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3|回复: 0

科技赋能,建设更多新粮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6-13 19: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践行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汇聚科技创新动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中国东海,全球首艘 10 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 " 国信 1 号 " 在这里锚泊作业。从鱼苗入舱、投喂养殖、起捕到加工,几乎所有流程都能在这艘船上完成。船载舱养模式下," 国信 1 号 " 一年能养出 3700 吨鱼,比每年查干湖冬捕总量的两倍还多,堪称移动的海上牧场。

有数据表明,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里第一个实现了养殖水产品产量超过捕捞总量的国家。近年来,从抗风浪深水网箱、远海生态围栏到养殖工船,伴随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各类海洋养殖装备赋能,我国不断加快耕海牧渔的步伐。在发展空间上,由近岸浅水向深远海拓展;在生产方式上,由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转型。通过持续打造 " 蓝色粮仓 " 和优质蛋白生产新基地,越来越多的高品质鱼类 " 游 " 上了百姓餐桌。

实践启示我们,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 中国是一个有着 14 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我国拥有约 300 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蕴藏着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优势和潜力。在保护中科学开发利用,有助于缓解陆地资源紧张,丰富居民膳食结构,提高我国食物稳定安全供给水平。

进而言之,作为水产养殖大国,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提升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着眼未来,应兼顾市场需求和环境承载力,实现多养鱼、养好鱼。一方面,要科学拓展宜渔水域,充分利用湖泊、水库、河流等内陆大水面资源,优化升级生产方式,深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态网箱等集约立体养殖模式的生产潜力。另一方面,要加大优良苗种选育,加大水产 " 芯片 " 攻关,并在养殖实用技术、加工流通等环节发力,让 " 菜篮子 " 装上更多优质水产品。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 树立大食物观 " 被纳入 " 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 加以强调。耕地、海洋之外,2.31 亿公顷森林、近 4 亿公顷草原等,都是让中国饭碗更丰盛的底气所在。也应看到,激发森林 " 粮库 " 潜力,涉及精准育种、生态栽培、精深加工等环节,亟待培育生态化生产的绿色供应链;开发利用草原充盈 " 肉盘子 "" 奶瓶子 ",尤须立足平衡草畜矛盾,在饲料生产、养殖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发推广新技术,打造生态养殖的良性循环。总之,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开辟更多食物来源,离不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更需要扎扎实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科技创新要产量、要产能,打好组合拳。

从过去 80% 的食物来自主粮,到如今肉蛋奶、果蔬菌、水产品等成为城乡居民餐桌 " 主角 ",相关趋势折射出老百姓悄然转变的食物消费结构,也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产业提供了机遇。践行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汇聚科技创新动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我们一定能建设更多新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 人民日报 》( 2023 年 06 月 13 日 05 版)

( 责编:赵欣悦、岳弘彬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来源网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48804c38e9f09069c7ed87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8 02: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