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or=]安徽省寿县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color=]第I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一本名著、一部电影、一台话剧、一首歌曲,当年在民众中产生巨大影响,虽历经久远年代,但至今仍百读、百看不厌,传唱不衰者,可称之为“经典”。“经典”作品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一代人的骄傲,正因如此,中国人谁没读过四大名著?在读书人乃至普通人家的书橱里,又怎么能少了《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倘若少了其中的一部,似乎就缺失了家庭的文化气息,不像真正的读书人家。而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诞生,作者耗尽毕生心血,经不断推敲,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精益求精而成,有的甚至一生磨一书,一生磨一戏,一生磨一歌,创作者为此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不知从何时起,影视圈掀起了“经典”热,刮起了改编风。其热情之高,速度之快,集数之多,声势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惊讶不已。只要触目众多媒体便可得知,今天有位大手笔改编了某某名著,明天又一大导演改编了某某电影。其实,充其量是把不足两小时的电影拉长为电视连续剧,其中,不乏添枝加叶,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偏离原著。何以如此?说穿了,就是金钱驱动,利益所致,改编越长越来钱,导演名声响天下,演员身价百倍升。至于尊重“经典”原创、注重史料真实、慎重改变情节等等,似乎大可不必在意。反正诸多“经典”作者早已作古,死人不会与活人打官司,何必较真呢!这就给胡编乱造者吃了颗定心丸。其实,恰恰相反。比如,一些革命史的文艺作品,广大读者和观众知悉历史,当年参加南征北战的老战士尚健在,这么一来,新编经典越多,笑话越多,弄得那些穿帮的大编导们狼狈不堪,不知如何应对。这些年,连续新编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山间铃响马帮来》、《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反响平平,就是例证。“经典”作品的改编成功,绝非一日之功,没有渊博的知识,缺少表演手法和创新能力是很难赢得一片掌声和满堂喝彩的。
也不知缘起何日,各地又冒出了文化“啃老”的怪现象。只要读读新闻就不难看到,这些年名人故里纷争四起,从黄帝故里、姜尚故里、老子、庄子故里之争到曹操、华佗故里之争。从赵云故里、诸葛亮耕地之争,发展到五省七地争二乔、三省四地争曹雪芹,甚至跨国界的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于是,有些地方,言必古人,艺必古典,以此炫耀当地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对此现象,人们称之为文化“啃老族”。文化“啃老”,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古代名人的尊重,其实并不尽然,在“复古热”的背后暗藏着不便言明的诸多动机,厚古薄今,对当今文化不自信者有之;盲目开发、受利益驱动者有之;热衷做表面文章,一味追求政绩者有之;仿佛一旦争到了名人故里,便有了猎取经济利益的敲门砖,身价倍增,门票大涨,不尽财源滚滚而来。其实,错矣。对于名人故里、古人坟墓,理应重温历史、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以名人、古人的聪明智慧教育后人开拓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无愧于我们伟大变革的时代,这才是当务之急。
依我看来,“经典”新编,切莫急功近利,一哄而起;文化“啃老”,切忌躁动,蜂拥而至。只有慎之又慎,不为金钱所动,才能使“经典”神韵无穷,历史遗存光彩夺目,闪烁着文明和智慧光芒的“文化”世代流传,令人景而仰之。
(节选自2010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1、从原文看,下面对“经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名著电影还是话剧歌曲,只要当年在民众中产生巨大影响,历经久远年代,仍百读、百看不厌,传唱不衰者,都可称之为“经典”。
B、《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四大名著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一代人的骄傲,所以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经典”作品。
C、在读书人乃至普通人家的书橱里如果少了四大名著甚至少了其中的一部,就缺失了家庭的文化气息,就不像真正的读书人家。
D、“经典”作品的诞生,需要不断推敲,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精益求精而成,甚至创作者为此耗尽毕生心血,因而“经典”作品才能神韵无穷,令人景而仰之。
2、下列的说法,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只要触目众多媒体便可得知,影视圈掀起了“经典”热,刮起了改编风。其实都是添枝加叶,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偏离原著。
B、影视圈掀起的“经典”热,刮起了改编风。热情高,速度快,声势大,却不去尊重“经典”原创、注重史料真实、慎重改变情节,究其原因,诸多“经典”作者早已作古。
C、“经典”作品的改编成功,绝非一日之功,没有渊博的知识,缺少表演手法和创新能力是很难赢得一片掌声和满堂喝彩的。
D、文化“啃老”,虽然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古代名人的尊重,但是在“复古热”的背后暗藏着不便言明的诸多动机,这些都无益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3、下列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没有渊博的知识,缺少表演手法和创新能力是很难将“经典”作品的改编成功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山间铃响马帮来》、《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改编,反响平平,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B、近年来名人故里纷争四起,出现五省七地争二乔、三省四地争曹雪芹,甚至跨国界的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这些地方,言必古人,艺必古典,以此炫耀当地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其真正的动机却并非如此。
C、重视传统文化,尊重古代名人,需要重温历史、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以名人、古人的聪明智慧教育后人开拓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伟大变革的时代。
D、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急功近利,一哄而起的“经典”新编,浮躁短视,蜂拥而上的文化“啃老”,都不能使“经典”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更不能使文明和智慧光芒的“文化”世代流传,令人景仰。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阁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目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 与:参加。
B.卒定谳,论罪如律 论:议论
C.一权量,定法度 一:统一。
D.复欲于计典黜之 黜:罢免。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 )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间里问,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人口得以增多。
B.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琼州总兵“会讯”。陶元淳得知后上书申辩,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披甲操刀的士兵冲入衙门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全无惧色,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5分)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5分)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注: ①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所见之物。
8.诗人是如何表现居所之“幽”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9.清代梁清远在他的《雕丘杂录》曾说:“陆放翁诗,山居景况,一一写尽,可为村史,但时有抑郁不平之气。” 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
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白露横江, 。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4题。(24分)
被唢呐燃烧
一进入冬月,黑石河两岸成天唢呐声响。
这声音如诉如泣,刺穿黄昏,在人心上撕扯出阵阵苦涩与茫然。唢呐本不是我故乡的乐器,却深受我乡亲们的喜爱。成天劳作在田野间的乡亲,不曾像城里人那样有着许多表达自己悲欢愁闷的方式,他们很多时候沉默如山。这样,当激烈高昂忧伤低沉的唢呐声骤然在空旷辽远的冬日田原上响起时,我乡亲们总是被它燃烧得不能自禁。当唢呐声穿越暮色而来,立刻,田野上肃立聆听的男人女人热泪滚落。
唢呐声起,那是天上落了一颗星。人间走了一个人。
唢呐声起,那是天上又落了一颗星,人间又走了一个人。
……
这是我故乡的规矩,人走了,得用唢呐送送。很多年以后,当我故乡被城市消灭,当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再也没有故乡可回的时候,耳边便骤然响起那一声声凄怆的旋律,随之浮现的,是我勾留在那旋律里的段段时光。
那时侯,十多岁的我竟然爱上了唢呐。我梦想做一个吹唢呐的人,出席每一场乡村葬礼,用自己所理解的音乐为逝者送行,宽恕他们在尘世间做过的一切,将他们的灵魂引入天堂。
这个念头一经从我的脑子里冒出,立刻让我不得安宁。我开始留意那些吹唢呐的人,打听他们中谁吹得最好。每个村庄都有值得骄傲的匠人,像瓦匠、泥水匠、使牛匠,他们走动在乡亲们的目光里,背影亲切,面容安详,代表着乡村被人尊敬的那部分。
而吹唢呐的人不一样。也许是因为承担了灵魂送行人的角色,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像影子一样飘忽。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出现在谁的嘴边。他们面目模糊。村里死了人,薄暮时分,吹唢呐的人就孑然而来。人未至,声先到,几粒音符风一样飘到门口。起初让我百思不解的是,他们最开始弄出的那段旋律并不表达出丝毫哀伤的情绪,倒更像村口流淌的小小溪流,轻易而舒缓地就进入了人的内心。听到这声音,死去的人脸上渐渐呈现出圣洁的安详,仿佛那声音一直抵达了他的魂灵深处,一下子就抚平了他最后的困扰。而茫然不知所措的人们立刻像有了主心骨,他们不再纷乱地围绕着死者。他们从惊慌中恢复过来,静静地,用悲伤缅怀死者。
在整个葬礼之中,吹唢呐的人一直不动声色,他手臂枯瘦,却如有神助,将几个音符轻轻组合,就左右了葬礼的全局。死者的所有亲属按辈份一一排好,他们在唢呐声的指挥之下,依照古老的习俗,在葬礼的高潮处嚎啕大哭,在追思的时刻哀哀啜泣,一连几天,他们被唢呐声牵引着,一步一步将死者送到泥土下面。
而整个过程,吹唢呐的人一直像置身事外,尽管他实际上是葬礼的主持人,但他总是神情木然,谁也瞧不见他内心的波涛。
几天过后,唢呐声突然就消失了。乡村恢复了平静,死者被亲人们放进了记忆。而最令我奇怪的是,吹唢呐的人仿佛根本就像不曾来过一样,他像穿过村庄上空的一阵来历不明的风,转眼就撤退得无影无踪。
现在想来,也许就是那声声唢呐唤醒了青春期我对于生与死的朦胧思考,也许还有吹唢呐人的那种安然面对生死的态度激起了我做一名吹唢呐人的愿望。那些游荡的日子,我不止一次悄悄尾随着吹唢呐的人,跟着他们穿过黑石河两岸大大小小的村庄,见证了许多人的死亡,在唢呐声起伏的节奏中,我明白了死亡其实是一种再生。
那应该是乡村最后的安静时光。那段时光过去以后,汹涌而来的打工潮淹没了乡村,首先出去的是我的同龄人们,然后是更大的人,更老的人。他们像上岸的鱼,茫然地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中,有的人就在城市里悄然逝去。而城市,已经找不到一个吹唢呐的人,城市的唢呐在电视里吹,那声音与安慰灵魂的事情已经无关。
(节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0年)
11.文章的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2.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唢呐声起,那是天上落了一颗星。人间走了一个人。唢呐声起,那是天上又落了一颗星,人间又走了一个人。
(2)他们像上岸的鱼,茫然地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中,有的人就在城市里悄然逝去
13.从全文看,唢呐人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14.从作者的青春时节刚离开故乡,唢呐声一直在心中萦绕不去,结合全文,请探究唢呐声在文中有哪些内涵?(8分)
[color=]第Ⅱ卷( 表达题 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讳疾忌医 微言大义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B.磬竹难书 两全其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掷地有声 曲意逢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至高无上 原形必露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 近年来,寿县按照“建设新城,保护古城,提升名城”的战略构想,着力打造“一城四区”,以改变老城区人车拥挤,鳞次栉比的现象。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凡事若不分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买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18.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4分)
情境一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二某杂志上的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情境三 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暴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19.把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概述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6分)
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20.观察下面的漫画《乌鸦喝水》,简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其讽刺寓意。(5分)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曾做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阿尔弗雷德&斯隆有一次主持会议,讨论一项重要决策。他在广泛听取了发言后说:“在我看来,我们大家都有了完全一致的看法了。”会议出席者都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但是,斯隆突然话锋一转,“现在我宣布——休会!这个问题延期到我们听到不同意见时再开会决策。”与会者先是一愣,接着都会心地笑了。
据说,斯隆领导通用公司33年。他刚到通用公司时,通用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只有12%,后来上升到56%。他的成功,首先是决策的成功。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lor=]安徽省寿县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C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似乎就缺失了家庭的文化气息”。
2、C(A、“都是”错。原文是“其中,不乏添枝加叶……”B只是“给胡编乱造者吃了颗定心丸”,并非唯一原因。D只是“表面上”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实际上不是。)
3、 D、“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错。
4.B(论:判罪)
5.B(③是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④是侧面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⑥是元淳之子陶正靖所为)
6.B(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便定了他“检察失实”的罪名)
7.(1)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
译出大意给1分;“列款”(列成条款)“私”(私下,偷偷地)“蜚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揭”(诬告,揭发、告发、诽谤等也可)四处,译对一处给1分。
(2)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
译出大意给1分;“下车”(官吏到任)“劾”(弹劾)、“何以”(以何,凭什么)、“率”(率领,管理)四处,译对一处给1分。
[color=]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因为疾病而没能参加考试。康熙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在朝廷策对中,他论述西北地区赋税轻而徭役重,东南地区徭役与西北地区相同而赋税较重,希望减免超出额度的粮税,免除没有益处之费用。阅卷者认为他的话很愚直,将他置于二甲中。康熙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广东昌化知县,到官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厘定赋税徭役,把各种实物田赋统一为交稻米,把应服的徭役均衡到田赋上。裁减、革除各种杂税,百姓纷纷以努力耕作为业。昌化县隶属于琼州,与黎族交界,过去设置土舍,限制黎人出入,官吏得以趁机做坏事,元淳到任后立即撤去土舍。统一了测定物体轻重大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黎人对此感觉很方便。城中居民,原来不满百家,到此时户口渐渐增多。元淳常常步行到乡间,详细询问百姓疾苦,亲切温暖如一家人。
琼州地处海外,军中将领大多骄横,崖州尤其严重。元淳曾经代理崖州事务,守备黄镇中用酷刑杀人,游击余虎却放纵不管;而且贪婪,要求黎人进献财物。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总督石琳下令琼州总兵会同审讯陶元淳,元淳在申述的文书中说:“私人的揭发不应该交付审讯,守备的大臣不应侵犯地方官的职守,(你们这样做)必将会压制执法的正气,让办事的人灰心。我应当放弃官职来保全政体,而不能屈服于武臣,让州县蒙羞。”当初审讯这场官司时,黄镇中命令甲士一百多人佩刀闯入崖州官署,元淳按着桌案怒叱到:“我奉命治理崖州事务,守备竟敢命令甲士劫持,这是藐视国法。”黄镇中的气焰被震慑下去,急忙命令甲士撤去,最终审判定罪,依法判处黄镇中、余虎有罪。崖州人因此说:“崖州虽有余虎,却敌不过陶公一怒。”总督最终因为元淳性情倔强,就以不认真考查,审理不合实情为由将其治罪,恰好赶上大赦而被免罪。总督又想在对官员进行三年政绩考核时趁机罢免他,巡抚萧永藻刚被任命,曰:“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替元淳在总督面前说话,总督才罢休。
元淳生活非常节俭,为官时每日只需供应一束韭菜。元淳喜欢接交读书人,常常讲学论道到深夜也不疲倦。元淳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没被允许,最终因积劳成疾而死在官任上。昌化规定的田地数目是四百多顷,但一半沦陷于海中,赋税不到二千,而超额的田赋占到三之一,百姓十分困窘。元淳对超过的田赋做了考核,多次向上级官吏请示,请求免除超额的田赋,但无人理会此事。乾隆三年,元淳的儿子陶正靖做了御史,上疏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最终得到皇上旨意,免除了这些超额的田赋。
8.①通过描写“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景象,烘托居所环境之清幽、景色之幽美;(2分)②以声衬“幽”:绿草丛中,声声蛙鸣,反衬出居所的幽静。(2分)9.这首诗正是如此。全诗写景井然有序。首句概言“湖山胜处”,两联分承敷衍。颔联“水满”“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湖”;颈联“头番笋”、“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写“山”。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可谓“山居景况,一一写尽”(2分)。但古井微澜,一个“叹”字写出了因往日旧交零落殆尽而引发的寂寞伤感之情(1分)以及志士空老、报国无成,抒发了愤恨无奈之情。(1分)
10.略
11.第二段介绍了唢呐声不断在故乡响起,深受乡亲们的喜爱,说出了唢呐声的重要性(2分)这说明了作者喜欢唢呐声的原因,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2分)
12(1)该句用了反复的手法,(1分)强化出唢呐声和人们之间的联系,每一次唢呐声响起,村里有送走了一个人。(2分)
(2)该句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形象生动的把离开故乡到城里打工的人比作岸上的鱼,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依托或者条件),没有方向的在城市漂泊,然后就在城市里默默地死去,但是没有故乡的唢呐为他们送行(2分)
13.(6分)①他们的面目模糊人们记不清他们的长相。②他们认真的履行为灵魂送行的职责,认真吹奏。③他们技艺高超,是丧礼的主持人。④他们能安然面对生死⑤行迹无定,来去匆匆。(答出三点即可)。
14.(8分)唢呐声对逝去的人是一种灵魂的安慰;唢呐声对悲伤者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唢呐声让作者明白了生与死的内涵,死亡其实是一种再生;唢呐声是作者对故乡的回忆,一直在故乡上空和作者心里回荡。(答出三点即可)。
15.C解析:A万事俱备 B罄竹难书D原形毕露
16.【答案】:B(A、如数家珍: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D、茹毛饮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17.C解析:A。句式杂糅。“很可能造成对……的伤害”,把“遭到”去掉。B。前后主语不一致。开始是“她的创新设计”,最后一句又成了“她”。D。搭配不当,应该把“复苏”放在“经济 ”的前面。
18.(1)“笑纳”改为“收下”(2)“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或者把“府上”改为“家中”(3)“光顾”改为“游览”(4)“可望”改为“有望”(广播不能出现谐音)
19.①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种方法论。②它的总体要求是实行统筹兼顾。③它的前提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
20.内容:老一代乌鸦向瓶子中投放石子抬升水位的方式喝到水,而新一代乌鸦则直接用石块打破水瓶,来喝到水;(2分)
寓意:讽刺新一代那种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急功近利乃至杀鸡取卵的行为。(3分)
21、审题立意:
1.头脑清醒冷静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2.善于倾听不同意见才有最优决策;
3.打破常规思维,激发创新思维才有最好决策;
4.要利用群体智慧,不独断专行才有最好决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