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or=]上海市七校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上师大附中、七宝中学、向明中学、建平中学、延安中学、南洋模范、复兴高级)
考生注意:
1.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标题:
①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怎么坐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最早的时候,没有椅子,人们会客的时候都是跪坐在席子上,或者是一张叫榻的大床上,臀部放在脚后跟上,这叫跽坐。虽然不太舒服,可是在正式场合下,必须这样坐,否则就是失礼。
②到了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开始逐渐放弃跪坐这种难受的姿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有靠背、有扶手、可以让双腿自然下垂的椅子,并且在宋朝广泛地流行起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于获得了解放。
③椅子的流行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相当的冲击。
④这种四条腿的家具首先冲击的是当时中国的坐礼,而坐礼的变化,又直接导致诸多社交礼仪的改变。接着椅子还影响到了房屋内部风格,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窗户的升高。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以使坐着的人能看到窗外的风景;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了。椅子的出现还对房屋内部风格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礼要求房间的中间尽量要空阔,作为人们席地而坐之用。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⑤在椅子出现之前,人们的坐姿很低,□□我国的家具普遍矮小,常见的案几与现在农村炕桌的高度差不多。椅子出现后,人们的坐姿明显升高了不少,自然而然一些高足家具就陆续开始流行,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而高足家具的出现,又引起了茶具、碗碟等生活用品的一连串改变。唐人席地而坐,坐姿低,为了方便饮食,都使用高足餐具,许多杯、碟、碗的底部都有几个支撑的高足。到了宋代,餐具置于高桌上,身体的位置及人的视线都不一样了,很难再看到安装高足的餐具了,碗、盘、杯等食器都变得玲珑精巧。
⑥椅子出现前,由于坐姿、案几的低矮,人们围坐在一桌吃饭很困难,所以,那时一般都是分餐制。聚餐时,人们分别就坐于各自案几的后面,各有一套相同的饭菜,席地而坐,凭俎案而食。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个人一人一案,是典型的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的出现,奠定了围坐吃饭的物质基础,人们逐渐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到八仙桌出现时,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成了习俗,分餐制也顺应地变成了合餐制。
⑦受椅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国人的心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这种坐姿现在看来是很难受的,现代人恐怕少有能坚持这种坐姿半小时以上的。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必须经过刻苦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坐姿。孩子们学的第一堂礼仪课就是跽坐,其意义与新兵入伍时训练军姿很相似。跽坐训练,除了能磨练孩子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修身养性。因为再怎么训练,跽坐久了都不会舒服,内心就会焦躁不安,所以跽坐训练更是对自身心性内涵的修炼。这种修炼能让人的内心与坐姿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跽坐。因此,经过跽坐训练的人都有挺拔干练的气质,都有严谨坚忍的性格。
⑧在椅子出现之前,跽坐是社交场合的正坐。不论你是天子还是草民,社交场合都必须跽坐。现代人恐怕难以想象:那时候,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们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跪着。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民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合作的伙伴。跪着没有现在这种低下的特殊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使臣民们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这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奴化了国人的心理。
⑨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坐椅子,没有跽坐,为什么没有出现那种奴化的现象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跪;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是君臣之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草民与官员之间。椅子出现后,跪的不平等性显现出来,从而逐渐起了奴化国民的作用。
⑩我国自北宋之后逐渐走下坡路,这恰恰和椅子的普及时间差不多,难道是巧合吗?就像互联网和手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样,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发明,其实都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1. 根据第①段中的信息,给“跽坐”一词下定义。(3分)
2. 第②段画线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于获得了解放”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于是 B. 因而 C. 以致 D. 以至
4. 综观全文,椅子的出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冲击?(4分)
5. 给这篇文章拟写一道标题。(2分)
6. 本文结尾处说:“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发明,其实都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请另举一例对此说法加以阐述。(4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阿来的如花世界
迟子建
①阿来与花,是否有着前世的因缘?至少,我没见过像他那么痴迷于花的男子!我与他多次同行参加中外文学交流活动,无论是在新疆、黑龙江,还是在俄罗斯、意大利或是阿根廷,当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在风景名胜前留影时,阿来却是独自走向别处,将镜头聚焦在花朵上。花儿在阳光和风中千姿百态,赏花和拍花的阿来,也是千姿百态。这时的花儿成了隐秘的河流,而阿来是自由的鱼儿。印象最深的是他屈膝拍花的姿态,就像是向花儿求爱。
②未认识阿来之前,读了令他名声大噪的《尘埃落定》,判定写它的人一定是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人。比起他的小说,阿来不高大,但他气质不俗,面上总是洋溢着平和的微笑,走起路来微微踮脚,富有喜剧色彩,整个人就像一首精短的抒情诗,与他热爱的花朵相得益彰。他幽默,睿智,豪爽,率性,与他同行,就是与快乐同行。记得在阿根廷,一个月色很美的夜晚,在一家乡村旅馆里,阿来请全团的人喝酒,他喝兴奋了,歪戴着帽子,拍手舞蹈着,唱起藏族的《祝酒歌》,那是我那一年听到的最动人的旋律。阿来如果不写小说,一定是个出色的歌手。他的歌声深情而忧郁,把我们深深感染了,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起家乡的歌谣。那个夜晚的阿根廷的月亮,一定成了扩音器,把来自大地的歌声,播撒到了天庭。
③阿来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他常带上钟爱的相机,带上书和茶,独自驾车出游。他的博客和微博,像花园,也像森林氧吧,你走进那里,总能看到花儿的影子,嗅到植物的清新之气。他的作品,也是这样的充满了生机,大气而唯美,绝无顾影自怜的小伤感,更无貌似深刻的装神弄鬼。他有一支开阔而富有韵致的笔。众生在他笔下,都是平等的。如果说好小说是露珠的话,阿来的文字幻化成的就是露珠,熠熠闪亮,有着经典的光泽。《尘埃落定》之于阿来,是一顶沉重的桂冠。如果是一个心在庙堂的作家,可能会就此迷路,不知所向,失去创造力。而阿来是个被山峦照耀着的作家,是被河流滋养着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本身就是一座山,就是一条河,在他自己的疆域驰骋,永不疲倦,留下艺术的脚步。所以我们能在《尘埃落定》之后,仍然能听见《空山》的回音,能看见闪光的《格萨尔王》。
④阿来出生于四川阿坝的藏区,有藏族血统。记得他在墨西哥,为母亲买了一串珊瑚项链。他提着项链对我说,一串好的珊瑚项链,就是一个藏族女人的梦。阿来写过诗,他的话充满诗意。他对藏族的感情,除了融汇到作品里,还体现在他的言论上。记得他写过一篇关于西藏的文章,没有那种强加于人的说教,他褪去了西藏那层“外人”幻想的神秘色彩,还原了一个历史的西藏,现实的西藏,文化的西藏。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把一个越来越形容词化的西藏,客观地厘清,成为一个名词的西藏。这样的西藏立场,深刻,全面,充满人性。
⑤阿来喜欢读书,今年我们在意大利参加首届中意文学论坛,在听完阿来的演讲后,同样饱学诗书的清华大学教授格非,高度赞扬他的演讲。说从同行者的发言中,能看出他们的边界在哪里,而阿来的却看不到,他是不可限量的。我想,他骨子里流淌着藏族血液,在山里长大,早年有过“游走”经历,对历史有着独到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文学有着自觉的审美追求,的确,他的天空是没有边际的。
⑥中国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作家并不多,阿来是其中的一个。走向世界,在我眼里,并不仅仅是你的作品被翻译的语种多,更不是你的译本多么畅销。因为在这个时代,那往往是政治的投机或是商业的迎合所带来的热闹。真正的文学,还是有它自己的尺度,有它自己的价值。阿来的作品,因为唱诵着本民族独有的歌谣,因为那股与生俱来的神性色彩,因为作品漫溢的人性光辉,真正代表了中国文学。要知道,不论什么样的出版商,在面对着能给读者带来心灵泉水的作品时,都不会无动于衷的,而阿来的作品就具有这种品格。
⑦阿来有个可爱的绰号——起司库。作家们在出访时,对西餐大多皱眉头,阿来正好相反。我曾在巴黎机场见证过他吃两份生牛肉。他吃起起司,更是眉飞色舞。有一次我开玩笑地指着他微微腆起的肚子,说你少吃点起司吧,肚子都这样了。阿来笑眯眯地看着大家,亲切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无限陶醉地说:“它就是我的起司库”,把众人笑翻。从此后,我见着他,总要叫一声:“起司库”。而他也默认了这个称号,有一年我给他发短信贺新年,他回复说正在家听拉赫玛尼诺夫,署名就是“起司库”。
⑧虽然认识阿来很多年了,但交往并不多。相信他也有不为人知的忧伤,有他的脆弱,有他在文学之路上的困惑和彷徨,那是每个好作家都必然经历的。写他的这篇印象记时,恰好读到阿来写果洛的一篇散文,我非常喜欢其中的这段话:“风景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敞开,逼近,再敞开……然后,是我这个旅行者,以及载着我的旅行工具,从其间一掠而过。风景从身边一掠而过:缓缓起伏的丘岗,曲折萦回的溪流,星星点点的湖沼,四散开去的草滩,还有牧人,和他们的帐幕,和他们的牛羊……再然后,那些风景在身后渐渐远去,闭合,滑落到天际线下。”
⑨阿来不知道,他穿行于这样的风景当中时,自己也成为了风景。他的如花世界,在尘埃与云朵之间,如此绚丽!
7. 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2分)
8. 第③段画线词语“经典”的含义是 。(2分)
9. 简析第⑧、⑨两段在行文上的作用。(3分)
10. 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标题“阿来的如花世界”巧妙道出了作者对阿来其人其作的总体印象及评价。
B. “我”与阿来相识多年,多次一同参加中外文学交流活动,彼此都十分了解。
C.《空山》和《格萨尔王》的问世,证明了阿来的创作心在江湖,并且永不止步。
D. “他穿行于这样的风景当中时,自己也成为了风景”化用自卞之琳的《断章》。
E. 全文结构安排匠心独运,清晰有序,让读者对阿来的认识由表及里,不断深入。
F. 本文熔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语言质朴平实,篇章隽永,耐人寻味。
11. 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阿来其人。(80字左右)(4分)
12. 简要赏析这篇散文的“形神关系”。(4分)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 (1)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
(3)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4) ,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5)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6)便要还家, 。(陶渊明《桃花源记》)
(7)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夜月》)
(8)仰之弥高, 。(《论语·子罕》)
(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赠从弟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①?松柏有本性。
[注]①凝寒:严寒。
14.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诗。(1分)
15.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此诗名为赠答,其实更近乎咏物,借物以喻人,“松”“风”等均别有深意。
B.“亭亭”二字点出了松的坚劲端直,而“瑟瑟”则交代了松所处环境的险恶。
C. 五六句通过冰霜之“惨凄”和松之“端正”相对照,突出了松的刚正不屈。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事雕琢,自然紧凑,无一闲笔,可谓言简义丰。
16. 就诗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墨翁传
①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②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①,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衒璞而市鼠腊②,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③然。”客闻之曰:“隐者也。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④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③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
[注]①玄圭:黑色的玉。②衒璞而市鼠腊:比喻有名无实。③泚(cǐ)然:冒汗的样子。④弸(péng):充满。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躬操杵臼( ) (2)卑贾以饵众( )
(3)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 ) (4)何遽戚戚为( )
18.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而其门落然 则黝然者固在
B. 吾既不能为此 以学古为则
C. 而以今墨售于内 谢客闭户而歌
D. 以其成之难 守吾玄以终年
1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2)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
20. 联系上下文,简析墨翁“其门落然”的原因。(2分)
21. 概括墨翁为人的主要特点。(3分)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①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②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馀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③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④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馀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⑤庐陵欧阳修序。
22. 第①段中,作者提出了□□□□的文学主张。(1分)
23. 第②段可分为三层,概括层次大意。(3分)
(1)
(2)
(3)
24. 对“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梅圣谕多次被举荐为进士,总是遭到主考官的压制。
B. 梅圣谕多次被推荐为进士,但每次主考官都压抑他。
C. 梅圣谕屡次被推荐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官的压制。
D. 梅圣谕屡次参加进士考试,但每次主考官都压抑他。
25. 从动词运用的角度,分析第③④段中作者对梅圣谕的感情。(3分)
26. 欧阳修的这篇诗序,主要阐述了其文学创作方面颇有见地的主张,但其中也透露出了作者思想认识上的局限,请指出这种局限并加以评析。(4分)
二 写作 (70分)
27. 关于“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人曰:“无利不起早,百事利当先。”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利”为话题,自拟题目,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color=]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17分)
1.(3分)跽坐是中国古人在会客时(或正式场合)将臀部放在脚后跟上跪坐在席子或榻上的一种坐姿。
2.(2分)椅子的流行彻底改变了古代中国人跪坐的坐姿,人们的腿脚得以舒展。
3.(2分) D(B也对)
4.(4分)⑴改变了古时中国的坐礼及诸多社交礼仪;⑵影响了房屋内部的风格;⑶引发了家具、茶具等一系列生活用品的改变;⑷改变了人们的就餐习俗,使分餐制变成了合餐制;⑸影响了国民的性格,奴化了国人的心理。(答出4点即可)
5.(2分)椅子改变中国文化(将“改变”写成“冲击”或“影响”得1分)
6.(4分)举例恰当1分,自圆其说2分(要切合“文化”),语言表达1分。
答案示例:
罗盘的发明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没有罗盘之前,中华文化呈现出区域性、封闭性的特征;罗盘发明后,我们由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华文化由此而变得开放与多元。
二、(19分)
7.(2分)将徜徉在花间的阿来比作嬉游在河中的鱼儿,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了阿来对花的痴迷依恋和其赏花拍花时的欢快自由。
8.(2分)阿来的作品大气、唯美,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9.(3分)⑴卒章显志,赞美阿来的人生和作品都如花一般绚丽美好,丰富多彩;⑵与第②段的“未认识阿来之前”(或前文)相呼应,使行文严谨;⑶照应题目;⑷使读者对人物的认识更为完整真实。(答出三点即可)
10.(4分)B F
11.(4分)阿来,四川阿坝人,藏族作家。为人乐观、平和、率性,幽默、睿智、豪爽;内心丰富,热爱生活,喜欢读书,痴迷于花。作品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价值独特,能代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12.(4分)评价观点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神”指文章主旨;“形”的角度有取材、结构、表现手法等]
答案示例:
本文“形散神聚”。“形散”表现为取材自由广泛:对于阿来,文章从“未识”写到“识”,既写其人、其事、其文,又写其国外的表现、国内的生活。“神聚”表现为全文主旨集中明确,通篇均在表达作者对阿来其人其作的讴歌赞美之情。所有的“形”均围绕“神”展开,共同为表现“神”服务。
三、(6分)
13.(6分)⑴迷花倚石忽已暝 ⑵澄江一道月分明 ⑶可堪孤馆闭春寒 ⑷位卑则足羞 ⑸蒙络摇缀 ⑹设酒杀鸡作食 ⑺虫声新透绿窗纱 ⑻钻之弥坚
四、(8分)
14.(1分)古体
15.(3分)C
16.(4分)角度观点1分,论述2分,语言表达1分。
答案示例:
画线句运用了设问手法。这样写,一方面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另一方面,强调突出了本诗的表意重点,即:这不是松树不曾遭受严寒,而是它本性坚贞刚劲。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同时也有自况自勉之意。
五、(17分)
17.(4分)⑴持,拿 ⑵通“价”,价格 ⑶走近,靠近 ⑷伤心,悲伤
18.(2分)A
19.(6分)⑴(他)经常研磨数斗墨汁,醉酒后给人写一尺见方的大字,(字)很壮美。(补出主语1分,定语后置1分,“殊伟”1分) ⑵仅仅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难道不感到有愧于这位墨翁吗?(“徒”“从俗缴誉”“愧”各1分)
20.(2分)⑴墨翁坚持自己的做事原则,精工细作,且所酬不当就不卖;⑵其他制墨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⑶世人不能辨识墨汁品质的优劣。(答出两点即可)
21.(3分)⑴洁身自好;⑵不贪财,不见利忘义;⑶做事认真负责,忠于自己的事业;⑷不从俗,恪守自己的人生信条。(答出三点即可)
六、(13分)
22.(1分)穷而后工(或“愈穷愈工”)
23.(3分)⑴叙写梅圣俞的生平之“穷”。⑵极写梅圣俞的诗之“工”。⑶感叹梅圣俞“穷而工”。
24.(2分)C
25.(3分)第③④段中“嗜”、“患”、“喜”、“序而藏之”、“索”、“掇”等动词准确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梅圣俞才学的倾慕之情;“哭”、“铭”二词表达了作者对梅圣俞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哀痛之情。
26.(4分)指出局限2分,评析2分。
答案示例:
这种局限集中体现在文章第②段末尾部分,作者认为:如果梅圣俞有幸被朝廷重用,作雅颂来歌咏大宋的功德,定会成就一番伟业。在作者看来,文人和文学作品似乎只有为统治阶级服务才会成就更高。这种认识与全文“穷而后工”的观点相矛盾,且有失偏颇。
附译文:
墨翁传(明 高启)
墨翁是吴槐市集里的人。(他)曾经在荆楚一带游学,一次,遇到有人传授古代造墨方法,于是说:“我如果卖这种墨的话,就可以有足够的钱用来读书,何必(像现在这样)心情急切地四处奔走呢?”回到家,(他)在自家门上写了“造古法墨”几个字。亲自操持杵臼等工具制墨,即使手背龟裂面色黑黄 (也制墨不止),他形貌奇特古怪,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宽大的衣服。人们望见他,都认为他是一个奇特的人。他经常研磨数斗墨汁,醉酒后给人写一尺见方的大字,字很壮美。(他)所制墨,订有一定的价钱。报酬不合适,就不卖。所以,别人的店铺里人总是满满的,而他的店铺里人却很稀少。
一位朋友讥讽说:“你的墨做得虽然好,为什么卖不出去?”墨翁说:“唉!我的墨是用十分好的材料,做工也非常到位,正因为制作艰难,所以不想卖得太便宜啊。现在那些追逐利益的人,用马马虎虎制作的墨来迎合世俗之心,用低廉的价格来诱惑百姓,(这些墨)看它虽然像黑色的玉,试用它却如土炭一般,我私下认为这是可耻的事。假如我要想效仿他们这种制墨卖墨的行为,那就是对外号称古法制墨,而内里却以现在粗制滥造的墨出售,这就像‘炫璞而市鼠腊’一样有名无实,这样做怎么可以呢?既然(只有)我不能这样做,也就不奇怪粗制滥造的那样人太多了。再说,我的墨虽然卖不出去,可是看见箱中,黑黝黝的墨锭仍然在,(我)还有什么悲伤呢?”于是(他)闭门谢客而作歌道:“守着我的黑玉般的墨以度终身,看见那些卖假墨的人,我(为之羞愧)头上冒汗。”朋友听了后说:“真是一位隐士啊! 我们这辈读圣人书籍,以学古圣人精神为准则,但又不能以高尚品德充满内心,仅仅装饰外表而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难道不感到有愧于这位墨翁吗?”说完,叹息着离去了。
齐人高启听说了墨翁的话,(认为)足以用来警戒自己,于是写下来为他作传。墨翁姓沈,名字叫继孙。但是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只是称他为墨翁。
《梅圣俞诗集》序(宋 欧阳修)
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庐陵欧阳修序。
27.作文评分标准参考
议论类文体
一类卷(63分-70分)
总体标准:
能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分-51分)
尚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分-38分)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0-20分)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其中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
记叙类文体
一类卷上(68-70分)
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情节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畅达,有文采。
二类卷上(59-60分)
符合题意,感情真挚,寓意集中,结构完整,情节具体,叙述生动,语言通顺。
三类卷上(48-51分)
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有一定寓意,情节结构基本完整,叙述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上(30-38分)
寓意虽然基本符合题意,但写人记事却与话题游离,情节不自然,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五类卷上(17-20分)
符合下列一项者:
(1)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
(2)全文不足500字的。
不成文的:9分之下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说明:
未写题目扣2分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