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初中三年级] 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预测试卷二及答案网页版_初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21 21: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2013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color=]语文预测卷(二)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2分)
(2)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陶渊明《饮酒》)(2分)
(3)晓镜但愁云鬓改,□□□□□□□。(李商隐《无题》)(1分)
(4)□□□□□□□,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1分)
(5)默写王维《使至塞上》后四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4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
(2)山崖mò rán(      )变成牛皮鼓面了。
(3)父亲pán shān(      )地走到铁道边。
(4)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ɡ nì jì(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优秀的诗篇承受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把“承受”改为“承担”)
B.“孙中山故居”已成为珠三角很重要的旅游观光之一。(把“旅游观光”改为“旅游观光地”)
C.三年的初中生涯已近尾声,我们班同学在心里由衷地感谢班干部多年来的默默付出。(把“在心里”去掉)
D.医学界相信,现代人众多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老年痴呆症及老化现象都是因自由基的氧化作用。所以,消除有害的自由基对身体健康和防止衰老至关重要。(把“所以”改为“因此”)
4.从A组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从B组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描述某人性格的话,要求语言流畅,语意连贯。(80字之内)(4分)
A组:折衷是非 心如铁石 鸡犬不宁 万恶不赦 怡然自得 倔强
B组:既……也……        不但……而且……
5.阅读右面的图表,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从图表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分)
(2)你最喜欢从哪个途径获取科技信息?请说出理由。(2分)
二、阅读(45分)
(一)(12分)
满井游记  (明)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B.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微斯人,吾谁与归        D.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然,胡不已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8.本文比喻生动:“□□□□□”以天鹅比喻置身于大自然而充满喜悦心情的人;“□□□□□□□□□□□□□□□□□”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用原文回答,3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作铺垫。
B.本文文辞清丽简洁,作者直抒胸臆地表现其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
C.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喻景,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D.本文通篇写景都渗透在洒脱而真挚的感情之中,使文字具有一种清新恬静的田园节奏。
(二)(10分)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忠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幡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1.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4分)
12.下列关于选文第⑤段论证思路的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
B.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C.然后用对比论证突出要成功不要拘泥于失败。
D.最后以古谚作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三)(15分)
目  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3.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14.“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段和第、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4分)
15.按要求任选一题进行鉴赏。(4分)
(1)(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请对加点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4分)
(2)(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4分)
16.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一共写了六次“目送”的情景,还有五次背影。从背影里我们不但读到作者的泪水,而且感受了更多的是震撼与沉思。
B.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这表现了“我”对儿子无比的关注,生怕错过瞬间,他牵动着“我”的心。
C.文章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深情的叙述之中。透过作者极富真情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理。
D.从写作艺术上,《目送》是典型的重复递进的细节的叠加,我们读《目送》的震撼来自这一次次儿子和父亲的背影的叠加。

(四)(8分)

(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如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7.A段写祥子意气风发,B段写祥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4分)
18.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4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在词典里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与生活。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幸福可以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饥饿时一饭之哺、伤痛时一剂良药;可以是给予的快乐、一种获得的满足、一种成功的喜悦、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你一定有心中的“幸福”,关于“幸福”,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幸福”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预测试卷三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记诵资料题及答案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4题。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岁苦支备(         )               (2)臣怪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预测试卷三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记诵资料题及答案
                                       
                                       
                       

[color=]2013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预测卷(二)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10分)(1)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2)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3)夜吟应觉月光寒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2.(4分)(1)人声鼎沸  (2)蓦然  (3)蹒跚  (4)销声匿迹
3.(3分)D
4.(略,4分)
5.(1)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其中从电视、报纸、与人交谈等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较高,而从一般杂志、图书、科学期刊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低。(2分)
(2)示例:因特网(互联网)。快捷,方便,信息量大。(2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45分)
6.(3分)A
7.(3分)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刚梳好环形的发髻一样。
8. 脱笼之鹄(1分)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分)
9.(3分) B
10.(3分)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11.(4分)不能。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刘邦,第④段引用的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②③段的顺序相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的结构的严谨。
12.(3分)C
13.(4分)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语意相近即可)
14.(4分)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③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④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语意相近即可)
15.(1)示例:“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2分),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2分)。
(2)作者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2分),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2分)。
16.(3分)A
17.(1)示例: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好不容易结了婚,老婆又难产死了;大病几场,原本强壮的身体也垮了。(写一件事2分,两件即可得4分)
18.(4分)示例一:老舍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如“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亲切自然,俗白易懂,活泼流畅,朗朗上口。示例二:老舍的语言充满感情,细致准确、生动形象。如“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这些心理描写,十分切合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示例三:老舍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用拟人手法描写车子,把车写得很有感情,好像成了又一个祥子,也和祥子一样愉快,一样积极,一样强健有力。又如把拉车比为“骑着名马”,十分贴切地表达了祥子拉自己的车的感受。
三、作文(50分)
19.(略)
附加题(10分)
1.(2分)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2分)(1)每年  (2)对……感到奇怪
3.(3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参加”改用“响应”也可,补出主语1分,翻译出“欣跃而来”1分)
4.(3分)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预测试卷三及答案
                                       
                                        下一篇: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记诵资料题及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2: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