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9150|回复: 0

一句话点评3月自主品牌:华为会吞并哪些汽车品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5-4 13: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市场概述:自主品牌的销量分析,在时间上恰好与一则热门新闻撞到了一起——路透社爆料称,华为有意收购金康赛力斯,并控股北汽极狐ARCFOX。
“华为造车”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热门议题。自从2018年华为给汽车BU进行铺垫开始,就陆续有“华为招募整车设计人才”等消息传出,直指华为将下场造车。
但是“华为造车”这个概念需要表述清楚:它不等于①“华为设置汽车业务“,后者是华为官宣的动作;也不等于②华为掌握的智能核心技术用于某个品牌的车型投产,因为极狐就是典型代表,同样是官方公开的事情。
③倘若华为成为一家汽车品牌的小股东,并为后者提供自动驾驶核心技术,那么由于该整车品牌不属于华为所有,仍然不等于“华为造车”。
④惟有当华为对某整车品牌实现控制或者取得所有权时,可以算“华为变相造车”,包括之前传闻里华为长安宁德时代三方合资创立CHN品牌。然而目前华为只承认与长安合作,还没有直接提到资本上的JV式联合。
其实,很多人的理解里,最贴切的“华为造车”应该是⑤直接在华为品牌下开展整车研发制造业务。
如今华为的官方声明一直都是“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专注于增量业务(智能化,自动驾驶)”。这个声明和①②被公开官宣完全不违背,倘若出现③,也没有任何抵触。
至于⑤,我一直认为华为要么在两年前就可以设立“华为整车品牌”,充分借势民族情感(因为跨界树立整车品牌并不容易),要么就不要在可见的将来把华为品牌转入整车领域。既然看准了增量业务“最具备价值”,那么投身其间而不去从事烧钱、盈利慢、仍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整车组装业务,完全合理。
问题就聚焦在第④点:华为有没有可能收购或者控制一些整车品牌?尤其是极狐、赛力斯这种新势力。这样华为品牌自身不会涉足整车组装,但是华为公司却会通过收购来的品牌变相造车。
三方当前给出的答复自然全部都是No,华为、金康和极狐方面都强调合作还是技术层面或者销售层面,未承认资本层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给出推演。
在后面的点评里,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归纳:首先是头把交椅轮流坐,吉利长安长城的优势地位都存在周期性特征;其次是赛力斯和极狐目前还远未能上量,好在赛力斯车展期间就在华为品牌带动下获得6千辆订单,颇为值得期待真实成交结果。
再切换回到华为视角:华为和整车制造企业有着差别很大的价值取向——华为认为未来计算机就是车的本质,而车企认为计算机依附于车而实现更好的功能。
故而华为更希望从车辆智能化的角度,带动自身在软硬件业务上的发展。以鸿蒙OS为例,如今移动端消费电子领域被安卓和iOS把持,商业生态方面的垄断尤甚于技术门槛,从手机平板角度硬刚,倒不如先突破汽车这块屏幕,毕竟当下汽车OS对软件生态链要求远不如消费电子严苛。这也是华为如今致力于打通汽车BU的缘故。
为什么非要用整车企业的价值观和逻辑去套华为?一定下注华为必然顶着整车业务构建品牌、从事营销、经营渠道的重负?除非未来汽车业务发生颠覆性变化,使得业务的轻重和企业的长短板发生彻底改观。而我的观点把“华为不造车”限定在“可见的将来”。
由此可知,华为吞下赛力斯和极狐,要么是为了确保整车品牌在手里,给系统和技术方案的装车量提供保障——但以目前两大品牌的销量水平看,效果不会太显著;要么就是借助运营两大品牌为日后创立自有整车品牌积累经验——而按照上文推论,华为如果要涉猎整车制造和品牌运营,一定是整车业务形态发生革命性改变的远期,那么两大品牌届时已然落后,运作它们的经验还有什么意义?
总之,就在这份销量表格里,结合华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可知其实收购现有整车品牌的必要并不大。即使考虑过方案,也不见得有很强的意向。
华为这样的巨头,运作思路并不会太简单。而我们倘若用简单的“整车扩张与侵入”思维去揣摩,怕是难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22: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