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考语文摸底测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4-15 2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考摸底测试

[color=]语文试题
【.试卷综析】
2015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作为高考摸底测试试题,该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常规题型与高考接轨。
第二、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论述类文本选择“中国向何处去”,有一定的深度。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橱窗里的幸福》,材料引人深思,设题基本涵盖小说理解的重难点。
第三,文言文阅读是对教材内容的引伸,翻译题有一定难度考查了文言实词和特殊句式,选择题有一定迷惑性,需理解文本。
第四,特别注重能力的考查。不少题目创新性很强,综合考察学生的筛选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如第6题,第24题等等。
第五,作文题“老鹰”的故事,材料不难理解,选择立意是关键;考生需一定的积累,并需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这是一份难度较大,内容较多的语文测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旋窝(xuàn) 巷道(hàng) 焚膏继晷(guǐ) 铩羽而归(shā)
B.谲诈(jué) 桎梏(gù) 溘然长逝(kè) 抛头露面(lù)
C.感喟(kuì) 鏖战(áo) 脸色刷白(shuā) 量体裁衣(liàng)
D.便笺(qiān) 炽热(chì) 博闻强识(zhì) 烜赫一时(xuān)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 A项,“旋”读“xuán”;C项, “刷”读“shuà”;D项, “笺”都读“jiān”。
【.思路点拨】现代汉语中的字音,是高考中长盛不衰的重要考点之一,考查方向多为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及一些常见的易错字读音的辨别。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常见误读字的读音,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
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句是( )
A.首先登陆华夏天空小说网,然后在搜索框中搜索《凤凰斗之绝色皇妃》,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它的详细信息了,更多章节更新请关注凤凰斗之绝色皇妃官网、纵横中文网或关注新浪微博凤凰斗之绝色皇妃。
B.明星(袁姗姗、陈晓、范冰冰、韩庚等)到底会不会有自己的微信号、qq号或是MSN,到底会不会亲自回复普通网友的留言?或许是工作太忙,或许是自身感情的牵制。毕竞,他们是公众人物。
C.英国《XXX报》的报道说,今年已经是四年来航空事故死难最多的1年。仅14年7月就出现了3起飞机事故,使不少网友认为飞机是交通工具的杀手涧。但华尔街见闻整理发现,目前飞机还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D.中国如今维护其海洋主张有多重战略:不仅诉诸小棒外交,还奉行钓鱼竿外交,北京的钓鱼竿外交能否如愿以偿?或许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在自己的领土上做些“寻常事”,如闲庭信步般地钓鱼。从某种程度看,北京这种战略乃“天才之道”。
【.知识点】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
【.答案解析】答案:A、D 解析:本题选项有错,A项没有错字; B项,“毕竞”的“竞”应为“竟”;C项,“杀手涧”的“涧”应为“锏”。
【.思路点拨】汉字是形、音、义一体化的文字,所以我们在复习、做题时,要把字形、字音、字义(词义)结合起来识记和考虑,而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如“缭”的意思是,绕,缠绕。这里显然是错用。另外,解题时应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选“是”还是选“非”;选择时,可以首选排除法,运用已知的、确定的知识排除干扰项,从而迅速选出正确答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于酒驾危害成本的警方告示出现在江苏省宿迁市城乡各建筑工地的宣传板报上,其别出心裁的“计算”方式引来不少建筑工人的围观。
B.一些商家煞费苦心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C.为了慈善足球赛,罗纳尔多在环球电视台的节目中公开表示自己减肥的决心。他的减肥行动多少带着几分将自己逼上梁山的味道。
D.上海大学不分专业的招生政策,其实是邯郸学步,恐怕不但达不到外国不分专业招生模式的效果,反而会产生严重后果。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B项,“请君入瓮” 指“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此处不合句意。A项,“别出心裁”意为“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C项,“逼上梁山”指“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D项,“邯郸学步”指“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思路点拨】B项,“请君入瓮” 指“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此处不合句意。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自从他回家看了病危的父亲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不吃一点东西。
C.对于这种侵害顾客利益的行为,商场负责人拒不认错,于是几位顾客只好状告法院,以求公正。
D.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成为激励人们战胜苦难的精神财富。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在“也是”前加“但对演员来说”。B项,成分残缺,把“他”放到句首。C项,赘余,去掉“于是”。
【.思路点拨】完成该类题,需做好以下三步: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5.在一次辩论会上,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引出甲、乙两方辩题。要求:双方辩题语言要简洁,各不超过10个字,具有可辩性。(4分)
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同时看到下面的情景:
一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它向另一面墙壁荡过去,在即将接近那面墙壁的那一刹那,它掉了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甲说:可敬的蜘蛛,你怎么那么自信而执著!我是人,难道不如一只蜘蛛吗?我要振作起来!乙说:可怜的蜘蛛,你只要稍微改动一下爬行的方向,就可以成功。我是人,不是蜘蛛,我要重新选择方向!
甲方辩论题目:
乙方辩论题目:
【.知识点】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考查能力层次为E级。
【.答案解析】答案:甲方: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 乙方:面对挫折要重新选择(大意对即可) 解析:先给材料分层次,然后再概括各层次的内容,概括要抓重点,注意简洁。明确。
【.思路点拨】本题型要求对文段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首先要对文段结构进行分析,弄清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段的思路,然后再根据结构概括出文段的内容要点。
6.已知:
①备考前夕:某学校高三(10)班晚10:30下自习。
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大学。
解:众里寻他千百度。
答:那人(周公)在灯火阑珊处。
(1)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请写两条出来。(2分)
信息:
(2)请你给该学校提一条切合实际的建议。(2分)
建议:
【.知识点】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考查能力层次为E级。
【.答案解析】答案:(1)信息:某学校用“时间+汗水”的方法进行高考备考;这种方法极大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建议:应推行素质教育,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请多给学生一些睡眠时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解析:先通读材料,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再根据材料联系现实;最后提出建议,注意字数,语言的简明、得体。
【.思路点拨】信息要点又称为“关键词”,在不同文体中信息要点各不相同。在叙述类文段中,信息要点包括:叙述的主体,主体的经历、特征,叙述的目的、意义等。在议论类文段中,信息要点包括观点、支持观点的材料、评论的角度等;在说明类文段中,信息要点包括说明的对象,对象的特征、种类等。提取信息要点是压缩语段的重要形式,考查的是概括能力。
7.冰心的名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拿抽象的良心,来比具象的青山。清新鲜活,巧妙精致。请从“秋雨、阳光、时间、美梦”中选择两个为本体造两个句子。要求第一个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第二个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4分)
(1)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
(2)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答案示例:(1)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②美梦就像五彩的泡泡,美妙却易碎,请轻拿轻放。(2分)
(2)①绵绵的秋雨如无尽的愁思。②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就像爱心一般让人从心底感到温暖。(2分) 解析:先分析例句的句式结构,再分析例句的修辞特点,要审好题,根据题目要求答题。
【.思路点拨】仿用句式要求按照给定材料的要求、思路和格式进行仿写,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协调等方面。本题属于嵌入式仿写,①注意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要与原文保持一致。②注意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要与上下文保持协调。③注意用语特点、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④注意修辞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给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打下了时代的烙印,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从内容上看,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充分地体现出哲学理论的抽象性和纯理论性特征。如果说西方近现代哲学发展更多地体现了哲学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因而其理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么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由于是以“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则更多体现了哲学观念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因而其理论的现实性特征相当明显。
中国哲学近代转型的历史极短,最多只有不足80年的时间,并且其内容主要局限在历史观和文化观,并初步涉及到政治哲学领域。这就使得近代形态的中国哲学极不发达,中国哲学以西化的形式进入了现代形态的发展阶段,造成了现代形态中国哲学与传统形态中国哲学之间的某种断裂:中国现代哲学不再“接着”中国传统哲学讲。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就是因为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是以“中国向何去”的时代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它并不是哲学反思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直接来自于传统哲学的困境,而是中国哲学家对中国现实的社会危机的反映。“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的紧迫性不允许中国哲学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其近代形态。
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是在古今中西文化大碰撞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生活的根本性变革、西方理论的引入和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彻底性批判,使中国现代哲学家具有一种自由的活跃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使他们比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和以前的中国哲学家更能深入地研究哲学问题,特别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对于同一哲学问题,中国现代哲学家有着不同的回答,因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哲学思潮,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就以各种哲学思潮相争论的形式展开的。无论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还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这么多的思潮相互争论、交流和发展。可以说,众多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和展开就是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的表现形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促使了中国现代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反复思考这一时代的问题。不仅如此,能否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还是中国人接受或支持某一哲学思潮的主要理由。在“科玄”论战中,科学之所以取得了胜利,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并不是因为“科学”派从理论上驳倒了“玄学”派,而是人们普遍相信科学比玄学更有助于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说,“中国向何去”的时代问题实际上决定了中国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衰成败。
(选自《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作者都兰军,有删改)
8.与“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它的背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大变革和古今中西文化大碰撞。
B.它的产生是中国哲学家对中国现实的社会危机的一种反映。
C.它的作用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历史呈现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D.它的目的是为了从哲学上回答“中国向何处”的时代问题。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它的作用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历史呈现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错误,文中的表述是“‘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使得中国近现代历史呈现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思路点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方法:①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其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章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组织答案。②对概念的理解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9.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开宗明义,鲜明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出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性问题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B.第二段运用对比,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特点与中国近现代哲学的特点加以细致比较,用意在于突出西方哲学发展比中国哲学发展更具合理性。
C.第三段指出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与传统形态的哲学之所以形成某种断裂,并非全然由于西方哲学的影响,而更多是因为中国现实社会的危机。
D.第四段意在说明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的表现形式就是众多现代思潮的兴起和展开,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解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
【.知识点】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突出西方哲学发展比中国哲学发展更具合理性”错误。
【.思路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从题型特点上看,可用选择题也可用主观题,选择题主要以单项选择为主,要求选出“正确”与“不正确”的一项。
10.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出中国近代哲学、中国现代哲学存在的不足。(3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归纳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是F级(探究)。
【.答案解析】答案:①中国近代哲学转型时间段,内容主要局限于历史观,文化观,极不发达;(2分) ②中国近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出现裂缝,未能很好的加以继承。(1分) 解析:通读全文,找准答题区域,注意概括。
【.思路点拨】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说来,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有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够明显。有的文章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答题时找准选项所在的答题区间,认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注意题肢与文本的异同。该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主要以客观题或主观题形式出现,有的考题带有探究性、开放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橱窗里的幸福
【意大利】莫拉维亚
(1)每天傍晚时分,退休的老公务员米隆内就带上体态肥胖的老伴儿埃尔米妮,以及已是青春年华但心情忧郁、脸色苍白的女儿乔万娜,到大街上去遛达。
(2)一家三口随着埃尔米妮笨重、蹒跚的步子,从他们居住的自由广场出发,沿着长长的里安佐大街的人行道慢慢悠悠逛去,认真地欣赏每一家商店的橱窗。踱到复兴广场,便转向对面的人行道,仍然很仔细地观赏着商店的橱窗,折回到自由广场。
(3)这样的散步每次大约持续2小时,回到家恰好是晚饭时间。对于经济拮据、久已未有福分进电影院和咖啡店的米隆内一家来说,这种散步委实是他们生活中的唯一乐趣。
(4)有一天像往常那样,他们沿着里安佐大街遛达。快走到复兴广场时,他们的注意力不约而同地被一家新开张的商店吸引住了。奇怪!这儿昨天分明还是一片尘上飞扬的破木栅,而今橱窗里射出炫目的光辉,使人难以瞧清楚陈列的商品。三人忙走几步,一言不发,在这家商店橱窗前摆下了半圆形的阵势。
(5)现在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出售的商品了——幸福。和世上所有人一样,米隆内一家对这种货物闻名已久,却至今未有缘真正见过。
(6)万万没有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在这家商店里,人人都可随意买到幸福了,好像买皮鞋、锅碗一样平常方便。米隆内一家三口在橱窗前伫立时流露出痴痴呆呆的神情,这确实是不难理解的。
(7)这家商店宽敞的玻璃橱窗,四周用华丽的大理石镶边,闪烁出异样的光彩;招牌、柜台是最摩登式样,所有的内部装饰都亮闪闪的。在橱窗里边,幸福犹如无数复活节的鸡蛋,花色繁多,品种齐全;每一只幸福的样品都附着精致的标签,上面用优雅的笔迹标明售价。
(8)终于,米隆内老头用长辈的口气,说:“唉,我……无论如何没有想到……”
(9) “为什么,爸爸?”女儿幼稚地问。
(10)老头儿有点生气了说道:“多少年了,我们听人说,意大利没有幸福,幸福在我们这儿供不应求,从国外进口又贵得要命……现在却突然开了一家专门出售幸福的商店。”
(11) “也许是发现了新的幸福产地。”女儿说。
(12) “什么新的产地?在哪里?”老头发火了,“不是一直向我们宣传什么意大利地下资源贫乏吗?没有石油,没有铁矿,没有煤炭,没有幸福……不,这样的事情瞒不了人的。你想想,要真是那样,报纸不早就吹开了。不,这一定是外国货。”
(13) “不过,”母亲温和地说,“这有什么不好呢?他们那里的幸福太多,而我们一点也没有,所以向我们输出……不是很平常的事吗?”
(14)老头子愤怒地耸了耸肩膀:“女人家的浅薄之见……如今大家在饿肚子……粮食是最急需的东西……不,太太,不能这样,才积累了这么一星半点的外汇,却糟蹋掉去换这种商品!”
(15) “可是幸福我们也需要啊。”女儿从旁提醒,“我多想买一个小小的幸福。”
(16) “走!”老头阴沉而又坚决地说道。
(17) 埃尔米妮和乔万娜驯服地迈动了脚步。
(18) “乔万娜,我实在没有料到,你竟会这样放肆。”
(19) “为什么?爸爸。”
(20) “你也知道,像幸福这类货只有投机商人、大亨、百万富翁才买得起,一个小小的公务员无力也不该贪图幸福。你说你想买一个,这证明你至少是太无知了。再说,我们的房子是花钱租的,退休金总是到下月初才能领到。而你……唉!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体贴我,丝毫不懂人情世故。”
(21)女儿的眼睛慢慢润湿起来。母亲开始为女儿打抱不平:
(22) “你瞧,你这是干什么?你老是伤她的心。她年纪轻轻的,什么世面都没见过,想买个幸福,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23) “自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可她的爸爸没有幸福也对付着过了一辈子,她没有幸福也照样能活下去。”
(24)他们走到了复兴广场。老头子一反惯例,硬要顺着原来的人行道走回去。再一次踱到幸福商店跟前的时候,他停了下来,久久地盯视着橱窗,然后断然说道:
(25) “你们可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是假冒的商品!”
(26) “我昨天刚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是最小号的幸福在美国,价值数百美元……在这儿用这样低贱的价格出售,怎么可能呢?光运费也比这贵上好几倍。这是假的幸福,人造货,一点儿也不错。”
(27) “可是许多人都在购买。”母亲怯生生地说。
(28) “世上有什么东西不能拿来做买卖?买到家里过几天,他们就会后悔的。”
(29)散步在继续。乔万娜在悲伤地哽咽,可是她心里仍然坚持着:她需要幸福,纵然它是假的。(有删改)
作家简介。阿尔贝托·莫拉维亚(1907-1990)是意大利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他以写实的笔法,通过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平常故事,揭示社会问题,触到了人的心灵深处。他的作品在意大利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1.小说一开始就叙写米隆内一家三口每天傍晚时分到大街上去遛达,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情节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答案解析】答案:①表明米隆内家庭贫寒,一家三口只能借此来消磨时间;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发现卖幸福的橱窗并引发对幸福的讨论作铺垫。(每点2分) 解析:要立足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注意分析要结合文本。
【.思路点拨】对这类题目,应做好以下几点:(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脉络并作概括。(2)细读所给文字,分层抓住其层意或关键词语。(3)分析所给文字在情节上发生了哪些关联。 (4)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5)作答,注意使用术语。①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提供依据。情节说明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说。②指向人物:丰富人物形象,突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③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
12.小说第7段对幸福橱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主要作用?(5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赏析小说环境描写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答案解析】答案:①突显这家商店装璜豪华气派,商品种类繁多;②照应上文,揭示出米隆内等人橱窗前伫立流露痴痴呆呆神情的原因;③为下文叙写父女思想冲突埋下伏笔。④对比手法:与主人公贫困的生活境遇作对比。(第④点2分,其余每点1分) 解析:要立足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注意分析要结合文本。
【.思路点拨】小说的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手法的思考和判定角度:①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③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④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细节描写。(2)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有: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面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或表现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小说主旨。⑥象征和暗示社会环境。
13.小说第12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请分条简要回答。(5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赏析小说环境描写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答案解析】答案:①生活贫困;②意大利政府利用报纸等新闻媒体钳制民众思想,欺骗民众,扼杀民众对幸福追求的权利。③表现了意大利民众对现状的强烈不满。(第①点1分,其余每点2分) 解析:注意结合注释,分析其含义。
【.思路点拨】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就是要将人物置于真实的、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定环境中,这个环境甚至对人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完整的社会环境描写可以充分展示历史的真实和民俗的真实,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物心理和人文精神。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有: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14.“橱窗里的幸福”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赏析主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答案解析】答案:小说的标题“橱窗里的幸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橱窗里的幸福”既是写实(1分),又是象征(2分):“橱窗里的幸福”既指商店里出售的“幸福”商品,又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这种美好生活可望而不可即,但仍苦苦追求。(2分) 解析: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标题是偏正式,“橱窗里的”显然是分析的重点。
【.思路点拨】标题常见的作用有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有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有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等。解答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小说的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
15.小说的结尾部分,叙写了米隆内老头“一反惯例”的行为,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6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赏析作品鉴赏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能力层次为E级。
【.答案解析】答案: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米隆内老头既羡慕,又苦于没钱购买来满足女儿心愿的矛盾心态,溢于言表;②使情节富有变化:米隆内老头行走路线与先前上街遛达的路线大相径庭,陡转激趣,耐心寻味;③揭示主题:米隆内老头的反常行为,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每点2分) 解析:抓住相应的故事情节,立足具体情节分析人物行为的原因,答题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需特别注意的是分析作用时,应从不同角度出发,挖掘。
【.思路点拨】解答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题应注意:①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②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止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③用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在意,舒常切谏之。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澄虽不能从,然重其忠亮。荆土士人宗庾廞尝因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廞。舒厉色谓左右曰:“使君过醉,汝辈何敢妄动!”澄恚曰:“别驾狂邪,诳言我醉!”因遣掐其鼻,灸其眉头,舒跪而受之。澄意少释,而廞遂得免。
澄之奔败也,欲将舒东下,舒曰:“舒为万里纪纲,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乃留屯沌口,采稆湖泽以自给。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
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
王敦召为参军,转从事中郎。敦谋为逆,舒谏不从,使守武昌。高官督护缪坦尝请武昌城西地为营,太守乐凯言于敦曰:“百姓久买此地,种菜自赡,不宜夺之。”敦大怒曰:“王处仲①不来江湖,当有武昌地不,而人云是我地邪!”凯惧,不敢言。舒曰:“公听舒一言。”敦曰:“平子②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头,旧疢③复发邪!”舒曰:“古之狂也直。昔尧立诽谤之木,舜置敢谏之鼓,然后事无枉纵。公为胜尧、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何与古人相远!”敦曰:“卿欲何言?”舒曰:“缪坦可谓小人,疑误视听,夺人私地,以强陵弱。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敦即使还地。众咸壮之。敦重舒公亮,给赐转丰,数诣其家,表为梁州刺史。 (选自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有删节)

[color=]【注】①处仲:王敦的字。②平子:王澄的字。③疢(chèn):病。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重其忠亮 重:敬重 B.事觉,来谢 谢:感谢
C.种菜自赡 赡:供养 D.以强陵弱 陵:欺侮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谢”的意思是“谢罪”。
【.思路点拨】近几年文言实词的考查以单音词为主,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现象均有涉及,而考查的形式也多以选择题为主。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采用逐词逐句排除的方法答题虽然可行,但费时太多,不可取。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推断其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宗庾廞尝因酒忤澄      因遣掐其鼻
B.汝辈何敢妄动              卿欲何言
C.乃留屯沌口                 乃逆折舒
D.古之狂也直                舜置敢谏之鼓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项,凭借,凭的意思。A项,前为“介词,因为”的意思;后为“副词,于是”的意思。B项,前为“副词,怎么”的意思;后为“代词,什么”意思。C项,前为“副词,于是,就”的意思;后为“副词,竟然”的意思。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分三步走:第一步,审读题干,确定选择答案的方向,即选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一组。第二步,首先确定选自教材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材料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最后判断每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时,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语法分析、句位分析、代入检验等方法,以确保判断的正确性。第三步,综合检查,确定答案。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舒年幼时拜师求学,学习的时间不长,但粗略懂得了为人治学的要旨;乡里人和宗族人都认为他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B.郭舒认为,自己作为州郡官员不能匡正乱世,导致使君王澄失败而逃,于是以不忍渡江为由,谢绝了王澄带自己东下的要求。
C.郭舒在王澄的手下曾先后担任领军校尉、别驾、顺阳太守;后来又受到王敦的征召,历任参军、从事中郎及武昌太守等职。
D.王敦的手下强占了武昌百姓的菜地,引起百姓的不满,后来王敦让手下退还了土地,人们知道原委后,都称赞郭舒为人豪壮。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郭舒并不是在王澄的手下担任领军校尉;从后文看,郭舒郭舒并不是在王澄的手下担任领军校尉;从后文看,郭舒也没有担任武昌太守(当时的武昌太守是乐凯)。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全面把握能力,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的地方。具体做题时,抓住人、物、时、地、事、理六要素回归原文,明确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逐项比对排除。此类试题常错在个别词句的理解上。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晏 子 称 君 曰 其 可 臣 献 其 否 以成 其 可 是 以 舒 等 不 敢 不 言
【.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答案: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3分)
解析:抓住“称”“臣”“以”“是以”等标志性词语。
【.思路点拨】断句要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20.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4分)
答:
②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3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答案:①(郭舒)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②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 解析:①4分。“坐”“系”“义”各1分,大意1分。②3分。“厚”“衔”各1分,大意1分。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把握句意。⑤对于复杂的不好梳理的句子,最好进行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⑥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color=]【文言文参考译文】

郭舒,字稚行。他年幼的时候请求母亲让他拜师求学,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乡里人、宗族人都称他会是后起之秀,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王澄听说了郭舒的声名,征召他担任别驾。王澄整天痛饮,不把政务放在心上。郭舒经常直言劝谏他。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郭舒又劝王澄修养德行,树立威望,保全州境。王澄虽然没有听从郭舒的劝告,但是敬重他的忠诚坚贞。荆州当地的读书人宗庾廞曾经因为饮酒得罪了王澄,王澄发怒,命令手下人棒打宗庾廞。郭舒神色严厉地对王澄的手下说:“使君喝得太多了,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胡乱行动!”王澄发怒说:“别驾发狂了吗?诓骗说我醉了!”于是让人掐他的鼻子,烫他的眉头,郭舒跪着承受。王澄的怒气稍稍缓解,而宗庾廞也就免于处罚。
王澄失败奔逃的时候,想带郭舒渡江向东撤退,郭舒说:“我作为州郡官员,不能匡正乱世,却令使君奔逃,我不忍心渡江。”于是留守在沌口,在湖泽里采集野生的稻子养活自己。乡下人偷吃了郭舒的牛,事情被发觉,偷牛的人来谢罪。郭舒说:“你饿了,所以才吃我的牛,剩下的肉可以与我一起吃。”世人因此佩服他宽宏的度量。
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到这时候,王澄又调郭舒担任顺阳太守,杜曾暗中派兵袭击郭舒,郭舒逃走免于灾难。
王敦征召郭舒担任参军,又转任从事中郎。王敦谋划造反,郭舒劝谏他,王敦没有听从,就派郭舒驻守武昌。高官督护缪坦曾请求把武昌城西的土地设为营地,太守乐凯对王敦说:“老百姓很久以前就买了这块地,种菜供养自己,不应该夺走他们的土地。”王敦大怒说:“我王处仲不来湖北,会有武昌这个地方吗?人们说这就是我的土地!”乐凯畏惧,不敢说话。郭舒说:“请您听我一句话。”王敦说:“王澄因为你得了狂病,所以掐你的鼻子,烫你的眉头,你旧病复发了吧!”郭舒说:“古代的狂就是正直。从前尧立下让人进谏的木牌,舜设置让人进谏的鼓,这以后就不会有冤枉无辜和放纵有罪的事情了。您能超过尧舜吗?竟然阻止我,不让我说话,您怎么跟古人相差那么远!”王敦说:“你想说什么?”郭舒说:“缪坦可以说是个小人,迷惑贻误视听,夺走别人的私地,以强欺弱。晏子说:‘国君说可行,臣子说不行,这样才能成就国君的可行,因此我等不敢不说。’”王敦就让缪坦归还了土地。人们都称赞郭舒为人豪壮。王敦敬重郭舒公正诚信,赐予变得丰厚,多次到郭舒家拜访,上表推荐郭舒担任梁州刺史。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清平乐
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①春寒。
[color=]【注】①特地:特别。

21.词的上片是怎样写景的?(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上片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1分)先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池塘溢满了雨水。这是远望的景观。(1分)再写柳院之中燕子双双归来。这是近观的景象。(1分)接着写楼阁之中画帘高卷。这是身边的景致。(1分)上片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雨后春景图。(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亦可) 解析:分析时要抓意象“雨晴”“烟晚”“绿水”“新池”“双燕”“垂柳”“小阁”,要结合具体语句赏析词句含义。
【.思路点拨】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2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分析。(3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下片着一“独”字,揭示词人孤独凄冷苦闷难解的心情。(1分)傍晚时分,独自登楼远眺,一弯新月遥挂天边。(1分)月缺人难全。春风吹起台阶下的落花,吹皱身上的罗衣。春寒心更寒。(1分) 答案:本题可以答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但是艺术手法不是得分的关键;由“独”“黄昏”“春寒”等词语,确定具体情感倾向;要结合具体诗句谈。
【.思路点拨】赏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几步,(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结合第八题对诗歌意象的赏析,再加上相关的历史常识这两首诗的情感还是不难概括的。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23.上述语段中,子贡和孔子对管仲的看法各是什么?(2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次为B。
【.答案解析】答案:管仲非仁;(1分)管仲为仁(1分) 解析:阅读文段,理解含义;抓住“又”“岂”等词语,根据语气确定观点。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先通读材料,了解材料大意;根据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调动知识积累,结合背景理解文意。
24.从孔子评价管仲这个特殊人物,谈对仁者的看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能力层次为E。
【.答案解析】答案:孔子评价管仲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要求他拘于小节小信,而肯定了他的大信大节,(1分)从孔子对待仁的观点可以看出孔子知权达变,具体人物具体分析,所以我们看待人、事时,也不宜用统一的标准衡量,要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2分) 解析:先要搞清楚孔子的观点,抓住“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再联系现实谈自己的启示。
【.思路点拨】语言表达简明的四种方法:①围绕中心,抓住要点。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有时仅仅围绕中心还不够,还要抓住要点,做到“简明扼要”②善于概括,巧用指代。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其中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是表达中不可少的。③避免重复,删除赘余。如果是单句,先梳理句子主干,再理枝叶。通过对句子成分的分析,理清句子结构,以便发现和删除重复的词语。如果是句群,就要分析句间关系,以便发现多余的短语和句子。④防止误解,避免歧义。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费解,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要本着精简原则,可有可无的不要。重点审查多义词、指代不明的词。
【翻译】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公子纠时,管仲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称霸诸侯,一匡天下,人民现在还都享受到他的恩惠。没有管仲,恐怕我们还要受愚昧人的侵扰。岂能拘泥于匹夫匹妇的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渎而不为人知呢。”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2)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3)子曰:“     ,     ,民免而无耻。”(《论语》)
(4)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     。(范仲淹《岳阳楼记》)
(5)泉香而酒洌,     ,     ,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书愤》)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 答案:(1)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 (2)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4)忧谗畏讥 感极而悲者矣 (5)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6)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解析:注意“麾”“炙”“那”“蔌”“鬓”的写法,不要漏了“之”“以”等字。
【.思路点拨】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考到学习态度、感伤情怀、崇高爱国思想、优美意境、对历史的思考、各家学派进步思想等。平时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四、作文:共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备将鹰放飞。第一天失败了,第二天又失败了。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答案解析】立意指导:①赞美产生动力,动力创造奇迹,奇迹源于激励。教育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想当然或一刀切。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支持,少一点讥讽。若能这样,差生也会奇迹般地变成优生。②环境造就人。舒适的环境下造就不出富有战斗力的人生,成功的人生需要经历风雨和挑战。③目标影响成长。认识自己,明确目标定位。是鹰就应翱翔于天际,不要委身于鸡群生活。
【.思路点拨】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来确定主题,而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意见或中心观点。因此,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简称“主旨”。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有四点。一是立意要正确。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一般说来,作文的立意,要与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
即“文章合为时而著”。二是立意要新颖。立意仅做到正确是不够的,如果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大家都雷同,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谓“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三是立意要深刻。“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四是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如果什么都想说,则必然什么也说不清,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只能有一个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0: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