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比赛就要开始了,参赛选手个个mó quán cā zhǎnɡ( ),yuè yuè yù shì( )。
(2)yì sōu( )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háng xíng( )。突然,一只猴子跳到船长儿子面前dòu nòng( )他,摘下他的mào zi( ),还扮鬼脸xià hu( )他,然后跑向wéi gǎn( )顶端。
2.选择题。(14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依次 肩榜 出谋划策
B.放肆 信心 胸有成竹
C.赏识 描准 心惊胆战
D.船仓 下唬 哭笑不得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物莫能陷也(陷:穿透)
B.吾盾之坚(坚:坚硬)
C.吾矛之利(利:锋利)
D.楚人有鬻矛与盾者(鬻:买)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疑惑地看着 张开翅膀
B.兴致勃勃地猜测 模仿动作
C.悄悄地告诉 摘下帽子
D.端端正正地走着 爬上桅杆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灵动)
B.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推荐)
C.猴子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模拟)
D.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惊涛骇浪)
(5)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猴子( )不理,( )撕得更凶了。
②( )孩子不会失足,拿到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
③孩子( )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 )没命了。
A.不但……还…… 即使……也…… 只要……就……
B.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C.因为……所以…… 只要……就…… 只要……就……
D.如果……就……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6)关于年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30岁:弱冠
B.100岁:期颐
C.60岁:花甲
D.70岁:古稀
(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孩子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而步入绝境。
( )孩子得救。
( )猴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
( )孩子爬上桅杆。
( )船长逼孩子跳水。
( )猴子摘走帽子,爬上桅杆逗孩子。
A.⑤⑥②③④①
B.④⑥②③⑤①
C.④⑥②③①⑤
D.①⑥②③⑤④
3.判断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1)《自相矛盾》告诉我们做生意要多打广告。( )
(2)《田忌赛马》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由于田忌的马实力不够,最后在孙膑的帮助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从而赢得比赛的故事。( )
(3)《跳水》一文中,船长的机智、冷静救了孩子,水手们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
二、句子训练题。(7分)
1.这真是有生以来从来没听说过的闻所未闻的奇案。(用修改符号修改)(2分)
2.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注意加点部分,选择一种情景,用一句话写出人物对时间的体验)(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lor=]阅读与欣赏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旅游天地》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期间,我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庙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吮吸天地间的精华。——《行走峨眉山》
作为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它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雪域中缓缓流出,注入浩瀚的东海。长江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个个文明。——《漫步世界看山川》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中华传统文化》
1.阅读材料,填一填,选一选。(7分)
(1)“我”的文化之旅的路线:从沈阳出发__ __再赴杭州西湖__ __。(3分)
(2)杭州西湖的白堤柳岸与历史名人( )有关。(2分)
A.欧阳修 B.白居易 C.崔颢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对( )的妙喻。(2分)
A.琅琊山 B.白马寺 C.峨眉山 D.唐古拉山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 )
(2)游人在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 )
(3)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宜人。( )
(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亚洲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给“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对出下联,其中最恰当的是( )。(2分)
A.登黄鹤楼觅崔颢身影
B.峨眉山上赏自然奇观
C.临洛阳城赏牡丹白马
D.长江绵延入浩瀚东海
四、记叙文阅读。(15分)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向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的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我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时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悬崖上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是多么漫长。
1.选文第9自然段关于作者“啜泣”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对他太残酷
B.终于战胜了自己,心情很激动
C.惊吓过度
D.因为失望而哭
2.文中“屡次”的意思是( )。(2分)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多次
3.文中画线句子属于( )描写。(2分)
A.语言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4.父亲在“我”面临困境时是怎样做的?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lor=]习作与表达
五、习作。(35分)
1.小练笔。(5分)
读了《自相矛盾》这篇寓言之后,你知道“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吗?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请举一个例子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乐作文。(30分)
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请你来编一个惊险的探险故事吧,题目自拟。
[color=]参考答案
一、1.(1)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2)一艘 航行
逗弄 帽子 吓唬 桅杆 2.(1)B (2)D (3)D
(4)B (5)A (6)A (7)B 3.(1)× (2)√ (3)√
二、1.这真是有生以来从来没听说过的 闻所未闻的 奇案。
2.弟弟正在张望着妈妈下班回家的那条路,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时间过得好慢呀,妈妈怎么还没有回来?
三、
1.(1)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 登上武汉的黄鹤楼 (2)B (3)C
2.(1)√ (2)× (3)×
(4)√
3.B
四、
1.B 2.D 3.D
4.父亲具体指导“我”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我”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这是一个育儿有方的父亲。(合理即可)
5.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五、
1.“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说话前后矛盾。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前天,思思作业没完成,跟老师说作业没带来,于是老师就在书包里找了一下,发现作业带来了。老师知道思思在撒谎,就严厉地批评了她。
2. 略
注:需打印的家长,请自行将内容复制到word里进行打印!(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https://www.szxuexiao.com/Examination/html/597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