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9|回复: 0

[高中一年级] 2013-2014学年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盐城市)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12 21: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盐城市伍佑中学

[color=]2013年秋学期高一年级学情调研(一)

[color=]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总分:160分              命题人:邓敏   
一、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抹煞(shā)   遒劲(jìng)   脊骨(jī)     妄自菲薄(fěi)
B.犄角(jī)     倔强(jué)     给予(gěi)   引吭高歌(háng)
C.啮噬(niè)   怪癖(pǐ)    干瘪(biě)   汗流浃背(jiā)
D.爪牙(zhuǎ)  甄别(zhēn)    纤巧(xiān)   四肢百骸(hài)
2.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锲而舍之   戕害   斑斓   槁暴
B.金石可镂   驽马   骐骥   檄文
C.出类拔萃   慰籍   闲暇   时髦
D.蓬荜生辉   蓬勃   彷徨   符箓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报刊杂志应该激浊扬清,以伸张正义、鞭挞丑恶为己任。
B.领导干部既要广泛倾听群众意见,更要善于思考,择善而从。
C.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D.在人生的众多选择中,难免遇到失败,但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怨天尤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才”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一颗奉献于国家,为人民谋取福祉的心,即使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也不会被人民接纳、社会看重、时代铭记。
B. 表现纪检干部事迹的话剧《瑞雪长歌》,除了加入少许艺术手段作为剧情衔接外,所有故事都取自真人真事、真实案例进行创作。
C.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
D. 呼延赞扬名沙场、马革裹尸的抱负的落空,是因为宋朝放弃对外开疆拓土的追求,转向日益强调内部建设与崇尚文治的朝政路线使然。
5. 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3分)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7. ①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②如果人们把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翅膀很小,并会很快死去。
(1)上述现象给你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4分)
A.                                                                     
B.                                                                     
(2)写出与上文含义相近的一个成语。(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8分)
汉书&贾谊传(节选)
班固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廉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適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谕。其辞曰:恭承嘉惠兮,竢罪长沙。仄(侧)闻①屈原兮,自湛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乌呼哀哉兮,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鸮②翱翔。阘茸③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④混兮,谓跖、蹻⑤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父荐屦,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注] ①侧闻:传闻②鸱鸮(chīxiāo):像猫头鹰一类的鸟。③阘茸(tàróng):缺德无才之人。④随、夷:随,卞随,商汤时贤人;夷,伯夷,周初之人。⑤跖、蹻:跖,盗跖;蹻,庄蹻,楚盗。              
8.下列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
B.颇通诸家之书                           其说皆谊发之
C.廷尉乃言谊年少                         乃草具其仪法
D.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为赋以吊屈原
9.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洛阳人也”是传记体文章一般都有的内容。
B.“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写出了贾谊才华出众。
C.“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写出贾谊确实给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
D.“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指出了贾谊被天子疏远的原因。
10.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是通过河南守吴公的推荐而被文帝赏识的。
B.贾谊年轻有才华,为当时朝中“诸老先生”所不能及的。
C.当天子准备提拔贾谊为公卿之位时,遭到谗言而被贬。
D.文章最后一段,贾谊写“辞”只是为了表现他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佩。
11.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9分)
(1)谊既以適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3分)
   译文:                                                                        
                                                                                
⑵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分)
   译文:                                                                        
⑶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诗的一、二句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你觉得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中“花”指代什么?从艺术手法上分析这句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3.完成下列名言名句的填空。(8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韩愈《师说》)
(3)        ______,不能十步 ;                ,                。(荀子《劝学》)
(4)曾记否,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14~17题。(20分)
春天去看肖邦
肖复兴
①说来真巧,去肖邦故居那天,正好赶上是春分。
②肖邦故居位于华沙市区50公里外一个叫做沃拉的小村。车子驶出市区,便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平坦的土地大部分裸露着,还没有返青,到处是一丛丛亭亭玉立的白桦树,一片片的苹果树和樱桃树,油画一样静静地站立在湛蓝的天空之下。再晚一个多星期,田野就绿了,果树都会开花,那样的话,肖邦会在缤纷的花丛中迎接我们了。
③老远就看见了路牌:WOLA。虽然是波兰文,拼音也拼出来了,就是我梦想中的沃拉。
④肖邦故居的门口很小,里面的院子大得出乎我的想象,虽还是一片萧瑟,但树木多得惊人,深邃的树林里铺满经冬未扫的厚厚树叶,疏朗的枝条筛下雾一样飘曳的阳光,右手的方向还有条弯弯的小河(肖邦9岁时在这条小河里学会游泳),宁静得如同旷世已久的童话,阔大得如同一个贵族的庄园。肖邦的父亲当时只是参加反对沙皇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跑到这里教法语的一个法国人,破落而贫寒,怎么可能买得起这么大的庄园?我真是很怀疑,无论是波兰人还是我们,都很愿意剪裁历史而为名人锦上添花,心里便暗暗地揣测,会不会是在建肖邦故居时扩大了地盘?
⑤如今,肖邦纪念碑就立在小河前不远的地方,和故居的房子遥遥相望。那是一座大理石做的方尖碑,非常简洁爽朗。上面有肖邦头像的金色浮雕,浮雕下面有竖琴做成的图案,两者间雕刻着肖邦的名字和生卒年月。
⑥那幢在繁茂树木掩映下的白色房子,就是肖邦的故居了。房子不大,倒很和肖邦当时家境吻合。如果房前没有两尊肖邦的青铜和铁铸的雕像,和村里其他普通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它中间开门,左右各三扇窗子,各三间小屋,分别住着他的父母和他的两个妹妹。如今成为了展室,展柜里有肖邦小时候画的画,他的画很有天分,还有他送给父亲的生日贺卡,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墙上的镜框里陈列着1821年肖邦12岁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的手稿:降A大调波罗乃兹。五线谱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写得那样清秀纤细,让我忍不住想起他的那些天籁一般澄清透明的夜曲和他那被做成纤长而柔弱无骨一般的手模。
⑦客厅的一侧,有一个拱形的门洞,但没有门框、门楣和房门,空空地敞开着,门洞的后面是一扇窗,明亮的阳光透过窗纱洒进来,将那里打成一片橘黄色的光晕。走过去一看才知道,那里就是肖邦出生的地方,竟然只是一块窄窄的长条,长有五六米,宽却大概连1米都不到,因为中间放着一个大花瓶就把宽的位置占满了。靠窗户的墙两边分别挂着肖邦的教父和教母的照片,墙外面一侧挂着的镜框里放着圣罗切教堂出具的肖邦的出生证和洗礼纪录,另一侧镶嵌着一块汉白玉的牌子,上面刻着三行手写体的字母:弗雷德里克·肖邦于1810年2月21日出生在这里。   
⑧实在想象不到肖邦出生在这里,家里还有别的房间,为什么他的母亲非要把他生在这样一个憋屈的角落里?命定一般让肖邦短促的一生难逃命运多蹇的阴影。
⑨肖邦只活了39岁,命够短的。在这39年里,只有前9年的时光,肖邦生活在沃拉这里,那应该是他最无忧无虑的时候,以后的岁月里,疾病和情感的折磨,以及在异国他乡的颠沛流离,一直影子一样苦苦地跟随着他,直至最后无情地夺去他的生命。肖邦的母亲是纯粹的波兰人,富有教养,弹得一手好钢琴,给予他小时候良好的音乐启蒙。肖邦就是在这里和瑞夫纳老师学习钢琴,那一年,他才6岁。8岁的时候,他登台华沙演奏钢琴,引起轰动,被称为“第二个莫扎特”。瑞夫纳说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再教他的,建议他去华沙。他去了华沙,和华沙音乐学院的院长约瑟夫·埃尔斯纳系统地学习音乐,又是埃尔斯纳建议他去巴黎,他去了巴黎,开创了音乐新的道路。这样两个对于他至关重要的老师,我在他的故居里为什么没有见到他们的照片、画像或其他一些印记呢?也许,是我看得不仔细。
⑩在肖邦故居里迎风遥想肖邦的往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个那么弱小而疾病缠身的人,竟然可以让整个欧洲为之倾倒,让所有的人对波兰当时一个那么弱小一直被人欺侮的国家与民族刮目相看,该是多么了不起。音乐常常能够超越某些有形的东西而创造历史。
⑾走出故居,沿着它的侧门走去,下一个矮矮的台阶,那里草木丛丛,更漂亮而幽静。前面不远就是那条小河,如一袭柔软的绸带,弯弯地缠绕着整个故居,淙淙地流淌着舒缓的音符。忽然,传来一阵钢琴声,听出来了,是肖邦的第一钢琴叙事曲,是从肖邦故居里传出来的。明明知道是从音响唱盘里播放出来的,却还觉得好像是肖邦突然出现在故居里,推开了置放钢琴的房间里的那扇窗子,为我们特意的演奏。
14.第三段中“就是我梦中的沃拉”该句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5.文中写了沃拉肖邦故居的哪些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4分)
                                                                                
                                                                                
16.分析第九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7.请具体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的句子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以及其作用。(6分)
                                                                                               
                                                                                
(二)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本,完成18~20题。(15分)
“重进罗马”的精神
巴金
  ①去年十一月十一日以后,许多人怀着恐惧与不安离开了上海。当时有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给我,绝望地倾诉留在孤岛的青年的苦闷。我想起了圣徒彼得的故事。
  ②据说罗马的尼罗王屠杀基督教徒的时候,斗兽场里充满了女人的哀号,烈火烧焦了绑在木桩上的传教者的身体,耶稣的门徒老彼得听从了信徒们的劝告,秘密地离开了罗马城。彼得在路上忽然看见了耶稣基督的影子。他跪下去呐呐地问道:“主啊,你往哪里去?”他听见了耶稣的回答:“你抛弃了我的百姓,所以我到罗马去,让他们把我再一次钉在十字架上。”彼得感动地站起来。他拄着拐杖往回头的路走去。他重进了罗马城。在那里他终于给人逮住,钉死在十字架上。
  ③绰号“黄铜胡子”的尼罗王虽然用了火与剑,用了铁钉和猛兽,也不能摧毁这种“重进罗马”的精神。像这样的故事正是孤岛上的中国人应当牢牢记住的。
  ④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在这里感到苦闷呢?固然在这里到处都听得见“到内地去”的呼声,而且也有不少年轻人冒危险、忍辛苦离开了孤岛。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无法展翅远飞,不得不留在这里痛苦呻吟。他们把孤岛看作人间地狱,担心在这里受到损害。我了解他们的心情。
  ⑤不用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呼吸自由的空气,我们没有理由干涉他们。对那些有翅膀的,就让他们远走高飞,我也无法阻止。但是对于羽毛残缺或者羽毛尚未丰满的,我应该劝他们不要在悲叹中消磨光阴,因为他们并非真如他们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比别的人更不幸,而且他们忘记了他们的肩上还有与别人的同样重大的任务。固然可以使人呼吸自由空气的内地是我们的地方,但是被视作黑暗地狱的孤岛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土地!一直到今天孤岛还不曾被魔手捏在掌心里,未必就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放弃?自由并不应当被视作天赐的东西。自由是有代价的。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者失去自由的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托玛期&潘恩说得好:“不自由的地方才是我的祖国。”参加过北美合众国独立战争的潘恩是比谁都更了解自由的意义的。
  ⑥唯其失去自由,更需要人为它夺回自由。唯其黑暗,更需要人为它带来光明。只要孤岛不曾被中国人完全放弃,它终有得着自由、见到光明的一天。孤岛比中国的任何地方都需要工作的人,而且在这里做工作比在别处更多困难,这里的工作者应当具有更大的勇气、镇静、机智和毅力。工作的种类很多,它们的重要性并不减于在前线作战。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孤岛上的工作?我们平日责备失地的将士,那么轮到我们来“守土”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看轻我们的职责?撇开独岛的历史不说,难道这四五百万中国人居住的所在就是一块不毛的瘠土?谁能说匆匆奔赴内地寻求自由,就比在重重包围中沉默地冒险工作更有利于民族复兴的伟业?反之,“重进罗马”的精神倒是建立新中国的基石。这不是一句实话。我们在失地中已经见到了不少的这种精神的火花。这种精神不会消灭,中国不会灭亡,这是我们可以断言的。
  ⑦因此住在孤岛上的人,尤其是青年,应当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而兴奋、振作,不要再陷入苦闷的泥淖中去。
1938年7月19日在汕头 选自《无题》
18. 第一节中的为什么用“孤岛”指称上海?有什么作用?(5分)
                                                                                
                                                                                
19.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写该段?(4分)
                                                                                
                                                                                
20. 阅读全文,试分析“‘重进罗马’的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6分)
                                                                                
                                                                              
四、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张洁在《我的四季》一文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
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会?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color=]高一语文学情调研试卷答案
1.C(A. 脊骨 jǐ B.给予jǐ D.爪牙zhǎo  四肢百骸hái )2.c
3.C【解析】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D、怨天尤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
4. A(B. 句式杂糅,可以说成“所有故事都取自真人真事、真实案例”,或者“所有故事都根据真人真事、真实案例进行创作”C.“执行”和“管理”搭配不当,改为“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的管理规定”。D.杂糅,去掉“因为”)5. C
6.C(都是介词,“向”。A项分别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分别是“却”和“就”,D项分别是“在”和“吗”)
7. ①A.苦难往往是人生的财富;B.要尊重客观规律;C.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意思对即可,写对一条得2分,写对两条即可得4分。)
②A.欲速则不达B.揠苗助长(答案不唯一,共1分,意思对即可。)
8.C于是 。 说明:A项①凭,凭借;②把,拿。B项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②
代词,代前面的“其说”。D项①是;②写。
9.D  贾谊被皇帝疏远的原因是被小人进了谗言。
10 .D 不仅仅是表示他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佩,也有身世的寄托,因为与屈原遭遇相似,引起共鸣。
11.(1)贾谊因为贬谪离开后,内心很不愉快,在渡过湘水时,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2)(3)略
[参考译文]
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汉文帝于是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因为贬谪离开后,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时,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赋文这样说:
我恭奉天子诏命,带罪来到长沙任职。曾听说过屈原啊,是自沉汨罗江而长逝。今天我来到湘江边上,托江水来敬吊先生的英灵。遭遇纷乱无常的社会,才逼得您自杀失去生命。啊呀,太令人悲伤啦!正赶上那不幸的年代。鸾凤潜伏隐藏,鸱枭却自在翱翔。不才之人尊贵显赫,阿谀奉承之辈得志猖狂;圣贤都不能顺随行事啊,方正的人反屈居下位。世人竟称
卞随、伯夷贪婪,盗跖、庄蹻廉洁;莫邪宝剑太钝,铅刀反而是利刃。唉呀呀!先生您真是太不幸了,平白遭此横祸!丢弃了周代传国的无价鼎,反把破瓠当奇货。驾着疲惫的老牛和跛驴,却让骏马垂着两耳拉盐车。好端端的礼帽当鞋垫,这样的日子怎能长?哎呀,真苦了屈先生,唯您遭受这飞来祸!
12.(1)不重复。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1分)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1分)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1分)
(2)少年好时光/青春时光。(1分)
比喻,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1分)用花(青春、欢爱的象征)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1分)
13、完成下列名言名句的填空。(12分,每空1分)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⑵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4. 表明了作者对肖邦故园的倾慕,(2分)更表明了他对肖邦的敬仰、崇敬之情。(2分)
15.院子,阔大;纪念碑,简洁爽朗;故居房子,普通;出生的地方,逼仄。(4点,1点1分)
16.第九段补叙了肖邦短暂的一生。(2分)既是对上文“肖邦短促的一生难逃命运多蹇”一句的阐述,(2分)又引出下文作者对肖邦艺术贡献的感慨——虽孱弱一生,却以音乐的力量让全世界人对弱小的波兰刮目相看。(2分)
17.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把小河比作“一袭柔软的绸带”;把小河流水的声音比作“舒缓的音符”;这些比喻把肖邦故居的小河之形、之声与肖邦的音乐世界形象而生动的结合起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浓烈的艺术氛围。(2分)而“弯弯的缠绕着整个故居”则拟人化地写出了小河对肖邦故园的依恋和守护,再次传递出对大师的崇敬之情。这些很好的照应了开头所营造的对大师景仰的氛围。(2分)(分析的部分言之成理即可)
18.  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1分)上海被日军攻占,上海沦陷,失去和外界的联系,陷入了黑暗之中,(2分)在那里的人们会觉得苦闷、痛苦甚至绝望。(2分)
19. 第二自然段写了圣徒彼得被耶稣基督感动重进罗马的故事,(2分)为了引出下文对“重进罗马”的精神的论述。(2分)
20. 其实质是这样一种精神:为了信念,不怕危险,不怕牺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2分)勇敢、镇静、机智、有毅力地面对困境,(2分)回到危险的地方继续工作。(2分)(意思对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9: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