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四川省乐山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7 21: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color=]语文试题

[color=]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看门(kān)    唳鸣(lī)     蠹虫(dù)    木楔(xiē)
B.手腕(wàn)    箴劝(zhēn)   耸峙(zhì)   擎举(qíng)
C.皮辊(gǔn)    赧颜(nǎn)    敬谒(yè)    镪水(qiàng)
D.良莠(yǒu)    绯闻(fěi)    呷茶(xiā)   绦虫(tiáo)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书声朗朗    街头巷遇    提要钩弦    弧型
B.一文不名    舍身取义    搬弄是非    决别
C.风云变换    湮没无闻    振聋发聩    酝酿
D.插科打诨    人情事故    蜂涌而至    发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事人或他的法定代理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方面存在错误时,可依法向法院申述。
B.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的支撑,急功近利的人由于只看见语文基础考试的“树木”,进而忽视了语文思考与表达的“森林”。
C.他坚信努力就会有收获,所以周末经常一个人呆在安静处给自己开小灶。
D.如果不重视,不给机会,不给牌子,不给扶持,很多民间艺人,包括身有绝技的艺人,世代相传的绝活等,就会明珠暗投,得不到展示。
4.下列各句中语意最明确的一项是
A.原生态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充满变化的课堂,而不是一切都预设好了,把学生可能有的思想、情感都装在挖好的坑里,只等着学生往里跳。
B.第五届乐山大佛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上,一场以“慈光千年&与梦同行”为主题的演出《一山&一佛&一世界》,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自然清新、净化心灵的文化盛宴。
C.不少网友建议让政协委员们集体到户外考察,在尘沙弥漫的北京走上一圈,一定百感交集,议案、提案会写得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
D.愤慨是一种“看到别人得到不应当得到的好运所引起的苦恼”,例如官员的拥权自肥,富二代官二代的特权和幸福;愤慨往往包含某种关于“好东西”的“正当性”的意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卢新宁
①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②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记录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而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③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套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扪心灵的母语?
④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⑤“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⑥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⑦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为汉语心忧原因的一项是
A.在校生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B.拒绝汉语的优雅,只会粗言俗语,不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C.生活用语乏味,汉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日趋式微,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
D.有不少人认为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结果“语言破碎处,万物不存在”。
6.下列说法涉及汉语的特点,不属于作者看法的一项是
A.汉语让我们牢记自己身份,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标记。
B.汉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文化意蕴。
C.汉语在中国式生存中血脉相延,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
D.汉语隽永有致,古老而优雅。故深受欢迎,“热”追全球,可见汉语的魅力。
7.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白、杜甫代表了国人汉语书写的最高水平,他们是我们母语文化的集大成者。
B.汉语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有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也会引领中国走向未来,汉语最终也会世界通用。
C.汉语故乡的后代即使能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也不可能走向世界,又岂能尽展欢颜。
D.尤其是高学历的人,要在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容和感受中国精神的宏大深远方面
用力,提高母语修养,担负起母语的责任。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糗糒:干粮),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轻若启椟。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噉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处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漫应之。自念叔名贤,何得武弟子?
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因其问讯之殷,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肃客入,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撩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
查醉起迟,将军已于寝门三问矣。查不自安,辞欲返,将军锢闭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数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喝。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以半奉先生。”
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阗咽并发,乃返,别查。
(略有删改)
8.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啖噉多,无佣者   佣:雇用……做事
B.乞人愀然虑无阶   阶:理由
C.款谈间,问……   款:悠缓
D.将军颐少动       颐:脸色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坐饮以伺其人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B.会伊璜至,因告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   有志与力,而不随以怠
D.且嘱敬事先生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移时复来,探取食之,轻若启椟。(2分)
②为诸父行,与将军何处有素?(3分)
③督造记籍,戒无亏漏。(3分)
11.根据第Ⅰ卷文言文内容,用自己的话为文章补写一段议论性文字。(50字内)(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颔联写登楼远眺之景,请说说为什么写的好?(4分)
(2)尾联言简意明,意味却深沉丰富,请简要赏析其中的思绪和情感。(4分)
13.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天人之理一也人事尽至于无可奈何然后可以归于天譬如农夫之治田耕耘之功既至而遇水旱乃可曰天实饥之也今未尝力耕耘而望岁于天其可乎?
(宋&李纲《论天人之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六道题)(6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②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诗经&氓》)
⑤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⑥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
⑦闾阎扑地,     。(王勃《滕王阁序》)
⑧     ,时矫首而遐观。(陶渊明《归去来兮》)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水墨江南
熊召政
  ①水墨江南,是我最为心仪的画轴。峰峦中的涧水、烟树里的人家、晨炊上的鸟啼、落日下的橹声,匍匐在蛰气上的春梦无痕、浮漾于绵雨中的秋叶满山,或宁静、或喧闹,或尺幅玲珑、或无远弗届。我心中的江南,永远是一幅常读常新的水墨。
  ②现在,我又置身在水墨之中。趁着紫燕衔来微雨,沐着杜鹃染红的熏风,坐在涡轮搅水的画舫上,我航行在千岛湖中。
  ③因为在建德市修筑了拦江大坝,在古淳安的县境里,在旧时的新安江的中段,一座五百八十平方公里的湖泊出现了。千余座与白云厮守的青山,变成了泽国中的岛屿;十余万与鸡犬相伴的烟灶,变成了水族中的另类。人定胜天只是人的一厢情愿,但智能风景,却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默契。
  ④比之承载过大汉湍流盛唐烟雨的新安江,千岛湖太过年轻。几十度春花秋月,它甚至还没到天命之年。然而,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江南水墨中的神来之笔。抑或,它可比拟于桂林阳朔的鬼斧神工。
  ⑤春雨时断时续,画舫渐行渐远。俯视水底,深黛而明澈;近岸浅波,虫鱼戏逗,荇草摇曳;远眺众岛,岩苍而螺翠;树林深处,茶烟袅袅,山市嚣然。山重水复,一湾一胜景;水复山重,一岛一生机。揽水弯中,可见鸥影横波,银鱼似雪;徜徉山间,可赏石窦飞瀑,小岛依人。有茶山处必有茶寮,有胜景处必有长亭。山一伸必至浅滩,浅滩即船市;水一折必有码头,码头即花坞。大哉瑶池落人间,美哉千岛湖!
  ⑥遥想当年,被两岸青山逼窄的新安江,亦是一条流淌着春梦的河流。从皖南的屯溪,到西湖边上的杭州,数百里航程,它汲纳了多少幽谷兰露,桃花流水。夕阳下的帆影,犹如杜牧在二十四桥边写下的绝句;月华中的花船,犹如百尺楼头吹响的洞箫。李白在江中朗吟,新安江绝异诸水;海瑞在岸畔叹息,新安江流着忧患。商旅经过,水泛胭脂;兵爷经过,涛凝疮痍。这一条劫难过、绮绣过、空灵过又哀愁过的河流啊,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命运。
  ⑦从杭州乘船到屯溪,已经绝无可能。但是在千岛湖里品藻江南,却是难得的风雅。桂楫兰桡,在万顷碧浪中得大自在;渔歌鸟韵,在中天明月下做珍珠梦。今夕何夕,我问舟子,你的楼船将在哪一重花汛里停泊?舟子笑而不答。但是,我看到他抛出一根缆绳。立刻,我们的游船像一只敛翅的白鸥,留在了烟波深处,留在了愈久愈令人陶醉的江南水墨中。
(选自熊召政散文集《文明的远歌》)
15.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作者笔下,千岛湖的年轻与整条新安江的古老相互映衬,既写千岛湖的“神来之笔”和“鬼斧神功”,又写新安江曾有过的“春梦”。
B.文章以“紫燕衔来的微雨”表游历时令,以“航行在千岛湖中”和“留在了烟波深处”表游历踪迹,且着意于境致,画面感鲜明,可谓涉笔成趣。
C.作者从“风景”写到“命运”,写饱览江南水墨的陶醉和沉浸在“风雅”和“大自在”的美感,肯定了时代进步,赞美了变革精神。
D.文章运用多种修辞,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方法,语言朴素清新,生动细腻。
E.全文用丰富的古典意象写时尚风光,信手拈来,又贴切自然。可见自然画面的美好,也要有腹有诗书的才子来点染,才能山水含情。
16.(1)联系全文,谈谈你对①段划线句子中“常读常新的水墨”的理解。(3分)
(2)结合全文,请简述你在⑦段划线句子里读到的意思。(3分)
17.请从三个角度赏析本文第⑤段的描写(6分)
18.作者文思缜密,请在②-⑥段范围内,针对前后照应特点,择两处简述你的理解。(6分)
六、语言运用题(10分)
19.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不得超20字)(4分)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20.针对下列生活场景,写一段议论鲜明且蕴含情感的话,表达自己想法。(50字左右)(6分)
据《城市信报》报道,山东省日照市的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你们就和手机过吧。”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葡萄园主雇工人到葡萄园工作,说好每人一天一块银币。这一天,他先后雇到五批工人,有清晨雇来的,有傍晚雇到的。结算时,园主给每个人都是一块银币。清晨来得工人因此抗议。他的回答是:“我并没有占你便宜。你不是同意每天一块银币的工资的吗?我也给最后来的这么多,难道我无权使用自己的钱吗?”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color=]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color=]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3.12

一、(12分 每小题3分)
1、选D、绯闻 (fēi)  绦虫(tāo)
2、选A(朗-琅  遇-隅  弦-玄  型-形  B、身-生  决-诀  C、换-幻  D、事-世  涌-拥  纫-轫)
3、选 D(A、申述:重复详细说、喋喋不休/申诉:在庄重场合严肃阐述。B、“由于……进而……”不能搭配。
C、开小灶指别人对自己的恩遇,或自己得到别人的特别帮助。)
4、选D(A、而不是……只等学生往里跳的预设好了的课堂。缺宾语中心语。B、源于2013年10月31日乐山某报头版头条新闻。①“以……为主题的演出《一山&一佛&一世界》”应为“以……为主题的《一山&一佛&一世界》的演出”。中心词(主语)位置不当。②“演出……呈现……盛宴”应为“演出……是……盛宴”,或“演出为大家呈现了……文化艺术情景”。搭配有错。C、偷换主语。“一定百感交集”的主语应是“政协委员”而不是“网友”)
二、(9分 每小题3分)
5、选C(“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不符文章原意。)
6、选D(原文没有这种因果关系。)
7、选A(B、原文没有这种内在联系。C、原文没有这种意思,过度引申。D、在作者看来,母语修养不仅是在校师生的重要课题,更是所有国人的责任。)
三、(6分 每小题3分)
8、选C、(款:诚恳、融洽之态)
9、A(而,顺连不译  B、于是、就/ 依靠,动词  C但、却/ 并且、还) D、而且、并且、还/将要))
四、(31分)
10、①译准“移”“椟”。过了一会乞丐又来,伸手进去拿东西吃,他轻松抬起钟,好似打开个木匣子。
②译准“为”“行”“素”、译准语气。他是我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
③译准“督”“戒”,“督”“戒”后均省略“其”。将军督促下人造册登记,告诫他们不要遗漏了清点的东西
11、从查伊璜角度:“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
从吴将军六一角度:“将军之报,其慷慨豪爽,尤千古所仅见。”
从双方角度:两贤之偶然相遇,而如此胸襟,非偶然也。
12、(1) ①从整体上写登高览胜,不但宣城秋境尽收眼底,而且间接写出“山晚”“晴空”的澄彻明净,可任意纵目的畅快惬意。
②用比拟,以“明镜”写秋水的澄明和“晚晴”时的水光潋潋,用“彩虹”状双桥在夕阳下的倒影,写出秋色斑斓的水光天气。
③以动写静,“夹”不但写出宣城处于双溪之中的轮廓,而且活化了溪流绕城而过的形象;“落”使地上桥影拥有从天而降的动感,令人遐想。
④江水,双桥相映成趣,互为烘托。“明镜”让彩虹的色彩更为瑰丽,“彩虹”使“明镜”更为清澈晶莹。(能从两个角度,用贴切的表现手法支持阐释即可)
⑵ ①诗人临风缅怀南齐的谢朓,心情复杂,但没有人理解,也无人愿理解,深刻的孤寂溢于言表。(2分)
②诗人有怀想、追慕谢公的绵绵情思;诗人才华卓著而仕途困顿,与当年谢朓的命运如出一辙,临秋登谢朓之楼,思慕中有纠结,纠结中有感叹,感叹中有悲苦;不被理解,孤寂和苦闷;秋风袭袭,正是诗人心中凄风苦雨的写照。
③诗人登高所眺,人烟苍寒,橘柚黛青,梧桐泛黄,秋色冷凉,沉重抑郁,凄怆荒寒;诗人追远怀人,思绪跨越古今,走得越远,受伤越深,深沉苦闷,五味俱陈。(②③两点,点到即可2分)
13、天人之理一也/ 人事尽/ 至于无可奈何/ 然后可以归于天/ 譬如农夫之治田/ 耕耘之功既至而遇水旱/ 乃可曰天实饥之也/ 今未尝力耕耘而望岁于天/ 其可乎?
14、①渺沧海之一粟  ②山河破碎风飘絮  ③无以至千里  ④信誓旦旦  ⑤知之为知之 ⑥气呑马里如虎
⑦钟鸣鼎食之家 ⑧策扶老以流憩
五、(22分)                          
15、(A)和(D)
A、写千岛湖的美景是“水墨”的重点,新安江是其背景,仅为衬托。
D、语言赋体特征明显。华丽典雅、磅礴恣肆、奔放激越但不失柔美舒缓。
16、⑴
①用“水墨”比喻以千岛湖山水为代表的江南风光,概括如画风景的写意性特点。
②用“常读常新”写作者多次品味江南,敏于发现的审美方式。
③呼应标题,点明全文描摹的主要内容,为下文铺陈江南水墨画面作提示。
(每个要点1分)

①作者融进水墨江南的画里得大自在,陶醉很深,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时间。
②忽从珍珠梦的遄飞中回归现实,询问“在哪-重花汛停泊”,是不愿回到现实的兴味,是继续醉在山水的意犹未尽。
③问舟子其实是问自己,表达了作者仍处于想象与现实,风景与幻境的美态,回到现实的清醒仍末控制住审美意念的飞翔。
④从舟子“ 笑而不答”中,可见舟子凌万倾波涛而胸有成竹,智于行止。极像古代文学里除却世俗,保有本我,深藏“本真”的漁父形象。作者与舟子同构,显示含蓄地显示了作者去市俗,逐山水,称诗心的情怀秘密。
(答出两点3分)
17、 ①先俯视、近观、远眺,从视觉的收放自如角度,着眼于水的黛绿明澈和山的岩苍树翠,写出水墨江南的基本色调。
②从“山重水复”“水复山重”的互为映衬的角度,写出水墨江南的“构图”特点。
③再从“揽水湾中”“徜徉山间”的角度,写作者弃舟上岸,移步换景,细加点染。
④从舟行到徜徉,从自然景观写到人文景观,突出幽静与热闹相谐的机趣,给人好风光,好日子的幸福富足感受。
(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每一点必须从⑤段描写的具体语言中得出具体的认知)
18、示例:
1、②段的坐画航,航行千岛湖与⑤段画航渐行渐远相应,显示游湖进程。
2、②段的趁着微雨与⑤段春雨时断时续相应,显示春雨绵绵不息。这样呼应,不仅平添雨趣,更表明“水墨江南”空濛弥漫特征的成因。
3、②段写修筑大坝,湖泊出现智能风景,⑥段相照应的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根本改变命运。清楚交待旧貌新颜的来历,使人有所明。
4、③段的风景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默契、④段的江南水墨的神来之笔,鬼斧神功、⑤段的大哉瑶池,美哉千岛湖,以议论抒情笔触,笔笔照应勾连,突出作者航行湖中,陶醉水墨的畅快心情。
六、(10分)(写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
19、从第二句话着眼:①世间无绝对的自由。②辛苦不可避免,坦然接受人生的辛苦。
从第三句话着眼:①做他人还不如认真做自己。②不能把自己的困窘比别人的轻松。
③人都有各自的忧乐甘苦,不抱怨,不攀比,真诚生活。
从整体着眼:①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改变生命的形式,而是要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                                
            ② 人生总是这样:得到便无聊,失去便痛苦。
20、(语言不含感情、看不出道德颤动,只泛泛就事论事,在3分内给分)
示例:
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席间不闻寒暄笑语,席间不闻宴之欢愉,人情寡味,人伦寡淡,岂可只拿手机是问?
②几寸屏幕里的精彩,删除了见面的意义,让饭局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冷场更冷心,情何以堪呀!怀念没有手机的时代,怀念不是应酬的温馨团聚!
③手机在手,灵魂不在场,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道德之恶!需要更多的愤怒老人来强烈提醒这些“手机控”的麻木者。
七、(60分)
21、参照2013年四川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分。
赏析:
   谢朓北楼,亦称谢公楼,唐时改为叠嶂楼,是南齐时谢任朓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时所建。谢朓,字玄晖,是六朝南齐的重要诗人,与六朝南宋诗人谢灵运分别称为大谢、小谢。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可见对小谢的诗歌很推崇,也很受他的诗风的影响。天宝十三载(754)中秋节后,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登上北楼,写下了这首五律,全诗描写了宣城谢朓楼一带的秀美景色,同时表露出对谢朓的深切怀念。
  宣城地处皖南,向以名山胜水而著称,所以开篇就以“江城”、“山晚”领起,指明宣城依山傍水的地理特征。“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明丽的画面:秋天的一个傍晚,登上宣城北楼眺望,晴空之中,远山之上,一抹斜阳,照耀着眼前的江城,就象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诗人开门见山,一开头就把所见景色概括了出来,马上抓住人心。严羽《沧浪诗话》云:“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接下来他用“明镜”“彩虹”突出“江城如画”,具体地展现了双桥流水的美丽景色。宛溪、句溪这两条溪水,清澈透亮,如同明镜,夹城而流;宛溪上的凤凰桥,句溪上的济川桥(隋文帝开皇年间建造的拱桥),如同两条美丽的彩虹横跨河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像在画中。
  第三联写地上风物。“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形象地描绘出人家炊烟在秋空里袅袅升起,炊烟笼罩下的橘树柚树,已带有几分寒意,梧桐也已染上枯黄的秋色,显出了衰老的姿态。在这里,随着诗人视线的转移,景色也发生了变化,感情也随景而迁。 “寒”、“老”二字点出了秋凉的景色,使人感到已是秋光渐老之时。不仅写出了秋景,而且也透露出诗人带有微微凉意的心境,完整而又有层次。
  最后两句,更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诗人站在谢眺楼上,深藏在心底的孤独之感被引发出来。有谁能理解我此时在北楼上,迎着拂拂的秋风,怀念谢眺的心情呢 !谢朓被萧遥光诬陷,死于狱中;李白也是因为被人陷害,离开长安,浪游宣城,政治上一事无成,一种深重的孤独失意之感溢于纸上,笼罩全文。使他感慨万端,不能自己。末联的反诘语气,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郁闷和不平,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一直处于失意之中,他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只能寄情山水,怀念古人,向大自然倾诉他的心声。当他再次来到宣城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触景生情。相似的经历,使诗人更加怀念谢朓,但是又有谁能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呢?全诗有景有情,情因景而生,情随景而变,情景交融,铸造了全诗清凉的意境。
译文:
査伊璜,浙江人,清明时节在野外的寺庙里喝酒,看到大殿前面有一座古钟,比两个石瓮还大;上面留有泥土的痕迹和手印,都是新近才有的。査伊璜感到疑惑,俯身往钟里看,有一个竹筐,不知存储着什么。让好几个人抠住钟的双耳,用力往上掀,一点都不能抬动,就更加吃惊了。于是就坐着喝酒来等(在钟下放东西的)那个人。过了没多久,有个乞丐进来,带着(乞讨)获得的干粮,把它们堆积在古钟底下。(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把钟合上以后才离开,过了一会又来,手伸进去拿东西吃,满座的人都很吃惊。査伊璜问:“那个男儿,你为什么要做乞丐呢?”回答说:“吃得多,没有人雇佣我做事。”査伊璜因为他健壮,鼓励他去参军,乞丐发愁,觉得没有凭借这样做。査伊璜带着他回家,给他吃,算起来食量是常人的五六倍。为他换了新的衣鞋,又给他五十两银子作为路费。过了十多年,査伊璜的侄子在闽地做官,有个将军叫吴六一,忽然来拜见。说话之间,问道:“伊璜是您的什么人?”回答说:“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吴说:“他是我老师。作别十余年,很是想念。麻烦您转告先生,请他光临。”适逢査伊璜来到,于是就告诉他,伊璜全不记得这个人。立刻命令仆人备马,在吴将军门前投递名片。将军快步跑出,在大门外迎接伊璜。伊璜看他,觉得一点也不认识。私下里怀疑将军弄错了,但是将军弯着腰,越发恭敬。过了一会来到大堂,那些卷帘、搬座的人,都是年少姬妾。坐定,正想问清楚,将军动了动脸色,一个姬妾捧着官服到来,将军就起身换衣,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众位姬妾为将军整理衣袖完毕,将军先让几个人把伊璜按在座位上,不让他动,然后行朝廷上的礼节,如同拜见君王。査大吃一惊,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朝拜完毕后,将军就穿着便服在他身旁陪坐。笑着说:“先生记不起那个举钟的乞丐了吗?”査这才明白。过了一会,高举盛宴,家里的歌妓在底下奏乐。伊璜见将军每天不做别的,只是清点姬妾奴婢的人数和骡马器用的数量,督促下人登记,告诫他们不要漏了什么。一天,拿着登记的文书对査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奴婢器物,我都不敢自己占着,请允许我分一半给您。”査大惊不接受,将军不顺从。按照文书点数,古玩和家具,几乎放满了厅堂内外。査坚持阻止,将军不理。考查奴婢仆人姓名完毕之后,就让男的备办行装,女的收拾器物,并嘱咐他们恭敬地服侍先生,底下都惶恐地答应。又亲自看着奴婢登上马车,马夫整治好骡马,这才回去,与査作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 21: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