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4|回复: 0

国产大模型的 100 种可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4-23 2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lN2o2352l8LpF2Bb.jpg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明晰野望

4 月以来,市场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国产大模型的新信息,一众科技大厂、创业公司陆续公布相关进展,加速入场。

争相涌现的国产大模型,特别是科技大厂基于投入、算力、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国自主大模型的发展带来了广泛的可能性。

事实上,BTA、华为等大厂在该领域早有研发,并非新入局者。之所以在 ChatGPT" 教育全社会 " 前 " 隐而不发 ",一是各家的核心业务不同,AI 研发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二是正如阿里云周靖人所言,在 ChatGPT 出现前讲 " 预训练大模型 ",没有人会感兴趣。

当下,有人在琢磨如何快速推出自己的国产大模型抢占市场,也有人在以算力为代表的底层基础设施层发力。更有人直言,相比于 " 神仙打架 ",更关心国产大模型怎么落地应用,看看这个先进生产力工具究竟如何改变产业与生活方式,以及能否实现超越,由追随到引领?

关于 " 与 OpenAI 差距 " 的讨论也从未停止,如李彦宏的 "2、3 个月 ",王小川的 " 不会低于两年 ",时间定义虽不同,但均表明了其并没有领先到难以追赶的程度。

大戏,才刚刚启幕。

01 "iPhone 时刻 " 与增量市场

" 超越 " 不是伪命题,在中美科技竞争、市场隔离的背景下,中国科技产业需要自己的 "iPhone 时刻 "。

人工智能则是最有希望诞生这一时刻的领域:在过去十余年间,AI 进步由中美主导,投入也最巨大,因此机会主要也在中美之间。

Open AI 的成功,无疑强化了这一观点,并给所有中国科技企业带来了一剂强心针,照着这个路径去做生成式 AI,是能够走通的——这样即能保证 " 革命性技术 " 诞生时离其最近,也能率先进入 " 增量 " 市场。

这是在科技行业低迷的当下,一个难得的增量空间。如果能取得先发优势,就有可能开辟巨大的新市场,或给已有业务,如云计算、电商、游戏、社交、搜索乃至 B 端的千行百业加上 " 放大器 "。

大模型不仅是聊天软件,更是生产力工具,已是共识。

在阿里云峰会上,张勇称所有产品未来都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全面改造;刘炽平在腾讯财报会上强调,生成式 AI 可成为已有业务的 " 倍增器 ",也可帮助开拓新增长线;任正非更是认为,ChatGPT 把计算、管道流量撑大,华为产品就有了机会。

其中的逻辑是,AI 是数字化时代的 " 操作系统 ",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IOS 和安卓,加速促进了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下一次重塑,带来更大空间的新领域,而大模型是整个 AI 产业链中,核心中的核心。

CzkRn6G8znm8Y18B.jpg
从长远看,如果不能取得先机,未来就有可能会影响现有的整个商业模式,甚至被颠覆。

如周鸿祎在 4 月 21 日发出内部信,要求 360 全员拥抱人工智能,称 " 已领先一个身位 "。近期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国内 " 搜索引擎百度市占率 60%,公司 30%",强调 " 在战略上对标微软,搜索上践行必应 ",改写格局的企图心强烈。

百度反应更为激进,做出了全球第一个对标 ChatGPT 的文心一言。另据晚点财经报道,在文心一言内测前,李彦宏每晚和项目团队开会,他们为筹备产品甚至一度睡在公司。

中信建投的一份 " 会议纪要 " 也显示,过去几个月他们调研了很多一线互联网公司,得到一个非常一致的结论:这次是全面的一把手工程,不管是 BAT 还是字节、华为,均是创始人亲自督战,对大模型团队全力支持。上一次出现如此情景,还是 2009 年移动互联网来临的时候。

中信建投因此认为:未来 6-12 个月的 AI 行业会很卷,但也很精彩,各家模型的登场才刚刚开始。

但仅是 " 开始 ",当下国内大模型超过万亿参数的,就有阿里的 M6、腾讯的混元、智源研究院的悟道 2.0,华为的盘古 Σ,千亿以上的也有近十个。

o8DqQ444BLz881L4.jpg
从发布时间看,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一线科技大厂,在 ChatGPT 热潮前均已推出过大模型。

百度的 ERNIE 1.0 于 2019 年推出,即后来的文心大模型,目前更新到 3.0 版本;阿里在 2021 年发布语言大模型 AliceMind 和多模态大模型 M6,去年 9 月合并为通义大模型。

腾讯在 2022 年 6 月发布混元大模型,目前更新至 2.0 版本。微信去年 10 月也发布了大模型 WeML;华为盘古大模型于 2021 年 4 月发布,后续发布了 NLP、CV、多模态等多个大模型。

这些都说明,中国科技企业有技术和能力推动一场大模型的变局,当然,差距和阻力也依然客观存在。

02 国产大模型需要 " 新想法 "

李彦宏在文心一言发布后曾说,百度有信心在综合能力上,迅速追上甚至超过 ChatGPT。

这可能不是百度盲目自信,今天的大模型就像一场刚刚开跑的马拉松," 你追我赶 " 是必然阶段。 现在 Open AI 领跑,也许明天谷歌就会赶上来,但也有可能是阿里、腾讯、华为实现弯道超车。

科技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魅力所在之处在于,每一轮科技创新都是由大的确定性和小的不确定性构成,带有偶然性,并不是简单的强因果关系。

但略显遗憾的是,目前多数中国科技公司在做的大模型,包括百度和阿里在算法方面和 GPT-3 架构基本类似,都是基于谷歌的 Transformer,其他方面也是追随 OpenAI 的脚步实践,在迭代速度不如人的情况下,反而差距越拉越大。

李彦宏曾明言,百度 " 文心一言 " 在研发阶段时曾与 ChatGPT 进行对比测试,当时差距是一个月能追得上。可过了一个月再次测试后,发现差距反而拉大了。

阿里云周靖人也坦承,目前通义千问与 ChatGPT 仍有差距,"GPT 还是属于各方面都领先的地位 "。

更为关键的是,ChatGPT" 暴力美学 " 式大模型路径可能走到了尽头。

近日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 · 奥特曼公开表示," 大语言模型规模已接近极限 "," 我认为我们正处于巨型模型时代的末尾,目前尚不清楚未来的进步究竟来自何处 "。他同时否认了 GPT-5 的存在," 而且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 "。

自 ChatGPT 推出以来,竞争对手众多。

如马斯克已经确认自建 AI 聊天机器人 TruthGPT 与之硬杠,亚马逊也大力投资生成式 AI,谷歌大脑合并 DeepMind 联手追赶等等,还有大批初创公司正在构建更大算法。此外,欧洲各国正在禁用或拟禁用 ChatGPT。

因此尚不清楚山姆 · 奥特曼出于何种考量做此表态,但也不排除巨型 AI 模型时代可能正在结束。这意味着大模型进化的 " 下一步 " 需要再次 " 另辟蹊径 ",尤其是国产大模型更需要有 " 新想法 "。

目前生成式 AI 的应用在文本领域相对成熟,从海外已落地或处于 Demo 阶段的应用案例来看,在代码、图片、视频、游戏等领域,海外均有所创新。

y04vobv0O160YoCO.jpg
但中国显然有更广阔的市场及更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也是中国科技公司天然的本土优势:从 toC 走向 toB。

有很多科技公司的从业人士认为,中国的大模型之路应该与美国市场不同。他们更认可一种 " 两条腿走路 " 的方式,即一边做大模型基础平台开发,一边直接瞄准垂直的行业场景落地,实现大模型与场景化的两翼齐飞。

这样既能持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各个行业里 " 好的原材料 "(数据),也使更多的研发人员有机会深入到一线,用大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场景),从而在工程化、产品化、场景化上不断迭代,最终与技术底座形成飞轮效应,走向商业化的正循环。

tC996Wy6CleLW95j.jpg
如华为盘古大模型强调在矿山、电力等场景的应用,腾讯 CV(计算机视觉)大模型在工业质检、医疗影像等领域的落地,及诸多 AI 创业公司深耕垂直行业,都是出于此等考量。

从中长期来看,AI 大模型也一定会加速渗透到更多 toB 的场景,比如汽车、工业(制造业)、航天航空卫星、能源、生物制药等领域,这也是中国数字化发展的主线。

03 "AI+ 一切 " 之数字经济

2018 年时,华为有个 " 达芬奇 " 计划,旨在将 AI 添加到一切产品和服务中,也可以理解为 "AI+ 一切 "。其中最首要的一步,就是开发 AI 芯片,挑战英伟达。

那一年,从产业革命,技术创新的周期视角下来看,应该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开端,数据、算力、算法都迎来大爆发,更是新一轮硬件终端智能化趋势的起点,比如汽车、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等物联网终端,至今全球已经有接近 1000 亿的 Iot 智能终端实时在线。

但是,并没有数字化时代现象级的应用诞生,不管是自动驾驶还是 VR、AR、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乃至元宇宙,过去几年落地都不及预期。

中国也没有诞生自己的英伟达,美国却又增加了 OpenAI 这个 AI 新标杆。这说明,科技领域永远没有属于追随者的时代。

而大模型之所以形成全球共振效应,因为它可能是全面加速数字化应用落地的超级工具,这是一个全新的节点 : 大模型更多是一个工程上的突破而非技术突破,一旦商业模式确认,各行各业的落地速度会比过往快很多,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急速涌入的根本性原因。

所以在全新节点下,4 月 18 日钉钉全面接入 " 通义千问 ",这意味着阿里大模型正式面向 B 端客户。此前在阿里云峰会上,张勇曾强调," 面对 AI 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次 "。

"AI+ 一切 " 的野望始终都在,这为国产大模型的未来带来了何止 100 种的可能性。而钉钉最想实现的一个可能 " 是成为超级 APP",钉钉总裁叶军如此说。

但在理论上,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字节凭借各自的历史积累,都有可能成为 "AI+ 一切 " 的赢家,而不是先做的就一定比后做的好。

目前从不同渠道流出的消息显示,4 月份华为会发布自己的模型,8 月份腾讯大模型要出来;字节版的 ChatGPT 已在内测,但内测之后体验效果不好预计在 9 月上线。

不过决定最终谁能跑出来,一定是先 " 卷 " 一轮。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是家电、新能源车还是电商、短视频直播行业," 内战必先于外战 ",但 " 外战优于内战 "。

大模型之战应该也遵循这个路径,很多小模型或者小场景的商业闭环会被大模型 " 吃 " 掉。而大模型一旦成功,会是万亿市值规模的巨大空间,当然最后跑出来的也可能是两、三个大模型。

届时,不但会产生中国的 "OpenAI",中国的 " 英伟达 " 也会有,底层框架更会有。

因为中国大模型只有构建在国产技术底座上,每一层都实现自主可控,才有可能纵深地做持续闭环优化,这就跟芯片及再上层的芯片先进制程都要实现 " 自主 " 是一个道理。

那时国产大模型实现超越,切实可期。

但 AI 从来不只是技术、算力、人才的角逐,更是国家战略的角力。4 月份以来,网信办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科技部发起成立 " 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 ",及从去年到现在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数字经济、数据要素相关政策,都表明了国家的关切与肯定。

amvaQFvr9JmVVTrS.jpg
也就是说,相对海外对大模型发展的矛盾态度,中国对整个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持一贯的支持态度,这为中国大模型的未来,加上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确定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来源网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44511d48e9f0966093741f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6 03: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