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发展模式共同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新浪潮,中国将迎来产业创新的窗口期。
如果说,产业创新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那人才便是实现突破的核心力量。产业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才。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激发人才创新动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一项重要课题。
开发者是产业创新的核心引擎,是发展基础研究、补齐产业链短板、实现产业创新的关键力量;连接广大开发者,持续推进前沿技术落地,产业就便能找到新的发展驱动力。
不过,产业创新并非一蹴而就,创新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缺工具、缺参考设计、缺环境等多个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产业发展对开发者需求巨大,对高质量人才需求尤盛,不少企业认为,人才已然成为决定产业发展速度的关键。近期,CSDN发布了《2020-2021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还原了一份真实的开发者与产业发展的真实关系。
首先来看大家关心的薪资问题,根据报告来看,国内开发者中仅有21.2%收入超过17000元,所谓年薪百万的开发者人员数量不到1%。而去年全国程序员平均工资为14222元,工资中位数为12500元。但综合考虑到程序员们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长,这一薪资便看起来合理多了。
一个行业的好坏,依然要看从业者自身的看法。那么开发者自己是怎么看待程序员这一岗位的呢?我们从其工作年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据报告显示,从事开发行业能够超过5年的程序员只有约1/4,超过10年的更是只有不到9%。
综合分析来看,开发者群体仍然存在重大缺口。从数据来看,近年来全民学编程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生代开发者已然成为业界主力军;同时,程序员之间的竞争是存在的,作为一项终身学习的职业,能够坚持下来十年如一日的属于少数;但更为重要的也在于,高端程序员缺乏情况依然存在,各大企业在优质程序员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2019年,华为内部邮件披露了针对8名顶尖应届生的年薪方案,其中年薪最低的是89.6万元,最高的达到了201万元。那么如果程序员数量不少,薪资也并非那样离谱,那为何我们还总是能看到种种高薪挖程序员的新闻呢?
我们不妨先来思考另一个问题,程序员35岁以后都在做什么呢?一部分人,厌倦了开发而改行;一部分会走上创业道路,技术创业在如今非常火爆,尤其是AI和云计算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产业,创业成功率颇高,深受到资本欢迎;而还有一部分人,但如果能够继续从事研发工作,他们将会成为岗位上的主力军,有技术、有能力、有钻研精神也有经验的这部分精英,年薪百万就真的不是梦了,因为高薪挖的人往往就是他们。
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的高薪挖人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能够成为企业支柱的开发者实在是太少了,国内的编程教育开展时间并不长,而且每年能够培养的开发者数量偏少。行业内的培训机构并不少,但是培训机构的教育往往缺乏系统性,结果便是能够写代码但很少能够真正地完成钻研和创新;因此现阶段的顶级开发者往往需要企业自行培养,或者在海外名校以及各大企业中挖人回来。
从长远来看,这种状态或许并不健康,但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生存,没有人才谈何发展,没有合作伙伴又谈什么未来。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就只能高薪挖人,技术的竞争最终转化为经济的竞争,这不可谓不是一种业界的悲哀。
开发者是缺乏的,尤其是有即战力、懂行业、有创新精神的开发者,这类人才的缺乏已经上升到了影响IT产业发展的高度。因此近年来,政策层面、教育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各个层面都在发力进行开发者教育和培训,从而实现国内开发实力的全面增长。
我国有14亿人口,大量的教育机构开始进入到K12编程教育领域。海外的那些开发神童们,并非智力超群,而是占到了编程教育的先机。国内K12编程布局显然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要举措,基础扎实后,孩子们自然能够增加对编程的理解。
联合大学打造专业的开发课程也是企业们热衷的事情。去年,华为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创办了鸿蒙生态菁英班,给鸿蒙这一方兴未艾的国产操作系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了人才的储备,未来中国产业的快速发展才有希望。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的缺乏往往会需要从内外部进行全面培训。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阿里、腾讯、百度、华为还是其他企业,大家无一例外都在进行开发者社区的构建。聚集才有思维的火花迸发,人才往往便是在一个一个问答之间产生的。
更为重要的途径还在于行业。如果说人才是企业要摘下的果实,那么行业就是那棵参天大树,如果得不到行业的重视,人才是无从着力的。有行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的优势,将AI、云计算、大数据、各类开发工具及开源技术融汇其中,培养出更加适应行业需求,更加适应时代变化的人才。
早在世纪初的时候,黎叔就已经告诉我们“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而如今,这一切已经兑现,那么人才的争夺该如何破局呢?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就能看到。 |
|