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or=]山东省泰安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color=]2014.3
[color=]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泥淖(nào) 杂烩(huì) 发横财(hèng) 如椽之笔(zhuán)
B.装订(dìng) 着调(zhuó) 土坯墙(pī) 为虎作伥(chāng)
C.哂笑(shěn) 喷香(pèn) 转捩点(lì) 囿于成见(yòu)
D.反诘(jié) 趔趄(liè) 刨花板(bào) 瑕瑜互见(jià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1月31日.冬泳爱好者王先生精神矍烁,步履轻快地来到松花江的冬泳场,以挑战 严寒的冬泳方式庆祝农历马年的到来。
B.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 要不断革除体制弊端,让制度成熟而持久。
C.美元是美国的命脉所在,若中东北非被基地分子控制,美元倾刻间灰飞烟灭,美国拿 什么维持其遍布全球的庞大的军事力量体系?
D.交通拥堵、高不可攀的房价、巨大的工作压力……这一个个无法逾跃的高峰,让选 择坚守北京的年轻人,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A.河南卫视正在热播大型汉字节目《汉字英雄》,这对习惯键盘书写导致手写能力不 断蜕化的人,称得上是一种警醒。
B.湖南某地公务员工资信息的意外公开,引发了对公务员工资的热议。舆论认为,应通 过消除灰色收入,来消解公众对此的误解。
C.“奇石会”上,80多枚奇石可谓姿态多样,惟妙惟肖。瞧,优美如画的“三峡素描”、风起云涌的“云水怒”,处处体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D.对于本次山东省“两会”的会风之变,代表委员们最大的感受是没了饭局,大家可以 心无旁鹜、充耳不闻地开会履职。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期,一套《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的教材引起人们强烈兴趣,这套由两岸学者编撰的 书成为国学教材的首选。(中华书局出版,新华书店发行)
B.传统藏式建筑用的木料多,救火也有一套老办法——如“砍柱子、掀房顶”等。而为了“掀房顶”不费事,藏式建筑房顶梁和椽子不相互钉死。
C.推进通用航空安全发展,应当严格飞行执照发放、严格飞行安全监控;任何空域、任 何高度、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任违规违章飞行。
D.泰山的色调如油画一样层次分明:春日,山清水绿;夏日,葱郁如盖;秋日,暖色宜人;冬日。静默雪白,四季色彩各异,韵味不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舆论认为,安倍参加索契冬奥会,不仅是围绕以缔结“日俄友好条约”为目的,而且也着眼于巩固政权,提升自己在日本国民中的支持率。
B.“马年”春节刚过,省城“霾伏’’天气又“重现江湖”,且污染程度日益发展。监测数据显示,大年初二14时,省城四个监测点的AQI高达534。
C.天下承平日久,既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隐忧,也有暮气日长、锐气渐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等改革,除却已知之难,更有不测之险。
D.转基因食品究竟安全不安全,应交给科学家们去论证,交给时间去检验,这绝不是 方舟子们与崔永元们几个回合的论战就能断定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易经》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一部经典哲学著作。历史的考察表明,无论是老庄的道家思想还是孔孟的儒家思想,抑或其他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思想,都无不受到《易经》思想的深刻影响。这样看来,《易经》就成为中华古典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
认真研读《易经》原著,我们发现,《易经》从某种程度上说乃是中华民族千百万年生活经验和思想智慧的高度概括。从历史的另一个层面我们还观察到,中国历史上很多帝王将相和杰出人物都精通《易经》文化,其中周文王、孔丘、孙武、诸葛亮、刘伯温、朱熹、王守仁等都是著名的《易经》大师。易者,变也。变化、变通是《易经》思想的核心理念。《易经》思想跟其他出自于它的一切思想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是直接面向现实人生和与现实人生相关的天地万物的,它所揭示的乃是人性与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即“人之道”和“天之道”。但这种道不是形而上的抽象之道,而是人性的变通之道、自然的变化之道、社会的运行之道、历史的演变之道,闪烁着素朴的科学和理性精神。正因为这一点,很多《易经》大师们将其活学活用于政治、军事、文化或现实人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孙武吸取《易经》思想不仅创建了在哲学思想上一脉相承的兵法,而且在实战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精通《易经》思想的人都能在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中保持一颗相对和谐安宁的心灵,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另一些文化巨匠如苏轼、杨万里、周敦颐等结合自己的现实人生来把握《易经》的精髓,写出了闪烁着人性智慧的不朽诗篇,写出了历久弥新的人生况味。因此,我们认为《易经》本质上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它不拔高人性,也不贬低人性,正因为如此,《易经》蕴藏着丰富深刻的人生智慧。
在科学技术有了巨大发展、人工智能驾驭后高碳社会的今天,《易经》中丰富深奥的人文思想和辩证思想依然给我们以价值和意义。甚至可以说,这些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恰恰可以作为医治为高度发达的物质世界、技术世界和高碳文化所异化、损伤的心灵的灵丹妙药。这是因为,第一,《易经》思想不是一种严重脱离人生的不切实际的刻板伦理道德,后者的理想主义色彩使得它很难内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现实行动。它直接通达人性的深处,并为无助、失衡、焦虑、彷徨的人性提供最理性的、最实用的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解除人性的烦恼和困局,有助于实现积极、健康、和谐的人生。第二,《易经》思想也不是一种消极遁世无所作为的思想,后者是道家思想的精髓,这种道家思想尽管听起来美妙悦耳,但人无法生活在没有任何烦恼的真空世界,必须随时面对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除非生命结束。《易经》所强调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的是得与失的平衡,强调的是积极进取和退让有致,因此,是对盲动的、复杂的人性规律的洞见。既然《易经》思想本身就具有塑造低碳心灵的现实作用,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低碳性质的人生哲学,那么将其作为后高碳社会中低碳艺术文化建设中的一种重要的内生性文化资源就具备了最大的合理性。
(节选自马立新《哲学与当代低碳文化建设》)
6.下列关于“《易经》思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以老庄的道家思想和孔孟的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一切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主要 源头之一。
B.它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经验和思想智慧的概括,对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和杰出人 物都有广泛影响。
C.它直接面向现实人生和与现实人生相关的天地万物,这是它与其他一切思想的显著 区别。
D.它的核心理念是变化和变通,它所揭示的不是形而上的抽象之道。而是人性与宇宙 万物的普遍规律。
7.“《易经》思想在后高碳社会的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对其中的原因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
A.《易经》思想不是一种严重脱离人生的不切实际的刻板伦理道德,能被内化为人们 的一种自觉自愿的现实行动。
B.《易经》思想能为被损伤的人性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能解除人性的烦恼和困局.实 现积极、健康、和谐的人生。
C.《易经》思想有别于消极遁世无所作为的道家思想,它凸显的是得与失的平衡,强调的是积极进取和退让有致。
D.《易经》思想蕴藏着丰富深刻的人生智慧,是对盲动、复杂人性规律的洞见,具有塑造低碳心灵的现实作用。
8.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易经》大师们之所以在政治、军事、文化或现实人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是因为《易经》揭示了“人之道”和“天之道”。
B.受《易经》思想的影响,孙武创建了具有前后贯通一致的哲学思想的兵法,而且在实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C.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都是精通《易经》思想且在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中保持相对和谐安宁心灵的人。
D.结合自己的现实人生来把握《易经》的精髓,苏轼等文化巨匠写出了闪烁人性智慧 的不朽诗篇及历久弥新的人生况味。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
宁清慎刚正,重交游,以气节自任。少以明经调授盐山尉。是时,安禄山始叛,伪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传檄郡邑,多有应者。贼将史思明来寇郡,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思明遣使说诱,宁立斩之。郡惧贼怨深,恐后大兵至,夺宁兵及摄县。初,宁佐采访使巡按,尝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密揣禄山必叛。至是,真卿亦唱义,举郡兵以拒禄山。会间使持书遗真卿日:“夫子为卫君乎?”更无他词。真卿得书大喜,因奏署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宁以长子属母弟曰:“惟尔所适,苟不乏嗣,吾无累矣。”因往平原,谓真卿日:“先人有嗣矣!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愿佐公以定危难。”真卿深然之。其后,宁计或不行,真卿迫蹙,弃郡,夜渡河而南,见肃宗于凤翔。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日:“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事遂止。
上元二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使。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而愠,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宁。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广德初,加库部郎中。是时河运不通,漕挽由汉、沔自商山达京师,选镇夏口者,诏以宁为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不奉法,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与宁夹淮为理,惮宁威名,寇盗辄止。沔州别驾薛彦伟坐事忤旨,宁杖之致死。宁坐贬虔州司马,重贬昭州平集尉。
宁强毅,不能事权贵。执政者以为不附已,且惮其难制,故处之散位。宁默默不得志,且曰:“时不我容,我不时殉,则非吾之进也,在于退乎!”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亲友强之,复一朝请。上居奉天,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德宗还京师,宁曰:“可以行吾志矣。”因移病,罢归东都。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五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 授:授予,任命
B.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 唱:倡导
C.贼将史思明来寇郡 寇:侵犯
D.惟尔所适 适:适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变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穆宁“清慎刚正”的一组是
①传檄郡邑,多有应者 ②喻以大义,不为挠折 ③惮宁威名,寇盗辄止④时不我 容,我不时殉⑤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⑥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宁之父曾以文学著名,因撰《洪范外传》而受唐玄宗赏赐授官,穆宁则因考中明经科而被调任盐山县尉。
B.安史之乱时,穆宁以代理东光县令的身份率兵抵抗叛军;后与颜真卿并肩作战,因建议未全被采纳致功业未成。
C.穆宁深明大义,恪守传统,在前往平原郡辅佐颜真卿抵抗叛军之前,将自己的长子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安顿照看。
D.穆宁经历坎坷,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但当德宗回到京师后,他又乐观地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color=]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事遂止。(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暴不奉法,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分)
春日闲居
徐通
草阁春方暮,柽①阴日未斜。
蜗涎分断壁,莺语并邻家。
曲坞藏修竹,轻云覆落花。
卑栖②有至性,长此卧烟霞③。
[color=]注释:①柽(chēng):即柳树。②卑栖:居于低下的地位。③烟霞:山水胜境。
(1)第二联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是如何写的?(4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山不在高,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落日楼头,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五、(12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
①蜀河镇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交界处,秦时设关,西汉置县。
②古镇的房子大都是用青石和石板筑建,许多老屋还保留着阁楼,开天窗,没有推拉式的门.都是一块一块的门板。
③古镇坐落在汉水边上,而且城镇有一半还建在江里。
④街巷的路也是青石铺成,石板的边角已经磨损,显出历史的悠远。
⑤西达川渝、北上关中、南下鄂西、东进中原,位置优越。
⑥还有一段路为坑坑洼洼的鹅卵石道,那曾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
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低头族”下定义,不超过40字。(4分)
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餐桌上、排队时、会议及课堂间隙……总有很多人低着头玩手机。他们的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他们总想通过这种方式,把空闲的时间填满。他们对身边的外部世界漠不关心——这就是所谓的“低头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出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4分)
我们打开《成语词典》,马文化的浓郁气息就会扑面而来。豪奢则鲜衣怒马,淫逸则声色犬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言自快则驷马难追,捷才无碍则倚马可待;……尽管马没有龙的尊贵和虎的威严,也没有猴的机敏和蛇的智慧,但马一直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在惠州遇见苏东坡
谢有顺
①有一处地方.我不算熟悉。在我却是常常想起的,那就是——惠州。它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端.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有江,有海,有瀑布山泉,还有西湖。我喜欢有水的地方,水多了,人就活得滋润。第一次去惠州,游西湖,湖山相连,想到的不是杭州西湖.也不是福州西湖——尽管这三大西湖,各有娇媚。我想到的却是苏东坡。
②死去了近千年还能常被人记起的人,苏东坡是一个。在惠州,东坡遗迹有近二十处,有些是重修的。但天然的景观,我想总还是苏东坡看过的吧?他住过的白鹤峰,下有东江,上有古树,美不胜收,想当年,东坡先生登山远望,江天一色,古树婆娑,人影徘徊,会是怎样的心境?他大约会想起黄州,醉酒,作诗,终究难以抹去心底的那丝寂寞。“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这是他在黄州时写的诗句,在惠州时.这可能也是常常重复的场景。
③苏东坡想“江海寄余生”,他的晚年,也确实与江海为伴。惠州的水边,就处处留有他的足迹.西湖更是如此。他解囊助修东、西新桥,筑苏堤,一些钱,还是动员弟媳妇捐献的,为此,他自己的犀带,据说也卖了。一个罪官谪居岭南,还能如此心系百姓,为这个“蛮貊之邦”增添斯文.也就难怪今天的惠州人会尊他为百世之师了。
④“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确实,地处偏远的惠州,得以名扬天下,总是离不开这些名人的身影。其实,早在唐代,惠州就是“罪官的流放地”,宰相张锡、义武军节度使浑镐、桂管防御观察使郑亚、中书舍人崔沆等人,都曾先后谪居惠州。当年,惠州人宽待这些名士,他们的后代至今受益。五四时期的老夫子吴虞有诗云,“英雄若是无儿女,青史河山更寂寥”。惠州的山水再秀美,若是没有苏东坡的雄才助兴,少了孙中山、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人的革命身姿,怕也是要寂寥、逊色许多的。
⑤或许,好山好水,才能出好人,养好人吧。一个地方,投缘于哪一种生命气质,并非偶然的。城市有城市的气质,山水也有山水的偏好。惠州人的热情、重义,在岭南是有名的。苏东坡有恩于他们,他们纪念他,而似我等一介闲人,踏足惠州,他们照样热情相迎。我后来查找苏东坡抵达惠州后写的第一首诗,发现他记述的也是惠州人的这一特点。那是宋哲宗绍圣元年的初冬.苏东坡的船一靠岸,就看到码头上站满了迎接他的人,他不禁感叹:“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他觉得这地方似曾相识.好像梦里来过,要不,怎么连当地的鸡狗都认识他呢?那么多人出来迎接他,关心他为了何事被贬,此情此景。令他热泪盈眶。苏东坡暮年,作有《自题金山画像》一首.词句悲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念念不忘惠州.当然不仅是因为在西湖孤山上留下了小妾朝云的墓,也非想念桥东那口东坡井,他自然是想起了惠州人.以及自己在那谪居三年的温暖时光。
⑥有一次去惠州,朋友笑问,苏东坡在惠州到底吃掉了多少荔枝?这当然是无法考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有快意,也有留恋。读苏东坡的诗,会发现,他写过很多食物.他讲究吃,这表明他对世俗生活有着难言的热爱,没有一般文人的酸腐。惠州梅菜,东江糯米酒,酿豆腐,罗浮山酥醪菜,百草油,惠阳三黄鸡,大概苏东坡都是吃过的,只是他手头拮据,这些美食,尤其是三黄鸡,怕也无缘常常品尝。何以为证?手头刚好有一则苏东坡写的家书,里面写到:“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燃,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螫。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读到这里,我已经口水漫溢了。想当年,惠州每天杀一头羊,好肉自然让官老爷们吃了,骨头缝里的肉碎,却被苏东坡吃得香飘千年,“岂复知此味乎”?东坡肉在杭州西湖边上的楼外楼早已是名莱,惠州人打了多年的东坡文化牌,何不也在自己的西湖边做上一道东坡羊骨头肉,渍酒中而食之?或许惠州的某个小巷里旱已有这道菜了,只是我无口福,至今未能吃到而已。
19.简述文章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请说说文章题目“在惠州遇见苏东坡”中“遇见”一词的含义及表达效果。(4分)
21.文章的第⑥段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苏东坡在惠州的饮食情况,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4分)
22.有人认为本文言犹未尽,请你结合对文意的理解,为本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并简述这样续写的理由。(续写的结尾字数不超过50字)(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是那里长得最高的草,可它的生长过程却极为特别。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但半年后雨水一旦到来,却像施了魔法一样,三五天后,便有一两米的高度。原来,在前6个月里,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雨季前,它虽然露头一寸,但却扎根地下超过28米。在不少人的价值观中,长上边的那一节儿,是出头露脸,算长了,长在下边的多少节都是“盘根错节”,长也白长。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
[color=]山东省泰安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