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2012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语文素质测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高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28 21: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2年高三素质测试
语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饮食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内含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与特征,而且也述说和传达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饮食与中华文化结合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美食”文化。中国饮食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多少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影响,但从中人们可以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即中华饮食文化体现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力。中华饮食一方面吸纳和消化这些外来食品食物的加盟,另一方面又使之统一在中华饮食文化多元化的体系格局中,特别是在这种统一和多元化的建构中使外来的食物成分合理地转变为本土化的内容,在跨文化的组构中完成其本土化的演变。
中国饮食起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成的农耕文明,因此,北方形成了以小麦为主料的“面食”,南方则因“水文化”的关系演绎为“鱼米之乡”。而这种历史形成的生活方式,尽管在后来的物质高度发达与饮食水平大幅提升的状态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的民族本位的生存特质却仍然以不同形式而存在,且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卖的基础。走遍世界任何一个中国风格的餐馆与酒店,但凡选择“中式餐饮”,上述所有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中国本土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国美食的滋味,感悟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在神韵。
从民族饮食文化史的角度察析,中国饮食一面大量吸收了外来食物的品种,另一面又始终保持民族风格与特性不变,这种文化稳定性,究其实质,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饮食在引进、移植、培养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如中国化的“寿诞”庆典,也出现了许多西方文化元素。传统的寿桃演变为西式的蛋糕,但人们口中的祝词却仍然是中国式的“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西方的元素经过本土化的改造,不仅没有让人产生悖离传统的陌生感,反而给人以更为贴近现实、更具现代意义的新鲜感受。
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历久而弥新,就在于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地汲取周边少数民族以及域外的有益的饮食文化因子,进而将之统一在自身的文化系统之中,在新的变革中共同推动着中华饮食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文化接受任何外来的文化因子和相关元素,都是基于中国文化自身的革命性的要求,是中国文化自新的一神自主选择。但在接受不同的外来影响时,中国文化又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本土性特色与民族性立场,张扬着自己的鲜明的文化个性。
(选自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中华饮食文化是将中国饮食与中华文化结合而成的打上中国烙印的饮食文化。
B.中华饮食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能吸纳外来食品的加盟,仍保持民族风格与特性。
C.中华饮食文化随着物质高度发达与饮食水平大幅提升的状态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D.中华饮食文化也不断汲取其它有益的饮食文化因子,因而能不断创新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只有在中国本土,使用中国厨艺,才能真正品尝中国美食的滋味,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B.中国饮食接受外来饮食文化因子和相关元素,是由于我国饮食文化的自身要求,我们是有主动权的。
C.在中华饮食文化多元化的体系格局中,中国饮食在吸纳和消化外来食品使外来食物的成分变得更加合理。
D.西方的饮食元素,进入中国,完全被接受,会给人以更贴近现实.更具现代意义的新鲜感受。
3.下列不属于“我国饮食文化在接受外来食品时,能完成本土化演变”的原因的一项(    )
A.中国饮食文化始终坚持本土性的原则。
B.对于异质文化善于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C.在民族化原则上着意变革与创新发展。
D.西方的元素让人产生悖离传统的陌生感。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①人主之所以身危国亡者,大臣太贵,左右太威也。所谓贵者,无法而擅行,操国柄而.
便私者也。所谓威者,擅权势而轻重者也。此二者,不可不察也。夫马之所以能任重引车致远道者,以筋力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今大臣得威,左右擅势,是人主失力,人主失力而能有国者,千无一人。虎豹之所以能胜人执百兽者,以其爪牙也,当使虎豹失其爪牙,则人必制之矣。今势重者,人主之爪牙也,君人而失其爪牙,虎豹之类也。宋君失其爪牙于子罕,简公失其爪牙于田常,而不蚤夺之,故身死国亡。今无术之主,皆明知宋、简之过也,而不悟其失,不察其事类者也。
②且法术之士与当涂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术士,则大臣不得制断,近习不敢卖重,大臣左右权势息,则人主之道明矣。今则不然,其当涂之臣得势擅事以环其私,左右近习朋党比周以制疏远,则法术之士奚时得进用,人主奚时得论裁?故有术不必用,而势不两立,法术之士焉得无危?故君人者非能退大臣之议,而背左右之讼,独合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安能蒙死亡之危而进说乎?此世之所以不治也。
③明主者,推功而爵禄,称.能而官事,所举者必有贤,所用者必有能,贤能之士进,则私门之请止矣。夫有功者受重禄,有能者处大官,则私剑之士安得无离于私勇而疾距敌,游宦之士焉得无挠于私门而务于清洁矣?此所以聚贤能之士,而散私门之属也。
(节选自韩非子《人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而不蚤夺之                    蚤:通“早”。
B.其当途之臣得势擅事以环其私    环:营求。
C.此世之所以不治也              治:治理;太平
D.称能而官事                    称:称赞。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①操国柄而便私者也                   ②弃甲曳兵而走
B.①威势者,人主之爪牙也               ②师道之不知
C.①何以明之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①则私剑之士安得无离于私勇而疾距敌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段作者运用了举例、比喻等论证方法,主要阐释了君主要凭借威力来明察身边的得势的大臣、擅权的亲信,否则就会陷于身危国死的境地。
B.第二段主要论述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原因是奸佞的大臣、亲信通过结党营私等手段来挟制了法术之士的任用和进谏,为此君主要明察善断的道理。
C.第三段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证明了英明的君主,只有按照功劳来封爵赏禄,衡量才能来进官任事,才能真正做到明晓忠奸、知人善任。
D.选文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君主如何利用权力来维护自身权威和国家的稳定;二是君主如何选用法术之士,以挟制大臣,保证法制的推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夫马之所以能任重引车致远道者,以筋力也。(3 分)
(2)故有术不必用,而势不两立,法术之士焉得无危?(4 分)
(3)此所以聚贤能之士,而散私门之属也。(3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 题。(8 分)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①。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①汉家营:借汉指唐,这里指唐的兵营。②龙城:匈奴祭天的地方,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这里借指敌方的要塞。
8.请赏析“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的妙处。(4 分)
9.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 分)
①          ,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②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腾王阁序》)
③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④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况《劝学》)
⑦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⑧想当年,金戈铁马,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 题。
城里人与乡下人
毕淑敏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
正午时,背靠着池塘,在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主人端上自家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的半尺长的鱼,架在炭火上烤熟。那条鱼从中间被剖开,平铺在红红的火焰上,一条好像变成了两条。浑身披盐挂霜,硬而微黄,好似生了薄锈的盔甲。吃到嘴里,鱼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
我问主人,“用了什么调料?”
老大爷嘬着旱烟嘴,含混地回答:“盐。”
我说:“还有呢?”
主人吐出一口烟雾,清晰地答:“没有了。”
我不相信地反问:“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叶?没有……”
主人打断我:“你说的那些都没有,光是盐。”
我说:“今天才知道,盐是这样好吃啊。”
主人就笑了,说:“你这个人啊,整岔了。盐并不好吃,好吃的是我们给自己预备的这些个物产。乾隆年间老一辈子怎么着种,咱现在还是怎么着种。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见怪不爱生气的城里人打听打听。”
我说:“您打听吧,我不见怪也不生气。”
老人家清了清嗓子,说:“我们在庄稼和菜叶上,用了那么多化肥和农药,眼看着活蹦乱跳的虫子眨眼间就扑拉拉死了一地,可你们城里人一年到头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和菜,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呢?”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为踌躇加之不好意思,让方言味变得更加浓厚。“药死”这个词,在他的发音里,说成“约死”。我听懂了他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第一个反应是为自己吞下那么多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约’而不死”,依然活蹦乱跳地大吃东西而深感惭愧。我说:“抱歉啊,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为什么还没有被‘约死’……”
在一旁偷听我们对话的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他说:“早年间有一个广告,唱的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记得吗?人就像害虫。打了农药,有些人生了癌症等恶病死了,有的就产生了抗药性,不死。你们这些不死的人,就像活下来的害虫,有了抗体,反倒更坚强了。”
周围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话,七嘴八舌道:“是啊,是这样。你看蟑螂,你看老鼠,不是一直被各种药饵毒杀吗?绝了吗?没有!越杀越多。城里人也跟它们似的,毒不死的。”
我拿捏不准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至今活着,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呢?
“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老人家非常热情地说。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
泾渭分明地把种粮的人和吃粮的人齐刷刷分开,给自己留下清洁的食品,然后用慢性毒药去“约”他人,这是生存的智慧还是蓄意的谋杀?
我不敢生出责备老人的意思,倘若自己是农人,很可能也出此下策。面对现今中国的普遍现象,无奈,只得寄希望能变成杀不死的青虫。
前两天看报纸,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以上。可否这样说: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吃的食品,其实是那少部分人不喜欢吃,不屑于吃,也不敢吃的。
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曾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现今在“吃”这个天大的问题上,怎么美德尽失?
分手的时候,老人很开心地告诉我们,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
11.请从主题、语言、情节等角度,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6 分)
1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1)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叶?没有……(3 分)
(2)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3 分)
13.“老农”作为乡下人的代表,请简要分析他的人物形象。(6 分)
14.文章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题,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 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 分)
四、(24 分)

1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间(jiàn)或   懵(mǒng)懂   毛骨悚(sǒng)然   弦(xuán)外之音
B. 青荇(xìng)   露(lòu)面     百舸(gě)争流    筋疲力尽(jīn)
C. 优渥(wò)    炽(chì)热     敷衍塞(sè)责    稗(bài )官野史
D.岑(cén)寂   崔嵬(wéi)     锱(zī)铢必较    孑(jié)然一身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防犯照像馆 蛛丝马迹 敛声屏气
B.福祉舶来品 义气相投 物富民丰
C.融资局域网 势不两立 绿树如阴
D.骸骨常青树 乔装打扮 高潮叠起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们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B.在“星光大道”上扮演包拯、穆桂英的小演员们栩栩如生的表演,展现了我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景象。
C.美国政府一贯对二战以后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却屡遭失败的事实不足为训,仍然在世界各地执意推行强权政治。
D.辛弃疾的词作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18.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行指出要进一步金融机构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全面加强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动态调整等,以维护金融的稳定安全。
B.专家指出,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把孩子们的暑假变成“第三学期”,归根结底是受了社会上近年来过度强调应试教育的产物。
C.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产后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利益保障,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
D.据民政部初步统计,台风“苏拉”和“达维”所引发的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已造成江苏、浙江、江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严重受灾。
19.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我国发展核电的四点理由。(每点不超过6 个字)(6 分)
核能的最新发展是核聚变,即氘和氚的聚变。氘-氚聚变反应将释放巨大的能量,每升海水中含30mg 氘,通过聚变可释放出相当于3000 多升汽油的能量。把海水中存在的45 亿吨氘,用于核聚变提供能量,按世界目前能耗水平,足以满足未来几十亿年的能源需求。在所有能源中,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核能在各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尽相同,全世界平均16%,2007 年,我国核电只占总供电量的1.2%,到2020 年要达到5%,到2030 年达到10%。所以,核电应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伦敦时间7 月31 日晚,羽毛球女双小组赛最后一轮在温布利体育馆进行。在A 组,世界排名第一的于洋/王晓理迎战韩国的郑景银/金荷娜。但比赛一开始,双方就失误不断,发球和回球直接下网、出界,甚至根本不接对方的发球……奥运级别的对决,水平还不如业余的,近6500 名观众嘘声四起。
比赛监督忍不住进场提醒双方积极进攻,但根本没有效果。很快,不到10 分钟,于洋/王晓理就以14 比21、11 比21 告负。随后,界羽联表示将召开听证会,就消极比赛一事进行听证,最终做出取消消极比赛选手参赛资格的决定,这样于洋/王晓理这对世界第一女双组合就无法继续参赛。
(1)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 个字)(2 分)
(2)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4 分)
五、(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
美国某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工作人员在暗室工作。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往往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于是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不如聘请盲人操作,肯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公司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这样一来,通过暗室这个转换器,盲人就将自己的弱点变成了优势,为公司赢得了更多利润和良好的口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color=]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2 年高三素质测试


[color=]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为偷换概念,“随着物质高度发达与饮食水平大幅提升的状态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是中国的饮食方式。
2.B【解析】A 项中“只有在中国本土”错;C 项文中说“使外来的食物成分合理地转变为本土化的内容”;D 项“完全被接受”错。
3.D【解析】结合文章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话便知。
4.D(衡量,权衡)
5.D(A目的连词,“来”或理解为“转折连词”;表修饰B助词,“的”,介于主谓间;C介词,凭借,依靠;介词,因为;D怎么,哪里。)
6.C(无“对比”)
7.(1)马之所以能负重拉车达到远方,凭的是肌肉力量。(“任重”,负重,1 分;“筋”,肌肉,1 分;句子通顺1 分。)
(2)所以,法术主张不一定(被)采用,又与权臣势不两立,主张法术的人怎能没有危险?(“不必”,不一定,1 分;被动句,1 分;“焉”,怎么、哪里,1 分;句子通顺1 分。)
(3)这就是聚集贤能人才而离散私门党徒的途径。(“所以”,凭借,依靠,1 分;“属”,门类,1 分;句子通顺1 分。)
【译文】
君主之所以会遇到身危国死的情况,是因为大臣过分显贵,近侍过分逞威。所谓显贵,就是无视法令而独断专行,掌握国家大权来谋取私利。所谓逞威,就是独揽权势而为所欲为。对这两种人,不能不加以明察。马之所以能负重拉车达到远方,凭的是肌肉力量。大、中国家的君主之所以能统治天下讨伐诸侯,凭的是威势;威势也就是君主的肌肉力量。如今大臣得势,亲信擅权,即是君主失去了威力;君主失去威力而仍能保有国家的,一千人中也没有一个。虎豹之所以能胜人以及擒拿其他各种野兽,靠的是它有尖爪利牙,假使去掉尖爪利牙,人就一定能制服它了。现在,权势正是君主的尖爪利牙,要是统治别人而丢失权势,便同虎豹去掉尖爪利牙一样。宋桓公把他的“爪牙”丢给了子罕,齐简公把他的“爪牙”丢给了田常,又不早点夺回来,终致身死国亡。现在不懂得法术的君主都明知宋桓公、齐简公有过错,却不能觉察他们失误的根源,是不懂得君主失去权势跟虎豹失去爪牙两事相类。
况且,法术之士与当权大臣是互不相容的。何以证明?君主如能任用法术之士,大臣就不能专制独断,近侍也不敢卖弄威势;大臣和近侍的权势消除后,君主的治国原则就得以体现。现在却不这样。那些当权大臣掌握权柄、把持政务来营求私利,左右亲信结成朋党、紧密勾结来挟制关系疏远的人,那么法术之士何时能得到选拔任用,君主何时能加以论断裁决?所以,法术主张不一定被采用,又与权臣势不两立,主张法术的人怎能没有危险?所以,做君主的如果不能排除大臣的议论,摒弃左右的诬告,独自作出符合原则的判断,那么法术之士哪能冒死亡的危险而向君主进说呢?这是国家得不到治理的症结所在。
英明的君主,按照功劳封爵赏禄,衡量才能进官任事。选拔的人必定有好的品德;任用的人必定有优秀才干,贤能的人得以进用,私门的请托就行不通了。有功劳的人得到优厚的俸禄,有能力的人处在重要职位上,那么寄养在私门的侠士怎么能不抛掉私勇而去奋力抵抗敌人,靠游说谋官的人又怎么能不离开私门而务求保持高风亮节呢?这就是聚集贤能人才而离散私门党徒的途径。
8.(1)写法别致,借物抒情,诗人借月亮表达了闺妇和征夫每当月夜,却不能共赏,只能异地相思相忆之苦;(2 分)(2)“可怜”既形象地再现了征夫思妇的凄清孤寂的处境,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2 分)
9.本诗通过描写闺中怨情(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1 分)揭露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1 分)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1 分)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求过和平安宁生活的心愿。(1 分)
10. ①开荒南野际②落霞与孤鹜齐飞③别有幽愁暗恨生④丛菊两开他日泪⑤一蓑烟雨任平生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⑦有暗香盈袖⑧气吞万里如虎
11.(1)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借乡下人在留于自己的和卖给城里人的食品上的截然不同的做法,揭示了中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2)质朴、实在的语言风格,乡下人的语言坦诚、口语化、乡土气息浓。(3)本文情节简单,文章写了我在乡下的一次聚餐,主要通过我和“老农”的对话,了解“乡下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发我社会深层的思考,从现象到本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每点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2.(1)运用连续的反问句,表达了我极度惊异之情,写出烤鱼的美味可口,为下文的故事情节作铺垫。(修辞手法1 分,内容概括1 分,结构上作用1 分)
(2)“善良”是指老人的淳朴和对我的热情款待;(1 分)“沧桑”写出了老人饱经世事的艰辛和世故;(1 分)“惘然”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对善良的老人做出这种不义之举的困惑,同时又引出自己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发人深思。(1 分)
13.(1)热情好客:用自己用的食物热情接待我们。“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 (2)率直实在:对我们城里人不隐瞒,说明真相。“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 (3)狭隘自私:有着很强的小农意识,把清洁的食品留给自己,把用了化肥、农药、激素的食品卖给他人。“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 ” “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 (4)表里不一,向往“城里人”生活,他一面在做着损害“城里人”的事,一方面从灵魂深处向往“城里人”的生活,文章结尾“老人很开心地告诉我们,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弄不明白城里人和乡下人原本是一体的。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发人深省。
(答出三点即可,没有扣文本简要解释酌情扣分)
14.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题,因为:(1)文章两个主要人物“我”与“老农”,一个是城里人,一个是乡下人,故事发生在我们身上;(2)以小见大,文章揭示的问题不是我和老农间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城里人”与“乡下人”有着很重的隔膜,是两个绝对对立人群,拉大了“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距离,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3)篇末点旨,文章结尾写道老人开心地告知我他的一双儿女也将成为城里人这一细节,除了对上文老人的言行、思想给予反讽以外,更主要是引发人们的深思:城里人与乡下人原本是休戚相关的同一体。(每点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5. A(懵měng;弦xián)
16.C(A.犯—范、 像—相B.义—意、富—阜D.叠—迭)
17.A(B.“栩栩如生”是形容文学、艺术作品表现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C.“不足为训”不能够当作典范和法则;D.“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18. C(A,成分残缺,在“进一步”后加“推进”或“深化”;B,语序不当,将“社会上”和“近年来”位置对调;D,语意不明,“江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有歧义)
19.(6 分)①能量巨大;②资源丰富;③碳排量低;④所占比例小。(答对一个给2 分,答对两个给3 分,答对三个给4 分)
20.(1)于洋、王晓理消极比赛遭处罚。(于洋、王晓理梦断伦敦。意思相近即可)
(2)奥林匹克本身就是拼搏的舞台,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不能因为赛制有漏洞就理所当然的去钻漏洞啊,体育精神应该是奥运的根本,也应该是每个体育人的底线。如果连最基本的公平公正都无法保证的话,奥运会就真变金牌会了,金牌不代表所有,它只是一个结果。但是在拿金牌的过程中,体现更多的应该是发奋拼搏,克服各种困难,永远争先。
(谁都希望自己国家的队伍可以在决赛中会师,那么在规则可以利用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手段也可以理解,运动员都想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在稳出线的前提下,为后面的比赛保存体力,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言之成理即可)
21.参见2012 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评分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2: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