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5年高三语文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2-11 2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5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

[color=]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olor=]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智能机能够像人那样思维吗?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这是自计算机产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1947年英国数学家图灵设计了“图灵测试”,他主张凡是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就能够思维。如果一个人不能判断与之对话的隐藏的主体是人还是机器,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机器也能思维。“图灵测试”的判断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思维,如果将人的大脑隐喻为计算机,将思维定义为程序、软件的计算过程,那么计算机当然能够思维。这就是著名的“计算机隐喻”,即人是计算机,思维就是计算。20世纪中叶,美国的麦卡洛克等人在研究人的大脑时,为了解释认知过程,提出了心的计算理论,主张心理能力可以通过大脑中所进行的计算得以说明,这为以后智能机模仿人的智能提供了理论支撑。
如果从理解的角度定义思维,那么计算机就不会思维,因为计算机不能理解它所计算的东西。这正是塞尔的“中文屋论证”要表达的观点。塞尔曾设想某人在封闭的房间里单纯通过符号操作其所不理解的某种语言——比如中文——而与外面懂中文的人交流时的情形。此人并不明白所给的中文问题,但可以按照其熟悉语言提供的程序规则给出相应的答案。“中文屋论证”的前提是,思维意味着人对所谈论事物的理解,而如果一个思维主体不能理解其所思的东西,它就不能算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思维。根据该论证,智能机如不能理解它所操作的东西,便不能思维。
这里还可以提出一种判断智能机能否思维的标准,即自语境化。此判据如下:智能机若能像人那样思维,它就应该能像人那样自主融入新的语境。我们知道,人类是目前自然界唯一能够使用语言特别是抽象语言的生物。人无疑是语境化的,即处于一定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系统之中。同时,人也是自语境化的,即能够自己主动地融入另一种语境中。当进入另一个语境中时,尽管这个新语境可能是陌生的,但我们总是能够运用种种手段融入其中,比如,当我们由母语系统进入另一种陌生的语言系统,尽管不懂这种语言,但仍然可以通过声音、图画、眼神、手势等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这就是自语境化过程。
人的自语境化显然是包括思维在内的认知过程,而认知是一个“自主融入语境”进而实施行为选择的过程,具体说就是通过自主性将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在语境中加以融合的过程。此过程以语言为媒介,以自寻优、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自进化的方式存在。如果我们能通过某种技术,使智能机实现自语境化,那么有自己语境的智能机便是能思维的。
自语境化是未来智能机发展的方向,也是判断其是否能够似人思维的最终判据。目前从技术层面实现这种智能机的自语境化还不可能,但这不妨碍我们从哲学层面对此加以思考。在这个意义上,任何能够自语境化的物体,包括生物体和非生物体,都将具有思维能力。
1.下列关于“自语境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语境化是人类拥有的一种自主性认知过程,它以自我学习、自我进化等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思维过程中。
B.自语境化是智能机是否具备思维能力的最终判断标准,只有具备了能够自语境化的能力,智能机才算得上拥有真正的思维。
C.自语境化是人类在语境中实施行为选择的过程,即便我们进入了陌生的语言环境中,也能通过其他方式来理解谈论内容。
D.自语境化是智能机解决思维能力的一条新途径,它将会促使智能机在语境中自主融合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从而拥有自己语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图灵测试”提出计算机能够思维,因为在对话中不能分辨出对话对象是人还是机器,那么所有的计算机都思维。
B.麦卡洛克等人把计算机看成是人,那么人的思维过程就可以类比成计算机的计算过程,因而计算机是能够思维的。
C.塞尔的理论反驳了图灵的观点,“中文屋论证”表明了计算机程序仅能够执行计算,但并不能理解它所计算的东西。
D.从理解的角度看,智能机不能算有真正意义上的思维,因为作为思维主体它不能理解其所思东西,这是“中文屋论证”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机能在什么程度上模拟人的思维,最终能否自己思维,图灵所做的测试忽略了“理解”一词对于思维的重要性。
B.从“中文屋论证”结果看,塞尔认为智能机只是运行程序而不能思维,他并不否认大脑是一台机器这种论断。
C.如果技术人员设计出合适的软件,给计算机一个恰当的程序可以运行,计算机就可以创造出和人一样的思考行为。
D.任何生物体还是非生物体只要能够实现自语境化,它就具有了与人一样的思维能力,自语境化将是智能机发展方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耿纯字伯山,巨鹿宋子人也。父艾,为王莽济平尹。纯学于长安,因除为纳言士。
王莽败,更始立。会世祖度河至邯郸,纯即谒见,世祖深接之。纯退,见官属将兵法度不与它将同,遂求自结纳。世祖北至中山,留纯邯郸。会王郎反,世祖自蓟东南驰,纯与从昆弟共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老病者皆载木自随,奉迎于育。拜纯为前将军,封耿乡侯。
是时,郡国多降邯郸者,纯恐宗家怀异心,乃使宿归烧其庐舍。世祖问纯故,对曰:“纯虽举族归命,老弱在行,犹恐宗人宾客半有不同心者,故燔烧屋室,绝其反顾之望。”世祖叹息。
时赤眉、青犊、上江、大肜、铁胫、五幡十余万众并在射犬,世祖引兵将击之。纯军在前,去众营数里,贼忽夜攻纯,雨射营中,士多死伤。纯勒部曲,坚守不动。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绕出贼后,齐声呼噪,强弩并发,贼众惊走,追击,遂破之。世祖曰:“军营进退无常,卿宗族不可悉居军中。”乃以纯族人耿弇为蒲吾长,悉令将亲属居焉。
世祖即位因自请曰:“天下略定,臣无所用志,愿试治一郡,尽力自效。”帝笑曰:“卿既治武,复欲修文邪?”乃拜纯为东郡太守。时东郡未平,纯视事数月,盗贼清宁。居东郡四岁,时发干长有罪,纯案奏,围守之,奏未下,长自杀。纯坐免,以列侯奉朝请。从击董宪,道过东郡,百姓老小数千随车驾涕泣,云“愿复得耿君”。帝谓公卿曰:“纯年少被甲胄为军吏耳,治郡乃能见思若是乎?”
八年,东郡、济阴盗贼群起,帝以纯威信著于卫地,遣使拜太中大夫,使与大兵会东郡。东郡闻纯入界,盗贼九千余人皆诣纯降,大兵不战而还。玺书复以为东郡太守,吏民悦服。十三年,卒官,谥曰成侯。
(《后汉书》卷五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病者皆载木自随 木:棺木
B.老弱在行 行:军队
C.纯勒部曲,坚守不动 勒:命令
D.帝以纯威信著于卫地 著:显著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宾客”指依附世家豪族的人口。东汉的徒附、附从、义从、客、家客、宾客、部曲等等,都是依附农民的不同称呼。
B.“修文”即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文中指耿纯想申请做修订国家典章制度的官员。
C.“玺书”指皇帝的诏书。古代长途递送文书书于竹简木牍,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故称玺书。
D.“谥”文中是授与,加封的意思,特指死后追封。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杰出官员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纯谋事深远,见事未形之时。王莽失败,更始帝登位,他却在乱世英雄中相中了刘秀。王郎造反,郡国多有归附,他为表明立场,放火焚烧族人的房屋来坚定人心。
B.耿纯赤胆忠心,不惜牺牲家族。他义无反顾地率领宗族二千人归附刘秀,使其力量大增。击退贼众后,连皇帝都为他家族安危担忧,安排他率领亲属全部在蒲吾居住。
C.耿纯足智多谋,作战英勇无畏。贼众大举包围,箭如雨下,士兵死伤严重。他临危不惧,坚守不动。选派二千精兵绕到敌人后面鼓噪,两面夹击,取得战争的胜利。
D.耿纯心系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在东郡做太守时,混乱的东郡变得太平清净。以至百姓随车哭泣挽留。后来东郡再次发生叛乱,他以一已威信,让九千多人投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见官属将兵法度不与它将同,遂求自结纳。
(2)天下略定,臣无所用志,愿试治一郡,尽力自效。
(3)纯年少被甲胄为军吏耳,治郡乃能见思若是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唐]李白
帝子①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②。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宋]黄庭坚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③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color=][注]①帝子③湘娥:娥皇、女英;尧之二女,故称“帝子”;为舜之二妃,溺死后为神,住洞庭湖中的君山上。②君山:在岳阳西洞庭湖内。

8.黄庭坚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用水、风作类比后推出大鹏要展翅高飞也须要有力依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3)辛弃疾在《破阵子》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

[color=]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你的笑容永远灿烂 傅昌尧
老吴醒过来了!
老吴在死亡的隧道里摸索了三天三夜,终于又回到生命的入口。老吴的苏醒让整座城市长长吁了一口气,鲜花和掌声将医院塞得满满的。老吴是个英雄,火海救人的英雄。
老吴很普通,普通得犹如街边的梧桐树,老吴绝对没想到自己今生还做一回英雄。那天,老吴下班本不该从那条街经过,很像是有个导演在故意安排,老吴突然心血来潮要给自己买一条绵绸做的灯笼裤,老吴每天在护城河公园锻炼身体,见人家穿着灯笼裤很精神,就想也来一条。
刚拐进那条卖服装和小商品的步行街,就见有人急赤白脸地往外跑,边跑边喊:“起火了!起火了!”老吴眼睛不太好,一抬头,这才看见不远的一个店铺里有火光,浓烟滚滚。老吴犹豫了一下,准备往后退,可被蜂拥而来的救火的以及看热闹的人流裹挟着,被挤到了起火现场,老吴明显感觉到阵阵热浪的舔舐。有人喊,太危险了,大家往后退,给救火车让道!老吴听到远处消防车的鸣叫声越来越近。就在大家纷纷向街对面退去时,老吴突然发现,那起火的店铺里好像有个人。老吴站住了,大叫,里面有人!可没人理会老吴,店铺里不知什么东西爆炸了,人们跑得更快了。
老吴的脚挪不动了,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到,里面那个人是我看见的,我不能跑,跑了,就是见死不救。老吴在冲进火海的一瞬间,后悔今天不该来这里,更不该看见了别人没看见的那个人。
老吴抱着那个人从火海里冲出来,简直是个奇迹,当老吴浑身是火在地上打滚时,人们一时怔住了。是赶到的消防兵将老吴身上的火扑灭的。人们立即将老吴送到了医院。老吴的勇敢与奋不顾身,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又通过新闻媒体打动了更多的市民。人们手捧鲜花,络绎不绝地前往医院慰问。老吴受到的拥戴有些异乎寻常。
老吴的神志稍稍清醒一点以后,得知从市长到街边捡破烂的盲流都来看过他,心里便忐忐忑忑的。他竭力追忆着那天救人的情形。他问身边的人,救出来的是个什么人?人家告诉他,救出来的是个美丽的姑娘。老吴又问,那姑娘怎么样?人家告诉他,姑娘只受了点轻伤。老吴还问,那是谁家的姑娘?人家还告诉他,那姑娘就是普通人家的姑娘。老吴再问,人家就说,老吴你现在特别需要安心治疗,别消耗精力,因为还处在危险期。老吴便微弱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一堵,又昏了过去。
老吴像多数严重烧伤的病人一样,病情反复无常,一些国内著名的专家也被请来为老吴诊治。专家们说,老吴的伤势太严重了,这样的伤势还能活着,简直不可思议,且随时都会……老吴只要一醒过来,就询问那个被救的姑娘,人们越来越难以应付老吴的询问。那天,老吴凑在前来采访的记者耳边问,那个姑娘为什么没来看我?记者怔住了,许久才说,她会来看你的。老吴说,骗人。昏厥。
后来,人们找来一个姑娘,对老吴说,这就是你救的姑娘,可老吴连眼睛也没眨一下。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人们决定将真相告诉老吴,这样或许对治疗有好处,因为老吴反复询问那个姑娘,肯定是意识到什么,应该尊重老吴。但医生们却又说,风险同样很大。
告诉老吴真相的任务交给了老吴的老伴儿,她噙着泪花,轻轻捧起老吴的头,隔着纱布,说,老头子,人家虽然承认你是个英雄,可你知道吗?你闹了个大笑话,你那天救出来的是个塑料模特!
老吴忽然微笑着,用异常清晰的声音说,其实我知道……说完,老吴就停止了呼吸。人们发现,尽管老吴的脸庞烧得面目全非,但那笑容却像浇铸般的硬朗、灿烂。
给老吴出殡的那天,万人空巷。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采取倒叙手法,如先从老吴在医院时的状态写起,特别是先交代老吴与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从而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设置了悬念,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B.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文中在情节处理上设计了多处暗示性铺垫,比如在文中第六段一句“人们立即将老吴送到了医院”暗示了事情的非同一般。
C.小说中对老吴的动作描写“老吴便微弱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一堵,又昏了过去”实际是在揭示老吴的心理,表现了老吴在受到众人欺骗后的恼怒与愤懑。
D.小说的结尾“给老吴出殡的那天,万人空巷”的情节设置意味深长,不仅揭示出人们对于平民英雄的悼念,更表现了对质朴与诚实品格的敬仰与呼唤。
E.“老吴忽然微笑着,用异常清晰的声音说,其实我知道……说完,老吴就停止了呼吸”暗示老吴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原因是想知道人们对于自己“救假人”事件的真实态度。
F.小说中强调“老吴来到来到火场现场是源于人流的挟裹”这一情节是想通过此说明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无聊的看客,潜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讥讽。
(2)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的老吴这一形象的特点?请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3)小说以“人们明知道老吴救出的是个塑料假人却还是给予他崇高的敬意”为核心情节,请分析作者为此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效果。
(4)小说为什么要以“你的笑容永远灿烂”为标题?请作具体分析。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陈从周:中国园林第一人
陈从周以古园林专家名世。赵朴初先生为其书斋起名梓室,因为先生工木土,而先生便以梓翁自喻。
全国解放之初,他应苏州美专之聘讲授《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建筑史》;在上海同济,他创办了建筑历史学科和教研室。教学之余,探访、考察园林和文物,足迹遍踏大江南北;参与古建筑及园林工程,事必躬亲。有人戏称他是“两江总督”。1956年,他出版的《苏州园林》一书,成为中国当代第一部园林专著,阐述了苏州园林的本质特征——文人园林的诗情画意,还总结归纳了中国园林造园手法,如借景、邻虚、屏障、对景等。接着又出版了《苏州旧宅参考图录》、《漏窗》。后《说园》出版,已是热到洛阳纸贵了。叶圣陶评述《说园》“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有人称它为“诗词界的《人间词话》”。他不仅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还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等,设计建造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建筑。
他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造诣颇深,其散文有晚明风格、诗词清丽可诵、书画秀润清逸,还擅昆剧。正是凭借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力,他把中国古园林艺术的诗情画意诠释得淋漓尽致。
“梦也苏州,醒也苏州”,陈从周热爱苏州园林,把她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他在《苏州园林》中写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其江南园林情结。因此对园林、古建筑的保护,他据理力争,寸步不让。1958年,他向苏州市政府呼吁抢救网师园;坚决反对拆苏州城墙用墙砖砌小高炉,疾呼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都是文物。于是,他被作为当时在北京正受批判的梁思成的中国营造社的外围分子加以批判。自此,他成了历次政治运动的“老运动员”。在困境中,他仍专注于古园林事业的研究,穷十年之功,完成皇皇八十万言的《梓室余墨》。这是他园林小品之集大成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从周联络叶圣陶等八位社会名流提议修复晚清学者俞樾的故居曲园。其后应苏州政府之请审核行将开放的“苏州古典园林艺术陈列室”,他顺便考察了艺圃、拙政园等景点,发表《苏州园林今何在?》一文,批评苏州园林商业化的世俗之风破坏了园林之美,促使有关方面及时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清理,使苏州园林大有改观,1999年苏州古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978年,应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邀请,主持了中国第一个整体园林出口项目,以苏州网师园的园中园——殿春为蓝本,建立一个独立的庭院——“明轩”,移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他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
作为教师,他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德;想做事业,惟勤是途。他对报考的研究生,都要加试“百科知识”一门课。学生们对听他的课,又爱又怕。怕他会提出许多“刁钻”的要求。如记笔记要用毛笔,写字要用繁体,而且还要竖写等。尽管如此严苛,学生们仍爱听他的课。上大课,阶梯教室总是“爆棚”。他授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在谈天说地道古论今中深入浅出地“传道”,让学生们在轻松的谈笑中获得知识,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升华艺术境界。他倡导文理互通,提倡多读书,读与专业相关、甚而是专业以外的书。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相通的。为让学生融通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他出奇招,把昆曲引进课堂,还自掏腰包请学生去听昆曲,体味古园林建筑与昆曲在艺术趣味上的亲缘关系。学生们在缅怀先生时都说:“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上课的生动情景。”
陈从周提倡做学问要讲究世系和传承。有人认为这样会导致门户之见。他却认为,讲世系则有凝聚力和鞭策力,可以逼学生用功,掌握自己派系的精髓,不使失传。他不是学建筑的科班出身,本学文学,后因兴趣而改行,故业内有人非议他的学问不正宗。但实践证明,陈从周独辟蹊径,把诗词、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园林糅在一起,以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品质,开辟了建筑和园林研究的新境界;他也由梓室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被称为“中国园林第一人”、“中国园林之父”。
(摘编自张昌华《陈从周:中国园林第一人》)
相关链接
①冯其庸评价陈从周:“兄治园林,皆能融会贯通,化而为一,所谓文武昆乱不挡,是为大家,是为人师。”陈从周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造园重视借景,造园与为学又何独不然。”(摘自《光明日报》2014-09-01《满眼溪山独去时》)
②陈从周擅丹青,在松、梅、菊、竹中,尤喜绘竹。他的画竹小品或孤枝独干,或竹叶一蓬,题字则为“清风之竹”、“清风过后一帘青”等等。下钤的闲章是“有竹为家”。典出郑板桥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摘自张昌华《曾经风雅》)
③陈从周先生的同代或之后,有着许许多多古建筑史家、园林学家。他们钩沉史料、测绘勘察,会墨线绘图,抑或计算机上网,可能还会胡诌几句海德格尔、胡塞尔。但却少有人像他这样挚爱自己的故园。(摘自《拾贝岛民的日记》)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梓人是工匠之意,赵朴初先生以梓室名陈从周先生的书斋,先生也喜以梓翁自喻,可见他并不以“家”自命,而对于匠人、土木匠、教书匠的身份却欣然认同。
B.著名文学家叶圣陶先生盛赞钦敬陈从周先生的园林著作由于“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而臻于高境,《说园》也被人誉为“诗词界的《人间词话》”。
C.学生们爱听陈从周先生的课,阶梯教室总是“爆棚”,是因为他能深入浅出传道、生动形象授课,教学思想和方法既有创见又灵活,让学生们在轻松中获得知识。
D.陈从周先生“有竹为家”的钤章,正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操守的写照。他对于古园林艺术的热爱和为保护救护园林而做出的努力都是这种精神品藻的体现。
E.本文通过记叙陈从周先生的在园林、教育和治学等方面的事迹,表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独立坚守的文化品格,文中的相关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2)陈从周先生被称为“中国园林第一人”,他对中国园林事业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拾贝岛民的日记》说“少有人像他这样挚爱自己的故园”,陈从周“挚爱自己的故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业内有人非议陈从周先生非科班出身,学问不正宗,而他却开辟了建筑和园林事业的新境界,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color=]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近年来,国产“华为”手机在欧洲非常“牛气”,明星代言的广告贴得________,其年销量也居各种名牌手机前列。
②有些人认为考取名校、选择热门专业才能让自己今后的发展道路更加宽广,其实,从普通学校、非热门专业走出来并大有作为的人________。
③秋日的喀纳斯就像是一幅色彩饱满的油画,更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桃园,画意诗情,差不多________。
A.俯拾即是 触目皆是 比比皆是
B.俯拾即是 比比皆是 触目皆是
C.触目皆是 比比皆是 俯拾即是
D.触目皆是 俯拾即是 比比皆是
1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昨天语文考试结束后,一位考生挥着手从考场出来,冲等候在路边的妈妈大喊押中题了,引得许多考生、家长纷纷侧目而视。(望文生义 侧目而视:不敢正眼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又愤恨)
B.随着收藏热的逐渐升温,他也迷恋上了玉石珠宝的收藏,一群朋友来欣赏他的藏品,寒暄了几句,他就忙着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不合语境 )
C.如今很多国内建筑师总是盯着外国大师的作品,城市设计趋同,拾人牙慧,东施效颦,到处都在兴建雷同的城镇,到处都是千篇一律的商厦和马路。(使用对象错误)
D.此前一段时间的依托互联网反腐倡廉,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这之后大规模地发动群众,才使许多的腐败分子即刻被暴露在阳光下而无处遁形。(使用对象错误)
E.近日,关于北京、上海正在研究征收城市拥堵费的消息再次甚嚣尘上,不仅引起两座大堵市市民的普遍关注,也引发全国其他城市群众的效仿、担忧。(感情色彩不当)
F.追求未必总是显示进取的姿态。在淡泊中坚持,在天下沸沸扬扬时沉默,在名利场外自甘寂寞和清贫,这其实也是一种追求。(对的)
G.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功名、地位、金钱这些让人利令智昏的东西,,一些腐败官员毫不自律,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与“让人”重复)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以汉字认写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汉字听写大赛》《汉字英雄》刚一问世,便以其益智的清丽身姿和积极的文化情怀,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正确)
B.新出台的高考方案亮点纷呈,其中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选考和学考均有两次考试机会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降低考试焦虑提供了可能。(搭配不当,“降低”与“焦虑”不搭)
C.2014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额已超过6800亿元。究其原因,相对低廉的价格、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已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不合逻辑“为……所”与“接受”相矛盾)
D.最近。北京“APEC蓝”一词一夜之间走红,各种解读、吐槽不绝于耳。这也许就是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觉醒,民主空气的日益浓厚。(成分残缺,在“浓厚”的“体现”)
E.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人生境遇变化多端,因此,我们应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处之泰然,这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正确)
F.菠萝中含有一种叫菠萝蛋白酶的物质,它能分解蛋白质,帮助消化,尤其是过食肉类及油腻食物之后,吃些菠萝更为适宜,可以预防脂肪沉积。(结构混乱,属于偷换主语,前面陈述的是“菠萝”后面是“吃些菠萝”陈述的是“人”)
G.今年,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10周年,不仅因为他是杰出的作家,而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珍爱和传承他留下的精神遗产。(搭配不当,“不仅”与“而是”不搭)
H.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特点和风貌的一种民族文化,它实际上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演化而汇聚成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语序不当,“一种”当放在“反映”前)
I.他家离机场很近,所以能经常看见飞机低低地从头顶上方飞过。每次看见他都会满心欢喜至于瞬间忘乎所以,仿佛自己也在广袤的天空翱翔。(语序不当,“低低地”当放在“从头顶”后)
J.有些人苦于一时搭不到出租车,看到招手即停的私家黑车就赶忙搭乘,孰不知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发生了多起乘坐黑车遇险的案情。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企鹅是生活在南极的精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景象实在令人油然生出几多怜爱,几分暖意。
①摇摇摆摆地踩着冰雪而来
②在冰冷的极地
③在站立时总是昂首企望,像是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④它们身穿黑色的燕尾服
⑤一大群企鹅挺着雪白的肚皮
⑥企鹅喜欢群居
A.②④①⑥⑤③ B.②④③⑥⑤① C.④③⑥⑤①② D.④①⑥⑤③②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不管现代人怎样炫耀自己的技术和信息,倘若对自己生命的来源和基础浑浑噩噩,便是最大的蒙昧和无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可是,如果因此而沉溺在这个人造的世界里
②就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③自然的疆域无限,终身自拘于狭小人工范围的生活毕竟是可怜的
④人类的聪明在于驯服自然
⑤与广袤的自然世界断了联系
⑥在广袤的自然世界中为自己开辟出一个令人惬意的人造世界
A.③④⑥①⑤② B.④⑥①⑤②③ C.④③⑥①⑤② D.③④⑥①⑤②
16.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情景完整,语意连贯,内容贴切,语言得体。每处不超过30个字。(6分)
王芳:徐超同学,张老师让我转告你,你被推荐为今年的年级“学习标兵”,请你填一份“学习标兵推荐表”。
徐超:①________________!
王芳:老师、同学们都认为你品学兼优,你就不要再推辞了,再说“学习标兵”的指标也不是就一个。
徐超:②________________?
王芳:明天上午交,交到学校办公一楼西侧的政教办公室。
徐超:③________________。
王芳:应该的,不用客气。我会把你的谢意转告张老师和全班同学的,你安心填表吧!
徐超:王芳,再见!
王芳:徐超。再见!
17.下面是2014年新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部分内容的图解,请把这个图解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推出“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首期焐热词汇“葳蕤”上线24小时,参与者即达119万,第二期“搴芳”,仅半天参与者就突破百万,“现如今说话的时候不带上一两个‘冰封词’,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有人认为生僻字正是中文的文化根源所在,以常用、简便为文字表达的价值取向会影响汉语的品质,蕴藏在古老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就难以得到传承;有人认为词语的冷热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焐冷为热,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有人指出网友参与多出于好奇和娱乐,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初衷恐怕并不一致;也有人关注这些生僻词语“焐热”之后怎么“保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lor=]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5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

[color=]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9分)
1.(3分)B(“最终判断标准”一词不妥,原文只是说自语境化是另外一种判断标准)
2.(3分)A(图灵测试的前提是“通过测试的机器”,而不是指所有计算机)
3.(3分)D(目前只是在哲学层面上这样思考,并未提及能够真正实现)
二、(36分)
(一)(19分)
4.(3分)D
5.(3分)B
6.(3分)B
7.(10分)
(1)(5分)(耿纯)看见世祖的部下领兵的方法和其他将领不同,于是就请求结交他。(“将兵”“法度”“结纳”,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通顺2分。)
(2)(5分)天下大体已经平定,我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希望让我试着管理一个郡,我会尽力效力。(“略定”“用志”“自效”,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通顺2分。)
(3)(5分)耿纯从年轻穿铠甲作小军官罢了,治理郡事竟能这样被百姓思念吗?(“被”“乃”“见”,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二)(11分)
8.(5分)
诗人是用衬托、设境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2分)首句用“满川风雨”反衬兴致之高;三四句设想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表现胸襟开阔,意气风发。(3分)
9.(6分)
李白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空灵、秀美;(3分)黄庭坚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开阔、壮丽。(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6分)
(1)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一句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三、(25分)
11.(25分)
(1)(5分)A 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F不给分。解析:B第六段的此句话是陈述事实的语句,没有具体的暗示意。C答案“老吴”昏了过去的原因解释有误;D答案对小说结尾此情节的用意分析不够完整全面。)
(2)(6分)人物形象特点:面对火海时选择“救人”的勇敢,渴望了解事实真相时的诚实本分,面对众人欺骗时的自尊。(2分)塑造人物形象使用了如下手法:①直接描写,文中针对人物使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②侧面描写:以面对火海时众人的表现烘托老吴;以在医院时来看望他的众人对老吴的态度来烘托老吴;以老伴对老吴的情感态度来凸显老吴。③以巧妙的情节设计来彰显人物,比如结尾“救假人”事件的揭示,更好的彰显了人物的可贵品质。(4分)
(3)(6分)创作意图:①此情节更好地表现出人们对生活中涌现的草根英雄的热爱和敬意。②此情节设置更好的彰显出作者的价值取向:行动最终的结果和最初的缘由并不重要,自觉性的行动本身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值得给予最高的敬意和肯定。(3分)艺术效果:①这一情节设置使本文主旨更为丰富,使小说不仅表达了对老吴这一平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还潜在传达了对作者对宽容淳朴社会风尚的渴望和呼唤。②此情节本身所具有的张力使小说内容更为丰富更具吸引力,使整个故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有发人深省启人深思之效。(3分)
(4)(8分)小说是以“老吴”离世前的笑容做结尾的,以此为题突显小说的主旨核心:一个勇敢接受真相昭示真相,诚实面对良心的人才是安心快乐的人。‚以此为题,更好的彰显出人物形象身上最美的品质:诚实本分。ƒ以此为题,特别是题目第二人称的使用,更好的表明作者对诚实勇敢等品质的赞扬和深情呼唤。“永远的笑容”则体现了作者对充满正能量的现实生活的肯定④以此文标题,意味深长,可以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一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四、(25分)
12.(25分)
(1)(5分)D E(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解析:A这是自谦之词,先生应该是“家”,且是“大家”;B叶老之语是评述《说园》的;C还有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升华艺术境界”。)
(2)(6分)①研究著述: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著述《苏州园林》《苏州旧宅参考图录》《漏窗》《说园》等,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②实践创造:探访、考察园林和文物,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等,设计建造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建筑。③抢救保护:自觉担当中国古建筑园林的保护与发展重任,积极考察发现古园林开放中出现的商业化功利化的问题,及时向各级政府和领导建言建议,促使苏州园林面貌改观。④推广世界:主持了中国第一个整体园林出口项目,将“苏州园林”搬到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风采,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
(3)(6分)①陈从周浓厚的故乡园林情结:“梦也苏州,醒也苏州”,陈从周热爱家乡的苏州园林,把她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他在《苏州园林》中写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其对故乡园林深厚的情结。②陈从周深挚的精神家园归属:他不是像同代或之后一般的匠人那样简单地进行技术继承,也不会生吞活剥机械照搬西方迎合时尚,而是把对苏州园林和中国古园林的研究事业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价值的归属。③陈从周倾力于中国文化传承:他将园林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就像他所爱的昆曲、诗文等文化符号一样,通过自己开创性的理论研究和创造性的实际工作,让它们承担起传播继承和推广发扬中国文化的责任。
(4)(8分)
①园林和古建筑艺术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如果没有一定传统文化的浸染,是无法在此专业中脱颖而出的。陈从周正是因为不拘于门户,广泛学习借鉴,把诗词、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园林融为一体,才独辟蹊径,以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品质,开辟了建筑园林研究的新境界。从此意义上说,如果没有文史的积淀,没有艺术的熏陶,陈从周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
②陈从周虽非科班出身,但它善于学习,注重世系和传承,努力掌握所涉猎的各个派系的精髓。由文史到国画,再到古建筑园林,他都问学前辈,就教名师,如陈植、梁思成等先生,一路自修不辍,从《木经》直至《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恰是一条必须的“科班”之路。在陈从周先生的年代,像他那样非本专业出身而后跨界成为大家的人很多,如鲁迅、郭沫若、陈梦家、钱学森等。
③能把各种知识融为一体的是家,而只能依葫芦画瓢的是匠。陈从周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且他能融通各门类艺术,将传统文化丰富而深厚的修养化到所从事的专业里,正如冯其庸先生评价的“融会贯通,化而为一”,所以他才成为园林艺术的大家。“造园重视借景,造园与为学又何独不然?”在当今时代,陈从周就是我们对传统美学的坚守传承与发展创新方面的榜样。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一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五、(20分)
13.(3分)B
14.(3分)C
15.(3分)B
16.(6分)①谢谢你,也谢谢张老师,咱们班有那么多优秀的同学,我就算了吧!②那好吧,那推荐表什么时间交,交到哪儿?③谢谢了,也代我谢谢张老师和同学们。(答对一处得2分)
17.(5分)病人平卧,仰头抬颏;抢救者跪在病人一侧。抢救者双手互扣,紧贴病人胸骨下半段中间位置。按压时,肘关节要伸直,使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以髋关节为支点,用背部做力臂,利用上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时动作要平稳、向下按压与向上放松时间应相等;按压深度一般是4-5cm。
六、(60分)
18.(60分)
(参照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评分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15: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