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2014届高三语文【古诗文鉴赏】专项检测题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23 2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201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项检测--古诗文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故地重游
金·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注],斜倚春风笑不休。
[注]本指唐代的崔护,崔氏有《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1)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2)诗眼多是诗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且能带起全篇或全句的词语,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黄山白岳不果
[明]汤显祖
序:吴序怜予乏绝①,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②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①乏绝:潦倒,困穷。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明代中期,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1)《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志”,就是思想、抱负、志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一种手法作简要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
周 晋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1)这是一首描写宋代读书人闲雅生活的小词。词的上片描摹的书斋是何景象?请简要描绘。
                                                                                    
                                                                                      
(2)结合词作简要分析宋代文人“闲雅”的具体表现。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1)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中闻杜鹃
[宋]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
(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是作者泣血之作,联系全诗,简述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州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 迁流还叹学齐优。江声不尽英雄恨, 天意无私草木秋。万里羁愁添白发, 一帆寒日过黄州。君看赤壁终陈迹, 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仲谋:即孙权,据说曹操攻吴时孙权军队很整齐,于是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 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2)“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化用前人语句,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叉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②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本诗颔联写景传情,含蓄而精妙。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该联。
                                                                                    
                                                                                    
(2)尾联构思新颖,将感怀之情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明代胡应麟在《诗薮》称它为七律结句之妙者。你对此如何理解?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永遇乐
次稼轩北固楼词韵①
姜夔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②,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③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④。问当时依依种柳⑤,至今在否?
注:①1205年六十五岁的辛弃疾转任镇江知府,积极准备北伐。他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深受感动并依辛词的韵脚填写本词。
②迷楼:在扬州,与镇江(京口)之北固山隔江相对,是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建。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状如伏羊,相传孙权曾据其上与刘备共商抗曹大计。
③北门:京口,南宋时接近边界,成为北方的重镇和北大门。
④金鼓:指出征的队伍。
⑤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1)请分析“千古空来去”中的“空”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并结合上片指出作者在此寄托着怎样的情感。
                                                                                    
                                                                                      
(2)在下片中作者提及“诸葛”,请分析这处典故有何用意。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一联作简要赏析。
                                                                                    
                                                                                      
(2)诗歌最后两联借助哪些意象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盘山绝顶
戚继光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①舞剑台。
【注】①李将军:指汉将李广,他与匈奴战,无不胜,匈奴畏服。
(1)前四句写了哪些寒秋景物?渲染出怎样的氛围?
                                                                                    
                                                                                      
(2)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请结合第三四两句,分析诗的前两句中“忽”“渐”二字运用的妙处。
                                                                                    
                                                                                      
(2)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到“劳梦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阴
朱弁①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竞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①朱弁(1058~1144):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I)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乱”字的妙处。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1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1)有人说“画屏闲展吴山翠”这一句看似闲笔,其实正是传达抒情主人公心境的妙笔。请赏析这句诗。
                                                                                      
                                                                                    
(2)这是一首怀旧词,请分析下阕是如何表现“凄凉意”的。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怎样的感慨?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17、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阻风
宋琬【注】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宋琬在顺康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途中所作。
(1)请简要分析“瞿塘西望路悠悠”一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豁然阁
程俱
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
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
寒蟾发淡白,一雨破孤迥①。
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②。
扁舟还北城,隐隐闻钟磬。
注:①孤迥,借代月亮。②剡溪,晋王子猷(徽之)性情率性潇洒,全凭兴趣雪夜访戴,使此溪声名益显。
(1)本诗一至六句写作者黄昏出游和登阁所见,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诗的最后四句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表现了怎样的志趣?
                                                                                      
                                                                                    
19、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同答问题。
山丹①题壁
【明】杨一清②
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①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  ②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  ③逼仄:狭窄的意思。
(1)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
                                                                                    
                                                                                    
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忆故人
(北宋)王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1)赏析上片“烛影摇红”中“摇”字的巧妙之处。
                                                                                    
                                                                                      
(2)赏析下片“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的结尾艺术。
                                                                                    
                                                                                      
2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春令·咏梅花
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1)这首词题为《咏梅花》,但却很少从正面着墨,请从上片内容简析本词是怎样写梅花的。(4分)
                                                                                    
                                                                                      
(2)“故梦劳诗苦”中的“苦”含义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下片加以分析。(4分)
                                                                                    
                                                                                      

                       
22、(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23、(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①,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②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蛩:这里指蟋蟀。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1)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试举其中主要的两种加以赏析。
                                                                                      
                                                                                    
2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第二(二)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26、(2013全国大纲卷,第12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 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
                                                                                    
                                                                                    
27、(2013湖南卷,第10题,8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句 。(1分)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28、(2013安徽卷,第8~9题,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29、(2013江苏卷,第9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30、(2013江西卷,第14题,8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31、(2013四川卷,第13题,8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color=]2014届高三语文【古诗文鉴赏】专项检测题参考答案

1、(1)拟人。将黄莺、桃花人格化,它们都好似与诗人相识一般,一个逞弄着美妙娇柔的歌喉,一个在春风中如从前一样灼灼盛开,它们的娇美如昔和“题诗客”错失美好而且重拾不得相映衬,这样写使得诗歌写景生动,情韵深长。
(2)诗眼是“记得”。昔日题诗客,旧地又重游,“记得”二字借桃花勾起往事,又将诗歌推进到一个深沉的人生主题,感叹世上有多少像自己一样的(崔护式的)“题诗客”来寻找自己那遗落的青春梦想,而错失的人生又多么可笑可悲。“记得”二字正是诗歌由景生情的关键处,可称“诗眼”。
2、(1)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
3、(1)诗的前两句,“金银气”表明徽州是一个充满铜臭味的地方;“黄白游”表明时人追逐富贵,趋之若鹜。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平生只痴迷于尘世外的绝美之境,从不逐“金银气”,从不做富贵梦。一个“痴”字直抒胸臆,抒发出诗人的平生之志:痴迷高远,鄙夷富贵。
(2)此诗所用手法有:①对比,将时人“黄白游”与诗人“痴绝处”对比,于对比中表达诗人的平生之志趣。②双关,黄白二字,既指黄山、白岳,又比喻黄金白银。③借代:以“金银”和“徽州”借代富贵,引人联想,形象鲜明,凝练生动。④比喻:以“梦”比喻追求、心志,既形象又含蓄。
4(1)书斋里环堵皆书,垂帘密掩,温馨安谧,翠瓷壶中满插鲜花,花气飘逸研席之间,掀开垂帘,冬日阳光洒满窗户,一时满室生春。
(2)①宋代文人的“闲雅”表现为一种散淡。例如,从上下片内容可推知,由于前夜弈棋太晚,夜深天寒,残局未收,一枕高卧直至满窗晴日。早上起来后,也一任棋残。②宋代文人的“闲雅”表现为具有极高艺术品位。图书满室,插花满壶,熏香满屋,晴日满窗,可见室雅。残棋未了,生上
香炉,铺开研席,词人坐下来勘读唐碑,又说“无酒无诗情绪”,可见趣雅。③宋代文人的“闲雅”表现为精神境界之阔大。词作虽着笔于读书人的小天地,却用“欲梅欲雪天时”婉曲地回应了“无诗无酒情绪”,意在表明,当大自然欲梅欲雪之日正诗人欲诗欲酒之时,从而将境界从小小书斋推向隆冬将春的大自然,使人觉得人与自然相通,意远神怡,这正是中国文人和中国艺术阔大的精神境界。
5、(1)诗人选取薄暮雪霁天晴时分,出门远眺见遍山白雪,樵人初归,野草燃烧,断断续续的烟霭生于傲立的石松之间,空山寒寂,景物清冷;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空山独行,情感清冷(心灰意冷、凄凉、失落、苦闷)。
(2)整首诗在写景上,远近结合:选择了“野火”“断烟”“危峰”等远景,也选择了溪水这样的近景;动静结合,选择了“白屋”“寒日”“溪云”等静景,也选择“归”“下”勾勒出山间景物的生气和动态;俯仰结合,写了天上溪水上升腾的云朵,也选择了采樵人沿着羊肠小道缓缓下山;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视听结合,这首诗歌前六句全为望景,最后一联写清脆的钟声让诗歌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余韵无穷。
6、(1)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在诗中塑造的悲啼不已、无家可归的杜鹃形象,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
(2)诗中表达了作者①对自己四处流徙、无所依归的无尽感慨;②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
7、(1)采用借景抒情和拟人手法。“江声不尽”,似表英雄无尽之恨,“天意无私”,上天不因为人有未竟的事业而让时间停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2)“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似骂而实为发自内心的赞语,陆游在诗中化用此语,正话反说,慨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寄予了诗人对朝廷极度不满。
8、(1)本诗颔联以乐景衬哀情。上林苑里鲜花盛开,细柳营前柳枝新绿,本是乐景;“徒”“漫”二字表明没有亲友一同欣赏,面对此景比没有美景时更增哀情。
(2)本诗结尾超出了一般感怀诗表达孤独伤感之情的局限,构思新颖。作者将思念化为祝愿,将孤独化为希冀,昂扬乐观,抒发了对洛阳万物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
9、(1)空,白白地,空自。是写眼前的秋烟中的征骑,寒汐中的船只依旧,年复一年空自来去,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早已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作者借此在说朝廷需要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也希望辛弃疾能够独当一面、统帅千军万马来抗击入侵者。
(2)提到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是将辛弃疾与之相比,借此推崇、盛赞辛弃疾,认为南宋要收复失地,非辛弃疾莫属。
10、(1)“水影”句正面描写园内景色之美,园内小池清澈见底,池边大树枝繁叶茂,树影倒映池中婆娑荡漾,水静影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山光”句巧妙变换角度,运用拟人手法,从侧面突出园中景物之美,本为园中之人透过短墙欣赏“山光”,诗人却说“山光”窥视园中美景,不但写活
了“山光”,增添了情趣,更侧面突出了园中景物之美。
(2)幽竹、寒花、新月,幽竹劲节,寒花孤傲,新月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通过这些意象刻画了一个孤清高洁,胸怀澄明的人物形象。
11、(1)描写了霜天,衰草,朔风,落叶,归鸦。渲染了边塞的肃杀、悲凉的氛围。
(2)①希望打败敌人,终生卫国。②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12、(1)“忽”,迅速,快;“渐”,慢慢地。这两个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注意题目中的“夏日”),明月可爱而“渐”起,又表现出一种心理的愉快感受,才有了三四两句中散发乘凉和开轩闲卧的闲适。
(2)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悦耳清心清幽绝俗的境界使诗人想到音乐,要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分由“鸣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怀人”上来。这种“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由景到情,层递自然。
13、(1)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表现了对故国的深深思念。
(2)前两联写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一二句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三四句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4、(1)“乱”字下得极好,将秋雨拟人化,既写出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间接地,还显示了凭阑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其心绪也恰可着一个“乱”字。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寄情于物,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婉曲含蓄。
15、(1)床前的画屏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地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在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反衬出自己的郁闷伤感。这里有怨物无情的意思,却含而不露。
(2)“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记,触发了自己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只是如今旧侣已风流云散,回视旧欢痕迹,反引起无限凄凉意绪。“红烛”句用拟人手法,写红烛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长洒同情之泪。因为烛油倾泻,似人流泪,这两句不说自己寒夜无眠,不说自己“自怜无好计”,不说自己垂泪,而移情于物,把这一切都归之于红烛,更能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情,词情感人。
16、(1)描写了傍晚时分鹤飞蝉鸣(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的景象。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景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和对思想内容的把握。解答此题,需抓住颔联的“鹤”和“蝉”两种意象进行描述。感慨要重点分析“投”“过”“孤”“别”等关键词,这些词体现了诗人的脱俗与清高,反映了作者的身世之慨,自悲自叹,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2)①内容上,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②形式上,末句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结尾的作用。诗歌结尾或画龙点睛、或给人启迪、或照应开头等。作用要结合全诗具体分析,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
17、(1)此句一语双关,明写过了瞿塘峡这险要之处,西行之路还十分漫长;实写未来的仕宦之路,正如这瞿塘峡西面的水路一样险恶,一样漫长。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句思想内容的能力。解题时要考虑字面意思和作者情感。解答此题时,要注意结合注释,抓住“无聊”“倚舵楼”“泪”“白发”等关键词,分析其深层含义。
(2)诗人将巨浪与“征人泪”作类比(或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征人的泪水竟如长江水一样可以随风作浪,并且以江上的如雪白浪来比喻白发(或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和长江都为西风阻行而愁白了头发),更是新奇之至。抒发了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或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炼句、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感情的能力。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答题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三句以巨浪比喻征人泪,第四句以浪花比喻白发,把长江拟人化,手法新奇。第二问,抓住“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等意象,结合注释,可以体会出诗人的感情。
18、(1)描写了一幅晚霞飘浮、清风徐吹、帆破湖面、碧浪千顷、风挟云雨、镜湖碎月的图景。
(2)前两句写乘舟返城,隐隐流露了作者对豁然阁的依恋之情;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摒弃世俗、率性而为、自由恬静的高雅志趣。
19、(1)描绘了一幅关山狭窄险峻、人烟稀少、黄昏日落、风雨苍茫的边关苍凉景象。写出了边塞整体景色,为全诗沉郁顿挫、雄浑恢宏的总体特色定下了基调。
(2)示例1:通过追慕汉家将士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功绩,表现了诗人因追怀前人而产生的昂扬奋发的激情和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渴望。
示例2:通过写古代将士战死沙场无人招魂,表现了诗人对战场死难者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造成灾难的战争的厌倦之情。
20、(1)上片写主人公深夜酒醒时的情景。“摇”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微风之中烛光摇动的朦胧形象,又写出了主人公思念故人、心神不宁的心绪,可谓情景交融。
(2)结尾三句以景结情。“海棠开后”,是说花落春残,象征芳华易逝;“燕子来时”以燕归反衬行人未归;“黄昏庭院”则将前面两景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凄凉意境中。结句将离思伤感之情巧妙地蕴含到客观景物之中,含蓄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21、(1)通过清幽的月光、迷蒙的烟雾、清澈的溪水来烘托梅花,写出她幽美的姿态;通过诗人的内心感受衬托,通过“挂愁”“相思”等词语表现梅花动人的神韵。
(2)诗中的“苦”,一是相思之苦,是对梅花的相爱之深、相思之切;而是吟诗之苦,苦于难以用诗句表达对梅花的这一份情意;三是传递之苦,苦于找不到使者传递对梅花的思念。
22、(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发现了两个极有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鸟避征帆却”:他所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一是“鱼惊荡桨跳”: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看着有趣,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便写夜宿枫桥。枫桥在苏州城闻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此名。天既已黑尽,诗人便盘算着: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他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一抒幽思。
23、(1)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2)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4、(1)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阻隔,只有在浩渺星河中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借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来抒发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切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把握。这首词由人间写起,先言个人所见所感,再继而写天上神话世界。牵牛、织女正是人间别离男女的化身,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叹恨,正是对人间离愁别情的叹恨。通篇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寄托,境界奇丽,写透了青年男女的离愁别恨。可结合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来理解。
(2)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寒蛩哀鸣,梧桐叶落,借这凄凉之景,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又如,借描写天上牛郎、织女分离之景,抒发自己的离愁。②一语双关。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语意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构思新颖别致。③语句叠用/反复。上片,叠用三个“浮槎”,写有情人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下片,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大概牛郎织女还在分离吧。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应先点明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的这种技巧,最后指出此技巧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可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角度考虑。
25、8.这两句的意思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像自己一样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两句形成对比,抒发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感慨。(5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惆怅失落;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
9.(1)运用贺知章请求归隐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官家的轻蔑不屑之意,和不得已赋闲而归隐江湖的愤慨不平之情。(3分)(2)通过皇帝“多此一举”的赏赐,表达了诗人不甘做闲人,表达报效国家的愿望。(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我八尺之躯,谁又稀罕你“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
26、(1)有客人从南方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化成了血水,可想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答出“欲辩不成书”意思的,给1分;答出“哀今征敛无”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此诗大约是公元七六九年(唐代宗大历四年)杜甫在长沙所作。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杜甫巧妙地、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征由人民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此诗通过泉珠化血的故事,对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的酷行,作出血泪的控诉。
(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答出“珠中有隐字”寓意的,给2分;答出珍珠“化为血”寓意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有隐字”,因为隐约不清,所以辨认不出是个什么字。珠由泪点所成,它是如此模糊,却又如此清晰。作者意在警告统治阶级应该看到他们所剥削的一切财物其中都含着人民的血泪。“化为血”,就是化为乌有,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财物,被剥夺一空,而公家的征敛,仍有有增无减,而今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搜刮的了。
27、(1)桃花流水鳜鱼肥 (1分)
(2)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3分)
(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4分)
解析:(1)考查识记:桃花流水鳜鱼肥。
(2)考查炼字:结构、内容、主旨三点要答到位。
(3)考查情感: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了两个环境,再联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注意题目“钓船归”的暗示,“回归与隐居之乐”不用探究也可以回答出来。
28、8.同:孤独。异: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步骤为:①总说;全诗(诗歌的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进行分析。如果作者在表达思想情感时用了表达技巧,请点明。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情,作者的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从景物来看,“孤独”是他们情感的共同的地方。但景物表现的意境略有不同,前者恬淡自适,后者孤独清冷。
9.“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考的是修辞手法。回答时,结合诗句点明修辞手法并具体分析,后简洁点明效果。
29、(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解析:这句从写作对象上看,应是写“山”,写“山”的静,因为有一“静”字紧跟其后,而且还像“太古”一样“静”,如果考生就把这句翻译一遍——山像太古一样静——那一定是能得分的。
(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这两句明显写的是两方面的事,一句一事一心境:前句“门常掩”是因为“世味”,表明对“世味”的厌恶;后句“簟[竹席,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已便”是因为“时光”——正值盛夏时光——醉卧竹席,已是非常地适宜:给人的是一种闲适、恬淡之感。
(3)“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解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审题,而且题目也已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由此,考生答题时,就要形成这样的思路:哪些地方是“平淡”的,这“平淡”里蕴含着怎样的“激烈情感”,顺着这样的思路答下去,至少失分不是很严重。
30、(1)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新课标必修
5第二单元),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迹。
31、(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
(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题目已经明确的“表达技巧”为“对比”,降低了试题难度。只需要指出有哪些对比,再分析其表达效果(情感、主题)即可。颈联有三组对比:“佳”与“愁”,“久”与“偶”,“壮心”与“醉中”。其中,第三组对比稍难。回答时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对比的作用,再举例分析,最后总括。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首联的“晚岁”指晚年,老年;“不才”是自谦的说法,“华发”“萧萧”与“金罍”相映照,不平之气暗含其中。颔联用“延东阁”的典故,写自己官卑职微,难以有所作为。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但却深感“寒无意”,道尽了壮志未酬的幽愤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7: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