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13 21: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福建省四地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范仲淹《岳阳楼记》)
(3)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4)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5)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6)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每题3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渐见愁煎迫   
B、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故人庄
D、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当凌绝顶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高余冠之岌岌兮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风乎舞雩,咏而归
C、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圣心备焉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项伯杀人,臣活之              老者衣帛食肉
C、天下云集响应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5.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⑤而君幸于赵王      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⑦当其欣于所遇      ⑧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⑦/②⑥/③⑧/⑤⑨/④           B、①④⑦/②③⑥/⑤⑨/⑧
C、①⑤⑦/②⑥/③⑧⑨/ ④           D、②③⑥/④⑧⑨/⑤⑦/①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每题3分)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欧阳修
皇佑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于徐州,以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遂中乙科,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行己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者甚众。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再适长山朱氏    适:嫁
B、自边制久隳     隳:毁坏
C、凡直公者      直:认为……正直
D、戮力平贼      戮:杀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直接褒扬范仲淹的一组是(   )(3分)
①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
②慨然有志于天下
③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④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
⑤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
⑥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身世不幸,但有志气。他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后来随因无依无靠而再嫁的母亲来到长山朱家;长大后,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便毅然离开朱家。
B、范仲淹读书发愤,学有所成。离开朱家后,他过着一般人都难以承受的物质生活,日夜苦读,终于精通了六经的要义,后来考中了进士。
C、范仲淹节操高尚,行事稳重。他不计个人得失,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情操;在延州做官时,逐步采取有效措施,使当时的一些大族归顺于朝廷。
D、范仲淹为官清廉,乐善好施。他为官多年,但家中经济拮据,退职后,妻子儿女仅仅能解决温饱问题;但却乐意把财物施舍给其他人。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近将图南。(《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睛。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②。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此诗是黄庭坚于元丰五年(1082)知吉州太和县时作,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县东澄江之上的快阁览胜。“痴儿”,作者自指。②朱弦:《吕氏春秋》记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7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贾母见元春有兴猜谜,自己越发喜乐。也命他姊妹各自做谜粘于屏上。元春迎春等姊妹四人的谜底分别为爆竹、算盘、风筝、海灯,贾政心内沉思: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心中烦闷,大有悲戚之状。
B、宝玉过生日,令宝玉受宠若惊的是妙玉送来了一张生日贺笺,署名“槛内人”,宝玉不敢贸然回复,在请教了邢岫烟之后回房写了帖子“槛外人宝玉熏沐谨拜”,亲自拿了到栊翠庵,只隔门缝儿投进去便回来了。
C、贾母生日宴时气氛冷清,黛玉也对景感怀而俯栏垂泪,只有湘云拿话宽慰她,并责怪宝钗自食其言。二人说到诗社,便豪兴顿起,到凹晶馆赏月联句。
D、宝玉听丫头说晴雯去做了芙蓉之神,宝玉见园中去了司棋等五个,又去了宝钗一处,大观园不久要散,悲痛不已,只想与黛玉、袭人同死同归。后来竟然神思臆想,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在月下花前哭着读了出来。
E、迎春嫁给孙绍祖以后,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孙好色好赌,对迎春非打即骂,还说贾赦收了他五千两银子等等。邢、王二夫人等知道情况后,无不难过落泪,却也无可奈何。
12.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以上选段中“你”是谁?请简述黛玉说这番话的始末。
(二)文化经典阅读(7分)
1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孔子向季康子提出了哪些“为政”的主张?请综合以上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1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在孔子、曾子看来,“士”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修养?请综合以上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耕作的诗人
张炜
①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②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③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a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④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⑤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⑥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⑦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辨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个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7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b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⑧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⑨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
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
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⑩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节)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开篇写到“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是为了点明托尔斯泰的身份是个耕作的农夫,为下文叙述托尔斯泰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定下基调。
B、文章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是对托尔斯泰创作与人生的概括与评价,是对托尔斯泰的朴实与伟大的高度颂扬。
C、文章借托尔斯泰的故事,讽喻某些写作者以贵族自居,不热爱劳作,不重视健康,将日常写作与身体健康绝然分开,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的现实。
D、文章认为一个写作者,只有投身平凡琐碎日常劳动生活,在淳朴的生活中,才能真正感悟生活、捕捉到鲜活的创作素材进而得到非凡的发现,获得创作灵感与创作激情。
E、文章第⑦段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农村生活的种种细节,是为了烘托托尔斯泰身体力行地从事日常劳作的形象,进一步印证托尔斯泰是个“耕作的诗人”。
16.文中画线部分a中的“它们”指什么?b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4分)
答:                                                                        
17.通读全文,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6分)
答:                                                                        
四、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题3分)
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胳膊/胳肢窝        躯壳/金蝉脱壳        瓦砾/繁星闪烁
B.模范/模样儿        下载/风雪载途        引擎/风驰电掣     
C.刹车/刹那间        铜臭/遗臭万年        粗犷/旷日持久
D.震颤/颤巍巍        蔓延/顺蔓摸瓜        默契/提纲挈领
1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部署   倍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及
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B、“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C、哈尔滨大桥垮塌、山东威海居民楼爆炸、济青高速淄博段特大车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D、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一穷二白,连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品,但现在不同了,家用轿车满街跑,由此我们感受到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五、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color=]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3-2014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吟鞭东指即天涯。    (2)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无案牍之劳形。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濯清涟而不妖。     (6)丰年留客足鸡豚。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每题3分)      
2.D 3.C 4.C 5.A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每题3分)
6.D(戮:合,并)
7.C(①指范仲淹长大后了解自己身世离开朱家;④指一些大族离开敌人来到大宋;⑤指范仲淹再次被起用)
8.C(“使当时的一些大族归顺于朝廷”并非范仲淹“在延州做官时”发生的事)
9.(1)他侍奉皇上和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原则,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3分)
(2)大鹏鸟背负着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碍它了,然后才能计划着往南飞去。(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10.(1)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
(2)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7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1.(5分)BE。B项妙玉署名是“槛外人”,宝玉署名“槛内人”。E项邢夫人并不在意,也不问迎春夫妻和睦与家务之事。
12.简答题(5分)
薛宝钗。黛玉嗽疾复发。宝钗探望,建议用燕窝粥食补。黛玉自责平日多心错怪宝钗,并感叹自己无依无靠讨人嫌。宝钗说自己与她也算是同病相怜,并许诺送燕窝来。黛玉很感激。
(二)文化经典阅读(7分)
13.①孔子从“政”字的解释入手,告诉季康子当政者自身品行要端正,只有先正己方能正人,才能带领百姓走上正道;②孔子反对杀人的恶政,并以“风行草偃”为喻,强调使“民善”的关键在于当政者个人的道德表率作用。(共4分,每点2分)
14. ①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粗劣,能安贫乐道;②不留恋家庭生活的安逸,要有远大的志向;③要有使命感,把实现“仁”看作是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并为之奋斗终生。(共3分,每点1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15.(5分)答案:AC(A项“托尔斯泰的身份是个耕作的农夫”错,应是贵族。C项“不热爱劳作,不重视健康,将日常写作与身体健康绝然分开”错,应是“把日常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以致无法使自己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
16.(4分,每小题2分) ⑴“它们”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
⑵寓意是托尔斯泰深深地扎根于土地,踏踏实实、身体力行地从事日常的劳作。
17.⑴在文学创作上,他把稿纸当作可以种植的田园不息劳作。
⑵在创作之余的日常生活中,他与农民打成一片,从事各种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
⑶作为贵族,却去世前抛却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苍茫的土地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死后坟墓简朴。(6分,答对一点给2分)
四、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题3分)
18. C(A项读音依次为:ɡē/ɡā、qiào、lì/shuò; B项读音依次为:mó/mú、zài、qínɡ/chè;C项读音依次为:shā/chà、xiù/chòu 、ɡuǎng/kuànɡ;D项读音依次为:chàn、màn/wàn、qì/qiè)
19.A(B利-俐 C 违-韪 D 谍-牒)
20.A(A项“大快朵颐”,指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用在此处恰当。B项“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此处褒贬失当。C项“如影随形”意为“比喻两人常在一起,十分亲密”,不合语境。D项“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多指国家工农业不发达,文化科技水平不高。)
五、作文(略)

[color=]文言文参考译文

皇佑四年五月甲子日,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人文正公在徐州逝世,同年十二月壬申日,安葬在河南尹樊里(地名)的万安山下。
先生两岁时成了孤儿(古代丧父曰孤),他的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就又嫁到长山(地名)的朱家。先生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哭着离开长山到了南都。来到学堂,打扫了一间房子,日夜读书,他的起居饮食,别人都收不了,但是他自己更加刻苦。过了五年,精通了六经的主旨,写文章、论述一定以仁义为本。祥符八年,考中进士,被礼部选拔为第一,于是考中了乙科,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才回到长山接来并奉养老母亲。
先生年轻的时候就有高尚的节操,在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方面没有哪一项会让他动心的,却慷慨激昂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志向,经常诵着这样的警句来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侍奉皇上和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原则,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
先生作为将帅,主要讲究持重,不追求小的功利。在延州筑起了青涧城,开垦营田,修复了承平、永平的废弃营寨,熟羌(少数民族)回到家乡操持旧业的好几万户。在庆州城大顺把持要害地区,抢夺敌人的土地来耕种。又建成了细腰城、葫芦城,于是明珠、灭臧等大的少数民族,都离开敌人为大宋效力。自从边境的制度废弃了很久,以至于士兵和将领经常互不相识。先生于是把延州的士卒分给六个将领,训练齐整,各路兵马都采用了先生的方法。先生所在的地方,敌人不敢侵犯。
后来因吕夷简先生的事情而被贬,那些士大夫门就为范、吕两先生的谁是谁非而争个不停。吕先生担心这事,凡是说范先生是正确的人都被指责为结党营私,有的官员因为这被贬黜放逐。一直到吕先生恢复宰相的职务,而范先生也幸亏被再次起用,于是两位先生欣然来往,齐心协力讨平叛贼。全国的读书人都因为这事很是佩服两位先生。但关于结党营私的话题,从此以后就不断提起再也不能制止。皇上已经认为范先生有贤才可以重用,所以最终力排众议而任用他。
先生为人,外表和气内心刚直,乐于行善,广有仁爱。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家里还很穷,终其一生,如果不是招待宾客,自己一天不吃两顿肉,但他对财产却还很乐意施舍,心胸非常豁达。等到他离职回家,大家看他的家财,妻儿仅仅温饱而已。他处理政事,所到过的地方百姓大多都给他立祠画像。他的行事,从山林处士、街巷田野之人,到外国夷狄,没有不知道他的名字的,而且乐于谈论他的人非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