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初中三年级] 武汉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网页版_初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28 21: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共12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书写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惬意(qiè)    骸骨(hái)    恹恹欲睡(yān)
B. 鄙薄(bó)     缅怀(miǎn)   不屈不挠(náo)
C. 翌年(yì)     恐吓(xià)    恢谐(huī)
D. 滞笨(zhì)    惶恐(huáng)  精益求精(jīng)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是一座一个样,绝不    。                 
(2)中国政府十分重视    气候变化,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
(3)整个发布会期间,姚明就像个大哥哥一样坐在易建联身边,对阿联的照顾    。
(4)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    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A. 相同  应对  无所不至  揭露      B. 雷同  应对  无微不至  揭开
C. 相同  应付  无微不至  揭开      D. 雷同  应付  无所不至  揭露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等离子电视具有外形美观、画面质量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C. 东湖的夏天,林木葳蕤,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地方。
D. 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毽球、围棋、唱歌等19项体育活动项目。
4下面一句话还原到语段中,正确的位置是
书籍中描绘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弥补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书籍是和人类文明与社会历史一起成长起来的。(A)书籍记录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中外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B)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我们不可分离的良师益友。(C)困惑时它给你启发,悲哀时它给你慰藉,得意时它给你清醒,低落时它给你力量。(D)书籍是时代的镜子,历史的化石,人类文明的阶梯。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海苔,来自海洋的蔬菜
①海苔是什么东西?其实,“海苔”一词源自日语,翻译过来就是紫菜。紫菜是红藻门红毛菜科植物的统称。生长在大风大浪中的海边岩石上。别看晒干了都是清一色全身发紫,紫菜生前可是多彩多姿的,分紫褐、紫红、黄褐、褐绿等几种颜色。自然生长的紫菜数量有限,我们吃的主要来自人工养殖。北方以条斑紫菜为主,南方则以坛紫菜为主。      
②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两种海苔,一种是做包饭寿司料理用的烤海苔,另一种叫“即食调味海苔”,就是超市里的零食。它们实际上都是从日本引进的条斑紫菜,经过调味处理而成。而紫菜的海外背景,也让它变身海苔登陆市场时身价倍增。
③紫菜在中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1400多年前的北魏(386—534)时期,《齐民要术》中就已提到“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明代(1368—1644)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不但描述了紫菜的形态和采集方法,还指出紫菜主治“热气烦塞咽喉”,“凡瘿结积块之疾,宜常食紫菜”。而在古时日本和韩国,紫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
④食用紫菜并不是亚洲人的专利,早在16世纪,英伦三岛的人们就开始将紫菜捣碎混入面粉,烤制成紫菜面包。还有一道名菜是将紫菜混合牛油、鱼肉,与燕麦一同烤熟,味道如同生蚝。在15世纪的威尔士,人们就喜欢将紫菜压成一个坚硬的方块,名为“黑牛油”,用来调制汤羹。
⑤从海里捞上来后,经过清洗、打浆、压片,高温烘烤、脱水就制作成了人见人爱的海苔了。和大多数的海洋蔬菜一样,海苔具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这味道犹如肉类,日语中称这种味道为“Umami”,意思是“可口的味道”,现在已被公认为一种专门的味道——鲜。
⑥海苔的鲜,来自它本身含有的丰富的谷氨酸盐,也就是我们平时调味用的味精的主要成分。所以用紫菜拌饭、做汤、调沙拉不但外表惹人垂涎,更能散发出一种浓郁的鲜味。不过即食海苔中味精和盐的含量都很高,所以不能贪嘴。
⑦五谷杂粮是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主食。但是谷物类所含的植物蛋白缺少赖氨酸,这是一种类似蛋白质伴侣的东西,缺少了它,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就大打折扣。
⑧要想提高我们对粮食的利用率,不妨请海苔帮忙。海苔中的赖氨酸含量是米饭、面条的5倍左右。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早就深谙它的价值,用海苔制作寿司和紫菜包饭就是最好的例子。
⑨海苔还被人们称作“维生素宝库”,不仅可以补血补钙.还可以增强记忆力。而对热爱零食的女生来说,海苔热量低,纤维含量很高,几乎没有令人发胖的风险,可以放心大胆地吃。
5文章围绕海苔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海苔的特性种类 B.海苔的悠久历史
C.海苔的制作过程D.海苔的营养价值
6下列对海苔的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烤海苔以及“即食调味海苔”,正因为它们的“海归”背景,而使得它们的身价陡增。
B.在中国,食用海苔并将其作为主治“热气烦塞咽喉”病的药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C.因为海苔具有犹如肉类般的鲜美的味道,且食用方法多样,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D.海苔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能提高人体对五谷杂粮中的蛋白质的吸收,提高粮食利用率。
7下面生活情景与文章内容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A.为制做生日晚宴的菜肴,满足不同宾客的胃口,王大厨煞费苦心,最后他决定制作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海苔大餐”。
B.老张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咳嗽且多痰,久病成良医,他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所以经常食用海苔来做辅助治疗。
C.听说海苔是“维生素宝库”,不仅能补血补钙,还能增强记忆力后,小鸣妈妈每天让小鸣食用很多即食海苔以补充营养。
D.李女士年近中年,身材略有发福的倾向,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同时又不至于影响到身体健康,所以她经常食用海苔。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⑥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⑦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⑧,余在岐下⑨,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⑩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⑪见之欤?
【注】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宋时光州和黄州邻接。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闾里:乡里。④宗:推崇,归附。⑤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⑥矍(jué)然:惊视的样子。⑦使酒:酗酒。⑧前十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⑨岐下:指凤翔,因凤翔东北有岐山,故称。⑩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⑪傥:偶然,意外地。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谪居于黄  谪:降职并外放。B.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跟从。      
C.今已显闻   闻:出名。       D.此岂无得而然哉  然:这样。
9 下列句中加点的“其”与“见其所著帽”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A.其犹是也夫  B.其如土石何
C.俟其欣悦    D.非其有而取之
10下面关于方山子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本名叫陈季常,人们见他戴的帽子方方的且又很高,像古代的“方山冠”,故得“方山子”之名。
B.得知苏轼被贬的缘故后,方山子“俯而不答,仰而笑”,表现出他对故人的理解、同情,及对奸人的蔑视。
C.在苏轼的心目中,方山子是一个“异人”。因为他晚年在岐亭隐居,并且安贫乐道,不慕名利,超然物外。
D.方山子出身在官宦家庭,做过大官,原有家产在洛阳,有田在河北,十分富有,可以与公侯之家相提并论。
四、(14分)
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每句3分。)
(1)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12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填写古诗文句子。(共8分,每空2分。)
(1)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明月几时有?            。(苏轼《水调歌头》)
(3)人生中纵然遭遇险阻艰难,纵然置身风口浪尖,仍应对人生前途保有乐观的精神、豪迈的气概,正如李白在《行路难》中所言:“长风破浪会有时。                ”。
(4)4月13日,中国股市A股日内振幅颇大,忽起忽落,忽高忽低,难以把握,弄得广大股民心惊肉跳。一股民不禁感叹道:“真是‘               ,夕贬潮阳路八千’啊!”(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五、(18分)
一棵小桃树
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
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竞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委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大家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竞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儿!
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13.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4.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15.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4分)
16.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4分)
六、(8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走进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昌武学校开展了以“环保生活金点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请你围绕活动主题确定一个选题。               (2分)
18是学习小组一名同学在上网搜集资料时下载的帖子,请在阅读后写出你探究后的心得体会。(3分)
某网站上发了个帖子:“假如你有100斤黄豆要卖出去,可现在市场上黄豆滞销,请问你有什么办法把豆子卖出去?”
跟帖的网友纷纷支招儿,现列举三种如下:
第一种:把豆煮熟。如果卖不出去,就做成豆豉;还是卖不出去,就加水发酵,改卖酱油。
第二种:做豆腐。如果做硬了,就卖豆腐干;做稀了,就卖豆腐花;实在太稀了,就卖豆浆;如果豆腐卖不出去,就放几天,改卖臭豆腐;还是卖不出去,就让它长毛,改卖腐乳。
第三种:让豆子发芽。如果豆芽滞销,就让它长大点,改卖豆苗;如果还卖不动,就让它再长大点,卖盆栽,命名为“豆蔻年华”,这次卖的是文化而非食品,如果还卖不出去,建议拿到适当的闹市区进行一次行为艺术创作,主题就是“豆蔻年华的枯萎”,以此完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成本回收;如果行为艺术没人看,那就赶紧找块地,把豆苗移栽入土,灌溉施肥,除草培育,几个月后,再去市场卖豆子……
探究发现:                                                      
19们都在为下周五举行的“我的环保生活”主题班会积极准备,付凯却说:“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这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作为班长的你准备这样劝说他:   。”(3分)
七、写作(50分)
20“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自然万物皆能容纳,一个人、一个国家何尝不应如此呢?容纳是包容,是接纳,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它是一
个人人格完善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
请以“容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己立意;③自选文体,但要文体明确;④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 19: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