的句子。
2.通过文中语句感悟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及对人类负责的精神。
3.结合课文实例,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发展要求

结合基因科学研究,就“科学是双刃剑”这种说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说明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以说明为主,可在理清作品脉络结构的基础上,抓住为什么要提前发表《物种起源》和《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辨析“绪论”与“序言”的差别,明白“绪论”的特点。绪论是著作者本人所写,只用于学术类著作,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绪论或导言的这些特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中几乎都具备,所以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物种起源)绪论》语言非常严谨,体现了达尔文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具有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可以从文本研习人手,通过对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工作方式甚至思维特点,如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注重实践以及自信坚定等,培养科学精神。
文体: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把……比作……,体现了……的……特点……)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甲是乙,乙是甲。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诠释法
诠释法又称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引.....的例子,说明…….....的…….....的特点。)甲=乙,乙≠甲
作比较
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2、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具体、生动,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注:学校大多不提倡这个方法,文章中很少遇到。这种说明方法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引用
有力说明,并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
打比方与比喻的区别
打比方只是一种说明方法,适用于说明文。而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适用于各种文体,但除说明文,如记叙文,散文,诗歌等文章都可广泛运用。比喻还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不宜用借喻。
栖(qī)息 轻率(shuài) 摘(zhāi)要 胚(pēi)胎 狭隘(ài) 槲(hú)寄生 雌(cí)雄 提供(gōng)近似(sì)
阅读文章第五段与第六段,完成下列问题。
1.第五段文字介绍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
2.根据第五段文字筛选下列信息。
(1)研究物种起源所凭借的事实基础是什么?
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生物的胚胎的关系,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
(2)研究物种起源的方法是什么?
对事实加以思考,进而推断。
(3)作者批判了什么错误学说?
创造论。
3.作者举槲寄生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一个方面。
4.文中如何证明“外部环境是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但不是惟一原因”?
举动物方面的啄木鸟,植物方面的槲寄生的实例。
5.按作者的论述,要找到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应从哪里入手?
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入手。
6.分条列出节选部分第五段提出的三个观点。
①生物的种是演变而来的,否定了创造论。 ②生物的中是演变而来的理论由于种种原因,仍然难以令人满意。③肯定外部环境是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7.作者为什么要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全书的第一章?
家养变异可以为处理“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的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浙江省会考、学业水平测试课内文章一览表
2005年 六国论。(简答题)二
2006年 逍遥游。(简答题)五
2007年 阿房宫赋。(简答题) 登高。(简答题)二 四
2008年 雨霖铃。(简答题)四
2009年 虞美人。五人墓碑记。四三
2010年 登高。始得西山宴游记。我与地坛。四一 二
2011年 念奴娇·赤壁怀古。鸿门宴。最后的常春藤叶。二三 二
2012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劝学。荷塘月色。二一 二
2013年 虞美人。六国论。想北平。二 二一
2014年 琵琶行。逍遥游。林黛玉进贾府。四五 二
2014年1月学业水平测试
雨霖铃。兰亭集序。雷雨、品质。四五 四 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18: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